第238章

  报警人姜婉儿,是小了姜莱五岁的堂妹。
  黎尚简单列表理了一下关系。
  姜莱的父亲和姜婉儿的父亲是亲兄弟,父辈一共有兄弟三人。
  姜莱的爸爸在家中排行老二,姜婉儿的父亲排行老三。
  姜婉儿之前也在云城打拼,最近半年才调回欣城来。
  之前,她们两个一起在云城工作过两年。
  两位女白领既是堂姐妹又同在异乡,姜莱一直对姜婉儿多有照顾。两个人住得不远,公司也离得很近,她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平时也经常见面。
  姜莱很独立,赶上了公司上市的好机会,股票兑了一笔钱,就在云城自己买了一间一室户的小房子。还自己做了个自媒体账号,发发日常,记录自己的生活。
  看得出,失踪前的姜莱是个生活美满幸福的年轻女人。
  一切的变故就发生在她去年的春节回乡探亲之后。
  寒桦村和云城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到现在两地之间还没通高铁,每年想要回趟老家需要坐上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往来非常不方便。
  以前,两姐妹工作一年,最发愁的事就是过年回家。
  车票不好买,时间总是不好安排。加入春运的大军,车马劳顿回去却住不了几天,路程选得不好还会被堵在路上。
  可是家中的父母年岁已高,隔上一段时间总得见上一面。
  在失踪以前姜莱因为忙于工作,已经有两年没回老家,那两年都是她爸妈临近过年从乡下过来看她。
  去年赶上她母亲生病,实在是无法过来,她就买了春节往返的车票。
  当时反而是堂妹姜婉儿所在的公司需要值班,没能回家。
  姜莱回老家住了几天,决定在年初五返程,出发前她就和堂妹说好了自己要回来的时间和车次,姜婉儿也和她约好了要去云城火车站接她。
  到了初五下午姜婉儿早早就等在了接站处,可她却一直没能等到姜莱的人。
  她再打电话,姜莱的手机是关机状态。
  忽然联系不上姜莱,姜婉儿连忙给堂姐的父母去了电话,结果对方告诉她,姜莱已经按时出发,他们把女儿送到了公交站,算着汽车快来了,才和女儿告别回家。
  姜婉儿当时找不到姜莱,心急如焚,直接就在云城报了警。
  云城接警的分局很快就把案子发给了失踪调查科,程笑衣那边根据车票记录一路倒着查询下去。
  他们很快发现,姜莱没有登上那辆回程的火车,再继续往下查,发现她甚至没有登上那辆去往火车站的汽车。
  于是,案子就派发给了欣城市局要求协调查,欣城市局又安排下属的派出所警员去查问了解情况。
  根据父母和村里人的证言,姜莱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在寒桦村外的公交站处。
  案子查到了这里,随后就没了调查进展。
  也就是光有各种笔录,却没有推进和结论了。
  如今,已经快满一年。
  姜婉儿解释道:“正是出了我堂姐的事,我爹妈不愿意我在云城那边工作了,他们觉得离家太远又不安全,非要让我回去。所以我今年辞去了云城的职务,在欣城这边重新新找了一份工作。到了这里,虽然薪资少了大半,但是每次回家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方便多了。”
  贺临梳理着案情。
  姜莱这种情况,失踪前事业有成,热爱生活,情绪稳定,没有经济问题和感情问题,失踪时临近过年,生活之中没有棘手的矛盾或者是要躲避的人,不太像是主动失联。
  这么长久失踪,要么是意外,要么是她遇害了,要么可能是被囚禁了。
  想到这里,贺临问:“村子里仔细调查过吗?”
  赵警官主动给他们介绍情况:“寒桦村的常驻人口有一千六百来人,一共有五百来户。主要是靠种植,养殖以及编织手工艺品维持收入。在那里,姜是大姓,很多村民都沾亲带故。失踪的姜莱家只有这一个女儿,是一家三口,独生子女。”
  “失踪案件发生以后,我们首先去问了姜莱的父亲姜善仁和姜莱的母亲,他们送女儿出去那天,遇到了不少人。后来看着快要下雪,老两口赶着回家去收晾晒的衣服,才把姜莱一个人留在公交站那里的。正常情况,车再有十分钟就到了,变故可能就是在这十分钟里发生的。”
  “事后,村子里的人们自发组织了多次搜查,我们也投入警力进行了一轮挨家挨户的排查,附近的村庄也搜查问询过,全都一无所获。”
  贺临问:“姜莱的家庭关系怎样?有没有什么家庭矛盾?还有失踪以后,两位老人的反应如何?”
