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渊的这一举动,更为后世“郑元璹毒杀处罗”这一猜测提供了些似是而非的论据。
李盛看着这事儿就觉得,无论是天意还是人为,李渊这运数,是真不差。
当初刘武周受突厥助力进犯关中,突厥也想发兵,当时的突厥之主始毕可汗就“嘎嘣”一下没了,当时如果突厥和刘武周一起来犯,李唐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这一次的情节发展和上次高度相似,也是突厥想要来中原搅混水,趁着王世充牵制李世民进犯长安,然后呢?又没了一个,处罗下线,颉利上位,突厥新主登位,忙于内政,就腾不出手来折腾李渊了,为李世民在洛阳争取了时间。
李盛觉得,那会儿是没有论坛,要是有,这事儿少说得跟个几百楼。
标题:“始毕可汗、处罗可汗接连壮年而亡,是天意还是人为?”
1l:本路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都不是瞎子,突厥每次打主意进犯长安,就死个领导人,谁得好处,谁凶手最大呗,真是的,你们还觉得李家都是明君能臣呢!就会骂我们世充。——ip洛阳城宫苑
2l:李唐每年还都给突厥上贡呢,怎么可能会有这个能力去毒杀对面老大?那他干脆派人把河北、河南还有江南那几个都毒死不就完了?真能胡说,有时间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打仗,就像我们秦王殿下一样用战绩说话不好吗?能力不行,整天就会诋毁别人。——ip长安
3l:大家都是好好造反的老实人,该打仗打仗就好了,搞这种阴谋,不太好,我们河北这边的领导人老窦就比较厚道,绝对不会干这种事哒。——ip河北
4l:这事儿颉利可汗也是得利者啊,怎么不说他跟李唐合谋呢?要是按着正常发展,处罗执政,待他死后,他的儿子已经成年强大,也就是我们的少主,会继承汗位,还轮得到他这个弟弟?——ip突厥
5l:据说郑元璹在颉利可汗那里,颉利整天都要把他带在身边,说是监视,我看是保护吧,哼,要真是监视,用得着他一个可汗亲自来看着人?就怕谁把人弄了去审问,再审问出点什么要命的东西来,比如怎样合理实现兄终弟及之类的。——ip突厥
......
无论如何,突厥这一方是暂时按下了,北面的军事威胁暂时解除,李世民也松一口气,安下心来围困河南。
时间来到十二月,王世充治下的十一个州县都投降了李世民,洛阳成了一座孤城,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王世充再次求援窦建德。
窦建德接到王世充的第二封求援信时,正在死瞌孟海公。
他之前在李渊的默许下攻打罗艺,但罗艺能后世留名,说明人家还是有点真本事的,王世充带着大军打了几个月,愣是没打下来。
在北边占不到便宜,窦建德把目光转向了另一边的小范围割据势力——占据曹、戴二州的孟海公。
正打得上头的时候,王世充的信来了。
身边的中书侍郎刘彬劝他出兵。
“李渊在关西,我们在河北,王世充在河南,三足鼎立各安天命,现在唐军攻打河南,若是真打下来了,那李唐强盛,我们的情形就不妙了,不如现在发兵救一救王世充,我夏军和郑军联合,一定能逼退李世民,等他一走,郑军也消耗得差不多,您正好趁势夺取洛阳!”
窦建德动心了,主要下属给他描绘的前景也太美好了!
但是救洛阳是一回事,他还不想把自己的兵力过多地消耗在别人的战场上,于是打算晚点去,先让王世充和李世民互相消耗一阵子。
于是窦建德继续打眼前的孟海公,再苦一苦世充!
另一边,眼巴巴盼着援军到来的王世充还不知道,他被放置了......
第33章
王世充久盼援军不来,只能继续和唐军僵持。
时间来到了621年正月,距离秦王带军离开长安已经有了将近半年。
这天,屈突通巡视唐军营垒,遭遇了王世充的部队,李世民急行率领千余玄甲军救援,王世充大败而归。
在回程的路上,李盛看着两侧皂衣玄甲的将士,深刻感受到了一只强悍灵活的轻骑兵对敌人带来的巨大压迫感。
刚才李世民携骑兵轰然而至,恍若一大片黑云一般压过来,声势逼人,再加上这只骑兵前面的将领都是秦叔宝程知节这样的猛人,带着部下冲进敌阵,左右劈砍,像尖刀一样撕开了对方阵型的口子,令人望之胆寒。
但是这只骑兵也是很贵的,简直是花钱如流水。
骑兵的马都是优中选优的好马,一天光粮食就得造个七八斤,而且还有马具装备;骑兵自己要附加的价值就更多了,像之前李世民连夜急行军,李盛可以跟上,但他是被选出来的拔尖儿的好马,别的马可没有这么好的耐力,因此是需要替换的。
一般一个骑兵至少得一匹骑马,一匹备马,那备马也得有人给牵着,他的装备甲胄也是要有人给携带运输,穿甲卸甲也得有人伺候。
所以说,养一个骑兵,就要同时养着两匹马、两个步兵,而且骑兵是完全脱产的,平时就是操练,那兵器、校场、负责人、膳食都要钱啊!
