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转运使还在盯着人扎营,他也不是小气人,沈知衍一行便先进了驿站。
  驿卒慌忙来迎:“大人,今日站里人多,得用的房间不多,还望大人见谅。”
  沈知衍早早便看见了驿站里的官差,他点点头:“无妨,与我两间房,再要些热水便可。”
  驿卒千恩万谢地领着沈知衍一行人先安顿下,随即又颠着脚赶去打水烧水。他们这驿站平日里连个人影都瞧不着,这一下子来了这么些人,便让只有五个驿卒的驿站愈发局促起来。
  年老的驿卒眼珠子一转,去与押运囚犯的衙役商量,借几个囚犯打水烧水再做些清扫活计。
  猝不及防的,林芷就这样撞见了这个时代被流放的犯人。
  草鞋单衣,不,身上只能说是破布条子,更多的是层层扎在身上的稻草。鞭伤、裂口、流脓的冻疮,在这些原本权贵人家出身的人身上便格外显眼。
  “大人,这是您要的热水,可要我们抬进去?”两个少年人抬着一大桶冒着热气儿的水,很有分寸地停在沈知衍他们房前,沉沉的扁担压在他们肩上,似乎连腰都弯了几分。
  沈乐海和沈发上前接过,两人拱手行礼后便走。
  “瞧着可不像是干粗活儿的人。”沈发努努嘴小声说。
  “噤声,人多眼杂,别惹麻烦。”沈乐海小声斥道。
  等林芷一行人梳洗完毕了,转运使才过来,他手中提着四条巴掌大的小鱼对沈知衍道:“沈大人,你那大酱与我一碗,我不白要你的。喏,拿鲜鱼与你换,你可别嫌这鱼小,西北少河,自然不会养出大鱼。这巴掌大的鱼,在这儿,可是顶顶大了!”
  第59章 宣威县
  队伍再次出发的时候,广袤的天地间总算不止只有这一支队伍了。
  押送流犯的衙役,保持着一个稍远的距离默默坠在后头。押运犯人有期限,若是到时间没将人送到,他可是要吃挂落的。可他也不敢与运粮队伍争道,幸而领头的转运使还算明理,默许了他们远远跟随。
  林芷悄悄问沈知衍:“那些人会被送到哪儿?”
  “会根据边城的需要送往各地,修筑城墙、开荒垦田,何处需要劳役就送往何处。”沈知衍瞧着林芷,还有句话他没说。边关不稳,其实这些人还有个最大的去处:战场上站在最前排的那群人。
  林芷没说话了,沈发活泛,短短一夜,他已与驿站的驿卒混熟了。林芷便从他那里知道:这群流犯原是一个大官的族人,大官犯了事,主家被斩,他的族人便被判刑流放。至于犯的是何罪,驿卒便不大清楚了,他也没那个兴趣去打听。
  从前的贵人成了阶下囚,还有正当的理由,他可得抓紧机会好好使唤使唤。
  队伍一路西行,又走了一整个白日,风声里带来了些许铃声。待一行人走近重兵把守的关隘时,瞧见了前头递交文书的商旅。清脆的铃声就是自那队商旅中传来的,悠长清脆,是驼铃。队伍挺长,骆驼和马骡喘着粗气,嘴里冒出一团团白气,压根顾不上啃上两口地上新长出的嫩草。
  商队通关,转运使和沈知淳上前递交文书,盖上官印后,队伍便继续向前。
  林芷的眼神黏在前头的商队上,这个朝代也有去往关外走商的商旅,那便很好。整个河西地广人稀,辽阔的武威郡只十个县,商旅赶路总要歇脚。林芷回忆起自己唯二露宿荒野的经历,若是没有意外,商旅必是会选择城内停留。
  宣威县即便是再穷,只要有商旅经过,林芷就有信心把那地方盘活了!
  沈知衍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过了这道关,再走两三日,便能抵达武威郡了。”
  他脸上是少有的放松,入了武威郡,头一件事便是去找大夫。这一路上林芷从来没叫过苦,可他心里头坠坠的,总得看过大夫才能放心。再者,入了武威郡,离他赴任的宣威县便不远了。无论那里如何,在经过漫长的四十七天后,终于抵达目的地,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便总算能落地。
  一行人听见后,便是稳重如沈知淳也露出几分放松:“这便好,虽已过了芒种,可还是能再种两茬菜。听说这儿的县衙占地极大,咱们先将住人的地方收拾出来,再赶紧种些芦菔、韭菜和小葱。”
  沈知淳已瞧出来了,这里地贫水少,捡些好长活的菜种下,好歹能吃个新鲜。
  翻越洪池岭一路向西,沿着水河谷再一路向下便进入了武威郡。穿过土黄色的城墙,林芷一下子便撞入了一片热闹的烟火气中。铺子里招揽人的店家,推车卖菜的小贩,蹲在地上摊开一张破席子卖草鞋编筐的老叟,扛着猎物问价的射生户,挎着篮子买菜的妇人,牵着骆驼赶路的商人……
  “嘿,总算是见着活人了。”转运使甩着鞭子,脸上露了几分笑影,“沈大人,到这儿我也算是送佛送到西了。咱们一同去见过郡守,便就此作别。你那大酱,匀我两罐?”
