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昭氏、屈氏、景氏,这三家是楚国最顶尖的贵族阶层,昭氏前来献宝,也是存了投诚求生之意,眼下楚国由秦国做了主,他们这些旧臣,到底是怎么个处置还未可知,昭氏自觉家中的女孩儿好歹给秦王生了长子,还算有两分面子,这才打着胆子过来送礼。
  本来是想给这位熊启,但是昭氏族长仔细想了想就摇头:“只怕这位昌平君不肯收。”
  或者说,不敢收。
  于是这才干脆给秦王的玄虎送礼,这肯定不会出事儿,昌平君也一定会让他们进门。
  他们的官司李盛才懒得管,他吃饱喝足,大摇大摆地从宫门出去,直接去了楚悼王的墓地,每个王室的墓葬风格都不一样,这会儿是白天,怕吓到楚国百姓们,还是先去这种僻静的地方录像吧。
  这位楚王可是当年一力主持改革的有为君主,可惜,他年岁太大,楚国的改革也没能成功,而失败的改革,直接导致了楚国贵族力量的反扑,楚国失去了强兵富国的最后机会。
  说起来,楚悼王的死也是很难堪很戏剧化。
  当年魏国名将吴起被猜忌,来到楚国被当时的楚悼王重用,任命为令尹,也就是丞相,施行变法。
  战国时代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变法,废除世禄公卿,整顿吏治,制定军功制度,开放上升通道,这都是避不开的事,但是这一连串的变革,就势必要打压国内的旧贵族,而旧贵族毕竟人多势众,也定然会反抗。
  嬴政刚上位的时候,也有秦国的旧贵族和宗室们联合起来劝谏他驱逐异国客卿的事,商鞅变法后都这么多年了,旧贵族们还不死心,何况是当年正当改革的时候呢?
  吴起在推行改革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阻力,楚悼亡倒是很支持他,楚国的改革也很有成效,史称“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但是,改革的成果却没有保留,楚悼王已经老了。
  改革兴起的时候楚悼王已经是垂暮之年,等改革方才有了成效,正是需要大力推广的时候,楚悼亡去世了。
  楚悼王一死,宗室大臣和旧贵族们当即联合起来攻击吴起,居然公然在灵堂上发起械斗,吴起为了自保,跑到楚悼王的遗体旁边,伏在楚悼王的身体上大哭。
  臣下怎能对君主的遗体不敬呢?
  ——已经杀红了眼的楚国贵族们表示,怎么不能!!!
  他们继续用箭射杀吴起,这些乱箭也射到了楚悼王的遗体上。
  而后新王继位后,虽然这些对先王不敬的人都被处死,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魄力和世家大族们对抗,于是,很快,吴起的改革内容很快就被废除了很多,楚国改革以失败告终。
  后面的发展就很模式化了,大贵族势力继续发展,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国家赋税缩减征兵困难,国力虚弱,这个剧本,战国时代的几个诸侯国似乎都走过了同样的老路。
  楚国贵族的奢靡腐败程度终究是多么厉害?当李盛逛到江东之地春申君黄歇的故居时,才算是有了实感。
  江东之地吴国旧都,是春申君的封邑,他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城池,李盛觉得,这豪华程度,比嬴政现在的秦宫也差不到哪儿去了,这都不是府邸,可以被称为宫室了。
  虽然规制不同,但是雕梁画栋锦绣朱门,其豪奢程度,让人感叹不止。
  李盛在秦国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哪个府邸官宅这样豪华的。
  楚国贵族的奢靡生活可见一斑,这等锦绣堆成的富贵,里面都是楚国平民百姓的辛苦啊。
  这样一想,楚国的亡国也必然有这一部分原因了。
  第364章
  李盛去楚国的时候是自己去的,回来了时候却带了一大堆行李回来——都是楚国宗室贵族送给它的礼物。
  送秦王,他们不敢;送熊启,熊启不敢收;送带兵过去的秦国将军们,有寅君在这里,这些将军们也不敢收。
  于是,在昭氏给虎虎送礼成功后,慌不择路的这些人只能送虎虎了。
  李盛是跟着熊启一起回来的,但是大军并没有都回来,嬴政这个事业脑,在打完了楚国后发现了楚国的邻居南越,这个地盘看起来也不错,而且似乎打起来也很顺手的样子啊。
  于是嬴政传令大军暂且驻兵西楚,把新打下的楚国作为一个驻点,等大军休整万事俱备后就继续去打南越。
  回了咸阳,嬴政让人把那一大堆礼物送到明光宫,夜里把宫女宦官们都赶出去,自己盘腿坐在虎虎的藤编大窝窝里,一边撸大老虎,一边拆盒子看这些礼物。
  “李园的族人送来的?哼,寡人可知道李园是豪富大贵之家,怎么就送了个金制莲花座?拿钱砸呢?!没诚意!”——李盛心说铲屎官真是太不讲道理了,这还没诚意?
