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唱歌迭桩事体蛮难用技术手段调整额。会唱的不用学,不会唱的教不会。天赋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飞飞莞尔一笑,看了一眼程德全。
  程德全马上接翎子:飞飞小姐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天赋加努力!好了,今朝的记者会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希望大家多多走进电影院,欣赏我们的《电台血案》。
  结果第二天,别家报纸登出来的,无非《<电台血案>即将在新光大戏院上映》、《电台歌星离奇被杀陈查礼再破大血案》、《<珍珠衫>导演新作关注都市黑暗面》,这家报纸却配上独家照片,大写特写《新片发布会上女明星耍大牌迟到半小时》,还把倪飞飞的老公写成卢刚。
  这篇角度刁钻的报道一时成为城中热议。
  倪飞飞百口莫辩,想寻媒体解释,导演却说,新片上映在即,不要把关系搞僵,等过一段辰光,自然冷却。档期里,竞争激烈,好几部片子同时上线,本来求关注还来不及,意外火了一把,有何不可?
  第84章 ☆、胞与为怀
  汤申佳开初没留意倪飞飞的新闻,直到卢刚几次爽约,加之同事的风言风语传到耳朵里,伊才有所警觉。
  一趟是姆妈大病初愈,想请卢刚来家里喫饭,卢刚要去报馆对接联合广告的事体;一趟是大哥搬场,卢刚帮伊借了大卡车、付了车钿,但是抽不出辰光要去看真马宝的包装设计图,工厂等着印刷。
  两人已经一个多月没碰头了,工作侪忙来兮。正好汤申佳在节目里回复了这样一封来信:
  h先生,侬工作蛮忙额,侬额收入肯定蛮高额,不过,侬想过伐?做生活,为了啥?离开杨思,到此地来讨生活,一个礼拜工作60到70个钟头,就为了打一份工,侬错过了你女儿的生日、舞蹈表演,觉得心里有所亏欠。
  我前一阵看到一篇文章,讲做事体先后顺序是啥,啥物什顶重要。侬算算看:假设一个人能活75年,一年有52个礼拜,75乘以52等于3900,一个人一生中也只能有3900个礼拜天。伊用脱55年的辰光才弄明白这桩事体。到55岁额辰光,伊已经过了2800多个星期天。这歇伊才意识到,即使真的能活到75岁,也只剩下大约1000个星期天了。伊跑到一家玩具店,所有弹子买下来,又跑了另外两家玩具店,凑够1000粒弹子。伊把这些弹子摆进一只玻璃瓶里。从搿天开始,每逢星期天,伊就掼脱一粒。
  看着弹子一天一天减少,伊开始比之前更加在乎生命中重要额事体、重要额人。只有当侬亲眼看见自己在这世界上的日脚剩不了多少的辰光,才能真正分清事体额轻重缓急。谁能陪侬到最后?工作还是家人?今天早上,伊掼脱最后一粒弹子。伊心想,如果能活到下个礼拜天,老天就多拨伊一个礼拜额辰光。搿辰光用来做啥?希望大家能够多留一眼辰光,陪陪屋里厢额人。今朝额《汤小姐信箱》就到此地,最后送上一首《秋水伊人》,再会!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歌声响起,小汤陷入沉思:劝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家呢?报纸上照片算啥事体?直接问卢刚还是倪飞飞?哪能开口?
  出了直播间,小汤看见沈一明和老秦还没下班,正在讨论美国额事体。如果小汤的节目算副刊,伊拉聊额就是头版头条。
  这两天纽约在搞一个开放节活动,听到过伐?老秦问。
  啥叫开放节?沈一明走到老秦旁边。
  老秦指着报纸,讲:去年旧金山啊好几个地方唐人街的一碗饭运动不是旅美华侨发起的吗?就是卖餐券,帮中国抗战筹款。认购的人,拿了餐券,到指定餐厅,喫一碗炒饭。最后各餐厅除脱成本,钞票捐出来,买医疗设备和药品,运到中国来。几个城市一起发动,好像一天就筹到一百万美金!
