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林芷仔细看了看说明书之后,用一个大陶碗装着倒出来的凉糕粉进了厨房。当然,她很有自知之明的叫上了李玉香。再看兰姐儿眼巴巴的样子,她干脆大手一挥把兰姐儿和小姑子都叫上。
  这俩是烧火小能手,在这土灶厨房里,肯定比她有用。
  兰姐儿和沈知薇分别去看自家娘亲的眼色,待她们点头之后,才雀跃着进了厨房。
  凉糕粉先用一斤水兑好,搅拌均匀后放在一旁。灶上的大铁锅内加入六斤水烧开,取一半儿滚水兑入之前放置在一旁的凉糕浆液中,一边加水一边均匀搅拌。
  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底部无沉淀,再将这盆搅拌好的浆液倒入锅内。小火加热,顺时针不停搅拌,直至锅内的凉糕粉颜色微微泛黄,浆液变得粘稠,这时,已经可以闻到米浆醇厚的香气。
  到这程度,便是凉糕熟了。关火,但是人不能停,还得继续顺时针搅拌锅内的凉糕,直到里边儿一个气泡也瞧不出来才算好。这一步是个力气活儿,夏日又热,生火的厨房内更是燥热。
  接替林芷搅拌凉糕的李玉香,这会儿额头上便沁出大颗大颗的汗水。林芷还没来得及行动,小小的兰姐儿已经掏出宝贝得不得了的新帕子,一脚踩在条凳上,专注的为她娘擦汗。
  林芷伸头瞧着锅内的凉糕已经差不多了,便让李玉香停下,数着家里的人数,用粗陶碗盛了七碗,剩下的全放入一个大木盆里边儿。小的七碗用篮子吊在井里,这样凉的快,能快些吃上。
  大木盆里边儿的则搁置在井口旁打满水的大缸里,等着它自然凝固晾凉。
  约莫一刻钟后,吊在井里的便凉糕好了。
  沈家兄弟俩正好进门,沈知衍背着背篓提着篮子,林芷一眼就瞧见了篮子里有薄荷。
  “怎么正好一起回来了?你们兄弟俩是闻着味儿来的吧?”李玉香笑着打趣。
  一看自家媳妇儿这幅笑眯眯的样子就知道那神秘吃食应该是做成了,沈知淳笑着回道:“是呢,还请娘子与我一碗尝尝。”
  沈知淳早看见桌上摆着的陶碗了,此时见家人俱是一脸笑意,自然玩笑回应。
  林芷正往每碗凉糕里头搁红糖汁,颤颤巍巍乳白色的凉糕,浇上一大勺晶莹甜蜜的红糖汁,红白相间,配上质朴的粗陶碗,猝然有一股别样的美感。
  林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而后觉得丢人,天啊!她,绝对不是个大馋丫头,实在是这具身子难得有机会吃点好东西!绝不是她馋!
  前世见惯各类美食的林芷都这幅丢人模样了,更别说更小的兰姐儿了。
  “爹爹,娘亲,可以吃了吗?”兰姐儿还记得昨天的话,眼巴巴又补充了一句,“小婶婶说可以吃了。”
  “吃吧。”李玉香摸摸兰姐儿的头。
  兰姐儿迫不及待拿勺子舀起一勺凉糕,她还记得小婶婶说过要和糖水一起吃才好吃。一勺子送入嘴里,兰姐儿本就圆溜溜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大大的。
  小孩子最是实诚,她一下子忘记了娘亲教过的吃东西要慢,一把抓紧自己的碗埋头苦吃。
  可这会儿也没人责怪她,连林芷都顾不上说话,更别说初次品尝凉糕的其他人了。沈家小院的众人,俱在不言不语埋头苦吃。
  第11章 鞭炮铜锣声声响,开张……
  “好吃!太好吃了,比过年的鸡腿儿还要好吃!”
  小孩子最是实诚,舔着勺子的兰姐儿头一个表示对凉糕的喜爱。
  沈家其余人也纷纷点头,李春华还道:“这凉糕倒适合体弱的老人孩子吃,不像冰饮子那样寒凉,解暑还不伤身。”
  从前家里日子好过,李春花是吃过冰饮子的,那什么雪泡豆儿水、紫苏饮并乳糖真雪她通通尝过。可她身子弱又接连产子,那些冰饮子虽好,可她根本不敢多吃。那里头可是正经搁了碎冰的,略吃上几口便觉遍体生寒。
  可这凉糕不一样,她先前不想扫兴,原想着吃上几口便罢了,可谁曾想到,这一吃便停不下来了。家里的粗陶碗可不算小,这么一碗,她全吃完了也只觉得舒坦,不似之前那种从胃里头一直凉到小肚子的感觉。
  “那我还能吃一碗吗?”兰姐儿眨巴着眼睛问道,满脸的意犹未尽。
  林芷信心大增,心情自然好,笑眯眯应下:“当然可以,只是得再等一会儿子,咱们夕食之前再吃可好?”
