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第145节
“对了。”许攸又是一声唏嘘,将另一只酒壶递到了袁绍的面前,“这两壶酒,不是我准备的。”
袁绍拔开了酒塞,仰头大饮一口,忽然停下了动作,险些忘记将手中的酒壶搁下,泼得前襟一片狼藉。
许攸看到,袁绍忽然放声大笑,笑着笑着又忽然慨然泪下。“他……他为何不来?被他那好儿子警告不能交友不慎,所托非人吗?”
许攸答道:“他守函谷关,不可擅离职守而已。”
应该说,此刻的洛阳正值春末,身在此地的所有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也让此刻该当被处斩的袁绍,愈发成了其中格格不入的一员。听说那被绑架往兖州的荥阳王刘辩,都只休息了两日,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就连押解着袁绍的囚车,赶赴邙山脚下的刑场时,都少有洛阳百姓为了看个热闹跟上前来,只有一部分暂且歇下的,跟在囚车的队伍两侧。
袁绍无需仔细聆听,都能听到那些人交谈的声音。
无外乎就是说,国难当头,他这个名门之后,居然还有此贼胆,扰乱社稷,真是家国之耻,也不知道养出他袁绍的汝南袁氏,到底是真因替陛下隐瞒身份才被董卓所杀,还是因为另外的缘故。
说幸好那荥阳王看似懦弱,实则也是宗室之中的中流砥柱。若不然为何会选择由他来暂替陛下的身份。袁绍真是惹到了一个看起来软弱的硬茬。
说叛乱刚起就被平复,怎么不叫天命在汉。
说……
“我听城门校尉说,对袁绍和高家众人的判决,都是依托于新定的法度,要这么说,袁绍也算是为新法的执行开了先河了!”
“陛下是真铁了心要整顿秩序,别管袁绍这谋逆有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别管这袁绍是什么身份,都即刻杀了以儆效尤。”
“也不知道该不该说高家倒霉,比袁绍那几个没碰上面的儿子还惨。”
“他们有什么惨的?会比吃不起饭的人还惨吗?陛下那招贤令发出都多久了?陛下在河东河内治灾的时候,又有多少有眼力的人捐钱捐物?他们明明有那么多的机会,却非要撞这一条死路。就看着陛下仁善,可劲儿犯事呗。”
“幸好这几个首恶被判速速处死,要不然,出门征战还得担心会不会有人给袁绍这种人求情,让他得到赦免。”
“陛下心中有数的,何必担心这个……”
若不是已对这些世家子弟失去了希望,也不再对他们有所优待,为何会让黑山军中那些原本目不识丁的人努力学字呢?经历过起落的陛下,也自然不会被袁绍的花言巧语所骗,让他逃出生天。
陛下更是将处决袁绍的地方,选在了邙山脚下。
这邙山之上,安葬着多少大汉帝王以及先贤,也安葬着诸多洛阳的百姓。
袁绍血溅此地,仿佛正是在向他们谢罪。
当袁绍伏于刑台之上的时候,远处的青山像是一团阴影覆压在了他的身上,也用另一种方式禁锢住了他的手脚。直到背后的刀斧高高举起,裹挟着劲风劈砍而来。
在风中,又忽然窜出了一个高高扬起的声音,模糊地传入了他的耳中:“捷报——”
“前线!凉州捷报!!”
那个声音在一瞬间吸引过去了所有人的注意,却不曾托举住刀锋,让它得以慢一些落下,而是如期斩落了袁绍的头颅。
他觉得自己是被假冒的皇帝猜忌,打落尘埃之中,可现在,是他袁绍“高贵”的头颅落在了尘土里,却未能再惊起其他的议论。
只因凉州的军情,远比袁绍草草收场的谋逆,更能牵动洛阳众人的心绪。
那报信士卒沿途高喊着的“捷报”二字,像是为那已越发看不出火烧痕迹的洛阳,又注入了一份生机。
陛下原本都已准备起行重返河内坐镇的车架,都被这战报拦了下来。
先前从河内折返的时候,贾诩让人先一步送回的战报,其实已经送到了刘秉的手上。
但他也没料到,这后续的战报会这么快!
