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刘彻都感觉自家鹰这饭量真是与日俱增啊,这腿脚也是越来越粗了。
  建元六年五月,窦太皇太后去世。
  窦太后去世后的一个月,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就被刘彻随便找了个罪名问责免官。
  这两个人,是刘彻第一次尊儒行动失败后,窦太后任命的,如今人亡政消,窦太后没了,这两人也被免职。
  那之前的窦婴和田蚡呢?
  窦婴没能官复原职,毕竟没了窦太后这座大靠山。
  但王太后还在啊,于是田蚡很快就登上了丞相之位。
  如今王太后是天子唯一的长辈,又是生母,大汉以仁孝治国,天子又尊重太后,田蚡被身边人吹捧着,就有点飘了。
  飘到什么程度呢?田蚡想拿考工的一部分土地,用来给自己建造宅院。
  “考工”是少府管辖之下的一个机构,少府是专门奉养和服务皇室的,也就是说,是皇室专属。
  田蚡性喜豪奢,如今又广收贿赂,家中金玉美人无数,豪宅天地遍布长安,这还不满足,居然胆大包天,想往皇帝的腰包里伸手了。
  刘彻终于忍不了了:“不如舅舅把武库拿去用如何?!”
  武库禁兵,岂是人臣能沾染的?!动了武库,与造反无异。
  田蚡被外甥当头棒喝,这才收敛了些。
  李盛冷眼看着,觉得田蚡这阵子确实是太过嚣张,他们家的管家已经开始计划着要强买旁人家的田,田蚡也不当回事,还收了贿赂试图举荐官员,左右朝廷用人,再放任下去,说不得就要卖官鬻爵,为祸长安,欺压百姓了。
  于是李盛当晚就跑去田蚡的宅院,逮了两只乌鸦放在田蚡院子里叫,等乌鸦的叫声把人生生吓醒了,田蚡叫人出来查看,李盛又把两只乌鸦抓走,等田蚡回去躺下了,他又把乌鸦带过去叫。
  这么折腾了四五回,一晚上疑神疑鬼,田蚡第二天就病了。
  人干了坏事就会心虚,他把前阵子占的人家的一个花园都送回去了,还上书言辞恳切地给刘彻请罪。
  刘彻看着他青黑的眼下,还挺纳闷,他记得昨日见田蚡的时候,这人还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呢,怎么就被他骂了一回,反省了一晚上就成这样了?他骂得应该也没有很凶吧?
  第227章
  建元六年七月,闽越国发兵进攻南越国。
  闽越过起源于战国时期勾践所建立的越国,岁月更迭天地变化,在与楚国的大战后,失去家园的越人在如今的福建北部定居下来,与当地原住民逐渐融合成闽越人。
  在秦朝末年,闽越王顺应民心起兵北上,响应中原起义,在楚汉之争中,闽越王无诸帮助刘邦战胜了项羽,因有此功劳,在汉朝建立后,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
  在数十年中,闽越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不安分,四处征战扩土敛财,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南越。
  南越国是汉朝的藩属国,位置在后世的广东广西一带,相比闽越,南越就弱势许多。
  但是南越跟汉朝老大关系好,因此,在受到闽越侵袭的时候,南越迅速上书请求大汉发兵来救援。
  刘彻果断决定发兵前往南越,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行令王恢带领,自豫章郡出发;另一路大军由大农令韩安国率领从会稽郡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威势逼人。
  李盛跟跟着出城玩了一趟,看着旌旗烈烈威风赫赫,再花积分从系统那里看了看闽越和南越的地盘,觉得刘彻是有点太兴奋了——他觉得闽越那些兵力配不上这么大的阵势。
  不过李盛也理解刘彻的心情,压在头上的窦太皇太后没了,大权在握,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时候,这会儿闽越自己找死怼上来,那可不正好撞在刘彻的枪口上嘛。
  三年前闽越围攻东瓯,刘彻只能持天子使节,令郡县兵力前往援救,顾忌太多,他连虎符都不肯轻易动用,如今既然已经无所顾忌,刘彻自然是要大发兵力,摧城压阵,打定了主意要好好打一场,拿闽越来立立威风,震慑一下周边的小国。
  可惜,闽越没给刘彻这个机会——大汉一出兵,他们火速滑跪了。
  闽越王的弟弟发动政变,把闽越王的人头送到了汉军大帐王恢处。
  王恢见此局面,暂且按兵不动,迅速遣使把闽越王的首级送往长安,请求天子的下一步命令。
  而就在此时,远在长安的刘彻正黑着脸看淮南王刘安送来的书信。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算起来,是刘彻的叔父。
  刘彻并不喜欢这位叔父,一来,政治立场不一致——刘安与窦太后一样,是黄老之学的支持者,刘彻刚即位的时候,刘安还曾多次与窦太后谈论黄老之学。
  二来,这位皇叔雅好读书,善为文辞,流誉天下,颇有民心,还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在王府。
  哪个皇帝会喜欢一个名声好才华高,还爱招揽人才的实权藩王呢?
