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对于那些话,江稚都当屁放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在那些有钱人面前会矮一截,他拥有的知识财富是那些无知的富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但陆沁有一句话,江稚听进去了。
跟着江稚,陆予琛将什么都得不到。
或许对于江稚来说,国外留学,履历镀金,他的母校a大和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精密仪器制造部门都已经向他抛出橄榄枝,只要他能顺利在克兰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马上就能回国实现自己的梦想,可陆予琛呢?
只能黯淡地留在他身边,耽溺于小情小爱,为了钱什么活都接,一辈子围着自己转。
这不是江稚想要的。
这一定也不是陆予琛想要的。
因为他曾经说过,想和江稚走同一条路。
那段时间,江稚的胃病复发,经常在实验室里待着待着,胃就疼得直不起腰,他不确定这和自己思虑过重,过于担心陆予琛的将来有没有关系,总之他已经计划好了,等陆予琛来找他,他一定要把自己想的那些道理一样一样讲给陆予琛听。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陆予琛到a国的前一天,江稚病倒了。
他胃炎发作。
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他胃穿孔,不好好治疗有可能危及生命。
从病床上醒来之后,陆予琛已经到了,他憔悴得不行。
江稚的一个亚裔同学告诉陆予琛,江稚胃不舒服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这一个月总是神思不属,食不下咽,有时候魂不守舍,连做实验得出的数据错误率都高了很多,他们老师已经连续找江稚谈了好几次心了。
这些事,江稚本不想告诉陆予琛,但那个同学知道陆予琛是江稚恋人,为了能让陆予琛叮嘱江稚多吃饭,多放松心情,喋喋不休,一连和陆予琛说了好多。
陆予琛听完之后,十分心疼江稚,说自己这段时间学校没课,他可以趁这段时间留下来照顾江稚。
江稚想着,自己病着也没精力和陆予琛谈心,那便趁这一次,等自己病好后,再和陆予琛好好聊一聊,就同意下来。
没想到陆予琛这一次在a国一待就将近一个月。
期间江稚问过陆予琛,学校是不是真的没课,陆予琛肯定地说是的。
江稚不了解电影学院的课程,一些学校大四基本上是会派学生出去实习的,他想着电影学院或许也这样,便没再多过问。
那段时间,陆予琛找了好久才在当地的华人街找到一家华人开的便宜小旅馆——在国外想租房太难了,根本不现实,而江稚学校的宿舍也不许外人进去。
那家小旅馆似乎资质不全,但老板看陆予琛是老乡,给他免去了不少费用。
为了照顾江稚,陆予琛那几天便是小旅馆和医院两头跑,后来江稚出院,陆予琛也没闲着,经常会去江稚学校给江稚送自己做的三餐。
他说白人饭江稚的胃终究吃不习惯,之前在国内,自己和江稚一起租房子住,好不容易已经帮江稚把胃养好了,现在江稚忽然胃穿孔,简直让他的努力白费,他很不甘心,还好小旅馆的老板愿意把厨房借他,他每天都是自己去华人超市买菜自己做。
在陆予琛待在a国这段时间,江稚每天都会往陆予琛卡里打钱,陆予琛却从来不用,他说这些钱,一部分是江妈妈江爸爸打给江稚的,一部分是江稚在校内打工,还有拿了奖学金之后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他说什么也不能花。
他还说自己在国内接了个短剧,演男一号,片酬不菲,拍摄时间还短,这笔钱,够他在a国花一段时间了。
他说的江稚都信了。
却完全没想过陆予琛是骗他的。
他完全没想到,因为陆予琛在京市短暂地“小有名气”,临近毕业,陆予琛根本找不到正经工作,大公司不愿意签他,学校介绍的试镜,他试一次黄一次,搞得陆予琛那段时间甚至都想放弃演员这条路了。
他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办,江稚硕博连读,在a国还有好几年才能毕业,他满脑子只有江稚,完全想象不到没有江稚的日子他该怎么办。
以后万一工作忙起来,他是不是更见不到江稚了?
