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吃完饭,江稚会主动帮江爸爸看一会儿小吃摊,让江爸爸也坐在那儿吃完饭,然后他休息会儿,等下午上课时间到,再背着书包回学校。
下午江爸爸也不会回来了。
他以前中午回家,是因为江稚在家等他吃饭,现在江稚可以在小吃摊和他一起吃,他便不回了。
顺便,他也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摆摊地点,在下午两点到四点间有不错的客流量,于是江爸爸开始每天早起,在家里准备足够量的小吃,一直从中午摆摊到傍晚,再带着早已放学的江稚一起归家。
就这样,一直到周末之前,江家都没人发现,陆予琛连续每天早上十点半在江家门口等,一直等到下午妈妈来找他,就这么等了江稚好几天。
直到江稚第一次放周末,十一点他打开门出去丢垃圾,才发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蜷缩在家门口。
“小琛?”江稚惊讶地道,“你怎么在这儿?”
陆予琛揉揉自己等得酸痛的胳膊,站起来勉强笑着道:“小江哥哥你回家啦!我就知道你不会一直都上学的!”
这时周末在家未出去摆摊的江爸爸和休息的江妈妈听到声音,也从家里走了出来。
“小琛?”江妈妈一看陆予琛这疲惫的样子,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你这几天难道一直都在我们家门口等稚儿么?稚儿没跟你说,他现在要上学,以后你不用来我们家门口等了么?”
陆予琛瘪瘪嘴,揉了揉莫名有些发红的眼,江稚那一瞬间还以为他哭了,但仔细看,他眼睛里一滴眼泪也没有:“没关系,”他甚至咧开嘴笑起来,“我也没等几天啦!江哥哥这不是回来了吗?”
江稚意识到什么:“你每天都等到几点?”说完他回头问江爸爸,“爸爸,你每天在家给小琛留的吃的,小琛有动过么?”
江爸爸也意识到了:“小琛,你怎么不进家门,稚儿不是告诉过你,我们家门口的地毯下面有钥匙么?你不会每天都一直在我们家门口等到你妈妈来接你?那你这几天中午有好好吃饭么?”
江爸爸清楚陆妈妈的情况,陆予琛之前大部分时间中午都是在江家吃的。
陆予琛毕竟年纪小,他可能觉得自己五岁了,江稚之前跟他说,五岁都已经是大孩子了,他想装坚强,想忍着不哭的,但被门内三人这样连番问,他还是委屈地哭了。
他一边抽噎一边抹着眼泪怪江稚:“小江哥哥上学怎么要那么多天,我每天等,每天等,昨天等到快天黑,他都没来,呜呜,我不敢去吃饭,怕一去吃饭,就错过啦!小江哥哥说,别人家没人,不能乱进去的,会被当小偷,我不敢进来呀!呜呜,我不想当小偷!”
江稚明白了,他之前是教过陆予琛,如果别人家没人,就不能随便进,不然会被当成小偷,被警察抓起来。
可陆予琛太傻了,他之前明明都告诉陆予琛,他去上学了。
江稚扶着陆予琛肩膀,看着他眼睛,道:“小琛,我去上学,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以后每一天都要去上学,除了周末和放假,我都不在家,所以你不要等我了,等明年你六岁了,你也可以跟我去一起去上学了。”
陆予琛似懂非懂:“明年吗?明年要等多久,我回去睡一觉,睁开眼醒来,能到明年吗?”
江稚觉得陆予琛总有很多天真的想法。
比如之前他和自己午睡,江稚想睡觉,陆予琛想玩,他就会说:“反正睡觉时间会过去很快哒,眼睛一闭一睁,咻一下就醒啦!所以江哥哥你要快点睡着,快点睡醒陪我玩哦!”
他总是觉得睡觉时间会过得很快,因为他总是闭上眼就能迅速入睡,但江稚不行,他需要在床上躺一会儿,酝酿出睡意才能睡着,有时候他还会在心里给自己哼歌。因为他再小一点时,江妈妈会一边拍他肚子一边哼歌哄他睡觉。
所以陆予琛觉得,一年时间,只要睡一觉就会过去。
可是怎么可能呢?