  赵警官毕竟是一年以前调查的案子了,听他这么问,一时有点记不起来。
  他明显愣了一下,想要去翻看黎尚手中的案卷。
  姜婉儿抢着回答道:“姜莱是我二伯姜善仁的独女,他家只有我堂姐这一个女儿,夫妻两个感情很好,自己女儿丢了自然会很着急啦。”
  说到这里,姜婉儿顿了一下,反问贺临:“你不会在怀疑他们吧?”
  贺临感觉到了女人对他的怀疑有点不开心。但是他并未在意,他认为,有情绪不是坏事,无动于衷也是一种疑点。
  这些情绪往往都是真情流露,是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其中蕴含着诸多的信息。
  贺临耐心地向她解释:“按照我们的办案流程,父母等直系亲属是首先需要调查,排除嫌疑的。”
  姜婉儿继续摇头道:“那绝对不可能的,当初多少人劝我二伯家再生个儿子,他们都不肯生的。后来他们一直把我堂姐捧在手心里,要不然也不可能送她去念书,让堂姐在云城工作。姜莱姐是我们年轻这一辈里最出众的,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小辈的榜样。”
  贺临又问:“那你堂姐为什么没有给他们发信息报平安,还是你先发现了她的失踪?”
  姜婉儿解释道:“我伯父岁数大了,很少看手机,我伯母眼睛不好,也不常玩,他们一般都是电话联系。”
  贺临不急不躁地继续问:“就算是这样,当你告知了他们堂姐可能失踪后,为什么不是她父母在欣城报警,而是由你在云城报警?”
  姜婉儿解释:“老人家当时都慌了神了,他们这辈子没和警察打过交道。而且当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堂姐是在哪里失踪的,有没有上车。万一是在云城呢?后来你们查到我表姐可能没有上车,他们才急了,去找过这边的警方。”
  苏警官听到这里,终于对上了号,点头帮着确认:“是的,那两位老人联系过我们。我们也去录过口供,我记得他们看起来就很伤心,一直在哭,精神也不太好。”
  姜婉儿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神色有些黯然:“发生了这件事以后,他们家的天都塌了,我伯母卧床病了好久,最近才能起身干活,家里就靠我二伯一个人撑着的。我上次回去,看到他们一下子老了几岁……”
  贺临又问:“那村子里,有没有什么人和他家有过节?”
  对这些情况,明显是姜婉儿更加熟悉,她开口:“村子里一共就这么多人,大部分都沾亲带故的,没有什么关系不好的。特别是我爷爷还在,大伯家离着二伯家和我家都不远,三家人互相照应,加上姜家是大户,也没什么人敢去欺负他们。”
  聊了一会,姜婉儿也确认了贺临没有坏心,应该就是关心案子,是在正常查问。他们之间的沟通顺畅多了,女人主动提供了不少她所知的信息。
  贺临排查着人为因素,黎尚则开始在地图上研究村子的地形。
  寒桦村周围都是大片的农田,地广人稀,特别是冬天下了雪,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想要走到其他村子去,至少需要四五十分钟的路程。
  村內没有特别宽敞的大路,都是一些小的巷道,仅能两车通行,只有村外有一条主路,平时车也很少。
  路过村子的那辆公交车一天早晚两班车,全程有监控,行车记录和车载信息上都没有看到姜莱的身影,而且前后各查询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找到。
  除此之外,就是村子的北侧紧邻着北望山,甚至有一些房屋依山而建。
  那是一座雪山,最高的山峰名为北神峰,就算是夏天山顶上的积雪也不会融化,到了冬天,特别是等到一下了雪,绵绵的大雪一直铺到山脚下。
  随后,黎尚搜出了当地的村志,他有了一个发现,这村子里的村长总是一任姓姜,下一任姓别的,然后再下任又是姓姜。
  他指着问姜婉儿:“这是什么情况。”
  姜婉儿向他们解释:“那是我爷爷定下来的规矩,我爷爷是村里早年的村长,德高望重,村子里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因为村子里姜姓最多,爷爷认为,村长总是我们家的人来做不太公平。我爷爷作为当时的村干部主动提出,愿意给外姓人更多的机会,大家共同建设好寒桦村。于是这村长都是我们姜家的人做一届,就换别姓做一届。上任的村长是我大伯,这一任就轮到外姓了,村长姓丁。再下任应该又是姓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