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第442章 步步惊心——宜修
年氏兄妹在胤禛面前做戏,胤禛至今都还被蒙在鼓里,自以为拿捏住了年羹尧,实则喜当爹了还不知道…
临近十月,年氏又诞下一子,取名为福慧!
在年底的合宫家宴上,宜修和胤禛同坐在一起,两人早已无话可聊!
酒过三巡后,胤禛忽然开了口,
胤禛(四阿哥):" 听说弘晖的福晋有了身孕?"
胤禛(四阿哥):" 几个月了?"
宜修:" 刚满三个月,"
胤禛点了点头,朝弘晖和儿媳那个方向看了眼,随后转过头没再说什么!
一时间,两人又沉默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宜修冷不丁开了口,
宜修:" 今年的雪下的可真大啊!"
宜修:" 若曦的忌日快到了吧?"
胤禛愣了下,一脸的恍惚,宜修看他这表情,忍不住冷笑了声,
宜修:" 瞧我这记性,都忘了四爷您是大忙人,哪会记得这种小事儿,"
宜修:" 只是可惜,犹记得那一年除夕,外面也下着雪,若曦穿着单薄的裙子,手拿梅花,在雪地里翩翩起舞,最后……"
宜修:" 最后死在爷的怀里,"
宜修也不是同情若曦,只是纯粹觉的,像胤禛这样冷心冷情的男人,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宜修:" 斯人已逝,雪花红梅再美,也抵不过时间的摧残,何况王府后院新人不断,"
胤禛(四阿哥):" 你不用讽刺我,我并没有忘记若曦,她永远都活在我的回忆里,"
宜修的话,令胤禛感到无地自容,可他从来不喜欢沉湎于过去,
他喜欢向前看,
胤禛(四阿哥):" 一味地纠结过去,只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
胤禛(四阿哥):" 若曦她在我心里,从不曾离去!"
胤禛皱着眉,回忆起往昔,心中烦闷又伤感,他仰起头喝完杯中酒后,站起了身,只是在转身离开时脚步忽然一顿,
胤禛(四阿哥):" 今晚,跟我回去吧?"
胤禛(四阿哥):" 王府不能没有女主人,"
宜修:" 还是不了,刚刚多饮了几杯,我头痛的很,"
宜修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胤禛几度想要伸出手去搀扶,可有人比他快了一步,
弘晖(青年):" 额娘小心,"
弘晖一直都在留意着这边的动静,一看到自家额娘起身,顿时就坐不住了!
不过幸好他来了,不然的话………
弘晖抬头看了眼胤禛,眼底深处藏着些许抵触,不过面上一脸温和,气势内敛,喜怒皆不形于色!
弘晖(青年):" 不劳烦阿玛,有儿子在,不会让额娘摔倒的,"
弘晖(青年):" 阿玛可以放心离去,额娘这里有儿子照顾,"
胤禛(四阿哥):" ……也好,到底是长大了,把你额娘交给你,阿玛也可以放心了!"
胤禛深吸了口气,深深的看了眼宜修,随即扔下一句话后转身就走,背影看起来有些寂寥,带着些许落寞和执拗!
胤禛(四阿哥):" 好好照顾你额娘,"
弘晖(青年):" 嗯!"
看着胤禛离去的背影,到最后弘晖都没能等来对方一次回头!
弘晖(青年):" ( 算了!)"
或许他们真的是没有父子缘分吧!
弘晖这样想着,绷紧了下颚,不想露出一丝一毫的软弱!
可这时忽然有一双柔软的手,抚上了他的脸颊,像是小时候那样,在他侧脸上轻捏了捏,
宜修:" 晖儿,"
宜修:" 晖儿想什么呢?别总是这么劳累,瞧你这脸上都没肉了!"
宜修:" 额娘刚给你做了一件新的大氅,貂皮的,正好这两天下雪,天气冷的很,"
宜修:" 你待会儿去额娘那里试试,"
宜修唠唠叨叨的声音,逐渐抚平了弘晖心里的失落,他忽然间就彻底释然了,虽然阿玛又有了新的儿子,可是他一直都是额娘的唯一!
作者有话说:" 一更!"