江稚揉揉他的脑袋:“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想等一年过去,你得睡三百六十五觉。”
这还不包括陆予琛午睡的时间呢。
陆予琛听完,嘟起嘴,表情明显变得不开心起来。
江稚开始耐心地告诉陆予琛,上学需要花多少时间,他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是可以休息的,这一年他都没什么时间陪陆予琛一起玩了,但明年,他可以和陆予琛一起上下学。
陆予琛不知听懂没有,这一天,江爸爸和江妈妈依旧热情地收留他,直到陆妈妈从隔壁来接他回家。
第二天是周日,江稚依旧在十点半打开门,果不其然,看到等在门口冲着他咧开一口豁了牙的嘴巴憨笑的陆予琛。
江稚没说什么,把他迎了进来。
第三天周一,江家没人。
第四天,第五天……
至那一周周五的时候,傍晚,江稚和江爸爸一起收了小吃摊回到家,江爸爸忙着整理东西,和江妈妈一起做家务迎接周末,江稚则准备回房写作业,却听见屋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江爸爸过去开门,看见陆妈妈,那个时常不太清醒,但只要清醒着必定穿着打扮得体又整洁的女人站在门口,一脸歉意地笑着,挽了挽自己耳边落下的碎发,拉出站在她身后的陆予琛,对江爸爸和随后赶来的江妈妈抱歉地道:“小琛又给你们惹麻烦了,他这几天好像都没吃午饭,有时候我过来找他,只看见他蹲在你们家门口,是不是他惹你们生气了,我是带他来向你们道歉的。”
江稚听见响动,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而陆予琛则只缩着脑袋,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蔫蔫地被陆妈妈提溜着衣领,不敢说话。
那一瞬间,江稚忽然意识到,他这样对陆予琛是不对的。
他说不上为什么,只知道这样不对。
直到若干年后,他走上教师道路,略微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后,才知道究竟哪里不对。
陆妈妈无法给陆予琛很好的启蒙,她会身体力行教会陆予琛什么是偏激,让他无法分辨对错,变得固执、认死理、不听话,甚至容易一条道走到黑。
幸而陆予琛那时候遇到的是江稚一家。
看着几天没吃午饭,明显已经消瘦不少的陆予琛,江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转头和江爸爸商量,要不以后江爸爸和江稚中午还是回家吃饭吧。
小吃摊中午摆不摆其实无所谓,江妈妈在银行工作的收入足以支撑一家人生活,如果有可能,她甚至不希望江爸爸那么辛苦,每天瘸着一条腿还出去外面摆摊。
等陆妈妈带陆予琛回去后,江爸爸和江妈妈商议良久,觉得他们确实做不到对陆予琛这样一个身世可怜又幼小的孩子不管不顾,从此以后,江爸爸中午不再出去摆摊,而是改成每天下午在费城附小门口摆摊两个小时。
虽然这样一来,江家每个月的收入大大减少,但至少陆予琛每天中午都能见到江稚,也不用再因为他的固执和不懂事而饿肚子了。
听到江稚提起玩具小汽车,陆予琛似乎也想到什么,和江稚一起陷入沉思。
那是冬天,陆予琛在江家已经蹭了好几个月的午饭,大概再过不到一个月,江稚就要放寒假了。
那几天,陆妈妈的精神状况似乎好了很多,有一天陆予琛跟陆妈妈一起回家,发现家里多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陆妈妈高兴地指着地上的那一堆塑料制品:“乖乖,你程叔叔江阿姨每天好辛苦,要工作,要照顾你小江哥哥,还要做饭给你吃,妈妈打算多赚点钱,年底的时候给你程叔叔和江阿姨包一个大点的红包,你看怎么样?”
“包红包?”陆予琛眨眨眼,不太懂。
陆妈妈严肃起来,她蹲下身,面对陆予琛,道:“小琛,乖乖,妈妈以前有没有教过你,做人要学会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陆予琛摇摇头。
陆妈妈便给陆予琛讲了什么叫知恩图报。
“这些彩灯做起来不难,”陆妈妈看起来干劲十足,她卷起衣袖,道,“只要我每天做好,把它们锁进箱子,就不用担心那些东西会被我弄坏了,乖乖,你要记得提醒妈妈,不要把这些弄坏,知道吗?”
陆予琛记住了。
陆妈妈很长时间没工作了。
她不是不想工作,只是这世上没有一个地方会欢迎一个情绪不稳定,随时会发病的精神病患者。
这一次,她找到一个还算简单,让她觉得可以尝试的工作,她甚至情绪都稳定了很多。
一连好几天,陆妈妈都在家里做彩灯,陆予琛听说这些彩灯最后会换成钱,给程叔叔和江阿姨一家包个大红包,他于是也很积极地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