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嬴政:!!!
这又是干什么啊?啊——!
他之前建园林,不给建,他认了,要出去玩两圈巡狩,花费大,他也认了,现在他只是废物利用一下那些收缴起来的青铜兵器做几个青铜器而已,还不行?
赢政看向自己被扯烂的诏书,整个人就像是一颗阴暗蘑菇一样,感觉头顶的怨气都快凝成实体了,他就做几个青铜器而已啊,这都不行?他都答应不建新行宫了!
哪儿有当得他这么憋屈的皇帝?他要闹了,他真的要闹了!!!
然后手里就被塞了一个肉乎乎的大爪垫。
于是嬴政下意识捏了捏。
再然后怀里就被塞进来一个毛茸茸的大虎头。
于是嬴政又下意识撸了一把。
再再然后手臂上又绕上来了一根虎尾巴。
于是嬴政又放开虎头顺着尾巴撸到头。
怒气值—1—1—1......
但是嬴政还是觉得自己太委屈了!
他这么伟大的一个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他觉得自己配得上一切好东西!
他就应该住最好的宫殿!修最好最大的园林!
他可是统一了天下征服了南越赶跑了匈奴啊!他多厉害!
现在好不容易功成名就大业已成,他已经放弃了很多享受了!
现在他就是想打造几个青铜器而已!
虎虎都不让!
太过分了!
这次他一定不会妥协的!!!
李盛铲屎官被推倒在毯子上开始疯狂撸毛肚皮,一边撸一边开始像小时候抱怨功课那样自言自语碎碎念。
无外乎就是一些自己已经退让过很多次已经很节俭很贤德他简直是最委屈的皇帝之类的巴拉巴拉......
李盛能怎么办?只能任由他撸毛毛揉耳朵捏肉垫,还要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来哄他。
等他冷静下来,李盛跑去里面一间屋子,把前两天少府上书的帛书拿过来给嬴政看。
上面是新农具的图样。
李盛真的觉得,这些青铜兵器与其被打造成什么青铜骆驼,青铜灯架青铜人像,还不如打造成农具,这说起来也好听啊,铸剑为犁嘛,后世保准夸夸夸。
嬴政无奈地接过来看:“怎么啦?这不是已经看过而且把诏书发下去的嘛?”
大老虎蹲在他面前,身上的毛毛被揉得乱七八糟,变成了一只潦草大猫咪。
李盛伸出爪子指了指被自己撕烂的那封要收缴天下兵器送来咸阳的诏书,又指了指这封请造新农具的诏书。
金黄色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看向他。
嬴政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还是想争取一下:“我还是想要几个最心爱的青铜器图样,别的就用来做农具吧。”
大老虎一看就很开心地上来蹭蹭他的下巴。
“那就让各处把兵器送往咸阳,待做好了农具,再送往各处。”
说完这句话,嬴政自己都觉得这个操作有点多余,早在一统中原后他早就令各处监作工事都有了规章制度,各处度量衡也早有明令一统,那既然如此,何必再大张旗鼓地把兵器运到咸阳来,做好农具还要送回去,期间损耗不少而且也麻烦。
“那就令各处郡县将兵器聚于当地府城,锻造农具,待制成后再行下发。”
这件事在第二天的廷议后有了更完善的处理方案。
在嬴政登基后,各处修建水利和道路都需要不少役夫,相应地,超时更役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既然这批农具要发下去,且基建需要的人力缺口很大,那就可以允许治下农民用更役来换取农具。
其实这些青铜农具的原材料也是来自民间,政府出人出力给你们重新打造成农具,再发下去,相当于用劳动换了个加工费,也还行,总比把这些都打造成装饰品强。
今天也是功德满满的一天!
