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靠近她,自己好像也幸福了一点。
  至少在此时此刻,夏澍心想,他感受到了幸福。
  他也一样,幸福得快要死掉了。
  ……
  国庆假结束后,学生们又回来上学,继续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
  范莳雨因为拿到了乐队的签字t恤,在刘茗月面前炫耀了好几天,刘茗月嫉妒的双眼猩红,放学后就去地铁站附近买彩票,扬言要中个500万找回场子。范莳雨说这是夏澍给她抽中的,她也很无辜。
  刘茗月目露凶光:“那你把夏澍借我用下。”
  范莳雨:“你要干嘛?”
  “我要把他的囚禁起来每天帮我刮彩票,不中奖就拿小鞭子抽他。”
  “……”
  自从那晚的户外演唱会后,范莳雨和夏澍一个假期都没再见面。没有别的原因,明远只放三天假。第一天他陪了自己,第二天、第三天得赶作业了,回去后他们立刻开始疯狂考试,明远的学生被折磨得叫苦不迭。
  当然,他状态倒是蛮好,发来的打卡签到照依旧玉树临风。范莳雨看着看着,突然起了一个邪恶的念头。
  【范10雨:真好看呐我们小树,我都想卖给明远的女生赚钱了。】
  【夏澍:……】
  【夏澍:她们估计对我的笔记更感兴趣。】
  说的也是。
  其实这次她数学进步,也有那本笔记的功劳,范莳雨本想在国庆节找个机会请他吃个饭,结果根本没有时间。便当还是要继续给他带的,小姑娘心想,自己投喂了一个暑假,他现在看起来确实结实了很多,说明投喂有效。
  当初投喂的理由是街道要办厨艺大赛,一开始说是秋季,现在到了十月她又说延期。夏澍也没戳破,只是每个周日都雷打不动地喊她出来,帮她补课。
  除了数学以外,这位的语文和英语也都不错。范莳雨跟他一起学习一开始也会心态失衡,现在已经坦然自若,难题一遍不会就两遍,两遍不会她就躺平,夏澍每次都得温声细语地哄着她重新振作,再来一次。
  她也不算笨,难题被他细心地拆开讲个两三次,基本上就懂了。
  时间就这么到了10月底,某天临放学的时候,班主任老亮给每个人发了一张a4纸,说是要家长签好字带回来。
  范莳雨拿到后一看,上面赫然列着一行醒目黑体字——【昭立中学xx级高二学农社会实践活动告知书】
  “这个告知书下面是回执,如果家长同意让你们去,那就在回执上签字,明天统一交给班长。不同意的话得请假,只有病假条才能请假。”老亮老神在在道:“理论上都是要去的啊,到时候年级统计人数,咱们三班不能拖后腿。不能去的让你们家长给我打电话。”
  单子一发下来,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学农是申城高中雷打不动的传统,上一届的高二学长学姐们透露过口风,说是辛苦,但是挺好玩,而且一星期都没作业,大家其实都挺期待。
  有人问啥时候,老亮说等通知。
  有人问在哪儿,老亮说等通知。
  有人问能不能带手机,几人寝,老亮说不能带手机,然后等通知。
  大家就这么迷迷糊糊地揣着单子回家了。
  回到家后,老范和朱女士啥也没问,爽快地在上面签了字。这种务农的机会很难得,尤其是在申城这种大城市,让这些小朋友接触接触土地也不是坏事。
  到了晚上,老亮在班级群里发了学农活动的具体通知。
  和学长学姐们说的一样,活动一共是七天,往返都是学校统一包车,到申城远郊的金锄头学农基地。七天所有人都要同吃同住,不许带手机、电脑、ipad和游戏机。宿舍是四人间,男女分开。
  老亮还往群里丢了个附件,是七天的具体行程。范莳雨打开简单看了一眼,顿时眼前一黑。
  本以为是像体验农家乐一样劳逸结合,结果前几天全都是要下地的活动,锄地、拔草、摘豆子,摘完豆子还得磨豆浆、磨完豆浆再去做烧土灶,直到最后两天才稍微轻松点,安排了一个篝火晚会,算是结营仪式。
  【明月月:姐妹。】
  【范10雨:我看到了。】
  【明月月:这行程是认真的吗?学校真把我们当奴隶使?】
  【范10雨:你爸给你签字了吗?老范给我签得特别快,我估计我是得去了。】