第443章 步步惊心——宜修(会员加更)
弘晖知道,宜修把她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就好像,他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
二伯羡慕不已,九叔更是眼红,
可额娘不爱他们,最多也就是喜欢,而这个喜欢,还是建立在他们愿意爱屋及乌的基础上的!
宜修:" 刚刚喝了不少酒吧?"
宜修:" 走,"
宜修:" 去额娘那儿喝碗醒酒汤,回头给你皇玛法也带一碗,叮嘱他别太劳累,这身子才好转了一些,"
宜修:" 这个冬天好像比往年更冷,额娘给你皇玛法也准备了几件保暖的衣物,你回头一并带过去,穿不穿是另外一回事儿,反正我这个儿媳的心意是尽到了!"
弘晖(青年):" 儿子知道,"
弘晖(青年):" 额娘总是记挂别人,自己也要保重身体!"
弘晖给宜修系上披风,母子俩搀扶着走出了大殿,
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
宜修:" 今年冬天确实比往年更冷,这一场大雪过去,怕是要冻死不少牛羊!"
宜修:" 听你十四叔说,你皇玛法召他商议,说想来年进剿策妄阿拉布坦,"
宜修:" 但是这一场雪下来,军需运输怕是成了个难题,"
弘晖(青年):" 是,皇玛法主张和平解决准葛尔问题,可是儿子觉的,这个隐患是非除不可的!"
宜修:"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儿,但是切记不能冲动,"
宜修:" 不能妄自尊大,你叔伯们的意见也要多听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身上总有你要学习的地方,"
弘晖(青年):" 额娘的教诲,儿子时刻谨记在心,"
宜修:" 额娘知道你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
宜修:" 额娘一直以你为傲!"
宜修欣慰的笑了,她踮起脚尖,弘晖低下了头,像小时候一样,脑袋在她手心蹭了蹭,傻乎乎的笑着,
弘晖(青年):" 儿子很庆幸有额娘一直陪着,"
弘晖(青年):" 小时候额娘牵着儿子,以后就由儿子搀扶着额娘,"
弘晖(青年):" 等到额娘走不动了,儿子就背着额娘,"
弘晖(青年):" 总之不管以后的路有多难走,儿子都会陪在额娘身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额娘,"
弘晖(青年):" 谁都不可以!"
弘晖感激胤礽胤禟他们的帮助,但若是有一天他们欺负了宜修,他一样不会手软!
就如同对待胤禛一般……
.
.
冬去春来,眼看着天气渐暖,然而在这个关头,一场风寒来势汹汹,让本已康复的老爷子再次倒下!
老爷子这一倒下,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又开始蠢蠢欲动,闹的朝堂上局势动荡,人心不安!
或许是预感到大限将至,康熙强撑着身体做下了最后的布局,他下旨将胤祯,胤祥派遣去了西北,让胤禟远渡重洋,朝中局势瞬间发生了改变!
胤禛做下最后的尝试,企图拉拢胤褆,两人合伙对付太子,
出乎意料的是,胤褆居然答应了,胤禛觉得不对劲儿,可年羹尧用手上的兵权说服(迷惑)了胤禛,
抱着富贵险中求,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在老爷子再次传出病危的消息后,胤禛果断以侍疾之名进了宫,并成功留在了康熙的身边。
他以为成功在即,熟不知有句话叫做姜还是老的辣,
作者有话说:" 今天完结不了了,明天吧!"
作者有话说:" 下一篇:救赎偏执男配马文才!"
作者有话说:" 女主皮相用这个怎么样?"
第444章 步步惊心——宜修
没有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是隔天忽然传出消息,说是雍亲王在侍疾时突发时疾,人事不省了,
皇上派人将其送回了雍亲王府,并安排了太医诊治,
然而这事发生的第二天,皇上就驾崩了!
紧接着就传出了雍亲王病逝的消息!
天子驾崩乃是国之大事,相比起来,雍亲王病死的消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些,
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紧盯着金銮殿上的那把龙椅!
按理说康熙驾崩,太子继位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胤礽却带着弘晖,召集文武百官,
在所有人的见证下,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拿出了康熙的遗诏,
当众宣读!
太子(胤礽):"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
太子(胤礽):"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
太子(胤礽):" 然则,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