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记是本地人才知道的一家糕饼店,专做各种口味的月饼。老板有些工匠精神在,多年来不扩店面,不开连锁,每日售罄为止。其中最好吃要数招牌鲜肉月饼,不同于大店半工业的做法,李记的月饼馅料足,外皮酥,汁水分明,层次丰富,一口热乎的下去,真真算得上味蕾狂欢。
  宗念和宗一轩都爱这口,从小吃到大,可现在回家呆的天数短,赶上去一回排半天队爱吃的口味还卖完,许久都没再吃过了。
  “嗯。”那头一声回应,或许在结账,过会儿四周杂音渐小,陆河才又说,“我不喜欢欠人情。有需要帮忙的,在不违反原则纪律的情况下,你尽管说。”
  “还真有一件事……”宗念看着手里的古镇地图。
  “见面说吧。我顺便找你拿保温壶。”
  “行,那晚风见。”
  陆河来时并没有下车——准确地说,是宗念等在大门口,见他来敲敲车窗,他于是打开副驾门直接让人坐了进来。
  “你住这里?”陆河疑惑。
  “对,就前面房子。”宗念指了指,递过保温壶,“家里我爸和我弟都在,讲话不方便。”
  陆河这时将一个“李记”的袋子塞到她怀里,这倒让宗念有些不解,“给我的?拿这个抵人情啊?”
  “没有。”陆河笑,“说吧,什么事?”
  “你帮我看看这个保证书。”宗念将手机递过去,然后不客气地拿出一块月饼咬一口,边吃边与他讲了要带院里老人们去古镇的事情。
  她需要专业人士帮忙指点一下措辞,一来为规避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二来这样也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照搬即可。
  陆河大致看过便知晓其中端倪,于是直接问道,“你希望保证书有免责的效力?”
  “对。”宗念见状也直言不讳,“我查过资料,现在这类型的纠纷太多了。我持绝对反对意见,可我爸坚持要搞,劝都劝不动,你说怎么办。”
  陆河抿抿嘴,“那再出一份免责承诺书?把责任界面划分清楚。”
  宗念摇头,“这种文件一出,大家心里就有抵触了。我爸要当老好人,不愿意弄那么复杂。”
  “你通知家属了吗?”
  “没有。要去的都是身体状况还不错,神志也清醒的。”宗念吃了两块月饼,想着剩下的留给宗一轩,于是收起袋子,“他们自己签字就行吧?”
  “有的老人恐怕都不会写字吧。”见宗念看过来,他不紧不慢说道,“我们办案时遇到过,他们这辈人,不一定都识字。”
  宗念“啊”一声,这确实是她没有考虑到的。
  “所以还是要通知一下家属。”陆河见她嘴上沾着食物残渣,顺手拿起纸巾盒递过去,“监护人对养老院的服务事由有知情权。组织出去玩,不收费,算附加服务或者附赠服务,想规避风险,至少要拿到监护人的明确许可。”
  宗念点头,“明天我们就挨个联系。”
  “最好书面的。”
  “明白。”
  “另外保障措施也要充分些,常用药,应急预案,陪同人员这类。”
  宗念叹气,“别的都还好,我现在人手不太够。院里有不能自理的老人,得有护工留守,我爸这大当家一时半会还动不了,哎,头大。”
  陆河这时问,“你们几号去?”
  “五号。”宗念随口作答。
  “那我可以。”
  “啊?”她看向他,眼睛睁得滚圆。
  “可以算我一个。”陆河笑,“你给的是个大人情,得还。”
  第7章 “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听话的!”
