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穆晓歌从小到大听了母亲过多的抱怨和讥诮,很少听到母亲对她的赞扬、鼓励和关切。
  一大早吃饱了饭后,就跟父母进行了如此激烈的感情碰撞,特别是母亲说到‘要是晓歌病了,用的着我的肝,用的着我的心,我二话不说就割给她。我就想让她知道爸妈也是疼她的。’她真的是难过的要命。
  她相信母亲的话发自肺腑,她也信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无偿为她付出血肉之躯的除了父母、弟弟和林振樾之外,恐怕再也没有旁人。
  她为自己的心胸狭窄而感到内疚,为曾经怨恨过父母和弟弟是拖累而羞愧。
  她低下头,在早晨金色的阳光下、在小鸟喳喳的叫声中、在父母担忧而又惭愧的目光中尽情的哭泣。
  她心里面的苦闷、忧郁,犹如淤积了很久的河道,被亲情的甘露慢慢地注满。
  吃完饭后,穆妈妈拿出晓歌上大学时穿旧的衣服让她换上,挎上竹篮子,拿着铲子就拉她出门了。
  路上遇到二婶子,穆妈妈就站下跟她聊会天,她大声的跟二婶子说:“晓歌休假了,非要回来看我们,你说有啥看的?老皮老脸的,她一个人开车从北京回来,多累呀!”
  “晓歌孝顺你们呗。回来在家多住几天吧,在城里上班的就是比咱们种地的显年轻。晓歌也快四十岁了,还跟个大姑娘一样,脸上一点褶子也没有…”
  二婶子恭维着母女俩,穆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穆晓歌也笑了。
  去北地原本应该朝北走大路的。穆妈妈偏拐了个弯往西走,然后再绕个圈才继续往北走。
  穆妈妈解释说:“朝北的路上有人在盖房子,弄得路上都是水,根本就没有下脚的地方。”
  俩人绕到西边,就碰到端着饭碗坐在路边喝稀饭的穆健康,穆健康比穆晓歌大上几岁,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没有及时治疗就瘫了。平时就靠两只手撑着两个木质的比手掌大点的小凳子挪动来移动着身体,父母去世后就剩他一个人生活。
  “这是晓歌回来了啊?回来就下地帮你妈干活,也不说歇歇?”穆健康满脸堆笑问。
  “健康,才吃啊?晓歌昨天刚回来休假的。现在去地里弄点野菜。晓歌在城里吃不到。”穆妈妈抢先搭话。
  “你们家地东边,挨着杨树林子那边,好多鸡冠子菜和面条菜,你去那看看。前几天我去挖了一篮子。长得可水灵了。”穆健康笑呵呵地说。
  “健康,你天天自己做饭呀?”穆晓歌问,她很好奇家里的锅台那么高,他一个腿部完全畸形无法站立的人,怎么来做这一日三餐呢?
  “我不自己做饭吃啥?可不天天自己做呗?我让你看看我的灶屋你就知道我咋做饭的?”穆健康把碗放到一边,撑起两个小凳子,用力往前挪了一步。又把碗往前放了一下,再一次撑着凳子往前挪了一步。
  正常人30秒能走到的,穆健康用了三分钟才来到他的厨房。
  低矮的锅台,低矮的案板桌子,所有做饭用具的高度都是为了他用起来方便做的很矮,黄土地面扫得很干净,一堆烧火用的黄豆秧子也在墙角放得规规矩矩的。
  “你看看,我的锅台砌得我用起来刚好,案板啥都矮…做饭方便的很,吃水就隔壁海哥抽时间给我挑。村里给我办了低保,日子越过越好了……”
  穆晓歌看完后满是心酸。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钱包。翻了下,发现里面只有可怜巴巴的五百多元现金。现在花钱几乎全都是电子支付了,就连去菜市场都很少用到现金。她一把掏出所有的钱,放到穆健康低矮的锅台上。
  “我出门也没带多少现金,这点钱你拿着买点好吃的……”穆晓歌说完低头弯腰从屋里出来就往外走。
  穆健康在身后说:“晓歌,你把钱拿走,我自己有啊。”
  穆妈妈说:“你拿着花吧,去集上买点肉吃。我们去地里了。”
  穆妈妈挎着蓝子,撵上穆晓歌有点心疼地说:“你咋给他那么多钱?可怜他,给他一百块就好了。”
  穆晓歌定了定心神说:“妈,也不多,这就是我们在北京出去吃顿饭的钱……他好像过得还挺高兴的呢?屋子里弄得还那么干净,比好多健全人家里都要干净的多。真是没有想到。”
  “可不是咋的?他过得可开心了。就他腿脚那么不方便,还下地捡红薯、大豆,收完麦子捡麦穗。不忙的时候搭别人的车去集上。高兴的时候坐在街上唱大鼓书,咱们村还好多人爱听呢。
  这人活一世不容易,哪能不遇到点沟沟坎坎的?要是遇到点事就要死要活的,我看咱们村的人得死的差不多了。谁家没有点事啊?就说健康吧,十岁之前都跟正常人一样,长得白白净净的,学习成绩还好。后来他生病偏瘫了,换成脆弱的人,还不得死八回了?