陆予琛对那些未来完全没想法,他只想眼下好好照顾江稚,帮江稚把胃养好。
他不花江稚的钱,也不是因为他拍短剧赚到钱了,是因为央求了小旅馆的老板,给他介绍了一份短工。
他在华人街一家小饭店当服务员。
就像他之前从一些人口中听说的那样,国外赚钱国外花。
那段时间他确实手头宽裕不少,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反正他在华人街里,大家互相帮助,也不会有人举报他,没什么了不起的,等他把江稚的胃养好了,他再考虑回国的事。
就是学校那边缺了几节课,有点麻烦,扣了学分,影响期末考,他可能会延迟毕业。
但陆予琛从来不觉得这是问题。
直到有一天,江稚学业不忙,来小旅馆看陆予琛,发现陆予琛住的那家小旅馆,衣柜里有一件印着一家华人餐厅logo的制服,而陆予琛不小心留在桌面上的手机,收到同学发来的一条短信:【马上期末考,你到底回不回来?老师说你如果再不回,就要扣你学分了,你下学期还想不想毕业?】
江稚这才知道,原来陆予琛借口说自己学校没课,他想趁这时间在a国多玩几天,都是骗他的。
他不仅旷课,还妄图旷掉期末考,还在华人街打黑工!
他是觉得a国法律管不了他,所以可以在这里为所欲为是吗?!
江稚气得不得了,他第一次觉得陆予琛是这样陌生,在他面前像变了一个人。
难道爱情是他生活的全部吗?
除此之外他的前途、他的未来、他的个人生活,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吗?
如果是这样,那江稚宁愿没有爱情。
他不想让自己和陆予琛都成为彼此的拖累。
他觉得他和陆予琛都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
那不如就分手吧。
如果想法不能同拍,矛盾不能调和,不如分手对彼此都好。
后来, 江稚和陆予琛便分手了。
一切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陆予琛想求和,但江稚不接受。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只是说自己错了, 短暂地买机票回国,敷衍地参加完期末考, 再买机票回来找江稚。
他没有去试镜, 没有找实习工作, 只是不停地给江稚打电话, 不停地往返于a国和京市。
江稚趁空去了那家陆予琛在a国时住的小旅馆,询问老板为什么要给陆予琛介绍那份餐馆打工的工作,老板说,那家餐馆招惹了当地一名经常流窜于街上的吸du分子, 对方手里有木仓,时不时会来餐馆找茬,餐馆需要多点人手帮忙。
他们无法花小钱请到聘价昂贵的专业保安,只能自招人手, 当地人多数对这一片熟悉,知道那家餐馆招惹了麻烦,躲避不及,都不敢过去应聘,那小旅馆老板见陆予琛身材好, 个子也高,便积极地向餐馆老板推荐了他。
反正餐馆也不是真缺人手, 只是需要一个关键时刻能挡木仓和帮忙的。
当然, 这些隐藏在真相背后的话语, 小旅馆老板没有告诉江稚。
这些常年在a国华人街生活的华人,大多都是人精, 他们没有旁人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坏,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们来到这里,来到异国他乡,经年累月积累出的经验和生存之道而已。
如果不是同样在a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是不会懂的。
江稚再一次对陆予琛失望透顶,他不知道该拿陆予琛怎么办,或许是他做错了,是他耽误了陆予琛。
即便江稚在科研方面确有自己的见解,但以他才活了二十多年有限的眼界,完全无法预知将来的自己和陆予琛会如何。
他只知道,现在的他,暂时和陆予琛分开会比较好。
他也没想过,陆予琛和他一失联,就是五年之久。
再见面,一切都好像变不一样了。
“你是因为,我跟你分手之后,你举目无亲,连过年都不知道该去哪儿,所以才会选择回陆家的吗?”江稚问陆予琛。
陆予琛用公筷夹了一堆江稚爱吃的菜到他碗里:“一部分原因吧,我姑姑不是说了,回到陆家,我能得到这辈子想得到却得不到的资源。”
“没想到回去后,这帮人跟黑心资本家一样就会给我画饼,陆博成和我那姑姑一样,都一个德行,希望我能搭手,别让他们陆家的钱被外人抢了。毕竟我妈不在了嘛,他们觉得我孤身一人,就算拿到陆家的资产,那还姓陆。像那个陆止危就不一样了,是我爸跟我那便宜后妈生的,我那便宜后妈后面还有一大家子人,当时陆博成娶她,不就为了门当户对么?结果呢?还不是担心他们抢走陆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