  五号这天开始还算顺利。
  大巴提前等在晚风门口,午餐结束各自回去收拾东西,旅游团按计划准时出发。平日里老人们都要午休,今日却各个神采飞扬,最爱美的淑云奶奶还号召好姐妹们涂起口红,只不过有好几人涂完又擦去,直说“太艳了,像老妖精”,淑云奶奶便与她们争论,“等死了殡仪馆给你画得更艳”。
  他们有时不愿谈论死亡,好像千方百计要躲开那个不吉利的字眼;有时却又会这样毫无忌讳地将那个字吐出来,仿佛只是人间游戏一场,命里自有定数。
  归功于堵车,让宗念可以一遍又一遍重复注意事项。到最后宗一轩听得耳膜出茧,实在忍不住拉她坐下,“念念念念,你老实呆一会行不行。”
  车里人大多知晓这对姐弟向来“不对付”,坐后排的闫春爷爷接话,“小轩啊,倻拉阿爹这名是取对喽,小念,不念叨她受不了啊。”
  大家便用家乡话你一言我一语说笑起来。
  宗念甩弟弟一个白眼,刚坐下又站起来,扯着嗓子喊,“我再嘱咐一遍啊,带现金的都装好,手机装好,声音打开……”
  宗一轩与坐旁边的陆河耳语,“她疯了。”
  “你姐第一次带队,紧张。”陆河笑了笑,从兜里掏出常备的润喉糖,待前排的宗念讲完坐下,拍拍她肩膀默不作声递过去。
  宗念接下,没有回头,用大拇指比个点赞的动作。
  下车清点人数,因提前给老人们分了组,五名工作人员小川、玲玲、陆河与宗家姐弟各带一组,宗念再次强调不可单独行动,有事第一时间与小组长联系,重复集合时间地点,这才集体进入景区。这是一片不同于晚风的欢乐场,国庆期间比平日更甚,熙熙攘攘的人,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特别是那些假期特供,眼花缭乱的杂技、舞狮、民俗表演,连最熟悉本地情况的小川都忍不住现场告假,“念姐,我明天调休一天啊,想带我爸妈来一趟。”
  宗念笑着说好,她也是在这时才切身感觉到,父亲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晚风算不得牢笼。因为规模小,且所有老人都是本地人,平日对出入管限并不严格——只要登记报备,进出比较自由。可这种自由对于耄耋之年的人来说,却又是虚空的,无力的。他们没有去处,也找不到同去的人。养老院给了他们一方安身之地,却又无形中昭示着一个信号,你的余生只能在此安身。
  宗念不知道父亲当初抱着何种心态做了这样一件事,可她好像渐渐理解了“老好人”背后的心思——既然无力改变盛大的事实,那便竭尽所能让这里的生活更多彩一些。
  天擦黑时各组都走散了,工作群里也开始进各种消息。魏玲玲说东区在敲大鼓很吵,有奶奶心脏不舒服歇半天才缓过来,不要往这边走;小川说让小满赶紧送个轮椅到某处,有人腰疼得走不动,另外的人结伴走了;陆河说有个奶奶围巾好像落在刚才买东西的摊位,老太太执意要自己去找。这头还没忙活完,玲姐电话直接打过来,“小念啊,你看到小轩没有?我刚才碰到他那组闫春爷爷,非闹着要先回去,说自己去叫出租。我这里往前走了,你赶紧联系一下。”
  宗念听罢赶忙给弟弟打电话,一直是通话中状态。于是气得发微信大骂,“臭小子,你组里丢人了!”
  此时的宗一轩也是一肚子气。
  就在一刻钟前,闫春爷爷与淑云奶奶吵了一架。原因说起来好笑,淑云奶奶看中一款朱砂手串,每路过有类似款的门店都要停下问价还价,到第五家店依旧还价无果,店主若有似无的“一口价,爱买不买”的态度刺激了她,两人僵持时,闫春爷爷看不过去,便厉声数落淑云奶奶,“耳朵聋啦?听不到人家老板说不讲价啦?每个都问每个都问,叽糟的很。”“我要买东西,我买他卖,我问几句价格怎么啦?要得你在这里说三道四。”“吴淑云你搞搞清楚,是我们都在这里陪你走陪你买。”“我要你陪了吗?烂脾气这个看不惯那个瞧不上,怪不得你女儿都不来看你!”“她不来看她也给我住单人间。你有个好儿子,给你住四人间,来一次要一次钱!”“伊格个人,板板六十四,活该!”
  板板六十四是本地方言,指一个人顽固不化,不懂变通。
  战火眼看烧起,宗一轩和同组的人赶忙将两人劝住。闫春爷爷一甩手就往相反方向走,“我回去!我不和这泼妇同路。”
  宗一轩安慰奶奶们几句,慌忙追上来,谁知好巧不巧,半路遇熟人了。
  那是他的同学文希羽,先前在校友聚会上见过两面。留过微信,聊了三回天对方就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吓得宗一轩总躲着她。
  “真是你啊宗一轩!”希羽姑娘笑意盈盈,像捡着宝一般拽住他胳膊不放,“诶,你说这算不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想今天来这儿没准能碰见你……”
  “算算算。”宗一轩一边张望一边扒开对方的手,“我有事啊,先走了。”
  “别啊!这也太巧了,你自己来的吗……”
  “我真有事,回头说吧。”
  “你住红湖对不?哪天回北京?”
  “文希羽,我没时间跟你废话!”宗一轩音量提高,再往前看,人头攒动,闫春爷爷没了踪迹。他心猛地一沉,“坏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