就算是李世民,也是在李唐王朝站稳脚跟,自己也打了几场胜仗,本身有了权威,有钱之后才养得起玄甲军的。
李盛想了想后世拍电视剧动不动就是哪个将军手里有几万骑兵,之前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来,那简直就是胡说,别说有没有那么多马,就算有,也不是能养得起的。
他回了大营,看着李世民又要去议事,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结束,于是赶紧叼住他的衣摆晃了晃——他今天的点心还没吃呢!
李世民愣了一下,看着飒露紫一个劲儿地往他腰边的布袋子瞥,不禁笑着拍拍马脖子:“一天最不会忘的就是这个了。”
他把点心递给旁边的亲兵,让人牵着马走了。
李盛乖乖跟着走回马厩,喝了口水然后找了个晒得着太阳的地方,打算好好地享受自己的下午茶时光。
出来这么久,之前的点心早就吃完了,这是长孙氏又随着军粮寄送过来的新的一批。
飒露紫是个矫情怪兼挑食精,秦王府都知道,这次知道李渊派人以水路运送军粮,赶紧让家里的管家去打包了一大堆点心,托给家中堂叔,偷偷递送来了。
第一个是一块桃酥,有点碎了,但是还是很脆很香,里面还夹着不少坚果碎,李盛尝到了核桃的味道;
第二块是个圆圆的饼子,有手掌心大小,约拇指那么厚,中间点了个红点点,李盛歪着头看了看,不知道是什么,叼进嘴里一口咬下去,是山楂馅儿的!
居然有点像后世稻香家的山楂锅盔,好吃!
李盛吃得很开心,不自觉摇头晃脑地动了动身体,旁边喂它吃的亲兵笑眯眯地摸摸马头。
军中生活艰苦,就连他也很久没尝过甜滋味儿了,但是他却不觉得飒露紫吃点心有什么问题。
飒露紫可是救过他们秦王殿下的!还立过很多大功,帮他们秦王收揽了好几位大将。
神马就是有特权的!
吃完这两块,李盛舔舔嘴巴,把头往布袋子那边凑。
亲兵防备地看了他一眼,赶紧把袋子扎起来,塞到自己怀里了。
飒露紫之前因为吃点心闹过病,整个亲兵队都知道,谁都不敢给它多吃一口。
行吧,他也不是想多吃,就是想看看还有什么样子的。
李盛把目光从布袋子上挪开,走到一边喝水,甜食果然使人幸福!
另一边,李世民派出去的李君羡也回来了。
他受命去拦截郑国太子王玄应押运的粮草,把从虎牢运往洛阳的粮车队伍劫下,至此,洛阳外援未至,而后勤断绝,已经到了攻城的好时机。
于是,他一面集结军队部署决战,一面派宇文士及去往李渊处请求指令。
至于为什么要去请示一次李渊呢?自从上次在长春宫被冷待,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了父亲对他的猜忌,在一些事情上,也更加小心谨慎,避免父子之间出现更大的裂缝。
而这个人选也是正正好,宇文士及其实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但他在旧隋为官是就与李渊交好,两人还曾经以金环为诺,约定必然会相聚,后来宇文化及自己作死,宇文士及就去投奔了李渊。
而这次,作为李世民的代表,同时也是李渊的老友,这次的交流非常顺畅,他带来了李渊的回复。
“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非私家所有,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1】
有了明确的指令,李世民将兵线推进到了青城宫一带,打算兵临洛阳城下开始攻城。
但是王世充也不傻,他一看唐军动了,果断趁着对方还没扎营结阵,率领郑军冲杀过来。
李世民率领玄甲军上了邙山列阵,观察敌情,认为王世充已经把精锐部队带出来了,这是主力军孤注一掷,一定要沉重打击,最好打得王世充不敢再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