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那是我堂叔!”胡平这句话说得特别有气势。
  这就是家里人多的底气,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亲戚朋友。
  “今天中午国营饭店,我请你。”韩霖很快做出决定,将胡平激动得吱哇乱叫,韩霖默默加快了骑车的速度。
  韩霖去县城上班,杨黛则坐在杨母身边,将自己昨天的经历,仔仔细细说给杨母听。
  “你说那个外国人还夸你?”杨母又追问了一句,脸上的表情不可置信。
  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己女儿还有这么一天。
  先是上报纸投稿,后来又是在村里画宣传画,现在都开始给洋人画画了。
  “你这都是啥时候学的?以前上学的时候怎么没听你讲过,你还有这种天赋?要是早知道的话,咱们也早点培养培养你。”
  杨黛的表情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要是我说了实话,你可不能骂我。”
  杨母:“说吧,从小到大,我骂你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我上课的时候觉得无聊,就自己在课本上学的。”这是杨黛的实话,虽说这种事情不是她本人做的,但她确实有证据。
  很多初中的课本上还有当时临摹的印记,而且把书本按照年级分类,还能一点点看到画技的进步。
  这也是杨黛为什么敢直接展现画技的原因。
  原身虽然学习不好,但毕竟是高中毕业,在黄庄大队属于知识分子,能写出文章并不算多么出格的事情。
  会画画,也是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还能找到证据,根本不怕别人问起来。
  “我想着,以后也学学洋人说话,这样我也能直接和洋人交流了。”
  杨母这会儿对杨黛做出的所有决定都举手支持,十分赞同。
  “我腌了鸡蛋和鸭蛋,等你到时候找夏知青的时候,都带上,就当是学费了。”
  “我还攒了棉花和布料,夏知青会不会做衣服,要是不会做衣服,我再帮她做身衣服。”
  “还有等秋收之后,天就冷了,让你公公去知青点看看,知青点都是老房子,门框房顶之类的很容易出现问题,正好你公公是这方面的好手。”
  在杨母心里,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杨黛的学习让路。
  杨黛既然想跟着夏子清学洋人说话,那么家里自然也要和夏子清打好关系,让夏子清对杨黛印象更好,如此也能更加用心地教导杨黛。
  杨黛清楚杨母的慈母心肠,忍不住抱住杨母,头埋在杨母的肩头,久久没有说话。
  杨黛身为成国公府的嫡女,在家中自然受宠,但是对于母亲的印象其实并不多。
  杨黛并不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年幼的时候跟在祖母身边听从教诲。
  后来被选定成为太子妃之后,便开始亲自被祖父教导。
  杨黛知道母亲自然是关心她的,但是这种关心在杨黛看来,有一种走形式的感觉,母亲并没有多少慈爱分到自己身上。
  对这一点,杨黛一向都接受良好,毕竟自己不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况且自己能得到祖父的疼爱,已经是成国公府中独一份,自己不应该奢求更多。
  而穿越之后,杨黛真的从杨母身上感受到了慈母心肠,对待杨母自然也越来越亲热。
  杨母知道杨黛的安排,明天准备去给关长林道歉,此时自然也说起了关长林。
  杨黛:“以前是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舅舅的医术明明很好,上次给我的膏药很有效。”
  “那膏药是咱们家祖传的,你要是用着好,我再给你拿点。”杨母这里是不缺膏药的,当下就要起身去拿。
  杨黛跟在杨母身后,充当杨母的小尾巴。
  “明天我和你一起去,上门之后,就算你表哥表姐对你摆脸子,你也不能撂挑子。”杨母再一次叮嘱,担心女儿明天反悔。
  “您放心,到时候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杨黛连连保证,她肯定会和关长林打好关系。
  关长林上次说话语气虽然凶巴巴的,但依旧关心杨黛。
  况且和舅舅家多走动走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一下她的名声。
  再者和一个大夫关系密切,以后她从空间拿出药材药粉交易,也不怕露馅。
  对于杨黛而言,这简直是一举多得。
  第32章
  杨母留杨黛在家里吃晚饭,杨黛拒绝了。
  杨母恋恋不舍地送杨黛离开,叮嘱这段时间杨黛如果不忙的话,就多多回家吃饭。
  杨黛二哥杨成军的婚期一天一天临近,虽说现在的杨黛比结婚前有了不小的变化。
