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盐铁向来都是国之重器,咱俩现在算是擦着边的想办法挣钱了,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连你这样的都知道这一把肯定能挣大钱,那其他人能不知道吗?咱们现在直接给皇上和储君把话谈明白,就把着这方子五年。
五年的时间,应该足够把咱们东陵府给扶起来,以后不论这雪花盐多赚钱都直接交给朝廷来管。”
她的眼睛里一片璀璨,看着丈夫的时候格外清醒。
“李呈修,你能明白我的想法吗?”
“能。”
虽然语气不大热衷但是头点的很快。
“说白了也是想拉着朝廷直接入伙,一锅饭大家分着吃才不容易掀桌子。
咱们东陵府就相当于是做饭的厨子,能先夹一筷子尝尝咸淡,可是不能一直自己趴在锅沿上不起来。
要不然到时候别说满朝文武了,我爹我哥就得先一人给我一脚,直接把我踹下来。”
“你看你这不脑子挺聪明的吗?”
“那我也心疼啊!说真心话媳妇儿,我这几年要饭要的够够的,到哪都得看人脸色。
你以为我撒泼打滚耍无赖,自己这脸皮子不烧的慌?这不都是被逼的没路可走了吗?如果以后能直接扒着灶台,打死我也不出去要饭了!”
这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直接扑到媳妇儿面前,大鹏依人的把脑袋搁人王妃娘娘的肩膀上来回蹭。
“媳妇儿,从小到大你脑瓜子都比我好使。你现在又是咱家当家的,可得好好想办法挣钱养我呀!
实话跟你说,军医都给我诊断过了。他说我牙口不大好,就适合吃口软饭。以后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至于我爹我哥那你都尽管放心,让他们有本事就尽管冲我来,我一点都不带怕的。
行不行呀,媳妇儿~~~”
江晚被他蹭的笑了起来。
“你一个堂堂的齐王殿下,竟然就一门心思的想吃软饭?传出去还能不能听了?”
“传出去他们都得羡慕死我!”
李呈修嘿嘿笑着直起身子,非常得瑟的晃了下脑袋。
“你都不知道我手底下那些损出,现在每天看见我是有多么羡慕嫉妒恨。嘿嘿嘿,能吃上口现成的软饭,谁还想出去要饭呢?
他们不是看不起吃软饭,他们是看不起别人吃软饭。但凡他们自己要能抢上一口,你就看还有谁不愿意躺平?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还跟享福有仇啊?”
“你呀,总是歪理一大堆。”
江晚笑着拍他一下,然后故作高姿态的扬着下巴,摆足了小人得志的嘴脸。
“只要你不嫌伤了你男子汉大丈夫的脸面,那本王妃,嗯,也不是不能勉强同意。”
“不嫌弃不嫌弃!嘿嘿嘿,多谢人美心善的王妃娘娘!
就说我命好吧?
以前我靠爹娘,现在我靠媳妇儿,以后老了还能靠儿女,这辈子我生来就该是享福的命!嘿嘿嘿嘿嘿……”
标志性的反派笑声回荡在屋里,江晚也懒得再去纠正他。她只是再一次的肯定了一点,找个恋爱脑过日子确实也还不错,基本上过的一点都不憋屈。
时间过的很快,也确实如李呈修预料的那般。三天的期限还没到呢,几乎东陵府有名有姓的人家,全都带资入伙了。
有了土大王的鼎力支持,又有了封地所有官商的上下一心,东陵府的第一块对外产业招牌雪花盐,以飞一般的速度建造好工坊,然后捞卤水制盐。
一切顺利,就等着朝廷颁发下来售卖许可证,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大干一场。
而京城这边,也已经吵翻了天。
“皇上,盐铁乃国之重器,万万不可被齐王私下里动用!此先河一开其他藩王若是纷纷效仿,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静王老丈人,如今的御史台中书令柳大人,差点没磕死在金銮殿上。他是不是有私心暂且不说,但是与他站在一边极力反对的平国公宋青山,却是咬死了也不可能松口。
“柳大人所言极是!皇上,齐王殿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臣等暂且不知。但是臣知道盐对朝廷有多重要!怎么能放手给他东陵府私卖之权?”
“老宋你这话说的不讲理了啊,本来我都不想吭声的,但是你这么睁着眼瞎逼逼,可就叫老江我听不下去了。”
令国公气哼哼的吹胡子瞪眼睛。
“齐王他能有什么心思?他就是只有一个忠君敬父的心思!