  沈一明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茶:记得,伊拉口号是,多买一碗饭,多救一个人。还有一张照片,是舞台上义演,一个男的,挑着扁担,扁担里一个小囡,讲中国人哪能躲过日军屠杀,逃离战火。
  老秦讲:这两天在纽约唐人街,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中国平民救济联合会主席,也搞一个开放节,交关照片、图表、物品,展示中国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募集每年经费。伊讲就算没办法救济中国所有难民六千万人,但伊还能以开放节及一碗饭运动收入所得,救多少算多少,尽量减少难民额痛苦。
  胞与为怀,积德行善咯?沈一明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想,美国不是保持中立吗?怎么又支持蒋介石抗日了?日本不是刚刚在诺门罕喫了败仗,跟苏联签了停战协定吗?到底日本要向南还是向北啊局势越来越复杂了。
  人家起码有同情心,社会发动得起来。喫饭额辰光,想到人家喫不喫得上饭。不像阿拉孤岛,有的是朝朝鱼肉夜夜虾蟹,吃得脑满肠肥;有的是萝卜、青菜、或者是辣火酱、豆瓣酱拌拌伊,一碗黄米饭吞下去;还有额连饭也喫不上老秦最看不得贫富悬殊和为富不仁。
  不好比额。现在天气冷,交关人衣裳也不够。据本巿难民救济协会的报吿,最近流浪在孤岛上的难胞,总共还有三万余人之多。跑进来额辰光,没带噶许多衣裳。天气再冷下去,棉衣棉裤侪没,冬天哪能过法?
  电台应该发动一下,大家关心同胞额御寒问题。
  我去做个计划,几家电台联播,慈善义演,大家来推广己寒人寒之心。小汤,要不要参与?沈一明看向小汤。
  可以啊!汤申佳也想摆脱这几天被卢刚困住的小情绪,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体,让广播帮到更多人。
  计划可以写,举凡家中所有破旧而不穿的大小衣服,该酌量情形,送一部份到难民救济协会去,请协会分发给男女难胞,没有旧衣的,希望能够稍稍节省一些生活上无谓的浪费,例如少跳几只舞、少吃几客大菜、少搓几圈麻将、少乘几趟汽车便可把这些金钱,来移作难胞们添置寒衣之需了。沈一明一边讲,一边示意小汤记下来。
  多做好事,胜造七级浮屠。小汤写着写着又犹豫起来,人家开放节有总统儿子背书,阿拉哪能办?
  是额呀,孤岛就是搿副腔调。言论言论不自由,行动行动不自由。有话不能说、有家归不得。广播里要想开放行动和自由,啥地方噶便当?
  最好么请一个社会名流,做个开幕演讲,相当于帮阿拉背书。老秦想了想说。
  虞洽卿?上趟之新新电台的筹款播音,就是伊开场额。小汤讲。
  但是阿拉侪没门路。小八辣子,人家不睬侬。沈一明讲。
  我再想想办法。老秦手一挥,倷侪下班吧,辰光不早了,回去早点休息。
  第85章 ☆、是窗还是门?
  康脑脱路上一家风吕屋内,水汽缭绕,气氛暧昧。孙文义在帮浅野一男搓背。浅野1米72左右,一身古铜色栗子肉,坐在水池沿上,孙文义略高一点,不过脱光了站在伊旁边,像只白斩鸡。
  浅野一男闭牢眼睛问:运营电台,有什么思路吗?
  孙文义搓了一把毛巾,拧干,搭在浅野的下身:讲到底,还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先逐一谈话、甄别,如果思想不统一,那很难管理,业务再好也不能要。
  电台是我们的传声筒,尤其是关键岗位,一定要派信得过的人。我们的指令,有时候是海军部下的,有时候是陆军部下的,两个部门实际上是竞争关系,有时候政界和军界的指令也前后矛盾,执行的时候要动脑筋,要有高度敏锐性,才能明白指令背后是什么意思。浅野一男翻身趴在水池沿上,比如敌我双方公布的伤亡数字不同,当然以我方公布的为准,但有时候我方各个部门统计口径不一样,报出的数字也有出入。这种干脆就不要报精确数字,以概数模糊带过。
  现在人心浮动,很难甄别,不是简单的亲日或者拥战,大家对日本各种看法都有。重庆那边到处在宣传,日本撑不过半年。七七事变以来,中国西南各省倒是争气,粮食连年增产,而日本本土却旱灾严重,日占区的产粮也入不敷出。日本政府挪用了2亿军费来进口大米,这一下就占去了日本全年进口总额的十分之一了吧?整个战略物资的进口计划都打乱了,而重庆至少能撑两年!孙文义一边舀水浇在浅野的背上,一边分享最近看到的一些内部资料,原本三个月打完的仗,现在已拖了两年,再拖两年的话,谁赢还真不好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