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阿曜,将来我走了,你怎么办?”
  大金雕朝着天上啾啾叫了两声。
  “你会回到你来的地方,是吗?”
  “那里是神界?”
  大金雕摇摇头。
  刘彻摸摸它的羽毛:“算了,我只要你好好的就可以了,这么多年,阿曜于我,于大汉,多有恩德,若是你愿意,就让据儿奉养,若是你不耐烦,就随意吧。”
  说起来,这些年来,他遇到过的方士巫者从未有一人成事,刘彻也渐渐死了心,他慢慢觉得,像是阿曜这样的神灵,应该是从上天来的,寻常民间怎么堪配呢?
  一人一鹰在山顶看星星看到半夜,这才回宫休息。
  征和元年三月,刘彻的最后一个存世的亲兄弟,赵王刘彭祖也离开了人世。
  四月,卧病多年的卫青昏迷不醒,命在旦夕。
  刘彻痛彻心扉,不顾满朝大臣的意见,亲自去见了他的大将军最后一面。
  李盛默不作声,把手里的积分砸了一半出去,延长了卫青回光返照的时间,让他能撑到刘彻来见。
  大将军府中堂前,卫氏子孙们跪了一地,皆垂泪不止。
  卫青握住刘彻的手。
  “最后一面,陛下容臣失礼了。”卫青说完这句话,弯了弯嘴角,但又不由得气喘起来。
  刘彻感受到卫青的手臂向下拽,于是弯下身去。
  微弱的气声传到他耳边。
  “臣出身卑微,全靠陛下提拔栽培,为陛下戎马半生,臣,不胜欢喜,一生无憾。”
  说完这句话,卫青再也支撑不住,闭上眼睛,又昏睡过去。
  刘彻红着眼睛离开大将军府,刚踏出府门,就听到背后震天的哭喊声。
  他心头一窒,不由得也落下泪来。
  征和元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病故。
  天子下诏,以五郡铁甲军,自长安至茂陵,列为军阵,为大将军送行,鹰扬卫护棺,金吾卫开路。
  卫青的陵墓就建于刘彻百年之后的茂陵,其冢墓形似祁连山,用以彰其广地拓土大功,谥曰“景桓侯”。
  第310章
  卫青去世,刘彻很是悲痛,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吃不好睡不深,夜里,李盛蹲在他旁边看着,不知道刘彻是不是梦到了什么,眉头紧紧皱着,眼角滑下泪来。
  从二十岁踌躇满志却掣肘重重的少年天子,到如今大权在握却垂垂老矣的大汉皇帝,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这一段时光,都有卫青陪着他,陪着他围猎上林,陪着他练兵习武,陪着他秉烛夜看边城地,陪着他百般筹谋抗匈奴......
  尽管这十年来卫青因病卧床,二人见面少了,可每逢战事,从长平侯府送出来的奏疏,依然言辞锋锐一语中的,往往总能让他安心。
  虽不能面见君容,然心神领会也。
  可如今,卫青没了.......
  虽然刘彻仍然能撑着精神处理政事,但李盛看得出来,刘彻在空闲的时候,经常望着一件什么东西愣住,当年他与卫青在建章宫中比射箭,在高阳殿中看歌舞,在椒房殿里一起望着天上大金雕带着四岁的刘据飞飞,睹物思人,最是伤人心肠。
  李盛也不由得感叹,刘彻对卫青倒是长情得很。
  但眼下,他顾不得刘彻了——匈奴左贤王,也就是现任单于狐鹿姑的弟弟,当年事涉单于事变的当事人,突然重病了。
  当年且鞮侯单于去世,匈奴亲贵大臣以太子未能履约为理由,认为太子有病,意图推举次子为单于,而后次子请来太子,兄弟二人几番退让,狐鹿姑才能继位,当时的他或许是出于感念,又或许是为了稳住弟弟,当即把次子封为左贤王,众所周知,左贤王就是隐形太子。
  但是,这位年轻的左贤王反而壮年骤病,看起来仿佛倒是要死在哥哥前面了。
  而另一边,狐鹿姑也正在和亲信们商量,若是左贤王去世,难不成真要让侄子承袭此位?
  面上风平浪静,狐鹿姑日日给左贤王送医送药,但底下暗潮汹涌,各有算计。
  这不就是上天给的机会吗?!
  李盛连夜带着鹰扬卫驰行边关,把人留在代郡,大金雕独自前往单于主帐,把左贤王的一个亲信的小侍从打晕堵嘴,趁着夜色把人带到了王帐角落开始窃听。
  为此,还专门花了积分,李盛心疼得很。
  “......主上糊涂!您已有三子,怎能把大事交托给侄子呢?何况那先贤掸任性妄为,向来自大,一无军功,二无德行,又怎能担此重任呢?”
