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不等他动手,嘴替出马了。
汲黯正在未央宫,见此便及时进谏。
“陛下,这些胡人已经归顺,怎能说是走私呢?陛下待匈奴降众多加宽宥恩赏,可见陛下恩德悯下,既然如此,待本国子民又何必这样严苛呢?”
汲黯认为这样的作为是在“庇其叶而伤其枝”,实在是本末倒置,汉家子民才是国之根基,怎可过分厚待匈奴而苛待汉民?
说得太有道理了!虽说自秦汉以来,待商贾之辈一向严苛,但是这回是和匈奴人做买卖,从他们手里拿钱,而且这些人也不会再回到草原,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盛飞到汲黯身边,汲黯说一句,他就一边点头一边啾啾叫,还伸出翅膀尖尖赞许地拍拍汲黯的肩膀:虽然你脾气臭,但是人很好啊!又有才华又有胆气!放心,以后鹰鹰罩着你!
刘彻看着一人一鹰你一句我一啾,少有地有些沉默,只是应付道言之有理,便让汲黯退下了。
等人走了,刘彻下来抱住大金雕:“阿曜,你怎么能帮着别人呢?”
李盛翻了个白眼:哼,你该庆幸有汲黯及时说话,不然,你就等着被呼吧!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被刘彻抬手放了过去,那被抓的五百商人也被放了出去。
李盛开始重新再宫里到处玩乐,有一天,他跑到黄门署那边的一棵大杨树上睡觉,睡醒后发现这边来了个生面孔,而且看起来不像汉人。
“他是金日磾。”系统出声提醒道。
李盛一下子就对上号了,刘彻晚年的托孤重臣之一啊!
他现在还姓着自己原本的金天氏,离着被刘彻赏识赐姓金还早着。
金日磾本是休屠王的太子,身份不凡,因为父亲在降汉前反悔被杀,一家人失去了依靠,随着浑邪王一起来到长安,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因为他是异族人,且不通汉话,最重要的是个新来的没朋友,这会儿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一边,连个伙伴都没有。
不过看起来他却并不丧气,反而很有精神的样子,对旁边自己负责的那几匹马很关心,时不时还帮他们驱赶一下蚊虫,快走到转角处的时候,李盛还看见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果子来喂给那匹小红马,小红马非常亲近地低头蹭蹭他,看起来很喜欢自己的饲养员。
李盛看着他走远,感叹人的命运真是跌宕起伏捉摸不透,若是休屠王没有被杀,他没有来黄门署养马,说不得他会被封个爵位在河南地普普通通地安乐一生,就像浑邪王的儿女们一样。
但正因为他被派进宫干活,他反而阴差阳错进了刘彻的眼,自此青云直上开始传奇一生。
元狩三年,刘彻开始了白鹿皮币政策,一尺见方的白鹿皮,边缘上缀饰繁复绣花和丝线,一张作价四十万钱,不买不行,只要朝见天子,必须用白鹿皮币。
诸侯王们在家里大骂皇帝没脸没皮,连这种抢劫一样的招数都想得出来。
——他明明可以直接抢走我四十万钱,却还给了我一块白鹿皮,他真的,我哭死!
而刘彻从诸侯王手里收上来的钱很快就有了用处。
元狩三年,关东地区再次经历巨大洪灾,虽然这一世因为李盛及时把田蚡按死,河道工程一直都在维护,但在天灾面前,面对滚滚而来的洪水,那道堤坝也只抵挡了不到三个时辰就被冲垮,关东百姓流离失所,房屋漂毁,农田被淹,粮食歉收,大量饥民病饿交加,刘彻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开仓放粮,甚至连各大郡国藩王,都被天子以一种强硬的姿态要求献粮救济。
刘彻:当你突破自己的道德下限开始不要脸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多么不要脸,当你没钱的时候,你会发现脸皮好像也并不重要。
但尽管多放筹谋,灾民实在太多,一时间根本无法安置,无可奈何之下,刘彻只能将多达七十万的灾民全部迁到朔方郡以南的河南地,与那些内迁的匈奴人挨着去了,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迁民行动,同样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销,“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
刘彻听完大司农的汇报,看看自己越来越空荡荡的内库,简直心痛到无法呼吸,这可是从祖父文帝开始就攒下的家业啊,已经用了一大半了!
李盛飞过来陪着emo的铲屎官,被刘彻抱住把脸埋进阿曜的胸羽里冷静一下,啊啊啊啊,他的钱啊!
