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其实,要李盛说,这就是肠胃感冒嘛,他有个同学,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骤热骤冷,都会病一场。
  每日上午下午当间,孙念总要派人去文华殿送汤品点心,连带着昭昭也跟着吃点,因为要清淡,因此味道也很轻,给猫猫喝也无妨的,起先孙念还担心过,后来还是朱厚熜告诉他,当年在张景明府上,昭昭是一天两个鸡大腿,照样活蹦乱跳,她这才放心。
  但昭昭有时候吃激动了就会把下巴毛胸毛打湿,有时候还不乐意让擦,嫌麻烦。
  这会儿还没有专门的宠物用品,于是孙念就想给昭昭做个小拦箍,把下巴毛挡住。
  两夫妻头对头在灯下画了个花样子,李盛凑过去瞧,嗯很眼熟,就是后世的小婴儿口水巾嘛,不过更花哨一些。
  “娘娘,这一块好看。”
  正在神游的李盛低头,是一块黑色底掺金丝织的厚缎子,看着还行嘛。
  看着昭昭低头瞅,孙念笑眯眯地吩咐人把镜子拿过来给昭昭看看,黑金搭配,尊贵又酷炫,可以!
  大猫猫叫一声,蹭蹭布料,孙念就让人收起来。
  李盛蹲好继续当模特给宫女比划,脑子里却不由得想起历史上的这个时候。
  历史上的嘉靖二年很不安生,开年便有蒙古小王子犯边,二月河南山东都有乱民,他自己也是被疾病缠身,身体虚弱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朝政力不从心,因此面对杨廷和的辞职威胁,是真的着急——自己病着,杨廷和再撂摊子,更没法子了。
  但是这一回,因为杨一清和王阳明早早被起用,被派出去巡视边境镇守关隘,可能是早有防备,蒙古虽说也有进犯,但并没闹起来,原有的兵乱也销声匿迹,没了这些事儿添乱,朱厚熜明显松快不少。
  更何况,孙念总是盯着他的身体,早上陪着去遛弯,晚上盯着泡脚按摩,还每天都有加餐,朱厚熜今年春日倒是平安康健。
  不光朱厚熜自己感叹贤妻待我用心,蒋太后也是对孙念这个儿媳妇满意极了,不愧是我丈夫生前亲自选的人家,果然好家教。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国家安定无灾无祸,朱厚熜自然有精神来找杨廷和的麻烦了。
  在科道言官的申讨下,杨廷和率先再此上疏休,在他的带动下,不久后,内阁大学士蒋冕、毛纪,兵部尚书彭泽、礼部尚书毛澄、刑部尚书林俊亦等各自以年老为由乞休,一时间辞职成风,竟无辅臣到内阁办事,公文堆积,事务繁杂。
  无论是杨廷和还是朝中大臣们,似乎都以为这只是又一次逼迫皇帝就范的政治作秀,但是,朱厚熜没再给他们复职的机会。
  自从他登基,但凡有争执,这些人便以此相胁,这些武宗旧臣,以杨廷和为轴心,自成一派,偏偏又占据了朝中各个重要关节,就像这次一样,他们一起辞职,害得朝中大事都无人处理。
  朱厚熜在文华殿中传旨,明显是压着怒气,就连旁边过来商量的袁宗皋和张景明、孙交几人都不说话,气氛非常压抑。
  “传令,召桂鄂、席书、张璁、霍韬四人进京。”——这是在大礼议之争中投向皇帝的心腹之臣,他已经知道昭昭曾经为这几人送行,还赐予宝珠,算是铁杆帝党;
  毛澄乞休,袁宗皋任礼部尚书;
  林俊亦乞休,以刑部左侍郎暂代职务;
  彭泽乞休,召杨一清入京接替兵部尚书一职;
  孙交起用为户部侍郎,随时准备接替户部尚书;
  ......其他官员调动也不少。
  在内阁诸人集体辞职的第三天,数道诏令从文华殿发出,朝野震惊。
  新的领导班子开始略带生疏地磨合,工作,事情仍然积压着,但是紧要的文件朱厚熜拿过来连夜商量批示下去了,剩下的,虽说事务繁杂,倒也不要紧。
  朱厚熜坐在文华殿里,像往常一样接过坤宁宫送来的汤品,他闻到一股清苦的味道,低头一看,今天是药膳啊,连着两夜都只睡了两个时辰,他觉得脑袋闷痛,这两天也没好生吃饭,皇后这是担心了。
  味道真是不好闻,怪不得昭昭今天都不肯过来。
  朱厚熜把有些苦涩的汤药咽下去,思绪有些飘远了,这药还是皇后叫了太医给他定的药方,药虽苦,效用却很不错。
  喝完后,他接过黄锦端来的蜜水,嘴里已经苦得有些麻了。
  但是,若忍不下这点苦,每逢天时变换他都要受一回罪,为了以后,这点苦,他还是能忍的。
  第130章
  朝中诸人一觉醒来,天都变了,杨首辅辞职了那么多回,每次小皇帝都好脾气低姿态地做足礼节请他回来主持大局,这次闹得更大,内阁的大臣们几乎都跟着上疏求去,小皇帝不应该更是诚惶诚恐求着杨廷和回朝吗?!
