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91节

  整体来说,新食肆最多三天就能开业了。
  清河县在上河街街尾的食肆已经在两天前交给于晓晨和张宁宁了,今天正是于家火锅店开业的日子,生意还挺不错的,食肆的众人都闲了下来,一部分人在新食肆这边帮忙装修整理,一部分在火锅店帮忙。
  原本在石原镇当主厨的齐程被叫清河县做主厨,从方山村庄子里调了一个主厨一个帮厨去石原镇顶替齐程,又担心清河县这边食肆面积增大会忙不过来,便调了两个帮厨和两个跑堂来帮忙。
  只有到真正用人的时候才知道,提前从牙行买了人回来,提前培训好,要用人的时候才不会着急忙慌的。
  不过……
  如果去往广川郡,路上看到合适的铺子肯定是要买下来或者租下来得,到时候庄子里的人手就不够了。
  还得再买人呐。
  江孜一边在食肆监工,一边在思索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打定好主意,江孜便带着于晓静去通记牙行调了几个人,然后去火锅店帮忙。
  火锅店里的食客都是些老食客们了,见了江孜一个比一个热情,追问到底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食肆到底什么时候重新营业。
  虽然说江孜真的很不适应与人交流,但应付食客已经成了江孜的熟练工作之一。
  “我就不该出现在这里。”坐在火锅店后院的江孜给自己灌了整整一杯水,可见她刚刚到底是浪费了多少口水跟那些老食客去周旋。
  “姑娘你就会嘴上说说,你特地来帮忙,其实想跟那些老食客们打招呼,特地传出消息告诉他们以后食肆不卖火锅了,这里每天都能有火锅吃吗?”肖茹又给江孜倒了杯凉白开,江孜喝了一小口:“其实哪里需要我打招呼,到时候食肆的人都会跟他们说的。”
  说了会话,江孜觉得有些饿了。
  晚上得弄点好吃的,弥补一下这几日的辛苦。
  虽说这间食肆改成了火锅店,里面却是没有任何变动的,仅仅只是桌子都变成特质的火锅桌罢了,后院的厨房依旧是老样子,江孜熟门熟路进去看食材。
  毕竟是火锅店,各种各样的食材准备特别齐全。
  “不如吃钵钵鸡吧?一串一串的,想吃什么蔬菜或者肉都可以。”江孜突然有了决定,肖茹有点懵:“姑娘,钵钵鸡是什么鸡?不是鸡吗?怎么什么肉都可以?什么蔬菜都可以,这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吗?像什么混乱的大杂烩。”
  “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等你吃上明白么。”江孜抬手拍了拍肖茹的肩膀:“何叔在帮忙准备火锅底料?赵六在清洗盘子?我看外面人不多了,晓晨哥自己的人手肯定能忙的过来。你叫他们过来跟我一起穿串串。”
  所以说……除了钵钵鸡,还有串串是什么?
  江孜没理会她的疑问,指挥她干活:“后厨的蔬菜清洗干净就用竹签串起来备用,各种肉菜比如鸡翅,鸡爪、鸡杂这些东西,都要分别先焯水去腥,去腥三件套记得吗?”
