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于是上个月就又重新派出绣衣使者前往各处清查案件。
  这才半个月,已经翻了几十桩陈年冤案,包括逼娶寡嫂以谋家产、勾结官员构陷商业对手、官匪勾结勒索过路商队......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刘彻毕竟年纪大了,最近又是无忧无愁的,性情更和缓些,怕儿子下手太狠把人逼急了再造反或者跳动无知百姓闹事,劝儿子不要太着急。
  李盛:简直是太令人惊讶了!还有,到底是谁说刘据性子软弱脾气温和的啊?!
  但鹰鹰有什么办法,鹰鹰也只能带上信,从甘泉宫飞回长安送信。
  顺便在路上打了几只大野鸡带回去给刘据煲汤补补身体,这孩子刚掌了大权,万万没想到父皇竟这样信任他看中他疼爱他,一时间心绪激荡,恨不得立刻做出点成绩来给老爹看看:父皇,您没看错人!
  李盛很理解,这就跟后世清澈愚蠢的大学生刚进入职场的心理是一样的,想上进,想立功,想表现嘛!
  何况,这大汉江山还真是刘家的,自家公司,连鸡汤都不用灌,大饼也不用画,刘据自己就疯狂加班库库干活儿。
  到了太子宫一看,果然,这孩子脸上都没肉了,眼底下一片青黑,这才刚干了半年啊!果然上班令人疲惫。
  大金雕把信交给他,旁边自然有人去把神鹰带回来的猎物抓好放好。
  李盛炫了一盘子肉丝,又带了一个麻布大包包出去了,到了傍晚,带回来两根野山参和一大堆胖墩墩肉乎乎的蘑菇——系统挨个扫描过,吃了绝对没事,安全系数满分,绝对不会躺板板。
  刘据抱住大金雕:“阿曜,你还是这么疼我!”
  他小时候那会儿读书辛苦,阿曜跟着舅舅出去打猎,就经常给他带好吃的回来,什么烤鱼烤鸽子土坑闷野鸡,虽然手法粗狂调料稀疏,但现在想起来,依然留恋那种美味。
  李盛在宫里待了两天,带着一堆书信(皇后和皇子们的),还有几件新衣服,几样太子妃亲手做的点心小菜、小皇孙们最近的功课.....林林总总一大堆,一起带着往回走去。
  这么多东西,当然不是大金雕带着,是鹰扬卫充当苦力了。
  至于李盛自己,他跑去又捉了几只野兔野鸡,还有山参蘑菇野菜啥的,也照样给铲屎官安排了一份。
  不过第二天他就觉得,刘彻还是吃得太饱了——老头子无聊没事干,决定把皇孙们带到甘泉宫来他亲自教养。
  李盛心里吐槽:你自己跟人聊天,聊着聊着就盹儿过去了,还教孙子?真是没点自知之明。
  但是,第二天,三个皇孙和他们的师傅伴读太监宫女们就都被打包送过来了!
  三个小皇孙转着圈地围着皇爷爷,把刘彻哄得笑哈哈,脸上褶子都笑得更多了,还带着孙子们出去进山里回忆青春,专门烧野味吃。
  然后当晚感冒。
  三个皇孙被太子老爹一个指令又带回去,据说每个人罚了十遍抄书,说他们不好好照顾祖父,真是大罪过!
  然后皇孙们又写信给祖父求救巴拉巴拉。
  刘彻又专门派人去骂太子,说不能罚他的宝贝孙子们云云,是他自己要去的,孩子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你小时候我就是这么教你的嘛?我都是好好给你讲道理的!动不动就罚真是一点都不讲理!
  然后又派人把宝贝孙子们接回来,生怕受了他们亲爹的委屈......
  刘据又骂儿子们怎么能拿这种小事去打扰祖父?!
  然后刘彻听说了,让李盛急飞回去把皇孙们立刻接回来!太子太严厉了!
  李盛:▼_▼无语!有时候真的很想报警。
  他翻着白眼看刘彻,你是不是搬家的时候把脑子落在宫里了,那三个小皇孙,要是没有刘据的默许,那信能送得出来?!
  还说,你们爷孙三代就是在遛鹰?!我是你们天伦之乐合家欢节目中的一环?
  小爷罢工了!
  连续飞了三回后,李盛当场殴打六旬老人,一翅膀呼了刘彻一脸点心粉末:老子不干了!
  第314章
  枫叶台周六晚上八点,随着熟悉的欢快音乐响起,大型户外直播综艺《走走看看》的几位常驻嘉宾出现在屏幕上,元气十足地朝着镜头打招呼。
  “各位观众大家好!又是一年春好处,又到一年风暖时,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带着大家,在田馆长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东汉的历史馆藏,看到了东汉皇帝亲王后妃的陵墓群,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长安故都,和《大汉帝国之匈奴绝幕》剧组的主创人员们一起,参观汉武帝的陵墓群,了解这位千古一帝生前身后的故事!”