  狐鹿姑心里又何尝不想让自己一脉传承单于位?但面上还是假作犹豫之态。
  “可若是夺去左贤王位?我侄儿又当何去何从呢?”
  “不如另封一王位予他便是,日逐王,如何?”
  “甚好!”
  那个亲信侍从叫云缑,是狐鹿姑从射猎场救下来的,当时这个人是负责投掷活靶子给贵人们射箭玩乐,但是场上那么多人,总有射术差劲的,云缑就被射中了左肩,若不是左贤王把人带回来上药,只怕就要废了一条手臂。
  云缑忠心耿耿,听了这些话当即就气得咬牙切齿,当年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太子不被大臣们认可,他们主子都到了王帐边上了,还是顾念兄弟情义把人叫来让位了,当时太子不敢,还是他们主子笑言道:“即不幸死,传位于我”,单于许之,于是酬以左贤王位。
  如今主子病了,这人就想不认账了!
  李盛看他情绪激动,把人一翅膀打晕过去,又带回了左贤王部放下人跑了。
  不知道左贤王说了什么,先贤掸看起来勉强冷静下来了。
  这怎么行?打起来啊!
  李盛一边暗自忏悔我真是太坏了,一边毫不犹豫地抓了单于身边亲卫的佩刀丢在左贤王帐篷后面。
  心里出现一个声音:虽然这事儿是为了大汉基业为了边城百万百姓,但是,确实是不够光明磊落,甚至可以称为是小人行径了!
  我现在已经是一只罪孽深重的恶毒鹰鹰了呜呜呜!
  另一个声音:但是先贤掸早晚都是要背叛匈奴投降汉朝的,就算没有他的参与,结果都会一样,只是他把事情提前了三十年而已。
  仿佛两个小人在脑子里打架,李盛很烦,窝在韩颂的怀里愁眉耷眼,把自己的头塞到翅膀下面,假装自己是一只笨鸵鸟。
  但第二天早上,他就来不及悲伤了,先贤掸果然是个冲动性情,昨夜里左贤王得知大单于居然派了亲卫来探听刺杀,一时激动昏厥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先贤掸情绪上头,怨怒愤慨之下,决定在丧事上起兵反了!
  他知道自己仅靠眼下的力量无法扳倒单于一系,他只想杀了狐鹿姑,然后向东潜逃,以狐鹿姑的头颅投降汉朝!
  李盛急了,带着韩颂这只二百人队伍连夜前往左贤王部落,然后带着一枚鹰扬卫的金印去找了先贤掸。
  先贤掸是冲动,但不是蠢,一见这枚金印上的“鹰扬”二字,再看到帐篷里端然而落的巨大金雕,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定是汉朝在匈奴的间谍得知此事,于是奉命前来策反他!
  先贤掸自己脑补好了剧情,顺利跟着大金雕去见了韩颂,韩颂是通匈奴语的,两人交接过,韩颂边写成书信,并鹰扬卫金印和先贤掸的一个虎头牙牌作为凭证,一起放到一个袋子里,系在了大金雕爪子上,两方人马在一片灌木林中,共同看着巨大金雕振翅远去。
  “王子放心,明日一早四更天,必有回报。”韩颂是知道大金雕的速度的,一夜间,从这里到长安,最惊险的时候打过两个来回。
  这会儿到四更天还有三个时辰。
  于是李盛一翅膀把刘彻从赵夫人的床上扇起来,拽着人走到外面,把爪子亮给他看:搞快点,那边等着回信呢!古代的尸体放不住,不趁着丧事前把事情敲定,那就错过机会了!
  刘彻晕晕的,被赵夫人伺候着喝了两盏茶,洗了脸,这才清醒过来,在灯下细看这封书信。
  一边看,刘彻的脸色就越发凝重起来。
  “来人!开宫门,派人去各位将军未央宫议事!”
  随着吱呀吱呀的声音,厚重的宫门打开,金吾卫手执天子令,接连出宫往各家府上去。
  “去给朕沏一壶浓茶来。”
  “陛下,赵夫人为您做了些甜汤点心送来。”门外有小宦官禀告。
  “那就呈上来吧。”
  就知道自己吃,我呢!鹰鹰跑了这么久给你送信啊!
  不过铲屎官还算懂事,不等李盛动手,刘彻亲自拿了肉条投喂大金雕,一边喂一边还吐槽:“这大晚上的.....”
  “嘶——”刘彻低头一看,阿曜的爪子按在他大腿上,还威胁地勾了勾:怎么,对于鹰鹰晚上办事,你有意见啊?!
  刘彻果断闭嘴了。
  “我是怕阿曜太辛苦了。”
  哼!╯^╰这还差不多!
  到嘴的大饼肯定不能让他飞了,二更天,未央宫灯火通明,刘彻与众位大臣们商议良久,决定发边城驻兵三万接应先贤掸,另有霍去病带兵三万,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亲迎匈奴降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