  “好!”兰姐儿并不吵闹,欢欢喜喜的答应了。
  吃过凉糕的沈家众人对经营茶水铺子更有信心,巴不得即刻便把茶水铺子张罗起来。众人只略坐了一会儿,再次商量些琐事,便四散开来各自去忙。
  沈知衍兄弟俩并娘亲幼妹都去了铺子里,前者去丈量土地,搭草棚,开窗户换柜子。既要开茶水铺子,之前杂货铺的布局便得改,好在改动不大,这些活儿,叫上一两个族人有个三两天也就好了。
  后者则去做些清扫帮忙的活计,留在家里的妯娌二人,则是要把凉糕和大碗茶怎么熬煮都定下来。就连六岁的兰姐儿也得了个看顾弟弟的活儿。
  总之,一家人齐齐上阵,辛苦几日尽早把这茶水铺子开起来。
  托着腮帮子看弟弟的兰姐儿可不觉得辛苦,虽不能出去玩耍,可她一点儿不觉得委屈。一想到薄暮时分就再能吃一碗好吃的凉糕她就高兴。
  又摸了摸呼呼大睡的元哥儿,哎,弟弟才是小可怜呢。那么好吃的东西,可惜他人小吃不着。
  待夕食之前,一家子回来后,在水缸里晾着的凉糕早就好了。
  除开自家人吃的,沈知衍看那盆里还剩下许多,便开口提议:“下剩的这些倒是给族长和今日来帮忙的两位族兄家里送些去。族长那里我去,顺带着提一下咱家要重开铺子的事儿。”
  “两位族兄家里便劳烦大哥走一趟。他们来帮忙,咱们没招待饭食,拿些凉糕去方才不失礼。”
  这没什么好说的,是该送,林芷点头赞成,又看沈知衍看着她,略显踌躇地开口:“只这红糖……”
  严格来说,这些东西都应属于林芷,他先前的提议也是在向林芷说明情况。可红糖价贵,且这东西明显是林芷带来的嫁妆里头的,他实在羞于开口。
  “送!既然送了,那必得送好。”林芷爽快答应,在讲究宗族力量的古代,这些相处之道是避不开的。
  “娘和嫂子娘家那里也送上一份儿吧。”林芷大方开口,这些都是小节,以后赚回来的可不止这些。至于沈家原本最近的亲戚,沈家大伯一家子,林芷提都没提。
  “大郎,给你岳家送一份儿便罢了。”李玉香抿着唇开口。至于她自个的娘家,她老子娘已经走了,现下家里只有她一兄一弟。
  他们,她可不想让这好东西进了那些人的嘴。
  林芷眨巴着眼闭嘴装乖,哦呦,好像提到了不该提的人。她又转头悄悄瞪了沈知衍一眼,都怪这人。
  接到林芷眼刀子的沈知衍很无辜,他们拢共才有多少时间说话?且两人的情况都挺复杂,要商量的事情自然多了去。他们跟舅家早已生分,自爹和外祖母去后,更是没了来往,他一时想不起来真怪不得他。
  ==
  沈家送了东西便走,一家人忙着为茶水铺子做准备,根本无心顾及外头。
  全然不知他们家这整修铺子的动作惹了多少人的眼。不少村人都在嘀咕,这沈家近些年卖田卖地,俨然一副破败样,哪里来的本钱重开杂货铺?
  莫不成,是动用了新媳妇的嫁妆?
  啧啧啧,这沈家平日里说得再好听,还不是跟她们一样行事。要不然,怎么解释这多年来不见动静,可新媳妇一进门就有本钱重开铺子了?
  这流言刚起了个头,就被沈氏族长呵止!他不仅让自家媳妇出面纠正族里妇人这股搬弄口舌的歪风邪气,还亲自上门,找到那几家传得最厉害的人家,把家里当家的男人好一顿训斥。
  “整日只知道生事,连自家族人兄弟都见不得好!可见是个没本事的,不止自个儿屋里人管不好,还只会眼红别人!多出去找点活做,别到时候自家子孙的日子过得精穷!”
  沈知衍那日去族长家显然不只是光为了送凉糕。本地虽不比南方文风盛行,可桃源村占尽地利,村人富裕。这读书人自然比别处多些,族长家里也是供着孙儿读书呢。
  可读书举业不是易事,沈氏一族多年来未见成效。倒是陆氏那边儿,头年正经考出了个秀才!
  几个大姓在一片土地上生活,要争的东西那可就多了。就如这里正一职,三年一任,每一任都出自陆、沈、李这几个氏族,这就是古代最普遍的连宗抱团,以氏族争利的生活风气。
  不要小看古代宗族的力量,衙门官家不出大事不会管,村人之间的小打小闹,多办是由族里商议解决。林芷那便宜的秀才爹,逃难到了本地,为了站稳脚跟,第一选择也是与当地大姓结亲。
  为着陆氏这个秀才,今年这里正一职,居然让陆氏族人连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