  “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迎接来到我们节目组的各位,也就是即将在我们枫叶台上映的《匈奴绝幕》的主创团队们!”
  随着音乐响起,远处行来几辆车子,一共来了五女五男,都是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
  随着大家开始走流程自我介绍彼此寒暄,除了关注自家的各位追星人开始疯狂截屏,对于路人观众,这个环节一向是有些枯燥无聊的,综艺直播界面的弹幕也多起来了。
  “各位小芒果们注意不要在弹幕上打笀姐名字!不要打扰大家看节目!”
  “不过笀姐今天真的穿得好飒哦!还是新中式,这个裙子也很有曲裾那个味道,衬得身材好好!”
  “剧什么时候播到底什么时候播?!”
  “本汉武粉已经等不及了!胡明的扮相真的很漂亮哎!汉武大帝在我心里就是差不多这个样子的啦!挺拔威武又霸气,聪慧还透出一点狡黠!”
  “年轻的时候出去捣乱都是报姐夫名号,那是相当狡黠了。”
  “姐夫的处境真的无人在意吗哈哈哈笑死我。”
  “我都想过,平阳侯早死,到底有没有被长安百姓诅咒的原因?!要是我家的庄稼被人半夜全都踩烂,我肯定要用鞋底抽他小人的!”
  “本鹰鹰粉不服!怎么主创没有我们元曜大金雕?!这是黑幕!居然敢对神鹰不敬!”
  “楼上,你是想让节目变成灵异片吗?”
  “大金雕真的很神啊!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史书记载动物参与作战这么详细的,连带队卧底偷听这是事都记得这么详细,甚至比刘彻自己的起居注都更详细,简直就离谱?”
  “鹰扬卫五百人,后来扩充到一千人,大金雕每天干了什么去了哪里吃了啥都要记录在册向皇帝禀报的,你以为呢?前两年挖出来这个史料的时候我人都傻了好不好,连人家大鹰鹰吃撑了打嗝都要记录!”
  “我知道我知道!‘神鹰午食鹌鹑三只,鲜牛肉一碟,气嗝不止,至午时一刻方平’,笑死,鹰鹰不要面子的吗哈哈哈!”
  “哎呀那次是大鹰鹰连夜从大宛跑回来报信,飞了那么久,吃急了很正常的好不好?!”
  “而且元曜这个名字也很美很威武啊有没有!一听就很尊贵的那种感觉!”
  “哎哎哎开始往里面走了!”
  “第一个是霍去病的墓哎,呜呜呜我心目中永远的少年将军!”
  “他弟弟霍光的墓也在旁边,两兄弟好好哦!”
  “霍光在汉宪帝刘据时期也是非常厉害的重臣啊!刘据执政时期,很多刑政律法都是他主笔的。”
  “说起来,其实我觉得刘据的帝号有点委屈他,他老爹打了一辈子仗,到了后期已经是有些撑不住了,幸亏没有什么天灾,加上西域商贸续了一波血,不然在西域一直屯兵,那花费也是很可怕的,但是到了他执政,轻徭薄赋广开商贸远赴西域开展贸易,赚钱小能手啊!。”
  “但刘据的‘宪’字很切合他啊,博闻多能曰宪,圣善闻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刘据时期,西汉的律法真的完善了很多,实际约束了地方乡绅和朝廷贵族官员的权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土地兼并。”
  “但是到了他孙子那,这些律法很多都被搁置了。”
  “哎,这也没办法,死人管不了活人,子孙后代不孝,他也没办法啊。”
  “不过说起刘彻后期的财政状况,也是很好笑,每次刘猪猪攒了一些钱,蠢蠢欲动地想出去玩,就会被大金雕无情镇压,然后不久后就会有别的事情把攒的小金库消耗掉,要么是要赈灾,要么是要屯兵,要么就是要远征啥的。”
  “所以说嘛,我们神鹰还是很有远见,而且能管得住铲屎官,鹰鹰好棒!”
  “不过我老觉得有点不合理,就算是再喜欢宠物,那可是皇帝啊!真会这么听话啊?”
  “???你是没怎么了解过西汉历史吗?元曜大金雕可是那会儿朝野闻名,甚至西域都会祭拜的神灵!打匈奴的时候带着鹰扬卫当探子,在好几支队伍之间来回传信,在古代这个行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能及时了解同伴的情况,能及时救援自己人或者躲避敌兵!简直开挂好不好?甚至,在沙漠和草原上,鹰鹰还会带队,夜里行军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