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陈粮也能吃,匈奴人没多想,带着缴获回了草原,唯一可惜的就是这次没抢着人,难道今天是汉人的什么节日吗?都不出门,奇怪,没听说过啊。
  两天后,匈奴人打听到,辽西郡最近出了疫病,因此都躲在家里不出门,他们这次去抢东西这么顺,也是因为粮仓守兵少。
  “原来如此,那就说得通了,本来还想再去抢一次的,既然汉人发了疫病,那还是算了。”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疫病,往往代表着死亡的蔓延。
  城中,辽西郡郡守跟公孙敖对饮一杯:“还好看到了来刺探的草原人,这才赶忙扯谎遮掩过去,匈奴人看着莽,没想到倒还挺谨慎。”
  “这几日还是要小心些,明日便开始在城墙上给将士们发些补身子的药汤,做足了样子,万万不可令匈奴起疑。”
  “将军放心,我都吩咐下去了。”
  匈奴人再也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消息早就泄露了出去,因此,当他们放下心来,在一个月后带着两万大军袭向渔阳的时候,迎接的,就是四方边郡齐齐发兵,汉军竟有足足两倍人!
  躲过当门射过来的羽箭,一个骑着白马的匈奴将领满面躁怒:“大当户,我们中计了!”
  “汉人竟没有罢屯!探子不是回报说亲眼见着渔阳的守兵回乡了吗?!”
  “不可能啊!渔阳和上谷两地的汉军确实是五日前就罢屯了!”
  “大都尉被射中了右肩!咱们得杀出去!”
  “赶紧后撤!后撤啊!”
  “来不及了,后边被包围了!
  “随我往外杀!不能被围杀在这里!”
  ......
  这么多年,第一次把匈奴人围起来杀,真是痛快,大好的机会,汉朝的将军们也带着自己的军队在四方拼杀,韩嫣的剑都被对方的刀磕了几个豁口。
  另一边,李盛在前面领路,带着卫青和三万精锐骑兵奇袭左贤王部下骨都侯本部,杀灭敌军四千余人,在匈奴的救兵来到之前,李盛提前示警,及时撤退。
  临走前,卫青还是多看了好几眼那帐篷南边的一群羊,看起来足足有好几百只呢,被大金雕呼了一翅膀:逃命要紧,别看了!不就是羊吗,等你以后有的是机会!
  “真可惜,这骨都侯离着左贤王本部还是太近了。”卫青一边带军急行,一边还偷空跟怀里的大金雕嘀咕。
  李盛伸出一只翅膀堵住他的嘴,赶紧跑吧你,腿都受伤了还惦记着羊!
  跟着卫青回了上谷郡,韩嫣正在裹伤,他亲自上阵拦着那个大当户,手臂被砍了一刀,金疮药撒了半罐子上去才勉强止住血。
  看见卫青,他站起来让地儿,卫青的小腿上被划了一下子,腰上被箭贴着擦过去,也需要处理。
  “不用问,只看你的脸色,我就知道这回出战你又斩获不少啊!”韩嫣接过药汤来皱着眉头一口闷了,又示意亲军:“给卫将军也端一碗来,趁着还热。”
  两人在屋子里说话间,大金雕飞进来了,在半空中找了半天没地儿下脚,这屋子是接待处理伤兵的,乱腾腾的。
  最后,大金雕盘旋几圈,落在了韩嫣那只没受伤的胳膊上。
  韩嫣怕阿曜嫌弃屋子里血腥气重,架着大金雕出去了。
  坐在外面一个石墩上,韩嫣无聊地歪过头去跟李盛说话:“阿曜,你们鹰扬卫还招人吗?我弟弟想去。”
  李盛飞到旁边的石头上跟他对视:你哪个弟弟?韩说啊?
  还真是。
  韩说比韩嫣小几岁,自从听说了鹰扬卫的事儿,又在今年春天随着兄长出门围猎的时候见过了大金雕,就心心念念着想进鹰扬卫,在家闹腾得韩嫣头疼。
  李盛眨眨眼,韩说在历史最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靠着战功受封龙额侯,武力值应该也可以的吧,但岁数可能有点小。
  韩嫣在旁边叹气:“阿说都快魔怔了,听说你带着张次公去匈奴刺探军情,羡慕得不得了,都开始想学匈奴语了。”
  话音刚落,旁边的大金雕就把头伸过来了,两只眼睛亮晶晶地看向他。
  李盛:主动学匈奴话,小伙子很有上进心嘛!我们鹰扬卫,就缺这样的人才!
  想到这,他觉得也应该培养一批语言方面的人才了,回去就提示一下刘彻,老是劫持着匈奴俘虏过去窃听也不是事儿啊,万一有那不要命的,也是麻烦。
  “啾啾!”大金雕绕着韩嫣头顶飞了几圈,落在他旁边,很兴奋的样子。
  韩嫣试探着问:“阿曜,你是同意的意思吗?”
