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上辈子她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上,只知道订单来来回回拉扯,食品厂上下也都心力交瘁,最后给了杨黛什么样的奖励,夏子清并不清楚。
只知道事情了结之后,杨黛家里多了一辆自行车。
夏子清原本猜测,可能是食品厂将自行车票当做奖励给了杨黛。
但是今天去了一趟百货大楼,夏子清明白,杨黛手中应该是有自行车票的,她早就有买自行车的打算。
“总不会亏待我们的。”杨黛的视线落在会议室墙上的画像,微微移开眼睛,又去看放在桌上的书。
这本书十分常见,即便是不识字的人家里,也会出现这本书。
书里都是伟人的语录,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起初的时候,杨黛觉得有些不适应,但如今已经能将这本书的语录倒背如流。
“你说得对,食品厂总不能让人失望。”
夏子清话音落下,很快门口就有了响动,是厂长和郑华生两个人一起过来了。
“两位同志久等了。”厂长态度和蔼,笑眯眯心情很好。
很快食品厂便说出了自己这边的答案。
“经过我们厂办开会决定,想要聘请两位为临时工,每个月二十块钱的工资,两位意下如何?”厂长一边说,一边注意两人的神情变化。
起初的时候,食品厂找上杨黛是死马当活马医,当时郑华生虽然没有同杨黛谈好最后的报酬,但其实找到杨黛之前,食品厂就已经开过会了。
如果订单不能成,那么只给杨黛一个辛苦费两块钱,当做画画的报酬。
如果订单成了,那就将辛苦费升到十块钱,外加一些票证上的奖励,但也不会多多少,毕竟整个食品厂也捉襟见肘呢。
但是没想到,最终的订单,超乎食品厂的想象。
不仅成功谈下来了,还因为两种方案无法抉择,订单直接翻倍了。
那么之前食品厂商量的给出的报酬,听起来就太低了。
可是再向上加码,到底应该给两人什么样的奖励,食品厂不得不再次开会讨论。
好在夏子清因为需要给埃尔德充当临时的翻译秘书,最近并不在。
食品厂也有了正当的借口拖延,说两个人都是食品厂的功臣,正好等夏子清回来再谈这件事。
食品厂为了两个人的奖励,扯皮了好几个会议,最终在厂长和郑华生的努力之下,终于将临时工的名额落定下来。
“虽然现在是临时工,但是我们厂子也会积极和上级沟通,一旦我们厂有了正式职工的名额,我们厂一定不会让两位受委屈的。”郑华生跟着补充了一句,表明食品厂的态度。
食品厂因为外商订单起死回生,为了尽快完成订单,食品厂这段时间其实一直都在扩招。
但是招进来的工人,无一例外,都是临时工。
政府那边给出的批示,说需要看食品厂后续的发展,如果订单能够长久,那么才会考虑给出正式工的名额。
毕竟外商的订单,还是第一次,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正常来说,临时工的工资,一个月十七块五,但是考虑到杨黛和夏子清两人的贡献,特意将两人的工资定到了二十块。
“如果两位愿意,那么从明天起,两位就是我们食品厂宣传科的工作人员了。”郑华生的声音还在继续,“两位同志还有什么额外的条件吗?”
杨黛还在放空自己,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尝试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对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杨黛意识到户口的重要性。
农村户口可能会让她失去很多机会,可能一直不会有单位接受。
但如今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如今只是临时工,但食品厂给出了能够转正的应允,应该不会轻易食言。
“临时工也要天天来上班?”夏子清的声音传进了耳朵,正在和郑华生谈判。
夏子清虽然高兴一个月有二十块的工资,但是她还有别的安排,如果食品厂强烈要求需要每天上班的话,她宁可放弃这份工作。
“你们放心,如果是担心上班路远,我们厂里有宿舍提供的。”郑华生看看两人,又补充了一句,“两人间,你们两个一起住。”
杨黛本来一直默不作声,但此时听到郑华生的话,摇了摇头。
她是不会和人同住的,即便她如今和夏子清的关系已经突飞猛进,但也不会考虑和夏子清同住。
和人同住,就代表着自己的秘密有被泄露的风险,杨黛拒绝这样的做法。
会议室有些僵持,厂长开口,“那两位一周上班三天,如何?”
