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会,不会是...鬼神作祟吧?”人群中有人战战兢兢的说道。
  统领想也不想的训斥,“胡说什么?!!”
  “这世间哪里来的鬼神?”
  但他心里却也在打鼓,毕竟,毕竟这一切发生在他眼前,也太过诡异了。
  “大人?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啊?军中兄弟还等着粮食呢。”
  虽然这五十驾马车的粮食最多就是让军中兄弟吃一顿水饱,可有好过没有啊。
  现在只剩下三车粮食...
  “先回军中。”为首的统领折回来下令。
  不是他不去追查,而是根本没有痕迹,没有线索。
  而且他们人手也不够。
  回到军中,将消息报给海拉苏和咎洪图,这两人互相看了眼,从对方眼里看出震惊之色。
  “你们...没有任何发现?”海拉苏询问。
  士兵统领点头,“回副将,我们...我们没有任何发现。”
  “那些粮食,就像是凭空消失的一样。”
  “马车周围没有脚印,没有任何遗失,完全是无声无息...”
  “士兵们甚至怀疑是不是鬼神作祟...”
  海拉苏没有立刻反驳,咎洪图也是。
  前后两次粮食失踪的事,太奇怪了。
  “不可能是鬼神...”海拉苏喃喃自语。
  咎洪图的脑子没海拉苏灵光,这种动脑子的事,他只能看着海拉苏。
  而海拉苏确实也想到了一种可能。
  “大祈武林中能人无数,听说可以踏雪无痕...”
  咎洪图也听说过,但是...“就算他们轻功了得,可要扛走那么多粮食,怎么能一点痕迹都没有呢?”
  海拉苏抬眼看了他,“这就很难说了。”
  “虽然,我无缘得见大祈江湖豪侠的姿态,但是我们大赫也有侠士,他们...身手矫健,来去无踪...”
  他的眼珠子来回转动,“看来要让我们大赫侠士助朝廷一臂之力了。”
  咎洪图憨实追问,“这...这该怎么做?”
  江湖中人是不受朝廷管束的。
  海拉苏呼出一口气,“你不用管了,我立刻给朝廷送信。”
  还没走出军营,诃云府知府派来送信的人到了。
  “将军?将军?”他拱手抱拳,不确定的唤着。
  “何事?”咎洪图抢先问。
  来人看向咎洪图,“回将军,小的是诃云府知府衙门的衙役,知府大人派小的来报。”
  “诃云府的后备粮仓里的粮食都凭空消失了!”
  “什么?!”纵然海拉苏已经经历了两次粮食失踪的震惊,但还是觉得惊愕。
  “也是毫无线索,毫无痕迹?神不知鬼不觉?”
  衙役点头,“是啊,将军。”
  海拉苏握紧了拳头,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
  若真是大祈武林中人所为,那可...太欺负人了。
  衙役继续道,“我们大人已经将这件事上报朝廷。”
  “军营里若是需要粮食,各位将军只能向其他府城要了。”
  每个府城附近都有驻军,他们也都有备用粮仓,这些粮仓一般都是当地知府和驻军将军共同管理,但是又以当地知府为大。
  因为这些粮仓是各地百姓的赋税,还有各地官田收上来的粮食,都由知府管理。
  “可是兄弟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离这里最近的府城来回起码要十天...”咎洪图心里一急,声音就大了。
  海拉苏最烦的就是他的大嗓门,“你这么大的声音又有什么用?”
  “海拉苏,你!”咎洪图怒吼。
  “你要着急,那就亲自带人去济纳府运粮。”
  咎洪图闻言,言语支吾起来,“我,我去运粮?他们肯给吗?”
  海拉苏毫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皇上如今最重视的就是攻打大祈,他们不敢怠慢此事。”
  “我的信已经送回京城,皇上一定会派人送来粮食,届时,再还给他们便是。”
  “咎洪图,你不会连这种小事都办不了吧?”
  咎洪图面对着激将之言,立刻就冲动回答,“本将自然办的,本将立刻就去。”
  说着,他就走到了营账外,“来人,随本将去济纳府运粮。”
  海拉苏看着他如此,又是一声叹息。
  去诃云府运粮的士兵回来,粮食却丢失的消息,士兵们本来是不知道的。
  可他这么一说,士兵们就开始猜测了。
  “为什么要去济纳府运粮?”
