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对此,公孙弘的内心毫无波澜,按照后世的话,公孙弘是一个内核非常稳定的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他自己逻辑自洽,所以他不为外界所动。
  而尽管有人指责公孙弘,但天下儒生,无论是他的追随者还是厌恶者,却都实实在在地受到了这位丞相的恩惠,在公孙弘担任丞相期间,他办了中央官学,规定了博士官的制度,设立了太常府的旁听生,使得郡县偏远之地儒学生也能有机会进入都城长安的学府,他还为选拔学者官员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和任用制度,可以说,公孙弘在推动经学的发展这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李盛不太关注这些朝堂上的事儿,他最近又发现了新的瓜,老刘家简直是个取之不尽的瓜棚,每天都有新鲜事儿。
  这次的瓜,可以说是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主要人物刘迁,是淮国的太子。
  淮南王有个门客,叫雷被,是一名非常有名的剑客,淮南王一向喜招揽名士,尊重人才,雷被在淮南王府过的非常悠闲。
  但好景不长,找事儿的就来了。
  淮南王太子叫刘迁,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也很喜欢耍剑,请了不少名师指点他,都夸他根骨绝佳剑术出众,实在是练武的人才啊!
  于是刘迁就很自信地找到府中的剑客雷被,表示要比划一下过两招,切磋切磋。
  雷被就很为难,他是见过刘迁练武的,嗯,怎么说呢?看起来还像样子,但这位淮南王太子连基本功都没有,那也只是花架子看着好看啊!
  他不太想比,这件事很难办啊,为了前途考虑,他得让这位爷赢,但是又不能赢得太假,而且为了自己的面子,他还不能显得自己太差劲,这对演技要求就比较高了。
  但刘迁坚持要比。
  事实证明,雷被的演技不咋样——“被一再辞让,误中太子”。
  这个“误”字就很有意味,可以说明,雷被已经非常努力地让着刘迁了,但是,还是不小心伤到了对方。
  要知道,为了显示自己(其实并不存在)的高超剑术,刘迁可是叫了人来观战的,然后呢,就这?
  这丢人可丢大发了。
  要说这刘迁,也是个对自己认知不清醒的,人家夸他,他还当真了,可见没啥心眼。
  没啥心眼就算了,这位还是个超绝小心眼儿。
  自从丢了面子,就一个劲儿地在淮南王面前说雷被的坏话,雷被被搞得很难受,整天惶恐不安,都打算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淮南王府offer,另谋他处了,只是一时间还没有好的去处。
  李盛蹲在未央宫的架子上快乐吃瓜的时候,刘彻和卫青正在旁边商议大事。
  地上铺开了一张巨大的舆图,刘彻把拿了一对卧虎样子的玉雕,一只放在草原上,另一只则被放在了河西走廊一带。
  “阿青,朕少年时曾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夺回河南地,把匈奴赶出河西走廊,把他们彻底逐出祁连山和焉支山,但是上天顾念于我,自马邑之战,数次发兵皆有所获,现在我已经不满足仅仅把匈奴人赶跑了。”
  刘彻站在地图旁边,那两只虎雕在灯光下显现出出一团黑影,像是在黑暗中伺机而动。
  “这些豺狼之辈,中原只要有一点弱势的苗头,他们就会像闻到了腥味儿的鬣狗一样跑过来,对我边民百姓撕咬掠杀,如果不把他们打弱了,打服了,将来他们将养生息卷土重来,据儿的子孙就要重新打,我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这样的隐忧。”
  卫青恭敬垂首:“陛下深谋远虑。”
  刘彻信手从旁边墙上抽出来自己的配剑,剑鞘把河西走廊处的卧虎推到了草原上,两虎合二为一,一起被推着往草原里面更北方的地方去。
  “朕要夺回河西走廊,然后让大军深入漠北,去打击匈奴单于本部!朕就是要他们打残,打怕!打得他们轻易不敢再犯边侵境!”
  “阿青,朕有意让你明年从朔方城出发,去攻打匈奴右贤王的势力,把他们打伤了,从今年冬天到春天,朕接到了从渔阳郡到北右平守将的共十三次军报,匈奴人要打,那就打!朔方城已经修好了,退,可以作为军事防御,为北方郡县屯兵;进,可以集结大军,作为大战的补给后方;接下来的两年,朕要把匈奴人彻底赶回到漠南去!”
  刘彻把手里的剑提起来,平举到卫青面前,含笑看向他一手赏识提拔的少年将军:“阿青的志向,与我是一样的吧?”