杨黛看向夏子清,她其实对于整天上班这件事情,没什么想法。
毕竟她还没有参与过这样的工作,此时的心里更多的是好奇和跃跃欲试。
但条件是夏子清提出来的,杨黛也不会轻易辩驳。
况且她想到了外面的太阳,如果上班每天要顶着太阳,汗津津的,那这个班还是不上了吧。
厂长又和夏子清扯皮了一会儿,最终达成了一致,一个月二十块钱的工资,日常情况下,一周上班两天。
但是如果宣传科任务繁忙的时候,两人都需要日日来上班。
谈好条件,郑华生又带着两人去车间参观。
此时食品厂的车间,热火朝天,是整个食品厂最有人气的地方,工人的脸上也没了之前死气沉沉的模样,各个都精神焕发。
看到郑华生带着杨黛和夏子清走进来,都十分亲热地同三人打招呼。
从食品厂出来,夏子清突然同杨黛说起有关曾明杰的事情。
这人是埃尔德专门从国外带过来的秘书,本应该好好促成两方合作,但是却故意从中作梗,事情结束之后,夏子清想不明白曾明杰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是打工人,好好按老板的意思谈合作就好,况且县城食品厂同曾明杰无冤无仇,曾明杰根本不必如此。
“我打听了一下,这个人好像……”
夏子清话还没说完,两人身前突然再次出现了旁人。
第39章
“你怎么还跟到这里来了?”夏子清抬头看向对方,语气中有些不耐烦。
虽然这人拿了介绍信证明自己,但是在夏子清看来,这人根本没有什么说服力,长得就不像是文工团出来的。
“同志,我们找个地方谈谈怎么样?”廖天栋不愿意放弃,依旧站在两人跟前,不愿意动。
“同志你好,我是京城制片厂的导演章勇。”廖天栋身旁的人,对着杨黛介绍自己,“如果同志有时间的话,还希望我们能聊一聊。”
杨黛不认识这两个人,她对文工团没有兴趣,对于电影导演更是一无所知。
壹零五七二九柒七一八
但是还不等她出言拒绝,余光便看到了夏子清略带震惊和惊喜的表情。
“好,我们聊聊。”话到嘴边,换了一种意思。
廖天栋松了一口气,“我们在招待所长期包了一个会议室,如果两位愿意的话,不如去会议室说?”
廖天栋其实更赞同
在饭桌上说这件事情,但是这会儿并不是饭点,况且杨黛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耐心。
“你认识那个导演?”杨黛说导演两个字的时候,有些迟缓,这应该是个职位,但是这个职位具体是做什么的,杨黛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夏子清点点头,又很快摇头。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他拍的电视剧和电影很有名的。”夏子清小声同杨黛咬耳朵。
这会儿章勇导演还是个年轻人,并不出名,但是夏子清知道,几年后章勇就会凭借一部电视剧,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成名之后的章勇,一直都是高产的代名词,从八十年代,一直奋斗到了千禧年,基本上产出的电视剧全都是爆款。
隐退之后,娱乐圈还有章勇的传说。
九十年代,章勇拍了另外一部大爆整个亚洲的电视剧,当时的夏子清正在给自己寻找新的出路——摆地摊。
当时的夏子清已经经历过几次失败,手头的积蓄不多,经过多次观察之后,她选定了在校门口卖文具,而这些文具上印的全都是章勇那部剧里的人物。
这次摆摊让夏子清小赚了一笔,但是由于她入场太晚,竞争太多,到底没有真正发财,而且将这笔钱投资到水果上之后,夏子清便再一次失败了。
也正是因为此事,夏子清对章勇的印象深刻。
杨黛连收音机都没有听过,对于电视机的印象也只来源于在百货大楼看到过。
但是百货大楼也不会把电视机打开让大家白看。
杨黛对这一切的理解都太浅薄,不过看夏子清这么激动,对方应该确实是个名人。
四个人坐在会议室里,廖天栋几次都想说话,但是搓搓手最终什么都说不出来。
“您想说什么?”无奈之下,杨黛主动开口,本来从食品厂出来后时间已经不算早了,再耽误下去,估计还不等她回家,天就要黑了,“如果是文工团的事情,廖同志就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