  “记得记得,姑娘你放心交给我!”肖茹拍着胸脯做出保证,江孜也放心,转身叫来了何军与赵六。
  “做钵钵鸡,要调配红油和汤底。”
  “和咱们店里用的红油不一样的,这种红油用料多,足足有十几种香料。”
  “汤底得用熬了一晚上的鸡汤,或者直接用鸡油火锅底料,跟实际上的鸡汤高汤是没什么区别的。”
  “汤底也需要配备许多香料,也差不多十来种。”
  江孜非常仔细的清点着后厨的香料,一样样说给何军与赵六听,可惜后厨的香料种类并不够。
  “反正今天做的钵钵鸡是咱们自家人吃,稍微少了几种香料而已,味道一样不差。”江孜说着顿了顿,又道:“我回去会把方子写下来,缺了什么就去买,但是方子如果记住了就把方子撕碎扔掉。”
  第525章、钵钵鸡
  何军与赵六很快就将需要的能够找到的香料都备齐了,江孜开始教他们熬红油。
  “花椒和辣椒先用热水浸泡,然后中小火慢慢煸炒至没有水分,关火盛出打成花椒辣椒面,这样现做的花椒辣椒面会更香。”
  “锅里热油,将葱姜蒜和香料倒进去小火慢炸,炸到枯黄捞出。”
  “之前打好的花椒辣椒面里加少许白糖、芝麻和米醋,搅拌均匀,少量多次的倒入炸过香料的热油,边倒边搅拌,最后盖盖焖上半刻钟。”
  “钵钵鸡的红油就是这么做的。”
  江孜只动嘴,动手的是赵六,他需要多学多做,何军旁听,在赵六做法有问题的时候及时提醒。
  红油熬好了,就要准备汤底。
  钵钵鸡的汤底,自然是要选择鸡汤的。
  鸡汤直接选用鸡油锅底,鸡油锅底其实跟熬制好的高汤是没任何区别的。
  “碗里倒入适当的盐、十三香、芝麻、白糖、芝麻油、花椒油、麻油、花椒,最后浇上热乎乎的高汤。“
  “汤底做好了,再加入熬好的红油搅拌均匀,钵钵鸡的红油汤底就做好了。”
  江孜看向正在忙碌的肖茹,又对赵六说:“这边准备好了你就去帮阿茹准备好食材,烫熟以后泡在红油鸡汤汤底里面,不需要边煮边泡,就是直接浸泡着就好了,浸泡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
  “那不就凉了?”赵六不解的问:“为什么要叫钵钵鸡啊,除了鸡汤也没有什么鸡肉啊,都是些其他的食材呀。”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将鸡肉煮熟串在竹签上,然后泡在装着汤料的陶钵里,方便沿街叫卖,所以那会就叫这种吃食为钵钵鸡,一般都是作为冷食吃的,热乎的也可以。”江孜同他解释:“后来就食材不仅限于鸡肉了,还有各种素菜和其他肉食,名字倒是一直沿用下来了。”江孜解释着,赵六一听就道:“这种都是竹签串起来的,一串串的,是不是可以按串卖,比如素菜一文两串,肉菜一文一串?”
  顿了顿,他又道:“这种都可以不用堂食了,准备些油纸袋,可以装起来直接打包带走,一路走一路吃。”
  赵六一向机灵,脑子转得快。
  “可以,这个主意不错的,到时候我让加工坊那边送些包好的油纸袋过来,重新营业的时候,这就作为新品出售吧。”江孜表示赞同,让赵六去给肖茹帮忙,她还打算煮些绿豆汤,再蒸些馒头配着吃,足够了。
  如何快速省时的煮出开花软绵的绿豆汤,是江孜从赵玉梅那学来的——泡软的绿豆用冷水下锅,水开煮上差不多五分钟就捞出来用冷水冲凉,紧接着继续用冷水下锅大火煮上一刻钟,先用勺子舀出浮在水面的的绿豆空壳,然后用勺子轻轻按压锅里的绿豆,最后加入一碗水继续焖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吃之前按照自己的喜好加白糖就行了。
  最近于晓静也在清河县,听说江孜要做新吃食,还没到饭点就跑来了,看着泡在汤汁里的串串忍不住咽着口水:“阿孜,什么时候能吃呀?”
