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然,你往后就别管这个家了,让老大媳妇来管!”
沈高石能不发怒吗?先不说他也是一把年纪被族长训斥,脸面全无。且还是在外头,更是避不开人!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谋划着把二房那间杂货铺子便宜买下来,正是要紧的时候,偏生被这无知蠢妇坏了事!
要是人人都道沈家大房惯会从二房那里搜刮东西,那这铺子真是想也别想了。现下只能把东西好生还回去,过了这阵风头再提此事。
这时候的沈高石显得尤为无辜,好似全然不知陆氏这么多年欺压二房的事儿。连陆氏每次从二房回来,手里多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也只当看不见。
陆氏一张脸颇为扭曲,明明眼里冒火恨不得生撕了林芷,可偏还得挤出一抹笑。
“知衍媳妇,我原不知道这些东西如此金贵,这才借了家去。这不,一知道这些东西金贵,我即刻便给你送来了。你说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不好生收着呢?往后可不能这样了,这寻常人家过日子,手可不能这么松散。”
人才!她大伯娘真是个人才!
瞧这话说的,挑不出一丝错处来,要是不知情的人听见了,还真以为这是位热心肠的和善长辈。
林芷笑眯眯的接过篮子道:“大伯娘说的是,这读书识字可最废银钱,这还是您教我的呢!既如此,这汗巾子我就收回来了。哎,孝敬长辈的东西原不该如此,幸好大伯娘体贴,这汗巾子好歹能卖几个钱。”
陆氏快被呕死了,那汗巾子她是真稀罕!
她这么一把岁数了,头一次摸到这样好的料子,颜色和花样都看得人心里欢喜。这汗巾子她十万分的舍不得,可家里男人说了许多次,让她必定还回去。
来之前她还存着一丝念头:新媳妇年轻脸皮薄,她言语几句,照样能留下这汗巾子。
可没想到,这丫头口舌这样利索,三言两语的,竟让她接不住这话。陆氏胸口起伏几下,眼见着因为晌午,歇晌的村人逐渐回家,路上人越来越多。
陆氏几番张嘴,到底忌惮着昨儿的教训,嘴角抿成一条直线,不再言语,耷拉着一张脸把东西往林芷手里一推,转身就走。
再多待一会儿子,她怕自己会忍不住上手撕了林芷那张破嘴!
“哎,大伯娘,大伯娘,您进门歇一会儿啊。怎么连口水都不喝,您一来,婆母就让人备下茶水了。顶着日头走了老大一会儿了,您好歹润润喉啊!”
林芷眼看那陆氏越走越快,声音不由大了几分,还快走了几步,似乎想上手拉人,一副真心实意的模样。当然了,那步子是迈得小小的,女子贞静为美,她怎么着也是个秀才之女,更应当注意形象。
李玉香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这一幕,她顾不上惊讶,忙上前帮腔:“大伯娘可是跟咱们生分了,往常家来了都会进去坐好一会子。今日这是怎么了?”
前头的陆氏闷头走路,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也就是现在不能生事,要搁在平日里,她非得好好教教这两个无法无天的小蹄子,到底是怎么跟长辈说话的!
妯娌二人见陆氏走远后才回了院子。
李玉香一脸感叹:“这么些年了,这还是大伯娘头一次来家里却空手而归。”
第9章 茶水铺子
晚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时,沈知衍提起话头。
“娘,大哥大嫂。爹留下的杂货铺,我想重新开起来。”沈知衍待众人都看过来,又补充了一句,“一直遭人惦记,现下家里人手够了,不如自家好好经营。”
这自然是林芷与沈知衍下午商量的,但重开杂货铺的想头,沈家人一直都有。只是之前沈高地才去了的时候,家里病的病,小的小,实在是有心无力。
李春花先看了看大儿子,见沈知淳并未出声反对,才开口说:“现下倒是能开起来,只是如何行事,是怎么个章程,你跟你大哥商量着来。”
李春花是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待丈夫去世后,自然是听两个儿子的。她的人生中并没有什么能自个儿拿主意的时候,自然养不出那能拿主意的性子。
当年沈高地就是一眼相中了她的这份柔顺,他就想娶一个跟他大嫂完全不一样的女人。李春花来他铺子里买东西,低着头细声细气不敢抬头的样子,让当时的成婚热门选手沈高地一下子就决定娶眼前的女子,即便是后来打听到李春花家日子不算好过。
他也决定娶她。
