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还有老三那心盲眼瞎的蠢货,看上的那是个啥呀那是?他咋就不能学学我的长处,老子怎么就这么会挑媳妇儿?他娘的,简直坑死老子了!”
  看的出来皇帝真的很会骂街,如果给他机会稳定发挥的话,正常来说半个时辰之内肯定不会有重复的词儿出现。
  自己的丈夫曾经是个怎样的无赖性子皇后很清楚,所以她也不想叹气了。但是自己死都要死了,总得再帮儿子垫几句话。
  “当初老三的亲事也是经过我们首肯的,你不能全怪在孩子身上。他又不知道宋紫樱被宋家当了枪使,你,咳咳咳,你别迁怒。”
  “我知道这里面有我自己的责任,但是他就一点错都没有吗?但凡他脑子再机灵一点,能叫宋紫樱干成这么大的买卖?
  咳,老子要不是念在他是我亲儿子,要不是看在他这个太子干的还算可圈可点的份上。咳咳咳,我剁宋家的时候非捎带上他不可!”
  “又说气话…”
  “不能干还不能说了吗?”
  皇帝不高兴的嘟嘟囔囔,又把媳妇儿搂紧了一点。
  “算了,儿女都是债!老子就当是上辈子欠了他的,这辈子还债来了。以后他最好能把我的大裕王朝好好传下去,别让老百姓们再过的生不如死就好。
  算了算了,我也不想再操心那些没用的。总归到时候我们俩死都死了,活着的这些小兔崽子们爱咋样咋样,老子不管了。”
  用脸颊再蹭了蹭媳妇儿的额,声音又恢复到了一开始的温柔。
  “媳妇儿,以后我就好好的陪着你。这辈子我欠了你太多,下辈子也好下下辈子也好,我就守在你身边当牛做马的还债,你看行不?”
  皇后在他怀里费力的抬起脑袋,看着这双低垂的眼睛。里面的那些泪光,让她又艰难的叹了口气。
  “别这么难受了,左右早走晚走总归是要走的。实在不行你就当我是回娘家了吧?”
  “行,那你就先回娘家,帮我给爹娘和兄长们带个好。我留下安排安排后事,过几天就去陪你。”
  “不许你来。”
  虚弱的脸上带出了一抹悲伤的笑。
  “李长淮,这些年我活的很累了。你让我清静清静行不行?咳,反正你的症状比我要轻一些,以后好好养着吧。
  少生气少操心,争取再多活几年。
  如果阿姐愿意要你的话,咳咳咳,以后你就去广平府陪她吧,少来烦我。记得要对阿姐好一些,这是我们欠她的。”
  这下皇帝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舒儿,你真的不要我了吗?”
  “嗯,不要了。”
  皇后的眼睛里是一片看开之后的天宽地广,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还爱不爱这个男人,但是她很确定自己真的不想再与他继续纠缠生生世世。
  整个人倚靠在他的怀里,她突然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那个时候心里多苦啊,现在想起来眼里还是会有泪。
  “当初你被困在了乌家镇,我大着肚子去赵家替夫娶妻。阿姐说,她对不起我,她也不想抢我的妻位,可是她做不了自己的主。
  咳…咳咳…但是我可以做自己的主啊!她是我帮你明媒正娶回来的,她哪里对不起我了呢?
  是你李长淮对不起我,你知道吗?”
  “我知道。”
  皇帝抬手挽袖,一边哭一边小心翼翼的替媳妇儿擦眼泪。可是这么多年的委屈心酸啊,怎么能擦得完?
  皇后的眼神放空,脑海中尽是过往。
  “后来,咳咳咳,你被前朝围剿逃进九龙山。是老二他娘拼尽了黄家寨子才助你脱困,你带着黄木兰回来的时候,我整整哭了一宿。还记不记得?”
  “记得。”
  当时媳妇儿把他打了一顿,然后她在屋里哭,他在屋外哭。他没有办法跟她解释清楚,自己当初带着兄弟们被逼到了何种险境。若不是黄家寨相助,他们肯定早已埋骨深山老林。
  “再后来,又有了贺芳,有了林芷晴,有了越来越多的人……”
  皇后的眼泪也越来越滚烫。
  “所以李长淮,我真的不想要你了。你别陪着我一起死,我想清清静静的一个人待着。
  以后,你去陪阿姐吧。
  她比我过的还糟心,跟了你半辈子,就糟心了半辈子。你也对不起她…”
  “你们我谁也对不起。”
  皇帝打断皇后的话。
  “可是媳妇儿,她们和我一开始都是各种利益交换,我已经尽己所能的补偿她们了。
  唯独你,我答应你的事情一样都没做到过。不论是你还是乔家,咳咳,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
  媳妇儿,你别不要我。
  下辈子我再也不造反了,我就守着你安安心心的过日子。砍柴也好打猎也罢,实在不行我去要饭养活你!
