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去年,也就是雍正十四年,十一月底的时候,雍正和曾经的康熙一样,开始右手僵直不可屈伸,且晕厥过几次,最惊险的一次,他正和胤祥说着话,胤祥告退要走,胤禛要站起来要送他,刚一站起来,就朝后面仰倒过去不省人事。
  那天,后宫前朝都惊动了,胤祥和胤祯就坐在外面镇着,弘晖和皇后在里面随太医伺候。
  万幸,施针后人醒过来了。
  胤禛自己也是后怕不止,第二天便传旨,以大阿哥弘晖为皇太子,总揽国事,他自己则是去了圆明园静心修养。
  他是皇帝,这皇位是他潜邸筹谋十年才得来,怎么会忍心轻易放手 ,但是,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经了这一回,胤禛是彻底怕了,能锦衣玉食安和顺遂地活着,谁舍得死啊?
  弘晖聪明孝顺,又是嫡出长子,位尊德重,监国理事也是应当的。
  李盛跟着胤禛来圆明园长住了,随着过来的还有年贵妃和谦嫔。
  胤禛把朝政大全交出去,心理上放轻松了很多,出去修养嘛,快乐舒服最重要!
  他就想多带些人,比如他最近挺喜欢的一个方答应,和顺常在,还有个姓常的答应,也颇为温柔可爱。
  谁知道刚拟好名单,就被狗子一爪子撕了,元福还翻白眼很鄙视地看他,那眼神,把胤禛都看红温了,也就是元福,要是别人,他都得恼羞成怒。
  李盛:真是人老色心重,你是去养病啊好不好!找俩稳重踏实的照顾你就行了,还找这老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你可消停点儿吧!
  转身出了养心殿的门,李盛自觉有些愧疚,哎,没准这些小姑娘们就盼着去圆明园玩一玩呢,整天在这红墙绿瓦的宫里待着也没意思得很,出去伺候皇上还能有赏赐。
  想到这,李盛把上回从内库薅的羊毛又给那些答应常在的小姑娘们送了一波,一人两匹缎子,一人一串十八子的玉珠琥珀串子压襟。
  这些女生才二十岁,选进宫来,一辈子就困在这里了,还不如宫女呢,宫女年满二十五还能归家。
  其实早年宫内规制不严的时候,也曾有过妃子送还家中允许再嫁的先例,但后来规矩严格起来,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幸运儿。
  在元福的狗爪阻止下,胤禛只带着年氏和刘氏进了圆明园,顺便把五岁以上的所有孙子们都打包带走了,他闲暇之余,教养一下孙辈,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是很愉快的啊!
  至于皇孙们的阿玛,胤禛就都留给弘晖了,反正以后都是要给他们大哥打工的,先提前实习上岗吧!
  胤禩、胤祥、胤祯、胤祹......这些叔叔们一人带一个,皇家一对一指导,实习期结束工作包分配的哦!
  留下一堆苦逼的打工人,李盛跟着半退休状态的胤禛快乐地踏上了前往圆明园的道路。
  心境一变,胤禛的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起码能睡够时间,早上起来头不会晕得那么厉害了,但是还是有些手臂酸痛僵麻。
  关于胤禛的身体状态,李盛也是进行过一些推测的。
  首先,这个卷王长期伏案工作,睡得少干活儿多,肯定是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刚即位那会儿,干到晚上一点多钟是常有的事儿,早上还要早起去上朝,李盛当时都很不理解,权利对人的影响这么大吗?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还不困?
  但是身体的代偿终究会到来,随着年岁渐长,早年间透支身体的恶果显现了,他的头发就比同龄人更早地花白了,眼睛花了,皱纹长出来了,甚至不能像以前一样熬夜了,他在灯下批阅奏折时间久了,便觉头晕眼花心跳如鼓。
  但除了他自己不爱惜身体,李盛觉得也有一些遗传因素,历史上的皇太极、雍正、嘉庆都是猝死,康熙曾经因为轻度中风导致右手僵麻甚至不能写字,如今雍正也显现出了这样的症状,李盛猜测可能是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以胤禛的性情,就算理智上知道自己要放下国事全身心放松地休息,他也做不到,因此,在这期间,弘晖仍然会把一些事务的处理结果送过来给老爹检阅。
  但尽管如此,也是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胤禛在圆明园休养了两个月后,手臂的僵麻就缓解了不少。
  事实证明,不工作确实会使人更健康。
  太医诊脉后,先是表示了对患者康复的喜悦,但随即就嘱咐皇上,万万不可再像以前忙于案牍身心劳苦,您这岁数,经不起第二回了啊!