如果他没上报给朝廷那叫私卖,可现在人家东陵府眼巴巴的等着朝廷许可才敢开张做买卖,这算什么私卖?
咱们也都是从战场上一路滚出来的武将,现在将士们到底过的啥日子,你真不知道?东陵府那边虽然你没去过,但是我去过!
本来就不是个多富裕的地界,山多田少种不出多少正经粮食。又被前朝余孽霍霍了那么长时间,能抢的基本上都被他们给抢完了,现在就剩下一群吃了上顿断下顿的苦哈哈!”
第179章 朝臣争议
“江怀良你讲话注意点分寸,我什么时候信口开河了?他齐王封地里日子过得难,那是他不会处理政事,不懂如何打理民生。
我听说齐王殿下在那边,还动不动的就与边境异族产生小规模纷争。打仗烧不烧钱你不知道?他东陵府的钱还不知道是怎么花没的呢!”
“你放屁!”
对于平国公的红口白牙,令国公一句不让。
“老话都说巧媳妇儿没米下锅也做不成饭,那东陵府穷的跟个荒地一样,你让齐王他拿啥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个正经营生,你们还在这唧唧歪歪左扯右拉的拦着,转过头还好意思倒打一耙?
呸,还有什么时候跟异族产生纷争了?我怎么听说是出于热心,帮助咱们旁边的邻居调解矛盾来着。咋啥话到你平国公嘴里一转,就这么难听了呢?既然你他娘的这么能,那你行你上啊!”
“我懒得跟你瞎扯!”
平国公现在作为储君的岳父,人家也是格外讲究脸面的人,干不出来跟令国公在满朝君臣的眼皮子底下骂娘的事情。所以狠狠的甩了把袍袖,懒得跟这没长进的夯货一般计较。
“咱们现在议的是齐王作为藩王,绝对不能动国之重器的事情!你扯那些没用的干什么?”
“理不辩就说不明白,我什么时候扯没用的了?要不是你先诋毁齐王不会干正经事儿,我至于浪费唾沫星子跟你掰扯?”
令国公有样学样的也狠狠甩了把大袖子,哎你别说,还真挺有气势的。
“要不然这么着,把齐王的封地换一个,换到江南道那边的鱼米之乡去,你看他会不会处理朝政打理民生?
有些人吧就是会站着讲话不腰疼,自己在京城里吃香喝辣的享福,还非要对挨饿受冻的人吧唧嘴。真是他奶奶个腿儿的!”
自从闺女成了齐王妃之后,为了给孩子脸上贴金,老江就开始修身养性,真的好久没在朝上骂街了。
嗯,还是以前的那个味儿。
两位国公争的面红耳赤,其他的聪明人都站在旁边不开腔,静等着事态发展。哪怕是以前格外喜欢蹦哒的威武侯乔云海,现在也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毕竟平国公府后头的是太子,令国公府后头的是齐王,两边都是他老乔家的亲外甥,那他这个当亲舅舅的能断个什么公道?也就只能站在旁边不吱声了。
“咳,爱卿们都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皇帝坐在龙椅上瞪着老二那个糙货,没啥好气儿的想下去捶他。这都当了多久的达官显贵了,咋讲话还是这么没水平?你就不能学学朕,老子现在怎么就能这么上档次?
“虽然柳爱卿和平国公说的有道理,但是令国公说的也不算没道理。齐王守了东陵府好几年,没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说他不会打理事情呢?”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老癞蛤蟆都觉得小癞蛤蟆长得好看又有本事,拒绝别的蛤蟆指到脸上说自己儿子没用还丑。
“不过关于售盐这个事情,确实需要大家一起议一议。太子,你怎么看?”
被皇帝点名拎出来的太子,只能上前一步行礼出声。
“启禀父皇,儿臣没去过东陵府,不了解那边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
但是,我了解老四。
他虽然性子有点不着调,可在大义上从来没行差踏错过一步。”
太子直起腰身看向平国公,他的眼神里有一些安抚也有一些气恼。
“平国公,齐王会不会理政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齐王时时刻刻把东陵府的将士和百姓们放在心上,这却是孤能肯定的。
关于这售盐一事,其中有些细节诸位大人们还不太清楚,孤便再与你们说一下。”
太子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笺抖开,指着落款处的名字和印章。
“这是老四禀报了父皇之后,私底下又给我带的一封承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