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早在战国初期,便有一大批术士大肆宣传方士仙道之说,为首的便是宋毋忌、正伯桥、充尚、羡门高等人,他们传言自己是得到过仙人指点的人,将来人死后便可形解销化,得道成仙。
  还传言有三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飘荡在渤海之中,飘忽不定,偶尔会现身片刻——就是海市蜃楼之景象。
  而当世的一大批诸侯国君主,也都被这些说法忽悠成了,比如当时的齐威王、齐宣王还有燕昭王,都曾经派人入海求仙,可见长生成仙这件事的诱惑,足以让人冲昏头脑。
  这些人拿了国君给的钱财人力物力,倒是做出一副为君效命的努力样子来,但是,往往一点时间后回来,都是一脸失望的同一副说辞——“神山远望如云,及臣至山下,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而去,终莫能至之。”
  齐威王等人也只能表示艳羡和无奈。
  但是其实,那些钱财都被这些术士侵吞了,等获得了钱财,就更能广泛地传播他们的传言,为他们扬名,故而名气愈重。
  历史上的秦始皇可是说是被骗得最惨的一个,大骗子是徐福,秦始皇初次东巡至海边,徐福等人就上书皇帝,劝他求仙问药,什么药呢,自然是长生不老之药了。
  历史上的秦始皇对于延年益寿的渴望,已经压过了他的理智,他对徐福这些人极度宽纵,做出了一些令后人都怀疑的蠢事。
  简而概之,秦始皇的求仙史,就是全程都在被诈骗。
  被徐福这些人劝动后,秦始皇就给人又给钱,让他们分头出海寻找仙山仙人,一年后,他们回来,说仙山难寻,不见踪迹;
  秦始皇表示理解,神仙嘛,哪里那么好找的?要是一找就找到了,他还要怀疑徐福是随便糊弄敷衍他呢。
  于是继续给钱给物,让他们继续去找。
  第二次回来后,这些人又有了新的说法,说他们已经远远见到了仙山,但是刚见了仙山,就遇到了海上风暴,根本无法靠近,等风暴停息,仙山早就不见踪迹了。
  秦始皇想了想,行吧,这次好歹见了个影子,有进步,继续给钱,给朕继续找!
  第三次还是毫无所获。
  每次出去海上寻仙,都要至少一两年的时间,多则三五年,这些年过去,秦始皇已经对徐福有所怀疑。
  这时候的徐福也有了一丝危机,为了稳住皇帝,这一行人有了新的说法搪塞他。
  他们说已经见到了仙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照上天”。
  他们也传达了为人间皇帝求长生不老药的意愿,但是神灵使者却说:“秦王之礼甚薄,仙药可观而不可取”。
  秦始皇信了。
  给了更多的财物去让他们换延年益寿药。
  也就是第四次出海,这次他们很快回来了,说是遇到了海上的巨鲸,阻挡了去路,无法前行。
  秦始皇继续上当,亲自出海下令围捕巨鲸,还亲手射杀了一条大鱼。
  至此,他已经失去了全部的耐心,下令让徐福等人扬帆出海,这次的徐福还带走了大批工匠船只和钱财宝物。
  然而徐福这一次,一去不回。
  这时候的秦始皇年岁渐老,身体也大不如前,寄予希望的徐福却又一去不回再无音讯,至此,他终于意识到,寻仙求道,就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徐福走了,但秦宫中还有很多号称能求仙问道的术士,年老的皇帝不可避免地开始迁怒这些人,把他们赶出了朝廷。
  而这些人也是真的很狂,“徒奸利相告与闻”,还敢“诽谤君上”。
  对于皇帝求仙而不得之事,还归结于皇帝德行不够。
  皇帝大肆求仙问道,为此还耗费了大笔钱财宝物,这是举国上下皆知的事,但这些年来却毫无所获,于是“诸生在咸阳者,或以妖言以乱黔首”。
  本来就被骗了,对于他这种自认英明神武的皇帝来说,那真的是很丢脸,现在朝野之中还有人抹黑他名声妖言惑众,秦始皇彻底破防。
  怒气值已经突破天际的秦始皇决定大开杀戒,也就是所谓“坑儒”事件。
  但“坑儒”严格来讲,其实是“坑术士”,因为被杀的主要是三部分人,其一便是那些诈骗犯术士,这些人在朝中数年祸患不小死有余辜;其二,便是那些在民间诽谤君主非议朝廷的人,也算是政权的敌对势力,杀了不冤;其三,便是后世批评攻击秦始皇的主要原因了这些人主要是被牵连的。
  但当时的秦始皇哪里管得了这些,所谓帝王一怒而天下秋,“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悉数坑之于咸阳”,以此震慑天下。
  想到这些事,再看看这几个仙风道骨看起来很自信的术士,李盛看热闹不嫌事大,哒哒哒地跟了上去。
  第379章
  这两个术士,一个叫方成,另一个叫行须,李盛没在史书上见过这两人,估计名气不大,初步猜测是来当前锋打探军情的。
  毕竟术士这活儿虽然利润高,但毕竟风险也大啊,碰上个没啥耐心脾气暴躁的君主,没捞着钱再把自己折进去,也不是没有这样不谨慎的前辈。
  嬴政倒是好声好气地接见了他们两人,见这二人仙风道骨气朗神清,初步印象倒是不错,听他们说起燕齐之地颇见神异,常有神山琼阁仙宫雪洞悬于海上,嬴政也认同地点点头。
  这世上既然有他和虎虎这样的存在,那应当也有别的神灵,那些琼楼玉宇,应该就是他们的洞府了,每个神灵的建筑风格不一样,很正常啦!