  我再也不当皇帝了,我再也不卖身了。你别不要我,求你了…咳咳咳…咳……”
  也许是心里太过悲伤牵动了强烈的情绪,皇帝抑制不住的喉间漫上血腥气,又慌慌忙忙的赶紧吞咽下去。
  第287章 山棱崩
  皇后没有再说话,只是疲惫的闭上了眼睛。皇帝小心翼翼的抱着妻子,提心吊胆的等了许久也没等到什么回应。
  他就窃喜的偷偷勾了勾嘴角。
  好在舒儿她依旧嘴硬心软,既然没有斩钉截铁的反驳,那就说明自己还有机会。下辈子他要当好一块狗皮膏药,牢牢的贴紧媳妇儿。
  山原纵马田野放歌,他们离所有人都远远的。这样,就再也不会重蹈覆辙。
  等太子来请示午膳已备妥,皇后便强撑着起身,陪孩子们吃了最后一顿饭。
  该做的安排已经做好,该说的交代也已经说完。好像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之后,她终于可以放任自己倒下了。
  在三日后一个非常平静的早晨,皇帝的妻子乔皇后,在丈夫怀里安静的闭上了眼睛。
  昭武六年,后崩。
  皇帝亲手替妻子穿好了凤袍,面无表情的看着跪了一地的后宫中人。
  “都先别忙着哭咳咳咳,汪三德,让人去传旨,宣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进宫来。”
  “是!”
  汪大总管立刻去吩咐传旨太监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满朝文武都宣进宫里。
  “老五,”
  看了看自己的小儿子,皇帝顿了一下才沉声说道。
  “封五皇子为顺王,封地大名府。”
  “父皇…我…”
  李景修跪在两个哥哥身后,同样哭的涕泪纵横。
  “顺王,领旨谢恩吧。”
  “是!儿臣领旨,叩谢皇恩!”
  皇帝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妻子,强忍住心里巨大的悲伤踉跄着站起来。
  “老四媳妇儿,凤鸣宫这边你先看着。太子,齐王,顺王,你们都跟朕走。”
  “儿臣遵旨!”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违背皇帝的意思。
  江晚眼中含泪,看着双目通红悲痛欲绝的李呈修,只能忧心忡忡的以眼神安抚他。留在最后的李呈修颤抖着手,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胳膊。
  “别担心我,你照顾好自己。”
  抬手用袖子抹了抹模糊的视线,立刻迈步跟了出去。
  父子几人上得大殿,收到消息的臣工们来的很快,等所有该到的人全部到齐之后,皇帝发出口谕。
  他要禅位。
  大概是皇帝早已经跟许多人通过气,所以一切都顺利的没有丝毫波澜。
  三日之后,便可有新君即位。
  可惜并没有等到新皇登基大典到来的那日,不过只隔了一晚,老皇帝便已经撑不住的紧追皇后而去。
  区区一个日夜,帝后同崩。
  一众皇子皇女们跪在皇帝皇后的遗体前痛哭哀嚎。
  “父皇,母后!”
  “呜呜呜,爹…”
  “母后…”
  年纪小的孩子们还在哭爹喊娘,已经长成的皇子们却必须得强忍着悲伤出来理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众肱骨之臣们全部跪在宫里,请太子一切从简快快登基,以安朝廷内外之心。
  但是,在最不该出岔子的流程里,却出了个天大的岔子。太子直接在大臣们面前把齐王推了出来。
  “我德行有亏,德不配位。于百姓无寸功于父母无孝道,今日退位让贤。齐王他平定东陵有功,镇守边境多年,为我大裕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当得帝位!”
  “哥,你疯了?你在说什么?!”
  都已经跪在地上,准备三呼万岁的李呈修,直接被他哥这突如其来的一段疯话给怔在了原地。扭头看了看大殿上那些脸色骤变的文武重臣们,他赶紧站起来大声否决。
  “我哥刚才因为太过伤心一时说错了话,各位大人们不可当真。登基大典立刻就开始!尚衣局把龙袍送过来,快点!”
  “我没有说错话,我说的就是让齐王李呈修登基为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