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那我们原来的价格体系都得变了,店面的租金能省一大块。
仓库还能当店面呢!老秦有点得意。
卢刚脑子转得飞快:那我们三友可以代销很多货,最近在谈的好几家,西藏的真马宝、西湖的真藕粉、绿豆粉、化州的橘红、新会的陈皮等,都放在节目里卖。
听众想问什么,都在节目里问,问完转客服下单,去邮局汇款,我们钱到发货。
三友作为平台方,解决了供应链的问题;对市场上的爆款新品、中高端品牌、优质国货品牌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快速调整营销策略;再加上较为健全的流通体系、严格的选品机制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新媒体的加持
这不就是直播带货吗?
原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直播带货了!
有听众形容汤申佳是申城上空最温柔的声音。声音变现,背后是商贸的推动。放在今天,汤小姐就是顶流。
出名趁早,变现最好。
不过,带货可是个大工程,电台直播室都不够用了。
老秦着手改造华东电台的膳室白天是食堂,到了晚上七至九时,临时改成电购部。原来接进直播间的三根外线,晚上接到这里,三友实业社把售前客服和售后客服派来接电话、下单、收款、发货;再用二只对讲机维持与直播室内的内线沟通,哪些电话接进节目,哪些电话由客服代答,分工明确。小汤的助理升格为中控,协调直播间和膳室之间的一切联络,并配合小汤直播中的改价推送、互动跟进、氛围营造
小汤负责读信回信、接听电话、插播新闻、即兴述评、采访互动、推介货品、衔接过渡、掌控进程
一到晚上,电话铃声不绝于耳,让人应接不暇;外埠听众写信给汤小姐,只需要在信封写上海,汤小姐收五个大字,邮局就能帮你送到。
没有一个报告员有这样的待遇。
小汤像穿上了红舞鞋,根本停不下来。
秦老板把小汤叫到办公室:给你布置个任务,有个杂志约稿,你可以写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听众还是蛮感兴趣的。
小汤颇感意外:什么杂志啊?
《播音潮》,我一个朋友办的,都是圈子里的人讲圈子里的事。
什么都能写吗?
你想写什么?
就是牢骚和抱怨也可以?
我可不管,你文责自负。
那我就自说自话咯?小汤半开玩笑地说。工作之余,她唯一的消遣是看小说,鲁迅的《呐喊》、巴金的《家》《春》《秋》都读过,本身也是个文艺女青年,写作不成问题。
没多久,《自说自话》登出来了:
真的,我是在这儿祈求着:上苍啊!我愿每个阅者,都会不期而然的倾听我的自说自话。接着,我两手一合,深深的一躬到地
实在横也说不出,竖也不能说,那么,编者先生应该在说了喔唷唷!既是这样写不出,那么废话也别多极啦!就别说了。好在已有不少妙文佳作哩!噢!那么遵命!谢谢!就此辍笔。两手一空,我就合上两掌,恭恭敬敬的来上一躬。以示歉意。
写的都是啥啊?无病呻吟的感觉!老秦没看懂,又不好意思说看不懂。
现在流行的,触祭饱饭风格。
文字都成了一种游戏和消遣工具了!以前人家讲,文以载道
你那么认真干嘛啦?大家工作压力都那么大了,看点轻松的、胡说八道的,有什么不好呢?小汤呛他。
老秦说不过小汤,转头去阳台抽烟。
第24章 ☆、新书
随着小汤的等级条由lv.1升到lv.2、lv.3,她要面对的任务难度也增加了。
晚间直播,电话一个接一个。有听众摸清了节目的套路,声东击西,瞒过接线生,进入小汤的节目,假模假样问了些情感问题,话锋一转,开始批判:
我们这么追着你的节目、爱着你的节目,可是你一转眼就把我们卖给广告商,您不觉得是在欺骗我们的感情吗?
小汤一愣,这不是把我顶在杠头上了吗?她用犀利的眼神看了一眼导播间,接线生无奈做了一个鬼脸。
您先别激动,您说得也有道理。广告过多过滥,确实影响大家对这个节目的观感。以前我们节目没那么受关注,广告商要求也没那么高,我们还可以多点时间谈谈心里话。现在广告时间长了,挤占大家打电话的时间,确实是个问题。我也挺苦恼的。话筒里的小汤依然和颜悦色。
尤其是礼拜天,一到购物环节,您像个推销员,口若悬河,吹得天花乱坠,有需要的人觉得那些东西好,但大部分没有需要的人,真觉得那简直是灾难。
我非常理解您的感受,真的,我也一样热爱这个节目。关于广告的问题,我想跟你解释一下。我们的直播,也需要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广告收入是我们生存下去和保持节目品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我们绝不是在故意卖你们给广告商,而是在努力平衡节目质量和运营成本。
我知道电台要生存,竞争大,您能想想办法伐啦?
