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只是侧门的进入需要运气。
  但是这次显然也是不同的。
  宅子大门没有人守着,宅子里面也毫无动静。
  韩霖没再进去,而是再次在外面耐心等着,看到从里面跑出来两个瘸着腿的人之后,才再次从黑市离开。
  “这次是捡漏,但是之后黑市怕是不能去了。”韩霖说完又重新低头整理这些票据。
  这是韩霖第一次见到这么齐全的票证,除了常见的粮票,肉票,工业券之外,还有自行车
  票,电视机票,缝纫机票和收音机的票证。
  “这个票证贩子这次可是亏大了。”不说电视机和收音机,一辆自行车在百货大楼卖一百二十元,一张自行车票在黑市也至少能卖到一百元。
  而这堆票证里,自行车票有五张,电视机票有一张,缝纫机和收音机各有三张。
  如果转手将这些票证出掉,手上就会多不少钱,但显然这件事情目前并不适合出手。
  “公社的黑市这么乱,也不知道县城那边怎么样。”
  两人去了一趟县城,虽然有些慌乱和忙碌,但是一路上也听到了别的消息。
  不仅是公社的一把手换了,连带着县城的一把手也是上面重新调来的人。
  “听说县城的一把手,之前是下放的,如今反而高升了。”家里没有旁人,但韩霖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
  杨黛挑了挑眉头,这个消息她倒是没有听说。
  这几年各种干部下乡改造的人不少,就连黄庄大队都有几个,住在牛棚,每天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每隔几天就要在大队游行一圈。
  而这些人下来改造这么些年,还没有一个能回城的。
  现在这个县长能在改造之后回城,并且立刻成为一把手,身后肯定有人。
  这样的想法在韩霖和杨黛的脑海中逛了一圈,夫妻俩最终还是选择熄灭蜡烛,翻身睡觉。
  毕竟县长什么的,距离两人还是太远了。
  两人现在的追求,还只是在生活水平线上挣扎。
  晚上睡得晚,早上自然也不可能早起。
  吃过早饭之后,两人才去韩家还自行车。
  韩母见到两人,难免又念叨了一通,希望两人好好上工。
  但杨黛是真的不喜欢上工,好在她婚前也大差不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油盐不进,韩母也没有办法。
  韩父倒是将韩霖再次留了下来,他希望韩霖能够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日后不至于饿死。
  “县城的化工厂最近准备盖新宿舍楼,你这几天多跟着我去房管科走动走动。”韩父一脸严肃,但看向韩霖的时候,多了几分耐心。
  韩霖点头答应了,和房管科打交道,总比在田里赚工分划算。
  韩霖和杨黛两人其实都是一样的想法,只在黄庄大队赚工分时不划算的。
  想要在这个时代,光明正大过上好日子,去当工人才是最划算的。
  如此家里买东西便不用遮遮掩掩。
  但是城里招工轻易不会招到乡下,同县城的房管科打交道反而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杨黛从韩家离开,自己则去了小学。
  今天是小学老师招聘公示的日子,杨黛虽然知道自己没戏,但是依旧想要去看看。
  杨黛到学校的时候,公示牌前围了很多人。
  小学老师一共只招两个人,因此最终的结果公示,名字写的很大。
  虽然前面很多人围着,但杨黛还是一眼就看见了。
  排在第一个的是之前试课的时候就闹出很大轰动的祝庆国,而第二个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夏子清。
  夏子清不是黄庄大队的人,而是去年刚来的知青。
  大家围绕在名单前争论,争论的点也大都在夏子清身上。
  在名单出来前,不仅杨黛觉得知青完全没有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
  黄庄大队的小学扩招,如今不只黄庄大队的学生,还有隔壁几个大队的学生。
  因此招收老师的时候,也会考虑周围大队,但知青是绝无可能的。
  结果现在知青竟然当了大队小学的老师,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气。