  何况,刘安这一封书信也让刘彻很不开心——刘安在信中上言,道闽越、南越这些小国有纠纷,只需要天子派遣使者去居中调停就够了,他们必然羞愧停战,何必兴兵作战,劳民伤财呢?且一旦交兵的先例,只恐将来战乱又起,百姓不得安宁啊。
  李盛蹲在旁边的架子上,就看着刘彻的脸色立马沉了下去,于是他也飞过去一起看。
  “你看得懂啊?真是跟小孩儿一样,看见什么都要凑热闹。”虽然这样说,但刘彻还是哄孩子似的,把帛书往旁边放了放。
  李盛扭头啾啾叫了两声,伸出翅膀捂住刘彻的嘴,认真看起来。
  这一看,李盛跟刘彻一样,对淮南王的观点嗤之以鼻。
  见着大金雕无趣地拍拍翅膀飞走了,刘彻也哼笑一声,把帛书往旁边一扔,对旁边的近臣道:“淮南王真是老糊涂了。”
  李盛在旁边赞同地点点头,可不是糊涂吗?
  眼见着闽越狼子野心,打了这个打那个,岂是“喻以大义”就能教化劝诫的?人家憋着劲儿要称王称霸呢!
  还说什么“恐天下兵乱再起”,这就是远离中央,不能及时领会领导精神的弊端了。
  刘彻沉寂了这好几年,在上林苑训练兵士排演阵法选拔年轻将官,就是为了征伐匈奴平定国境,为人君者,岂有为避战乱而退却,苟求一时和平之理?
  这会儿大军早就发出去了,淮南王再说也无用,何况,刘彻根本不理会。
  很快,闽越王的首级送来了长安。
  得知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压服闽越,刘彻当即下令罢兵,对于王恢请示如何处置闽越国,刘彻亲自写了诏书。
  李盛蹲在桌边看着刘彻写,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感叹,怪不得后世都说,你老刘家世代皇帝都是天选政治家,你小子是真损啊!
  讲道理,既然闽越王的弟弟杀了王兄投诚大汉,那这王位就该轮着他了。
  可惜,刘彻他不讲理啊!
  除了下令以闽越王的弟弟馀善为东越王,刘彻又另外立了一个王室——越繇王。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岂有二王并立之理?
  这是无解的阳谋,两王必然要争夺,闽越国注定会因为内斗而消耗实力,至于这两人会不会以国为重各自退让,呵呵,要是真大公无私,那馀善应该苦劝死谏,实在不行把人囚禁起来,而不是一言不合就给老哥把脑袋削了。
  站在汉朝的角度,他们皇帝陛下做得没毛病,就是这招数有点流氓,苦主馀善可能有点憋屈,不过满朝上下都表示:哎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你就说有没有给你封王吧!封了不就行了?
  后世打工人讲究做事留痕,就是要表功。
  刘彻派了自己的亲信庄助前往南越,告以大汉天子护助之德。
  南越王自然是感恩戴德,发誓一辈子都是大汉最忠诚的小弟,绝无二心云云。
  除了去南越,庄助还受命前往淮南国见淮南王刘安,告知汉军大胜,实乃天子深谋远虑,德被天下。
  ——淮南王你就别操那没用的心了!
  对此,李盛表示,刘彻你还真是小气又幼稚啊,这不就是去炫耀顺便打脸嘛。还专门让人家庄助走远路拐弯过去一趟,就为了去嘚瑟一下。
  不过刘彻开心就够了,庄助回来后,刘彻还专门召见他,详细询问了一回。
  李盛蹲在架子上看,刘彻的手指在桌子上以一种轻快的节奏敲击着,嗯,估计心里正在暗爽吧。
  庄助汇报完走了,刘彻自己站起来去后面的暗室,让人点亮灯烛,墙上挂着一张地图,刘彻站在地图前面,盯着匈奴的位置看。
  见金雕也探头探脑地进来了,刘彻把它抱起来在怀里,伸手摸摸阿曜的翅膀,因为地方小飞不起来,阿曜只能摇摇摆摆地走进来,显得有点憨憨的。
  “阿曜,我一定会征服匈奴的!我会把他们赶跑,赶得远远的,让他们再也不能威胁汉国边境,再也不能肆意掠夺边地百姓,无论多么艰难,朕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大汉除了这个心腹之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