“娘说的是,家里的事确是要商量着来。”沈知衍语气寻常,“只这主意是儿子媳妇想出来的,还是让她来说吧。大哥大嫂听听看是否可行。”
性子柔顺也有性子柔顺的好处,此时听见自家儿子这样说,李春花连神色都没变,点点头示意林芷继续说。
“娘,大哥大嫂。我是这样想的,不是每个人都似爹那样眼光独到,有进货出货低买高卖的本事。”
嗯,高帽先戴上好话也先说上,林芷一点儿不脸红,她说得真心实意,她确时挺服气过世的公爹这份本事。
出身于一个只会低头土里刨食的寻常农家。无人教导,也不似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那样能有机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在消息闭塞的古代,能有勇气和想法向外闯荡,确实不是一般人。
“再者,这铺子里铺货囤货,投入的本钱怕是不小。”林芷接着说,“媳妇是想着开个茶水并小食铺子。”
林芷顿了顿,看其他人都听得认真且并未出声反驳,便继续说道:“夏日天热,往来的行人多,有个地方歇脚喝口茶水,想来生意不会差。”
林芷话音刚落,李玉香便开口道:“弟妹,集上已经有了个茶水铺子,且里面还卖些馒头、蒸饼类的干粮。咱们再开一个,这……”
李玉香想说,这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虽多,可能摸出钱来吃茶的人并不算多。自家跟在后头再开一个茶水铺子,可不见得会有人上他们家来。
“大嫂说得是。”林芷点头笑眯眯,家里人能观察到这些更让林芷欣慰。这说明想开铺子赚钱的人不止她一个,这样好啊,这样就是大家一起努力赚钱,不是她一个人拖着走。
“我今儿细细看过了,那茶铺子卖的是寻常的大碗茶,咱们不一样,咱们卖凉茶!”
“凉茶?”
这下不止李玉香疑惑,家里大大小小的人都疑惑,茶不就是茶叶加滚水泡开来吗?夏天天热,最多不过晾凉。这什么样的茶能用凉水泡?难不成是城里的冰饮子?可那东西价贵,在这里可卖不出去。
“是。”林芷不紧不慢继续道,“咱们家的凉茶,不用茶叶,用薄荷、金银花、荷叶和白茅根来泡。这些在《本草》里头都有记载,夏日清热解暑最是合适。一来,这些东西自家山头上就有,得来便宜,节约成本。二来,咱家有井,茶水在自家烧好,再放在井里湃好,用时用草席子裹了,肯定比别家温热的茶水更受欢迎。”
家里的那口井,林芷已经看过了。在这个没有电的时代,除了大户修地窖储冰外,就数深井边儿凉快,天然的降温神器。
“另外,我这里有个适合夏日吃的点心,以前在南边儿时很是受欢迎。在这儿倒是还没瞧见过有人卖,想来新奇的吃食也能吸引客人。”
堂屋里一时间安静下来,众人顺着林芷的话细细想来,发现居然无一处错漏,十分可行。当下不再犹豫,皆点头赞成。做生意哪有不冒风险的,林芷的法子已经是当下最好的法子了。
他们这时候不赞成,难道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倒不如放手一搏。
“只一样,弟妹。你说的其他东西倒还好,那薄荷是什么?我从未听人说起过。”李玉香又是第一个提问的。
她比林芷早进门好几年,家里一系列的变故她都经历过。也知道家里现在必得要找一个生钱的营生,先不说二郎还要读书。就光是家里现在剩下的四亩水田和三亩旱地,只能让一家子囫囵吃个饱饭,要想干些其他的,是万万不能。
可过日子,光是能吃饱可怎么够。身上的衣,过冬的棉,再有个头疼脑热的,手里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颇为窘迫。
往年都是大郎二郎兄弟俩出去打短工贴补家里。因兄弟两都能识字,倒是比其余人挣得多些,可这也不是长久的法子啊。
二郎多少是个童生,能找些代写书信,书肆抄书的轻巧活计。可她男人就不一样了,虽识得几个字,可没有门路,大多还是只能干些卖力气的苦活儿。她看了怎么能不心疼,还有婆婆的药,小姑子的嫁妆,她自个儿的一儿一女要养活,要嫁娶。
这些,可都需要银钱来支撑。
薄荷,自然是林芷佛系的签到系统给的。本地有没有她暂且不知道,她并不能经常出门,更别说往山上跑了。仅有的那一次,还是为了解决陆翠巧娘家那个让人心生厌恶的陆铁牛。
“大嫂,自然是有的。明儿二郎上山打草就让他带回来给你瞧瞧。我听二郎说了,咱家山头里就长了挺多的。”林芷先前把东西交给沈知衍,交代他仔细种好,这会儿自然毫不犹豫把人拖出来当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