回宫后,刘彻好好把自己登基以来的大笔开销都算了算,心里没那么难受了,起码,他并没有奢靡浪费,国库的钱,也大都用在了民生建设和抗击匈奴上。
说这话的时候,大金雕就盯着他看,看得刘彻有些心虚的抱住大金雕摸摸翅膀:“咳,也多亏了阿曜嘛,哎,确实是要省简些,没钱可太难了。”
这些年来,要不是阿曜拦着他,不让他建昆明池、甘泉宫、飞廉观、阳景台、柏梁台,也不让以王夫人为首的后宫妃嫔穿过于华丽的金线羽毛裙裳,又阻止他过于赏赐匈奴众人......说不定这会儿国库里早就入不敷出了,哪儿还能像现在这样,虽说耗费巨大,但国库里起码还有点压箱底的钱。
不过,想到有些空荡荡的国库,刘彻就觉得,还是得搞钱啊,白鹿皮币是个正确的决策,尽管这很无耻。
但就在这时,有人开始抨击天子的白鹿皮币,这个人叫颜异。
颜异以为,白鹿皮只不过是诸侯王们进献玉璧的陪衬,玉璧只值数千钱,白鹿皮反而要四十万,实在是本末倒置。
刘彻很不高兴,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命令被怀疑和反对,另一方面,他觉得颜异这样掌管全国钱粮的九卿官员,面对全国性的财政危机,不但不帮着皇帝想办法,居然还反过来攻击他的政策,实在是愚蠢,不堪其位。
难道他自己不知道白鹿皮币的不合理吗?他可太知道了,但是白鹿皮本就是一种用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的手段而已,目的就是强制藩王掏钱,你跟我谈性价比?搞笑吧。
颜异从经济官的角度,认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匹配,他或许认为刘彻不懂经济,但是,旁观者李盛也同样认为,颜异不懂政治。
第273章
元狩四年秋天,刘彻带着霍去病一行人出门去上林苑行猎,刘据听说了,他也想去,他还没怎么去过上林苑玩儿呢。
但是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同意啊,刘据小朋友有点忐忑,就抱住大金雕自言自语,李盛把爪子往刘据后脖颈一捞,作势当即就要带着人去未央宫亲口说。
在李盛看来,皇帝与太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沟通,这样才不会产生隔阂,历史上的武帝晚年巫蛊之祸,一方面确实是刘彻老了糊涂了,但另一方面,父子关系生硬疏离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再被小人一挑拨,误会积累就会变成怨愤不满。
父子感情要从娃娃抓起!
这一世,李盛从刘据小时候就多次有意加强父子联系,比如刘据小时候哭闹不安,只要刘彻那里没有大事儿,李盛必然把人拽着去椒房殿亲自抱着哄娃。
刘据一周岁地时候,卫子夫产育三公主,接连生育,她那两年身子不好,十天里倒是有六天是刘彻带着刘据在未央宫住着,后来搬回去了,阿曜还经常用爪子提着小朋友的背带玩儿飞飞,一飞就从椒房殿飞到未央宫,在这边跟着老爹吃了午饭睡了午觉才回去。
到现在刘据九岁了,未央宫后殿里还有一间大屋子留给太子,现在一年年地空着,还要每天派人打扫熏香,但是皇帝不说话,谁敢不要命地上去问?
哈哈哈陛下啊您看太子也大了不咋来咱这儿住了不然这件屋子就封起来算啦?
这话一出,刘彻会不会生气不知道,但是肯定把太子和皇后卫氏一族得罪死了,太子在陛下宫里有自己的卧房,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宠爱太子啊!无论是后宫嫔妃宫人还是朝中大臣,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多管这种要死的闲事。
现在,就算孩子大了自己去住太子宫了,李盛也一直都在努力促进父子间的交流。
跟着刘彻饭后散步时候,经常把方向带歪去太子宫看儿子,甚至有一次刘彻发愁夜里睡不着在宫里乱转,李盛也把人带去看崽了,惊倒一大片守夜宫人侍卫,刘彻对着儿子熟睡的面庞看了两刻钟,还亲手给儿子擦了擦口水盖了盖被子才走,觉得刘据的被褥颜色不好看,第二天专门给卫皇后送了一大堆新布料让她选好了花样,给崽崽做新被子。
读书的时候,刘据上课没听懂愁眉苦脸,李盛也是贯彻“遇事不决找爸爸”的原则,带着人就直奔未央宫,让亲爹给讲解,讲完了还暗示刘据拍手夸夸表示一下对老爹的崇拜。
沉没成本适用于每一种关系,感情付出越多,就会越不舍。
这些年努力下来,历史上的父子关系怎么样李盛不知道,反正现在,父子间关系是很亲密的。
刘据一听要去求父皇,只犹豫了一瞬就同意了,一点都不担心父皇会不会说他贪图享乐——第一次被批评后他还很焦虑父皇是不是对他失望了,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刘据已经有了经验,每次被责骂过后父皇还会来哄他的!父皇永远喜欢他宠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