  谁能想到呢?这次皇帝硬气了,不但不低头,转头就叫人把之前那几位的差事顶了,那叫一个干脆利索,这回,倒是把那些老臣们逼到了墙角。
  你不是不给皇帝面子吗?皇帝这次也被惹毛了,也不给你们面子了,一个个地不是说年老多病吗?朕先让人顶上,也不说让你们走,就这么晾着吧,倒是要看看,尔等自行求去,反过头来,有没有这个脸皮自己回来?!
  ——倒是还真没这脸皮,来日史书工笔,哦,自己上疏求去,然后自己又腆着脸皮回来了,那是要让人笑话啊。
  但是他们也不都是真心想走的,起码,不想这样走。
  就算是想走,那也得是风风光光地致仕回乡,回了老家,也是声名卓越德行高洁,受乡人尊重,受仕子们追捧的大儒,但这算是怎么回事?
  还没允准辞职,倒是先把接替工作的人安排上了,皇城根底下谁没有两只利眼?都看得出是皇帝如今羽翼已成,心里主意已定,立志是要清理朝堂了,他们,是清理对象。
  朱厚熜知道朝中议论纷纷,也有不少人上折子暗戳戳地说他太过冷酷无情,不给大臣体面。
  朱厚熜对于这些折子,一律压着不批,体面?就他们要体面啊?我这个当皇帝的难道不要面子?被这么一次一次地打脸,我有瘾啊?
  杨廷和的位置暂且没有人替,但是他也不想在待下去了,两日后,杨廷和再上折乞休,朱厚熜挽留,杨廷和再求,皇帝允准,连带着当时跟着他求去的那些老臣们的乞休折子也都被允准。
  朱厚熜虽说心中郁郁,但理智还在,也还没像上辈子那样变得阴骘薄情,他多有赏赐抚慰,又派自己的亲近大太监去送行,算是给足了面子。
  一来,当初武宗崩逝,确实是他们这一届内阁成员在风雨飘摇时守住了大明,武宗一朝也是栋梁忠臣,如今君臣间生了龃龉渐行渐远,但他们当初也是有功劳的,这不能抹去;
  二来,杨一清和袁宗皋都劝他,朝中为此事已经是人心惶惶,不可再有风波,对于老臣们给个体面,也是安一安朝中人的心,没法子,这些人在朝中几十年,门生故旧弟子姻亲无数,总不能都不用了,还是要稳住人心往下走的。
  李盛去看了杨廷和离京,躲在树梢上看的。
  他的儿子杨慎在旁边扶着父亲,红着眼睛看着老爹离开,转眼就一幅咬牙发恨的样子,李盛叹气,可见文才高达不一定就人情练达,看这这样子,是心里不服气,为老父亲抱屈呢。
  刚才杨廷和倒是一脸放松宽和,他久在朝廷,也见多了这些事,如今自己成了局中人,愤懑是有的,但是到底还能把持住心境,还劝儿子要守心安意。
  但是很明显,杨慎没听进去,也是,他可是当年左顺门之变的领头人,怎么看也不是这种能听劝认命的人。
  李盛最后看了一眼杨慎,扭头跑回了宫里,文章憎命达,看来这一世,那首临江仙还是会现世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盛出奇得忙,就连自己本来也很忙的朱厚熜都注意到了。
  “昭昭这几天都出去吗?”早饭的时候他问黄锦。
  “回皇爷,昭昭这几天在宫里逛来着,连后面厨房、库房、工坊都逛了个遍,似乎很有兴致,每天都逛到深夜才回来,听回报的人说,今天去了宫外,去听了一天的说书的。”
  朱厚熜皱起眉头:“那昭昭这一天没吃东西?”
  黄锦心说您可太小瞧昭昭了,它听累了就去孙家吃饭,吃到一半闻着隔壁冯家的饭香,就叼着吃了一半的鸡腿翻墙去人家家里吃了炖鱼,还喝了鱼汤,晚上是去张景明大人那里吃的,一只猫干了人家半盘子虾仁,吃撑了不想跑还是陆炳把猫接回来的。
  他在旁边一说,朱厚熜也禁不住笑了:“也是,当年咱们还在安陆,昭昭就娇气得不得了,如今更是不受委屈了。”
  他正吃着,就看见门边一只大毛团子打着哈欠走进来,很不客气地跳上他面前的桌子,拍拍那罐子羊奶示意自己要喝。
  朱厚熜把猫猫抱过来撸了一会儿,感觉昭昭这毛都有点糙了,不如前几天顺滑:“昭昭,你这毛毛都粗糙了,在家玩几天吧,春日里京城风大,天儿也干燥,还有花粉,出去玩也不舒服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