  【明月月:签了啊,老刘巴不得我多吃点苦,他一直觉得我好逸恶劳,虽然我本人的确如此。】
  【范10雨:唉,完了。那咱俩争取一个宿舍吧。到时候我多带点零食,开开小灶,嘻嘻。】
  【明月月:那必须呀!我也带点。不过你别带水果啥的,上届的学姐说宿舍有蟑螂,果皮没丢掉容易招蟑螂,要是钻行李箱里就得带回家了
  。】
  【范10雨:????】
  【范10雨:怎么还有虫啊!】
  【明月月:呵呵。蟑螂都是好的,还有老鼠呢,我们这下子有好日子过咯~】
  范莳雨就这样怀着沉痛的心情交上了家长同意回执单,在七天后,又怀着沉重的心情坐上了学校巴士。
  家里的宝贝小囡要在学农基地一住七日,几乎与世隔绝,朱女士特地把自己出差的箱子给了范莳雨,又带她去超市里买了不少速食零食。
  泡面、牛肉干、干果这些要带上,万一小雨吃不饱可以解解馋;雨伞水杯、一次性内裤袜子也带好,到时候要住宿舍,四个女孩在一起,洗衣服总归不方便;还有几张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抽纸、湿巾、驱虫液、防晒霜,护肤品小样也是必需品。
  就这样夯不郎当塞了一大包,睡衣鞋子还没带,24寸的箱子已经满了一半。
  “这些够了吧?要是还缺啥东西,跟老师说,我开车给你送过去。”
  够了,很够了。范莳雨点头如啄米。
  临走前一晚,老范兴致缺缺,吃饭时唉声叹气,范莳雨也被他传染了,心情有些烦闷。
  也不怪她,她从小到大就没怎么离开过爸妈,小时候朱女士到处出差,至少还有老范陪着她;一家三口世界各地旅行,也是齐齐整整,从来没有让她一个人独自去哪儿过。
  看到老范的苦瓜脸,朱女士‘啧’了一声:“小囡就出去七天你就这样。到时候她要是考上了国外的学校,你不得抑郁症啊。”
  老范叹气:“你光说我,昨晚是谁搜那个学农基地搜到凌晨一点多?”
  “其实还好,我问过学长学姐,没那么辛苦。”范莳雨看不下去,安慰起两个大人:“而且老师都跟着呢,别担心啦。”
  虽然这么说,早上朱女士送她来巴士集合点的时候,小姑娘还是不争气地在妈妈怀里呆了很久,最后下车的时候,朱女士把小囡抱在怀里,轻轻梳着她的后脑勺,像小时候那样哄她。
  “不管遇到什么都别怕,给妈妈打电话,知道吗?这几天妈妈的手机都不静音。”
  “万一遇到你开会怎么办?”
  “开会哪儿有你重要,囡宝。”
  范莳雨呜咽了一声,脑袋埋在妈妈怀里不肯出来,最后还是朱女士看时间快到了,把这只树袋熊扒拉下来,送到了车上去。
  巴士统一集合点在申城博物馆附近,这里停了好几辆五颜六色的大巴车。昭立的是蓝色的,用a4纸打印好“昭立中学”四个大字,放在了车头处,还挺好找。范莳雨不一会儿就找到一辆,坐了上去。
  刘茗月仍是卡点到,她让范莳雨帮忙占个座。
  小姑娘到得早,空位还挺多,她挑挑拣拣,选了个前排的位置,在靠窗的地方坐下。
  屁股还没坐热,她就往朱女士停车的地方瞄了一眼,结果车子已经不见了。
  应该已经走了,她今天还要上班。
  小姑娘往座位里缩了缩。
  又过了几分钟,陆陆续续地又上来了几个同学。有的是三班的,也有一些其他班级。范莳雨有些无聊,时不时看向车子的大门,等着刘茗月现身。
  过了会儿,陶伊上车了。
  两个人的目光相遇,陶伊率先对她点点头,在她斜前方坐下。
  自从那次自己送她去医院后,两人的关系就缓和了很多。陶伊醒来还主动加了她的微信,给她转了2180。
  2180,是演唱会门票的价格。
  范莳雨点了接收,然后又退给她1090,因为她其实听了一半。
  陶伊没说什么,也收下了。
  自此以后两个人见了面都会打招呼。陶同学虽然还是冷冰冰的模样,但据范莳雨敏锐的观察,她其实会稍微扬一点唇角,大概一个像素点左右。
  莫名其妙的收获了成就感……
  车子七点半发车,现在已经七十分,车子里坐满了三分之二,还有几位比如刘茗月这种心态稳如老狗的踩点大王,范莳雨前后左右的座位都零零星星地坐了人。
  这个时候,突然一阵骚动,有几个男士凑到了窗前,叽叽咋咋地议论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