对,如果有更好的广告植入方式,我们也愿意尝试的,让广告与节目内容更加融合,减少对节目流程的干扰。我们会跟广告商协商,尽量避免在关键或情感高潮部分,大家听得来劲的时候插入广告,也尽可能选择有趣、有创意的广告形式,让它们成为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打断节目的内容。其实卖东西之前,我也比过价的,同类商品确实在我们这里卖得比
外面商店里便宜的,听友们也得到实惠的,不是吗?
这倒也是。
我理解你的感受,也请你理解我们的处境。大环境不好,我们要更努力,让厂商减少中间环节,让大家买起来更划算。大家想买则买,不买也听个乐呵。真的,你能说出心里话,也是对我们节目的一种爱,感谢你的支持和理解,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不断改进,给大家带来更优质的《汤小姐信箱》。
温柔地挂断电话,小汤倒吸一口气。要带货,必然降低节目的格调,本来还有经典国文撑一下场面,这下好了,听众觉得我们脸都不要了!
下了节目,小汤再次打电话约卢刚见面,想平衡一下日常节目和带货版面,毕竟《汤小姐信箱》的口碑不能砸在带货里。
卢刚知道自己理亏,第二天,带着一束百合花,赔着笑脸出现在咖啡馆。
小汤一袭淡雅的旗袍,坐在靠窗的位置,逆光下的剪影,楚楚动人。她正在整理听众的信:华东电台已成为我家唯一消遣良伴,夜饭吃好,必听《汤小姐信箱》汤小姐口齿伶俐、知书达理,主持节目引人入胜,我的母亲十二分的羡赞,巴不得讨个儿媳妇像她一样类似的信一天有一二十封,她都要认真看过。
给你带了本新书,你看看。卢刚坐下,递上三友实业社试印行的《夫妇之道外行播音集》,让汤小姐的节目没腔调怎么行!
这个书跟我节目有什么关系?
我们三友也不是没有文化追求的。带货是带货,这个书,我们只送不卖!
又弄出一个噱头。小汤撇撇嘴。
专门送给你节目的听众的,你看这纸,这排版,相当用心的好伐!
要怎么送?
谁给你写信要这本书,信里附上一角邮票,我们给他寄!如果在你节目里面买东西满一元以上,我们免费送,发货的时候一起寄。
小汤心里想,至少给听众又争取到一点福利。
我刚跟《申报》广告部联系过,等这本书大批量印出来,就在头版做个广告,给《汤小姐信箱》增加文化底蕴!
小汤翻了翻这本播音集,里面无非是一些演讲实录,节目里也讨论过的,什么婆媳关系紧张怎么办、日常生活失去新鲜感怎么办、如何控制坏情绪很多都是跟节目智囊团讨论过的话术。
卢刚初拟了一段序言,想让小汤一起改改:
好好的夫妻,为何你憎我恨,弄得同床异梦?夫妇之道外行播音集详详细细道破其症结。
好好的家庭,为何吵吵闹闹,弄得鸡犬不宁?夫妇之道外行播音集反反复复说穿其利害。
夫妻恩爱,读了外行播音集,可以情增百倍;
夫妻不睦,读了外行播音集,可以永远和好。
夫妇为家庭重心,家庭为国家之基本,夫妇和睦,则家庭兴旺,家庭兴旺,则国家强盛,此不易之论也。本公司有鉴于斯,平日提倡夫妇之道,不遣余力,书本印行,先后共逾二十余万册,然以我国人口之众,此区区之数,实觉渺乎其少,故不时假座电台,以作广播,夫妇之道外行播音集,即历次讲辞之记录,而担任讲演者,其中虽不乏夫妇之道专家,在空气中播其说词,则有非素习者,故冠其名曰外行播音集,记述之材料,文不求精采,立意则扼要中肯,重事实而不务理想,行见此集问世,人手一册,环宇之内,将无不睦之夫妇、勃谿之家庭矣。如是非特同人之幸,抑亦国家社会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