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而就在这个关节点上,京城最大的书斋里,忽然上新了一本新教材,
  名字直接就叫做状元案,
  书里面的内容,汇集了近十年的会试考题,详解答案附于册后,
  除此之外,还额外罗列了近三年里全国各地发生的政治性重大事件,并针对此,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押了几道考题,
  其实从前倒也不是没有人这样做过,但都没有这《状元案》编写的详细,可参考价值高,
  但凡是有些真才实学的,看完后,无一不说妙的,
  也正因为此,这本书才能在年前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风靡整个京师,
  更甚之,有的外地考生,千里迢迢赴京一趟,就是为了买《状元案》,
  当然,有人趋之若鹜,自然也有人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暂且不管这些人怎么看,只说这书斋背后的老板,可谓是赚大发了,
  而这有利可图的地方,自然也就不缺世家大族的身影,
  比起眼前的这点儿钱,这些人或许更在意的,是这本《状元案》出自谁之手,
  书斋老板只是个商户,虽然也有自己的人脉网,可是和天子脚下的皇亲贵胄相比,到底还是差远了,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没几天时间,便有不少有心人知道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于是近乎一夜之间,姜雪蕙的名字,传遍了整个京城,
  同样的,总有人因为她的女子身份,对其抱以怀疑,认为这样的书,根本不可能是出自一个小小女子之手,
  而凡事都有两面,有人鄙夷不屑,自然也有人推崇维护,
  但毋庸置疑的,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姜雪蕙早就料到的,
  也是她想要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古人诚不欺我,”
  “姑娘,你说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无论外界纷纷扰扰,姜府小院里的主仆二人,总算是有了足够的炭火和新衣过冬了,
  玫儿此刻正穿着崭新的粉白袄子,站在书桌旁数银子银票,
  而一身净蜜合色妆锦袄裙的姜雪蕙,正坐在窗前,手执一本书,翻看着,
  书的正面,写着三个大字,《道德经》,
  书桌一侧还搁置着一本《史记》和《诗经》,
  只看书的新旧痕迹,便可知,必定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来回翻开的,
  有这样爱读书的主子,玫儿自然也略识得几个字,
  只是一碰到什么之乎者也的,便一头雾水,
  从前这丫头便不明白,这书自家姑娘明明都已经读过好多遍了,为什么还经常翻看,
  不过现在她明白了,这大约就是姑娘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瞧瞧,若是小姐不读书,她们哪来的这些钱赚呢?
  作者有话说:" 原著太杂了,内阁锦衣卫,三省六部,还有他们的官服,这都什么跟什么,"
  作者有话说:" 反正都这样了,那就不纠结那么多了,直接大杂烩架空,"
  第1478章 宁安如梦—姜雪蕙(会员加更)
  “这话的意思就是,凡事,要想夺取它,就要先暂时给予它,”
  “如今我已经付出了,接下来,就只等着收获我想要的了,”
  姜雪蕙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飘渺,
  玫儿听的云里雾里,
  丫头呆呆地看了看眼前的银票银子,一时间想不明白,自家姑娘所说的收获指的是什么?
  难道不是银子吗?
  姑娘写书,拿出去卖,换得银子,这不刚好是一予一得吗?
  还有别的吗?
  “姑娘所说,难道指的是书斋老板,少给了我们银子?”
  “我们被坑了吗?”
  玫儿一瞬间瞪大了眼睛,脸颊鼓鼓的,气成了河豚,
  这丫头前些日子估计一直被刁难,所以总是蔫蔫的,如今吃得饱穿的暖,才总算是又有了精气神儿,人也活泼了起来,
  而这些变化,姜雪蕙都看在眼里,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大约如今整个姜府,也就只有玫儿待她之心,始终如初了,
  便是母亲,也到底对她生了隔阂,
  “大姑娘在吗?老爷请您到书房一趟,”
  思绪骤然被打乱,门外小厮的通传声,不复前段时间那般倨傲,她走出去的时候,那人的脑袋都还低垂着,态度甚至比之前十四年更多了几分恭敬,
  瞧,收获这不是来了吗!