  开心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因为一点小事就在心里放不下,那是心眼太小了。晓歌,你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除了死,还有啥过不去的?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啥呢?
  再说了,一个人活着,他也不是光为她自己活着。就像你妈我吧,我就想看着你和晓童日子越过越好,还想看着蛋蛋和鸣鸣都考上大学、娶上媳妇才好呢。还有你爸,我要是死了,他一个人咋办?保准过得跟个二傻子一样……”
  “妈,我爸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你能不能给他留点面子?动不动就说他傻。真是的!”穆晓歌最不喜欢母亲当着外人数落父亲。
  “好好好…不说,不说,就你跟他亲,不嫌他傻。回头成了个老傻子接你家去养着。”母亲听着穆晓歌的抗议,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穆晓歌也笑了。
  第83章 原来,他们都是爱她的
  下午的时候,穆爸带穆晓歌去了小时候经常去的沙河里抬了不少河虾。晚上,穆妈妈把虾挑拣干净炸了后,穆爸非要女儿陪着喝了半斤酒。
  穆晓歌醉了,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穆爸想去坡里逮野兔。父女俩带着阿黄拿着家伙什就出发了。路上碰到了村里干防水摔伤截肢的穆凯旋,又聊了聊生活。
  晓歌发现,村里每个人的脸上都笑眯眯的。晚上回来时,父女俩真的逮到了两只褐色的野兔。穆爸熟练的剥皮,穆妈妈把兔子直接给红烧了。父女俩又喝了一场酒。穆晓歌又一觉到天亮
  第三天的时候,穆妈妈问晓歌想不想下河摸田螺,现在的水温挺好的。清水河里都是小孩拳头大小的田螺,比北京卖的那些手指头大小的田螺强多了。于是,穆晓歌就跟着父亲去了清水河。
  清水河里的水真的很清,水里的小鱼和田螺都清晰可见。河两岸是茂密的柳树和桑树,河堤上是翠绿的野草和各色的小花,看起来就让人心神愉悦。
  穆晓歌卷起裤腿,穆爸爸已经套上了水裤下了水,穆晓歌穿着旧鞋子直接下河在浅处摸田螺。穆妈妈拎着水桶在岸上捡。
  不远处也有俩人弯腰在河里忙活着。
  两拨人对着头越来越近,突然对面那俩穿着水裤一直低着头看不清模样的人,扔过来一个细长的东西,并大喊一声“有蛇。”
  穆晓歌吓得哎呀一声拼命往岸上爬去,对面的俩人仰起头来哈哈大笑。
  穆晓歌心里十分气恼对面俩人的轻率,刚想叱骂,听那笑声非常熟悉。抬头看去,竟然是穆晓童和林振樾俩人。心里感觉惊奇又好笑,捡起地上松软的土块就朝他们砸了过去。
  俩人左躲右闪的很是滑稽,穆晓歌知道他们过来肯定是父母在通风报信了,笑着问:“你们俩鬼鬼祟祟的怎么也来了?”
  “呵,兴你跑回来吃野菜、柴鸡蛋、红烧野兔、还抓河虾、摸田螺玩的那么美,我们就不能回来玩两天呀?”林振樾笑着说。
  蛋蛋也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喊着奶奶、姑姑。一张小脸比起春节前见到时白嫩红润了不少,也不那么害羞了。
  穆晓歌捡起一个大田螺递给他,小家伙开心的不得了。
  穆晓歌的猜测没错,确实是母亲一直在给林振樾通风报信。甚至这几天穆晓歌睡得怎么样,吃的什么,玩的什么,穆妈妈都一一跟林振樾讲清楚了。
  穆妈妈接到穆晓童的电话后,有点不敢相信。在她心里,女儿一直是乖巧懂事、善解人意、体贴父母、心疼弟弟,样样出色让人省心的一个孩子。
  女儿是她的骄傲。
  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长得漂亮,又嫁得好,亲家公还是乡里退休的干部,这一切都让她满足。
  穆晓歌就是她的脸面,因为穆晓歌,她在人群里能把头抬得高高的。
  穆妈妈总认为穆晓歌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在京城有房、有车、有工作,不用忍受风吹日晒每年就挣那么多钱,这不是生活在蜜罐里是啥?
  而在她看来生活在天堂里的女儿却抑郁了。她不敢相信、不能相信。她怕穆晓童说的有什么漏下的,挂了晓童的电话后,又跟林振樾通了电话,把情况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地又问了一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