  胤禛闻言,也就熄了自己再回去办公的心,彻底在圆明园开启了养老生活,连弘晖也不必每天送报告过来了,除了军国大事,平时只需旬日一送,他过眼看一看即可。
  转过年的春天,胤禛的其他妃嫔也都来了圆明园,李盛又过上了被各宫娘娘投喂小零食的快乐生活,为了避免长胖,他开始天天跑步,顺便把胤禛也带着去晨练,早上一人一狗先绕着园子最中央的湖绕一圈,然后胤禛开始在亭子里慢悠悠打拳,李盛开始疯狂跑酷。
  跑完回去干饭,然后胤禛去四时书屋监督皇孙们读书,时不时抽背,胤禛怕在旁边围观,顺便拯救一下因为背不会书被骂的小阿哥。
  胤禛这人骂孙子还是留有余地的,跟对儿子的疾风骤雨不同,胤禛现在岁数大了,心也软了。
  而且他骂孙子的时候很爱牵连无辜,拉踩亲儿子。
  弘昼家的小朋友喜欢玩青蛙,带着贴身太监去池子里找,被湿淋淋地抱回来,胤禛一边盯着人泡热水澡喝姜汤,一边骂孙子顺便骂儿子:“你阿玛小时候就不老实,总是喜欢搞些小动作,现在你也是随了他了。”
  得知弘昼还曾经亲自给儿子抓青蛙,更是吐槽个没完:“你阿玛不靠谱得很,你乖,别跟着他学,看看你四伯二伯,多稳重。”
  这还没完,第二天弘昼来给皇阿玛请安,顺便给老爹送奏报,还有各家孝敬的衣服菜点,就被阿玛捉住说了一顿,这么大了一点都不端庄吧啦吧啦,把儿子教得也不乖还得他这个当老子的操心管教云云。
  连李盛都觉得,啊,退休后的铲屎官是真的有点话唠啊!
  弘昼更是被唠叨得眼冒金星,从屋里出来,抱着元福叹气:“元福,阿玛现在是不是整天都这么啰嗦,真是苦了你了。”
  李盛用爪垫拍拍他:本狗狗跟你不一样 ,铲屎官唠叨,我是敢跑的。
  你不行。
  不过弘昼带来的小咸菜都好好吃,乳脆瓜咸香脆嫩,刚烙好的薄饼卷上熏肘子,就着这小脆瓜,特别搭!
  弘晖他们兄弟是轮流来送东西,轮流来挨骂,十天一轮,胤禛公平地给每个儿子一顿唠叨,唠叨完后当天心情就会很好,好像释放了一些情绪似的。
  李盛偶尔也跟车回宫玩儿两天。
  弘时他们现在忙得团团转,一见了元福就抱住大狗狗把头埋进去一通狂rua:“元福,我现在好累哦!”
  李盛伸出爪垫给他揉捏,安慰地蹭蹭他的下巴。
  他就知道,工作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玩了两天,轮流被几个阿哥带着当了几天的解压毛茸茸,李盛又跟着弘历的车回了圆明园。
  弘历这阵子正跟着胤祥学着在内务府办差,干得很带劲儿,在路上,他抱着元福的大狗头笑眯眯:“元福,要是我以后也能跟十三叔一样,我就满足啦!”
  李盛伸出爪垫拍拍他的肩膀:放心,你好好干,一个亲王少不了的!
  李盛把头伸出马车的窗外,这会儿正是秋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真舒服啊!
  第214章
  胤禛在圆明园养老,有一群孙辈给他解闷,退休老皇帝一点都不无聊,相比之下,李盛的日子就有些无趣,于是他经常回宫去看看弘晖他们,这家住十天,那家玩半月,潇洒得很呢。
  李盛也发现了他们身上更多的有趣特性。
  弘昀从小就稳当,现在也仍然是最老实最稳重的,于是在弘晖眼里,二哥最适合代替自己出面去办一些有既定程序的仪式,比如接见外宾、操持宗室事务等等,不需要自己发挥,求稳为上。
  相比之下,他的同胞兄弟弘时就逊色一些了。
  在李盛看来,历史上的弘时能被忽悠得跟老爹父子反目开除宗籍,绝对是有原因的——这孩子太没心眼儿了!
  小时候还好一点,知道听哥哥的话,所以一直都没出过什么岔子,但是这个憨批长大了,就开始寻求自我成长,试图做出一些成绩以此得到父兄的认可,他想办差。
  憨批的世界都很简单,何况这一世弘时跟老爹和大哥的关系都很不错,于是他就去找弘晖了。
  弘晖一看,亲弟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那殷殷期盼的样子就跟自己小儿子看点心一样,心里就软了,又一想,弘时虽说不是特别聪明,但从小到大好像也没闯过什么祸,这么大人了,什么不会啊?
  就算不会,找个会办差的长辈带一带不就行了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