  而校长也十分强硬,认为夏子清是个好苗子,是个好老师,大队的人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知青。
  “知青们的户口已经迁到了黄庄大队,那就是黄庄大队的人。”校长在黄庄大队很有威望,他站出来为夏子清说话,还扯上了户口。
  大家即便是心中还有意见,但也只能被迫接受。
  杨黛站的远一点,勉勉强强看了场闹剧,准备跟着人群离开,去往杨家。
  杨父帮忙落定的工作,杨黛是不准备去的,家和万事兴,她已经不是原来的杨黛,自然要比原来更有分寸。
  “杨黛。”身后传来声音。
  杨黛原以为会是自己的死对头兼准二嫂王立夏。
  转过头却发现自己猜错了,叫住自己的人,竟然是毫无交集的知青夏子清。
  “杨黛同志你好,我叫夏子清,很高兴认识你。”夏子清伸出手,同杨黛握手。
  “我听说杨黛同志给报纸投稿了,希望杨黛同志心想事成。”夏子清脸上的笑意很浓,看起来也十分真诚。
  杨黛虽然搞不清楚夏子清为什么要主动同她打招呼。
  但是对方热络,自己肯定不能冷着脸。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
  夏子清倒是很快将自己的来历说个清楚。
  来自沪市大城市的知青,家里都是工人,只是兄妹四人,注定要有一个下乡,夏子清便主动请缨下乡。
  夏子清说话不急不缓,杨黛倒是同人聊得很感兴趣。
  但是依旧对夏子清的示好摸不着头脑。
  杨黛仔细回忆了一圈,依旧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夏子清赏识的。
  但有人主动交好,对自己坏透的名声也是一种帮助,杨黛没必要将这件事情往外推。
  杨黛回杨家的时候,杨家只有杨母在。
  “我听说咱们大队准备从公社引进拖拉机,到时候肯定是需要拖拉机手的,你回去让韩霖准备准备。”
  当拖拉机手,肯定要比在田里赚工分强。
  “你和韩霖说说这件事情,回去再找找你公公,趁着拖拉机的事情还没人知道,你们早点将这个事情落定下来。”杨母神神秘秘的,虽然说的只是计划,但是心中已经打算好了。
  毕竟拖拉机这事情,最初的牵头打听消息,其实还有点杨父的功劳。
  而韩家那边,韩家老大是小队的会计,韩父自己也和大队长交好。
  两方共同出力,只要韩霖不上赶着丢人,拖拉机手肯定是跑不了的。
  韩霖成了大队的拖拉机手,比下田清闲,名声也能好点。
  到时候自己女儿也在公社上班,夫妻俩的日子可算是起来了。
  她这个当亲妈的以后就不用日日操心。
  杨黛这次回来,就是想通杨母说工作的事情。
  这工作她是真的不能要。
  杨黛刚张口说起这件事,门外便传来了喊声。
  “杨黛,杨黛,你家来人了,你快回去看看。”
  “对方还开着拖拉机呢,真威风!”
  传话的人来得快也去得快。
  杨黛想到了昨天送去医院的人,没想到这才一天的功夫,对方竟然出院了。
  杨黛快步走回家。
  杨母听到拖拉机三个字,自然也不甘落后,一时间黄庄大队的人都朝着杨黛家里走去。
  第14章
  杨黛走回家的时候,韩霖已经到了,正在同人说话。
  “多谢你们夫妻,要不是你们,我这条命就保不住了。”来人看到杨黛之后也十分激动。
  外面的人在围着拖拉机看热闹。
  杨母和韩母则去了厨房烧水泡茶,虽然不知道这人到底为什么过来。
  但是能开着拖拉机过来,对待杨黛和韩霖又十分感谢,自家的礼数也应该做足。
  “韩同志,医生都告诉我了,昨天要不是你帮我提前用药止血,等我到医院怕是人都没了。”李安说着自己的眼泪都要掉下来,昨天翻车翻得太快,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任何保护措施都没有做。
  按照医生的话来说,如果不是遇到好心人,提前帮他止血,并且将人送到了医院,他迟早会因为流血过多而失去呼吸。
  杨黛看向韩霖,发现拖拉机翻车之后,她的主要心思都在那对母子身上,拖拉机的司机一直都是韩霖在处理。
  如今听来,韩霖竟然还提前替人处理了伤口。
  李安絮絮叨叨的,对着韩霖和杨黛感谢了又感谢。
  杨黛也终于搞清了对方的身份。
  竟然是公社农机站的。
  杨黛看向韩霖,突然想起今天杨母所说的拖拉机手的事情。
  “我
  这条命是你们夫妻救下来的,你们要是不嫌弃咱们就就是兄弟,以后但凡有用得到的地方,你们只管吩咐。”李安的头上还包着纱布,为了治疗,头发全都剃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