马腾马超父子愿意倒戈,向韩遂出手,为吕布他们前方开道,确是意味着,韩遂很难靠着藏回榆中拖延战局。
可这……这也太快了。
“不奇怪。”荀彧在旁说道,“凉州历年间的战事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速胜,要么是持久围城,几乎没有其他情况,早年间段太尉打羌人,也只是因一路追击,非要把对方族灭,才会有接连三月作战。马腾又先被吕将军俘获,阎行也被擒拿,只剩韩遂,便是独木难支,不快才奇怪了。”
“但陛下需知,这并不意味着凉州已完全由洛阳朝廷把持,只是少了马腾、韩遂这两路叛军,董卓也无法联络凉州向并州进军而已。”
刘秉点了点头:“我知道。历年来朝廷调拨凉州、用于征讨羌人的钱款不计其数,却始终无法根治其祸,归根到底,还是凉州势力林立,羌人之中也有部落之分,朝廷政令无法准确下达至乡里,所以表面上看已偃旗息鼓,实际上随时可以酝酿出新的灾祸。”
段熲为什么厉害,因为他基本是一边打,一边征用本地的羌人,虽然财政开支依然不小,但损失的人口大多不是汉军。可就算是这样,凉州依然叛乱频频。可想而知,就算吕布在此战中表现惊人,势必会变成凉州境内广为传颂的传奇,此地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
语言不通,地域贫瘠,远比各部落怀有野心,更能解释他们的表现。
若想要凉州长治久安,还得从前两者上面下手。
不过……
“对于当下的局势而言,能做到你说的少两路叛军,截断董卓后路,已足够了!”刘秉面露振奋。“朕已完全可以想到,董卓收到这消息后会是何种反应。”
董卓这退路一断,便只剩关中一处地方可用。
他若要图谋反击凉州,吕布新胜,绝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他若要联络益州,那益州牧刘焉,也不是个任人宰割之辈。
他若要极力发展关中,以抗衡洛阳朝廷,刘秉自认不会输给董卓的速度!
他自己确实不通军事,也不能说对治国处处精通,但他知道什么叫选贤举能,什么叫良才当归其位!
可董卓真敢将信任交托给百官吗?真敢用好刘协这个皇帝以誓师作战吗?他又真能面对麾下凉州士卒的质问吗?
“文若!”刘秉手握着这份战报,离席而起,“朕想亲自,前往前线犒军。”
“陛下……”
“让马腾马超这些弃暗投明的凉州叛军还朝,就失去了一份对当地羌人的约束,反而容易让董贼找到机会。吕奉先威服凉州,悍勇之名广播,更不能离开此地。所以他们都该留守此地。”
“但朕合该见一见这些不顾生死,闯入凉州作战的悍将,见一见凉州的忠臣之后,见一见那知情识趣、向朝廷俯首效忠之人,让凉州,起码在平定董贼前,不再有何处生乱,也让将士知道,朕心中并非只有司隶百姓……”
也有这凉州众生呐。
他笃定地说道:“你放心,在离京之前,朕会将此间诸事安排妥当。此次前往凉州,有子龙随行,还有这被荥阳王夸赞连连的陷阵营,朕无虑也。”
荀彧自怔然中回神,拱手答道:“拨给凉州戍兵的军粮,以及陛下出行的一应物事,都由臣前去筹备。”
陛下离京看似荒诞,但袁绍刚死,余威仍在,洛阳的屯田耕作一应如常,确是前往前线犒军最好的时候!在这两方朝廷对峙的时候,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
这条天子出巡的消息,不仅让洛阳又一次炸开了锅,先一步由报信的士卒将其传至凉州后,更是引得此地兵马震动。
吕布才自送信董卓一事中,找了些乐子,便听到了这样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连忙伸手扶正了自己的冠冕,轻咳了两声,以示神色端正,看得一旁的贾诩好笑地摇了摇头。
贾诩转头向报信士卒问道:“陛下离京,不怕后方有变?”
先前陛下在河内赈济大疫灾情时,他在洛阳就听到了些不同寻常的声音,此事可大可小,不能轻忽啊。此刻黑山军的首领张燕还不在洛阳,没法由这位元从替陛下把持局势,威慑不臣。
那士卒却笑了:“文和先生,这事不用担心。袁绍起兵谋逆,即刻被擒,已被判刑处死,如今京中,谁敢做第二个袁绍呢?”