李盛听完了廷议,满意地回到后殿廊下晒太阳,并且带着几个宫女去后面的小屋拿了给虎虎作美容的工具箱,把梳子叼出来示意让他们给自己梳毛。
昨天晚上一人一虎长时间拉扯后把事情定下来,那会儿已经很晚了,他昨天晚上就是这样乱七八糟着睡了一夜,今天早上旁听廷议都是在大殿后面听的,这个形象实在是不够体面。
他还要出门见人呢,总得把自己打理得皮毛顺滑了。
秋来天高云淡,山林里有不少好东西,李盛这一个月来经常出去,有时候带回一只羊,两只鸡,有时候就是一只挂满果子的树枝,还有的时候是装满了篮子的各种果干菜干一看就是山下百姓们自己晒的,李盛出去的时候带了一小串一小串的外圆内方的圆孔钱,专门用来和山下人们换东西。
那几个村落的人们已经完全不怕他了,有时候还把自己家做得别的小东西推销给他,李盛就曾经给扶苏带回来过木头做的各种动物的小木雕,上了颜色后非常萌非常漂亮。
后来扶苏还画了几个自己想要的动物图像,专门让少府献上的好木头,准备了钱,带着一只小篮子来专门拜托虎虎给自己传信,让那个木匠给自己多做几个。
不得不说,扶苏确实是个心怀仁义的温厚善良少年,以他这样顶尖尊贵的身份地位,长到这么大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不可得无不可愿,他对于这件事的第一反应不是直接派人过去,无论人家愿不愿意都把人带进宫专门给他做木雕,而是老老实实用钱进行交易,就已经很难得了。
李盛最后一次进山的时候遇上了大雨,秋雨连绵下了一天一夜,李盛很倒霉地把毛毛弄湿了,等他在山洞里把自己收拾好,等天晴了晒干毛毛,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了,于是干脆第三天上午才回了秦宫。
他刚走到明光宫宫门前,就觉得不大对,再退回去看看,好像是不大对——多了两座老虎铜像,做得很像,就是虎虎的样子。
一座是威武蹲座,一座是盘踞趴卧,都是精美漂亮得不得了。
原来铲屎官说要做几个心爱的青铜器,就是做这个,李盛美滋滋地绕着两座铜像看了一圈,翘着大尾巴进了宫门。
第381章
嬴政开启了他的大基建时代。
上个月嬴政刚让人给虎虎做了一个新的大窝窝,准确来说是个正方形的小床,竹编底藤编侧,中间用实木垫起高度,最上面是黄金色竹编的一整张凉席,四周还有磨好的半方竹枕头,方便李盛把头放上去枕着。
连着好几天,李盛就趴在这个竹床上,看着嬴政一边看着墙上的地图一边说话,旁边稍微靠下的位置李斯认真听着,随着嬴政的指示写着诏书,下面的少府、御史监等人都列坐,等侍从从上前把诏书拿过来给他们看,都看过一遍后确认无误,而后用印。
“......天下大定,当为驰道以通四海八方,今朕意欲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通衢大道,可坏城郭,掘通堤防以全之......”
“.....巴蜀南疆之地,前时曾有征战,开有凿山小路,今当扩之,道广不可少于五尺......”
“......至南越百地,应有通途长路,今以驰道例,修新道,名曰‘杨越新道’,以通南地......”
“......匈奴既定,为通河套重地,当扩土修路,今修筑九原直道,起咸阳,经上郡、云阳、至九原,沿途若有阻碍,可开山凿岩,夷平险阻......”
大道通衢,这是继长城之后,嬴政明令修建的第二个重大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遍布中原的大型通衢驿道交通网。
自然了,像是长城一样,这些通路交通,也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都修建了方便交通运输的陆路交通路线,嬴政在修建新路的时候,如果旧路能用,也会连通起来让这些旧工程继续发挥余热。
比如,地处中原的魏国赵国齐国,他们当时都修了很多又宽又直的大道,当时称为“午道”。
而交通网不光要修路,还要修驿站邮传等建筑,肩负着行军、运输、行路传信等各种任务,是军民政公用的大型工程。
水路和陆路交通网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运输体系,就像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当然了,这样大的工程,建起来也必然耗费巨大,旷日持久。
后世也有人批评过嬴政这样大兴土木,说他修路就是为了出巡玩乐,又或者是奢靡狂妄,以工程来炫耀武力云云。
这里李盛就要为铲屎官分辨一下了,修宫殿建园林,还能说是为了自己玩乐,但是修路这样益国益民的工程还要这样说,那着实有点委屈嬴政了。
历史上,只要是能形成集权的大帝国,为了巩固统治方便治理,都会修筑交通线路通行天下,中原有大秦帝国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通衢;外域也有罗马帝国同行此事,罗马帝国辉煌的时候每逢得了新的领地,都会在新的领地上修大道,后世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