  听着这些人似乎还真说得头头是道,嬴政还让人给他们俩放下座位,安坐细说。
  如果是历史上对修仙非常向往且自认凡人的秦始皇,他听到任何关于仙人神景的话,都会非常信服向往——因为这真的是他的知识盲区。
  但是对于现在已经被自家大老虎潜移默化了几十年,自认为也是神灵的嬴政,他再以如今的心态去听去去看,那就是以批判性态度了。
  比如以下:
  “陛下博学,自然应当知道《庄子》中,曾有言‘有方外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
  嬴政捕捉到了关键词,立刻就不大高兴地皱起眉头,“御飞龙”?
  放肆!
  于是出口就是挑刺:“那庄子不过是一凡人耳,梦中见景想象天上景象,故有此言,他又不是仙人,这些话当不得真,龙,乃是天地间至尊至贵,岂能随意为人趋势,如同牛马一般驮行?真是荒谬!”
  正在侃侃而谈的行须被噎了一下,看着这位秦皇一副“庄子他知道个屁啊净胡说八道”的神色,不由得在心里吐槽,你也不是仙人啊,你怎么知道人家说得不对?!人家庄子可是大贤才!
  但是面上确是不露分毫,还是一副八风不动的矜持样子,但这会儿脑子里都快烧冒烟了:快快快,想办法转移话题啊!!!
  其实呢,说到底他们的活动行为和搞传销也没啥差别,这会儿一见势头不对啊,秦皇怎么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惊讶,艳羡,然后请求他们引见仙人,求得仙药呢?正常情况下不都是这个流程吗?!前辈们都是这一套啊!
  暗戳戳把自己趴在柱子后面的李盛听得倒是很开心,无声地笑起来,把自己笑得得胡须乱颤,耳朵上的毛毛一动一动的。
  不过这两人还是有点口才的,很快就继续说起来。
  “小人的仙师,曾经有幸在云海渺渺之间,见过仙山,其上有黄金白银为宫阙,万兽百草皆为银白色。”
  他刚说完,就看到眼前的秦皇好像不大高兴地皱了皱眉头。
  行须的手这会儿都在抖:不是吧,又是哪儿不对啊?!
  嬴政只觉得,这座仙山的主人真是富有,只是,山上所有的动物都是银白色?黑色才好看啊,黑龙玄虎,多么霸气威武?
  虽然他只是皱了皱眉,没说话,但是行须两人还是迅速注意到了这个信号,察言观色可是他们招摇撞骗的基本功。
  既然说仙兽不行,那干脆就加快节奏,说说仙人然后引出仙药吧,没有一个人,能抵挡长生不老的诱惑。
  “陛下可知?仙山之上有仙人,鹤发童颜,不老不病,长生永安,其有仙药,可延年益寿,凡世永存,小人等可为陛下效命寻来。”
  嬴政:朕以后是要回到仙山享受无边欢乐的人,要凡世永存做什么?
  还有那个什么仙药,若是真有,将来朕归位后自然会得到,用得着你们这些凡人?!
  而且,嬴政用怀疑和鄙视的目光看过来,朕可是黑龙入梦玄虎伴身才能有此机缘,你一介凡夫俗子,还敢大言不惭?谁知是真是假?
  “既然如此,待尔等寻到仙药,再来觐见便是。”
  敷衍了两句,便让人退下了。
  站在宫外一脸懵逼的两人:这剧本不对啊!
  而旁边送他们出来的几个宦官却是一脸地瞧不上:哼,行骗都不更新一下话术,他们的神虎可是通体黑色,他们在咸阳也是见过黑龙云的,可见就算是有仙山,也必然有像是神虎一般的黑色仙灵,还在这说什么仙山上都是银白色的兽,哼!连他们都不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