  “啾啾!”
  “可是陛下那边会同意吗?”
  李盛伸出大翅膀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你在刘彻这个发小伴读跟前还是有这个面子的,而且你长得这么好看,你弟弟也差不了,以他们老刘家祖传的颜控属性,韩说这个编制包稳的。
  第247章
  卫青和张次公带大军回返长安,韩嫣他们则受命留在边郡,以免匈奴卷土重来。
  其实,匈奴人这会儿哪有心思打回来报仇啊,正一心搞内部清查,忙着找叛徒呢。
  左贤王部遭到重创,不但伤亡惨重,汉军临走前还烧了他们不少帐篷,秋日里天干物燥,火光一起,连着草皮都烧着了。
  “到底是谁!居然敢这样胆大妄为!”左贤王简直都快气疯了,之前他派出探子已经亲眼看见了渔阳辽西两郡罢屯,士兵们撤除边城回乡了,那这四万汉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分明是做样子来蒙骗他们的!
  这次他们出击,处处都刚好陷在汉人的埋伏里,那个卫青,居然还敢深入草原来打他们!
  更可恶的是,他刚带人回援,卫青就立马跑了,难道他身边也有细作不成?!
  “给我把人都抓起来,一个一个地审!”
  ......
  另一边,李盛跟着卫青回长安,韩嫣来送行,临走前还提醒大金雕:“阿说的事儿,阿曜你可记得帮忙啊!”
  他其实已经托了张次公,但鹰扬卫不比寻常卫队,涉及到大金雕,一应事物都要过了陛下的眼才算数。
  李盛忙完一阵子就会很懒,这会儿趴在卫青的怀里,伸出一只翅膀来冲着韩嫣晃晃:我办事你放心,包准的!
  刘彻果然很给面子,一听张次公说了这事儿,又呈上韩嫣的亲笔信,还不等大金雕在旁边表态,就大手一挥表示准了。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彻眼底下挂着两个黑眼圈,但是精神却很亢奋,拉着卫青和张次公走到内室的大地图旁边,询问战况。
  汉军大胜还朝,刘彻昨天接了急报,当晚都高兴得睡不着,在正殿看着地图来回琢磨,他儿时见先帝对匈奴不得已多番忍让,就立志要攻伐草原,荡清边地,但匈奴兵强马壮,又岂是好打的?
  这口气憋在心里足足二十年,这两年来,他终于看到了战胜匈奴的希望。
  李盛见他忙着,也懒得在这待,翅膀一拍,去漪澜殿看卫子夫了,她怀胎已经七月,身子沉重,又很嗜睡,这情形和怀着前边两个公主的时候很不一样。
  卫氏身心有感,自然是高兴的,若此胎为男,便是陛下长子了,哪怕她只是姬妾而非皇后,长子的地位也非同一般。
  只是毕竟事关重大,她心里再高兴,也不敢跟外人吐露半个字。
  这会儿正是午后,卫子夫在后殿休息,刘珺正带着妹妹刘瑛在偏殿读书,就听见外面扑棱棱一阵响动,窗边被敲了几下,随即就看见冒出来一只大鸟的影子。
  “呀,阿曜回来了,来人,把窗户撑起来。”刘珺放下手里的书走过来,伸出双臂非常努力地抱住大金雕,把大鹰鹰放到桌子上。
  李盛许久没见小公主,用头顶了顶她的手心表示亲近。
  两个公主见过舅舅和父皇给金雕洗澡,知道这会儿未央宫正忙着,于是她们俩就带着宫女照顾起大金雕来。
  出门回来洗个澡,梳梳羽毛,吃点精肉,喝点蜜水,这才是鹰过的日子嘛。
  李盛窝在软垫上,惬意地长舒一口气,闭上眼睛休息。
  傍晚时分,刘彻过来陪着卫子夫用晚膳,见了干净整洁的大金雕,还夸了闺女一回,让人去库里拿新进上来的首饰做赏赐。
  卫子夫在旁边笑盈盈地看着,她现在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吃多了就犯呕难受,吃了半碗汤几口菜,就只顾着女儿了。
  要说薄情,刘彻这一生中也确实是有不少受宠的姬妾,但眼下,据李盛看来,刘彻对卫子夫,是有几分真心的,这几年来,他也是只在漪澜殿留宿。
  第二天,李盛跑到鹰扬卫那边去找张次公了,天子金口玉言,韩说今天早上就来报道了,见大金雕蹲在架子上看自己,激动得脸都红了。
  韩说跟韩嫣一样,都是标准的桃花眼,但韩嫣是长眉高鼻,更“浓颜”一些,韩说可能是年纪还小,就清秀稚气些,但也是俊秀挺拔的少年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