  “我们出来的时候,皇上不是早就让人把粮食运到了诃云府吗?”
  “是啊,难不成诃云府的粮食也没了?”
  “所以才要去济纳府运粮?”
  大家已经有三天没吃东西了,“到济纳府去运粮?来回可是要上十天的。”
  “那,那我们这十天吃什么呀?”
  他们现在饿了只能喝水了,肚子里早就什么都没了,要是十天不吃饭...他们得被活活的饿死啊。
  士兵们开始闹事,各统领抵抗不住,只好来找海拉苏。
  “将军,士兵们开始闹了...”实际上,这些统领也很郁闷,三天不吃饭光喝水,他们也撑不住啊。
  而且这三天,大祈士兵还时不时的过来突袭一番。
  几次突袭,大祈都占了上风,谁也不知道大祈什么时候会再次围杀他们。
  海拉苏也没有办法,粮食凭空消失了,他又不能凭空变出来吃的东西,“各位统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统领们互相看着,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人多嘛,总有人会有想法。
  “将军,要不我们撤回到晋微山附近吧。”
  “为何?”海拉苏问。
  那名统领回答,“晋微山上有野菜,野味,旁边的甘渭河里也有鱼有虾有河蚌。”
  “而且那里路窄,大祈想要攻打也有难度。”
  负责回诃云府运粮的那位统领附和道,“我们从甘渭河旁边走,河里确实有不少鱼,而且都是大鱼。”
  这个时代的江河生态环境好,鱼的种类和数量都多。
  “也好。”海拉苏沉声决定,“那就传下去,按着顺序撤退,全部撤道甘渭河。”
  他们在准备撤退,而凌婵她们则回到了大祈军营。
  大军扎营最是熟练了,原本在十里地之外的军营,现在稳稳的扎在了新地方。
  “这几天,我们时不时的去突袭一下,每次都能损耗大赫不少人。”刘弘这三天的心情十分高涨。
  “那怎么不乘胜追击啊?”刘坏玉问。
  刘弘呵呵笑道,“你啊,不懂行军的道理。”
  “若是我们一下子追得太紧,粮食箭羽跟不上,岂不是让兄弟们受苦?”
  “所以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嘛。”
  刘怀玉扁扁嘴,“那,万一大赫缓过神来呢?”
  刘弘胸有成竹的抬着脑袋,“大赫军营里没了那么多粮食,肯定是要向朝廷要粮的。”
  “朝廷的粮...哪里有那么快送来?”
  “就算是跟周围的府城要粮,那也要主将的手信,可巴尔虎已死,哪来的手信?”
  “没有主将手信,各府城的知府,最多意思意思的给上几十驾马车的粮食。”
  “可这么点粮食...”刘弘摇着头,“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
  他的说法跟凌婵刘怀玉她们去诃云府看到的一样,这下刘怀玉没疑问了。
  “你们这三天是去哪了?”刘弘问。
  凌婵喝着茶,“去诃云府了。”
  “你们去诃云府了?”刘弘微张嘴巴,看向刘怀玉,“你们进去了?”
  刘怀玉点头,“当然进去了。”
  诃云府的守卫严格,但是她们会‘飞’啊。
  “诃云府里情况如何?”
  刘怀玉微怔,她一心就盯着运粮的士兵了,倒是没太留意诃云府里怎么样。
  “诃云府里,一切正常。”凌婵放下茶杯,她在诃云府里绕了一圈的,“百姓们似乎并不担心战争对他们有影响,正常生活,安居乐业的。”
  “想来,他们觉得大赫这次...胜券在握了。”
  和大赫不同,大祈的百姓闻战争色变,尤其是离边境最近的五方县。
  边境这么多年的战争,五方县百姓已经所剩无几了,留下的都是些年纪大的老者。
  他们对家乡存有感情,不愿意离开,但是他们的子孙辈都迫不得已的离开了这片故土。
  这些子孙流落到大祈各地,心中念着故土,却很难回来了。
  留在五方县的老者,大概每一日都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在生活吧。
  “明日继续围杀大赫军营。”刘弘红着眼睛下令。
  “刘将军。”萧瑾进入营账,“刚才探哨来报,大赫大军正在撤退。”
  “撤退?”刘弘倏地站起,“他们准备撤回诃云府?”
  想着大赫不可能不战而败,刘弘摇头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