陛下英明,怎会在后方不安的时候,跑到前线来。
“那就好,那就……”
贾诩忽然停住了声音,意识到了什么,目光一寸寸地移到了同在此地的一个人的脸上。
或者说,在这一刻,屋中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那个人。
袁术已是呆愣在了当场,在片刻的表情空白后,又于刹那间惨白了脸色。
等一下!他是不是听错了什么话?什么叫做袁绍起兵谋逆,已被处死!
第100章 (二更)
他才在为自己恍然有所得,甚至在前线立了功劳而自豪,哪知道这一个转头之间,就传来了这晴天霹雳一般的噩耗。
袁绍!!!
袁本初!!!
若不是袁术身在此地,被这样多双眼睛盯着,他简直想要把这个名字声嘶力竭怒斥喊出!光喊这个名字还不够,还得加上这样的一句——
他疯了吗?
袁绍他在洛阳的名流圈子里吃得开,那都已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要朋友没几个朋友,要兵马没有兵马,他怎么会想到谋逆的!袁术心知肚明,袁绍也没有要离、庆忌这样的刺客的本事。但他就是谋逆了!
谋逆也就算了,他还……
这就已经落败伏诛,留下他袁术还完全在状况之外,什么都不知道。在一瞬间,就从陛下将来前线犒军封赏的欢天喜地气氛里,掉到了兄弟谋逆被杀的噩耗当中。
袁术本就不是什么耐受力很强的性情,在这惊天消息面前,何止是脸色惨白,更是眼前一黑,险些就要倒下去,满脑子都是“袁绍误我”。
袁绍误他啊!
但当他捂着脑袋,极力说服自己不能倒下去的时候,又在恍惚间,想起了许攸和他说过的那些话,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袁术虽不知道袁绍的行动,却不是对袁绍会这么做一无所知,只是没想到,袁绍依然如此笃定于陛下身份有异,也这么快付诸行动了。
换句话说,他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局外人。
若是按照谋逆之人株连九族,还要清算相关人员的算法,他可能也并不无辜。
一想到此,袁术的脑袋就更是痛得厉害。
真是糟糕透顶了!他袁术到底是哪来的运气,要有这样一个兄长!
“长水校尉……”
“袁公路!”
袁术猛地一震,被这一声,自内心绝望的哀嚎中短暂挣脱了出来,抬眼就见,眼前这一众人等仍是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让他险些怀疑,这群人此刻表面的平静之下,是否正是摩拳擦掌要将他捉拿的冲动。
甚至那“袁公路”三个字,还是于夫罗喊出来的。
这人连和陛下攀亲的话都敢说,怎么不敢盯着拿他袁术的脑袋立功?
但幸好,紧随而来的声音,是从那运筹帷幄的军师口中说出来的:“我看你也不必如此焦虑,情况没坏到这个地步。”
贾诩不疾不徐地说道,声音里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亲和力:“我也问了这报信之人,陛下只说要来前线犒军,以定凉州军心,却没说要把你袁公路拿下,一并清算谋逆大罪,可见陛下应当没有连坐的意思。”
“……真的?”袁术声音颤抖着,艰难地问道。
贾诩点了点头。他这人一向知道如何生存,也在听到袁绍谋逆这句话时,即刻心中一惊。若是袁绍的事情会牵连到袁术,他们这些和袁术一并行动的,谁知会不会另有麻烦。但从陛下让人传达的消息看来,袁术是安全的,他也是安全的,这就很好。
贾诩不欲多说,以防胡乱揣测了圣意,可这句太过简略的话,仍不能让袁术放下心来。“但……”
“但什么但!”吕布一拍桌子,满脸不悦地看向了袁术,“你现在就已成了这样,到时候迎接陛下抵达凉州时,你是不是也要两股战战,说不全话?这是不是影响了我们的军容?你若跟袁绍的谋逆无关,就稳重一点!”
张辽努力把嘴角往下压了压,才没当场笑出来。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吕布居然还有劝别人稳重的一天。
吕布却浑然不觉自己这话有任何的问题,一见袁术面露恍然,又趁热打铁补了一句:“也不想想,陛下一向不让人胡乱揣摩他的意图,要是真因袁绍迁怒到你身上,会不说吗?总不能是觉得,你太没用了,怎么都不可能偷偷跑掉吧?”
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