  他伸出爪子拍拍眼前能把人眼晃花的金制莲花,这一朵莲花就足有他的老虎头那么大一个,这一座摆件是三朵花两片荷叶,他收到这个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两只虎眼都快被闪瞎了好不好!
  在李盛自己看来,金钱就是最大的诚意啊!
  “屈氏族中送的这个倒是还能入眼,这等亮丝银灰的玉石也是难得,回头等行宫那边修葺好了,用这块玉石给你在那边做个浴池,这些猫眼石就潜到蹲兽的眼睛上去。”
  李盛歪头看了看,这块玉石,灰色的底子特别透,像是玻璃一样,但是中间却有着发晶一样的纹路,这纹路还特别规律,像是那种松针纹一样,大概没隔着一尺就有一层最细密的银丝,然后这一层往两侧扩散开大概一掌那么宽,银丝便逐渐稀疏起来,直到变成彻底透亮的玉石。
  确实漂亮珍贵,别说后世,他跟着刘彻那会儿都没见过了。
  据说这是屈氏在西南之地的山底挖出来的,只有两块,一块献给当时的楚王做了一副香炉盘馔,这一块还没动过。
  不过,用来给他做浴池的底石,是不是有点奢侈啊?
  看看铲屎官兴致勃勃的样子,算啦,你高兴就好。
  “这个木料倒是不错,还有些香气,虎虎你闻一闻。”
  李盛凑过去动了动鼻子,扭头打了个喷嚏,用爪垫把木料推远了。
  ......
  李盛的虎头放在自己的两只爪爪上,卧在旁边默默地陪着铲屎官,已经平定了六国实现人生目标的嬴政,看起来真的很快乐,像是一个拆生日礼物的小孩子一样,自从登上王位,这是他最高兴的一天了。
  兴致勃勃的嬴政看完了整个大殿的所有礼物,表示还是昭氏送来的虎形玉雕他最喜欢,他决定把这座雕像摆到明光宫的大殿上,就放在他的王座旁边,而且“再寻一墨色宝玉雕以飞龙,分立两侧”。
  李盛想了想,人家是左青龙右白虎,嬴政这是左黑龙右玄虎,也,行叭。
  今天晚上嬴政本来就小酌几口,这会儿有点兴奋的嬴政再次站起来激情发言:“等寡人百年之后,就让这一双玉雕陪着我安于地宫!”
  李盛一爪子勾住他的衣服后背,把他扒拉了个屁墩坐在了藤编窝里,另一个爪子毫不犹豫地呼上他的后脑勺:整天胡说八道什么呢!!!
  等嬴政刚站起来,李盛跳起来甩甩毛,用大头拱着嬴政往后退,一直把他推倒在床上,然后一爪子糊在人脸上:闭眼睛,睡觉!
  第二天宫中大开庆功宴。
  李盛回到自己的窝,睡醒了也懒得起床,一直赖在窝里,直到前边宴席都开了,这才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过来,绕到嬴政后面,窝在他的专属窝窝里——这个窝窝其实是个竹床,还有一体的竹制小桌子,每逢宴席,嬴政都会把这个窝端出来,这种竹子是金黄色的,放在上面也不突兀。
  李盛发现今晚上的羊排挺不错的,嬴政桌子上那一盘子都投喂给他了。
  吃完了这一盘,明显没吃够的大老虎站起来,前爪伸出窝外伸了个懒腰,然后舔着嘴巴下了台阶。
  武将这边王翦和蒙骜的座位比较靠前,俩人位置挨着。
  蒙骜虽说年岁已高这两年少有征战,但这位老将军劳苦功高,嬴政很是敬重。
  大老虎毫不见外地把自己巨大的身体蹲到他们俩中间,看了看蒙骜盘子里已经啃了一半的羊排,又瞅瞅右边王翦那一整盘似乎还没动。
  虎虎舔舔嘴巴,伸出爪爪指了指那盘羊排,两只金黄色的虎瞳看向王翦:那啥,你是不是不爱吃这个啊?我帮你解决?
  默默看懂了的王翦:其实本将军一直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比较爱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
  但是他看看上面正含笑望过来的大王,还是把那盘骨酥肉烂香气浓郁的羊排端过来一根根地投喂了大老虎。
  李盛吃完了他的,毫不犹豫站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看,又蹲在了蒙毅蒙恬哥俩旁边,今夜是满朝欢庆,嬴政许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带着家眷一起前来。
  大老虎的爪爪轻轻拍拍蒙毅:是不是吃不完,虎虎可以帮忙!你看你俩,一人啃了三条了,这大盘子里还有好多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