  卫青双手紧紧握住帝王的赐剑,单膝下跪敬视君王:“臣万死不辞!”
  元朔五年五月,车骑将军卫青,率军五万,自朔方郡高阙出发,大军直取阴山。
  第258章
  在卫青于元朔二年夺回朔方郡后,在元朔三年、四年这两年,匈奴常有侵略,刘彻一直按兵不动,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击退战术,打退了敌兵就不再追击。
  刘彻曾经传令边塞诸军,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要集中精力修建朔方城,在此之前尽量不与匈奴爆发大范围争斗。
  这几年朝廷一直在准备军粮物资、军械盔甲,还向天下郡国发出召令,征召有志之士前往长安参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元朔五年这一场主动出击的大战。
  在卫青领兵出征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关于之前的剑客雷被和他的倒霉上司淮南王太子刘迁。
  雷被被刘迁针对后,一直想离开淮南国,正好,元朔五年刘彻发了征兵的诏令,于是雷被就找到淮南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辞职的意愿。
  雷被说,我在大王您这里当一个郎中,饱食终日却无所作为,我无法报答您的恩情,心中愧疚,如今朝廷征兵,我也有从军击胡之志,愿奋击匈奴,将来若有一点微末的功劳,也好得机报答大王您的恩遇啊。
  淮南王太子是个傻der,淮南王自己可不是,雷被和太子之间的嫌隙他知道得一清二楚,雷被剑术超群又对淮南王府心存怨怼,若是从军有功,第一个就是反手背刺老东家,还报答?骗鬼呢?
  于是淮南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后”,把人骂了一顿,驳回请求,免官,并且把雷被当成反面例子来告诫府内其他人,绝对不允许你们背叛淮南国投靠朝廷!
  雷被一看,你们这一对儿黑心老登煞笔小登,这是打定主意要弄死我啊,干脆豁出去了,老子逃亡长安去告状!
  于是雷被寻到机会离开了淮南国来到长安,向天子上书,声称淮南王无视天子诏令,故意阻碍自己从军抗击匈奴,他这是大罪啊!
  刘—藩王杀手—彻听闻此事,顿时就手痒地想把淮南王好好收拾一顿,朝中众臣体察上意,纷纷表示可以废去刘安的淮南王号,削减其封地。
  但刘彻深思熟虑后没同意,他现在主要的大事是抗击匈奴,还是先抬抬手放过淮南王,省得把人逼急了再闹事,耽误了朝廷大计不值当,要收拾他,以后有的是机会。
  于是商议后,刘彻只是削去了淮南国的两个县收归中央以表惩戒。
  处理完这件事,卫青的大军也早就上路了。
  卫青手下带了四位将军:游击将军苏建(就是苏武的父亲),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
  卫青带三万人从高阙出发,这四人每人五千兵从朔方出发,共计五万。
  另有一队大军五万人,由张次公、韩嫣、李息、李广四人带兵,从东面的北右平出发。
  李盛跟着张次公这边随行的,历史上,他们这五万人,没有遇上任何匈奴人,史书记载世无功而返,但是李盛觉得,这人吃马嚼风餐露宿,出来一趟没有收获,就是亏了!他打算引领这支部队往西北方向去先扫荡一波,然后顺便围堵右贤王溃军。
  另一边的卫青,已经带兵走了六七百余里,顺利找到了右贤王的主帐。
  自高祖以来,这是汉军第一次带着数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之前卫青也曾经深入草原,但那是小股部队突击,也就几千人,与大军出动不是一个级别的。
  也正因为从无先例,匈奴人从来没想过汉人敢带着数万大军走这么深,因此右贤王毫无防备,正在帐篷里和下面的小王们观舞取乐,怀里搂着一个宠妾,接过舞娘的酒杯来哈哈大笑,整个帐篷里面都是一片浪荡的欢笑声。
  卫青是在傍晚时分到达,他让汉军暂且不要惊动里面的人,远远地把这一片都包围起来,等到夜色黑沉,里面的人也都喝得差不多了,就是时候动手了。
  卫青一伸手,后面的亲军呈上一支头上绑了棉纱浸了火油的长箭,卫青拉满弓弦,长箭带着一串火光扎向最中间的王帐,瞬间带起一片火势。
  举起的长刀映着火光,卫青一马当先奔出去,先砍了两个正要上马的匈奴骑兵:“给我往里冲!”
  右贤王的酒当即吓醒了一半,等他带着宠妾出来,看到乌压压的一片汉军,那另一半酒意也被风吹散了,心知大势已去,他立马带着宠妾上马,在几位亲卫的护持下冒死突围,逃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