  姜雪蕙垂眸,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面上不动声色的回复道,
  “知道了,我稍后就去,且容我更衣,”
  “姑娘客气,奴才在外候着便是,”
  厚厚的门帘重新被放下,那前来通传消息的小厮总算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心有戚戚,更是悔极了过去一年里随波逐流,跟着府里其他人一起,克扣大姑娘院子里的吃穿用度,
  原以为老爷和夫人都装作不知道,便是被发现了也无大碍,
  外面的人不知,可府上众人,基本上都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嫡出大小姐,
  所以纵然二姑娘不如大姑娘待人和善,可谁让二姑娘出手大方,又好糊弄呢,
  王兴家那婆子才在二姑娘的院子里当差不到一年,就攒够了给儿子娶媳妇的钱,听闻王兴老家还盖了新房子呢!
  钱帛动人心啊,谁不想成为第二个王兴,
  故而为了讨好二姑娘,只能投其所好,帮着欺压大姑娘,
  奴才欺压主子,别说,还真挺爽的,
  然而现在再回想起来,却是恨不得抽死当初那个鬼迷心窍了的自己,
  “哼~”
  躲在门帘后面,监视了许久的玫儿,在看到那小厮始终是一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模样后,心里这才觉的舒坦,
  “姑娘,这才是你说的收获吧?虽然不如银子实在,可着实是痛快,看看以后谁还敢狗眼看人低的跟着隔壁一起欺负咱们!”
  玫儿撒欢儿似的跑进内室,边说边接过姜雪蕙手中的披风,帮她披上,还系了蝴蝶结,之后又塞了个汤婆子,让她捧在怀中,
  “大雪消融的天,是最冷的了,姑娘可得裹得严实些,”
  “你也是,我让人多制了件袄子,和你身上这件换着穿,今年冬天格外的冷,你以前的冬衣就先别穿了,最冷的这几天,咱们都得注意保暖,”
  “呜呜呜~奴婢谢姑娘惦记,姑娘不用对奴婢这么好的,”
  玫儿的眼泪说来就来,
  她低头抚了抚身上的新衣,心里酸酸的,眼睛和鼻子也酸酸的,
  看她这样,姜雪蕙没继续煽情,只是扯了扯唇,安抚道,
  “傻丫头,这是你应得的,”
  “你是我的人,自然不能过的比别人差,”
  “有我一日,便有你一日,”
  姜雪蕙是真心待玫儿好,但同时也是想让那些下人们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没有错,但叛主之流,大多都不会有好下场!
  作者有话说:" 看看,这重生后的姜雪宁,她可真牛批,动不动就想捏死别人,我寻思着客观来说,七品官职的张遮,确实是高攀了姚家,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啊,不能因为你喜欢张遮,别人就说不得他不好了,"
  作者有话说:" 还有这描写,我了个去,姜雪宁总是高高在上的,其他人都在努力想留在宫里,难道有错吗?她上辈子不也是这样吗?说别人傻,都重生了,还自称本宫,还动不动就要教训别人,她咋这么厉害,整个就是降智,姜伯游才官至三品,那些一起的女孩,哪个不是大家出身,"
  作者有话说:" 说到底姜雪宁还是仗着燕临,长公主的势,"
  作者有话说:" 真服了,再看看这,"
  作者有话说:" 合着是个男的都得对姜雪宁起一些龌龊心思是吧,"
  作者有话说:" 这个女主角是真的不讨喜,她到底在骄傲什么?骄傲她重生?还是骄傲她当过皇后?还是骄傲她长的好看?"
  作者有话说:" 还有这,"
  作者有话说:" 画重点,女人的手段"
  作者有话说:" 画重点,嗤之以鼻,想勾搭谁勾搭谁,"
  作者有话说:" 所以,我一定要还原一下,上一世姜雪宁四处勾引男人的行为,"
  作者有话说:" 原著里,轻描淡写几句,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太在意,"
  作者有话说:" 说难听点儿,姜雪宁真不配重生,所有你觉得恶心的事,我估计她都做过,从她重生后动不动就想捏死谁的这种习惯性心理来看,上一世的姜雪宁在宫斗中,绝对做过包括但不限于甄嬛传里面皇后凉凉做的那些事情,"
  作者有话说:" 而且她还不止是在后宫,还跑到前朝勾搭朝臣,"
  作者有话说:" 关键这样一个人,她手中还有权,她还提拔了一些人,所以有时候不用她自己动手,一句话的事,就能直接或者间接的要了许多人的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