  但是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肯定不愿意和王立夏多见面。
  但王立夏马上就要成自己的儿媳妇,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所以杨母想趁着这段时间多多见见女儿。
  杨母的很多想法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杨黛其实能理解。
  杨黛这些日子确实在一点点改变自己,致力于用各种事情洗清原身的名声。
  但是和王立夏和平共处这件事情,暂时不在杨黛的计划列表中。
  杨黛婚后的变化虽然大,但是认真追究起来,还属于有迹可循。
  而突然之间缓和她和王立夏之间的关系,显然不符合这一点。
  离开杨家的时间还早,杨黛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大队长家里。
  她想要问问给家里通电的事情,没电这件事情她忍受了很长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也做了一些让大家关注的成绩,这个时候提出通电,并不会太显眼。
  但是这会儿大队长家里没人,连大队部的办公室里都没有人。
  眼看一无所获,杨黛准备回家,路过大队的小学,正好赶上里面的学生放学。
  杨黛看着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往旁边的地方避了避,准备等过了放学高峰期之后,自己再走。
  小孩子们蜂拥而出,杨黛耳边全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虽然吵闹,但杨黛听着还是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杨黛,我正想去找你。”大队长的声音传来,杨黛扭头看去,发现大队长正和校长并排,从学校里出来,后面还跟着祝庆国几个老师。
  “我们这次的宣传墙在公社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大队长语气激动,想要伸手拍拍杨黛的肩膀表示赞赏,很快又若无其事收回。
  “公社奖励了我们工业券,还有一对暖壶和几对枕巾。”这东西不算多,但是大队长却很高兴,毕竟得了第一名,他这个大队长脸上有光。
  “工业券你们宣传小队的人平分,一人大概能有个两三张,暖壶就专门奖励你。”大队长红光满面,
  话语没听,“还有你之前报纸投稿,公社和县里那边也给了奖励,布票,粮票糖票都有,等明天我给你送过去。”
  “咱们大队没有公社和县里大方,不过我和大队的干部都商量了一下,过几天分粮的时候,多分二十斤粮食,当做奖励。”
  “咱们大队就这个水平,杨黛你也别嫌弃,以后要是还有稿子产出,你尽管投稿,多多为咱们大队争光。”大队长见到杨黛之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之中。
  这会儿在他眼里,杨黛是整个大队的福星。
  黄庄大队的发展一直中规中矩。
  以前大队长去公社或者县城开会,挨批评轮不到他,被夸奖也轮不到他,完全就是个参与会议的隐形人。
  但是这次开会不一样,因为杨黛的缘故,先是报纸的稿件被县里和公社轮番表扬了一次,又因为宣传比赛获得第一名,大队长在公社可以说是大出风头。
  而且这次黄庄大队的拖拉机也终于被公社批准下来了,秋收的时候黄庄大队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找别的大队共用拖拉机了,一想到这一点,大队长脸上的笑就停不下来。
  从公社农机站申请拖拉机这件事,起初是杨黛的父亲杨胜牵线的。
  当时大队长的想法就是先找到农机站的关系,只要肯批一台拖拉机,不管有多老旧,不管需要怎么保养,但是先把拖拉机这个名额占住就行。
  后来杨黛和韩霖从县城回来的路上救了农机站的同志李安,李安专程来黄庄大队对着杨黛夫妻两个道谢。
  身为黄庄大队的大队长他自然是希望大队越来越好,能用的关系自然要赶紧用上,当时他的想法就是能有一辆新的拖拉机,即便不是全新,最好也要有□□成新,这样每年还能节省一笔拖拉机的保养费。
  对于黄庄大队这个请求,农机站那边同意了,找了个九成新的拖拉机准备批给黄庄大队。
  但是这一关,却一直卡在公社那里,拖拉机的批准迟迟不下来。
  大队长一趟一趟往公社跑,希望赶紧将拖拉机收入囊中,好将大队选出来的拖拉机手送到农机站培养几天,正好赶上秋收。
  但是公社一直卡着,大队长也只能干着急。
  只不过昨天大队长突然在家里见到了自己媳妇口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侄子,倒是让大队长有了点别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