  沈知衍沉默了一会儿,伸出两根手指头:“只有两罐。”
  “啧。”转运使挑了挑眉,“瞧你那小气劲儿,从这里到宣威不过半日功夫。你是到地儿了,我还得接着赶路呢!”
  沈知衍又伸出一根手指头:“三罐,不能再多了。我用大罐子给你装,还得给我家夫人留些呢。”
  提到林芷转运使便闭嘴了。先前林芷没显怀,他没瞧出来(盯着人女眷看实在失礼),走了快两月了,他与沈家人混饭混熟了。还随口说了一句:“沈大人定然还留着甚好吃的自个儿享用了。瞧瞧,尊夫人一路走来,不见轻减,居然还胖了些。”
  沈知衍瞅了转运使半晌,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家夫人怀有身孕。”
  “哦,身孕……啊?!”转运使一下子跳起来!他惊呆了,不是,这合适吗?
  从永州到凉州!两千多里!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
  沈家人都疯了吧?嗯,最疯的还是怀孕的那个。打那以后,再瞧见沈知衍对他夫人那一副嘘寒问暖的狗腿样,转运使便不会觉着牙酸了。这一家子很有几分疯劲儿,他还是少说些话。
  转运使看着沈知衍亲自装了三罐子大酱出来,心下满意。又想起这一路沈家人颇为知情识趣,便开口:“沈大人,我与此处的御马司司正相熟,能给你介绍个好的骆驼商人,你便在此处买两匹骆驼。”
  “在这里,骆驼可比甚牲口都好使,便是我,也会在此处将马换成骆驼。对了,你记得买母骆驼,公骆驼发起情来,不是一两人可以治得住的。”
  “多谢大人。”沈知衍拱手谢过转运使,便直直向着从守城官那里打听来的医馆去了。至于拜见上峰,拜帖已递,且等着看郡守大人何时拨冗会见了。不过借着转运使这股东风,想来郡守大人不会让人等太久。
  大夫才刚刚说了句:“夫人并无大碍,只……”
  后面的话还没说,便叫转运使派来的兵卒打断,该去拜见郡守大人了。
  林芷点点头:“你去吧,这儿有大哥和春婶,你不必挂心。”
  沈知衍这一去便是大半日,林芷等人已在驿站歇过一回。日落时分,沈知衍才赶着两头骆驼回到驿站,仔细瞧瞧,后头还跟着一串人。林芷正端着一碗红糖鸡子吃,她先前瞧着橘红色的太阳像一只焦黄的荷包蛋,喃喃低语了一句。
  春婶便给她炖了一碗红糖鸡子,虽不是单面煎的荷包蛋,但也好吃。
  “给你留了饭菜。”林芷瞧着后头那一串人还有些眼熟,“这些人是?”
  沈知衍冲她点点头:“郡守大人所赠。”
  他并未多说,又转头道:“春婶沈发,带他们先去好生清理一番,驱虫的药粉用上。乐海哥,你取些面让驿卒做些饼子给他们。”
  沈知衍这才带着林芷进了屋内说话:“一共十人,七男三女,多是壮年,有三个半大的孩子,两男一女。俱是那批流放的犯人,郡守大人客气,说是让他们协助宣威县开垦荒田。”
  林芷撇撇嘴,这郡守没使坏,可也没安甚好心。一个姓的人,还是官宦之家出身的,可以预见的难管。另外,她可没忘记宣威县年年欠收的事,送这么十个人来,除了不时提醒沈知衍好生收税,还能顶什么用?
  宣威位置特殊,应该说整个边关都特殊,大虞朝的军屯制已初见规模。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田[1]。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军多于民。大批大批地往边关流放犯人,除了这儿确实是苦寒之地,还有一个目的,便是帮助军士种田。
  一个普通士兵,可分得二十亩田;一个成年人,无论男女俱得十亩田。真真的田多人少,有些家里人力不足的,当真是种不了那许多的地。
  若是真忧心宣威的粮税,让沈知衍写个条子申请流犯协助耕种,不比这十来人好使?看来是敲打的意思更多。
  林芷不知道的是,这还是武威郡守看出来转运使与沈知衍一副极为熟稔的模样。郡守大人这才没有只是训诫反是送了沈知衍十个奴隶以作提点之意。像沈知衍这样不给上峰送礼,反而要让上峰送人的,郡守实在也是头一回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