  “绿豆汤才刚凉一些,我让小六子吊到井里了,等凉透了就可以吃了。”江孜手上端着一杯原味奶茶:“现在真是越发热了,厨房我都有点待不下去了。”
  “奶茶也给我来一杯呀。”于晓静见不得别人吃东西,别人吃啥她也想吃,当即就跑进厨房,出来的时候也跟着感慨:“厨房真的像个大蒸笼。”
  这个时候是真的怀念冰箱风扇和空调。
  也没等多久,赵六就去把绿豆汤拿出来了,又去前面的大堂叫来于晓晨和张宁宁,几人面前的桌上是一大盆的钵钵鸡,泡在里面的串串一只手都握不住。
  “怎么这么多?我们四个人哪里吃得完。”张宁宁惊呆了,于晓静摇头,伸手拿起一根串串,是油豆腐:“哪里吃不完,嫂子你看,这油豆腐小小一块的,一串才两块,阿孜可小气了。”
  “我小气?这竹签才多长,我给你串满了你怎么拿?”江孜简直无语:“吃还堵不上你的嘴!阿茹,你别站着了,一起过来吃。”
  江孜将肖茹叫过来,随手拿了一串递给肖茹,正好是肖茹喜欢的莴笋,她当即就笑起来了:“还是姑娘厉害,随手拿就是我喜欢吃的,谢谢姑娘。”
  这边说着话,于晓静就已经将油豆腐塞进了嘴里,油豆腐吸满了汤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溢出咸鲜麻辣的汤汁,十分入味,虽然是素菜,却不比荤菜差,于晓静本就很喜欢吃油豆腐,这一串下肚,就开始在盆里翻动起来,又找到两串油豆腐,还分了一串给张宁宁:“嫂子,你试试这油豆腐,可好吃了。”
  难得一次,于晓静一连挑了好几种素菜,除了油豆腐,还有莴笋、藕片、土豆片、金针菇等素菜,就算是她更爱吃肉,这会也照旧吃得开心。
  “你呀,好好拿,拿到什么吃什么,别乱翻。”于晓晨看不下去了,见于晓静总是翻来翻去的,一巴掌拍在她手背上,于晓静立刻噘嘴看向张宁宁,张宁宁就瞪他:“你说归说,动什么手,你手劲多大你不知道?晓静手背都红了。”
  这典型的就是睁眼说瞎话,作为塑料姐妹花的江孜一边啃着鸡爪一边当了叛军:“宁宁姐,她手上可是一点印都没有,你们可别惯着她了,于婶今天要是在,那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而已哦。”
  “江阿孜!你到底站在谁哪边?”于晓静气鼓鼓的,江孜伸手又拿了一串,这回是鸡肉,浸泡在冷汤里的鸡肉串提前用淀粉腌制过的,吃起来滑嫩不柴,江孜一口吃完,抬眼瞅了于晓静一眼:“反正跟你不能是一边的。”
  “你你你,你越发的讨厌了。”于晓静将手上的竹签一扔,故意在在盆里翻来翻去,在于晓晨又黑了脸时赶紧停了下来,拿了一串鸡翅和鸡爪,然后朝着江孜做了个鬼脸,江孜没理她,她新拿的是藕片,藕片脆脆甜甜的,泡在汤汁里染上几分麻辣,十分好吃。
  没人搭理的于晓静泄了气,她抓起鸡爪啃了一口,眼睛一亮——这鸡爪浸泡入味,十分软糯,即使是平日里她很是不耐烦吐骨头,这会也不嫌弃了,恨不得再多来几串。
  第526章、重新开业
  钵钵鸡大受欢迎,重新开业的那天菜单上必定是有它的。
  后天就要重新营业了,江孜领着所有员工回了已经收拾好的食肆,没再霸占着火锅店的后厨了。
  当然,他们在火锅店后厨可不是闲着的,因为食肆停业,许多老食客都来吃火锅,即使早就做好准备的于晓晨和张宁宁一下子还是没能忙过来,幸亏有他们帮忙。
  不过如果食肆重新营业了,火锅店的生意估计就会差了些,他们早有准备,倒是一点也不急。
  江孜他们回去也是有正事的。
  重新营业的第一天,可得好好准备。
  好好准备自然是体现在当天提供的菜单了,这算是食肆头一次提前准备的菜单——往常那都是根据当天的食材当天定下菜单的。
  后厨的人全都围在一起开会,江孜首先开口:“钵钵鸡肯定算一样,还是新菜品,剩下的菜单,你们有什么想法。”
  “早膳做鸭子肉粥怎么样?之前挂牌得少,有许多食客问过,都说味道好。”第一个说话的胡明,他说完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往赵六身后躲了躲,何军赞同的点头:“我觉得可以,配上梅干菜肉饼、油条就不错。”
  “太腻了些,全是荤的,再来个豆腐皮素包子怎么样?豆浆也要备上,也有早上不喜喝粥的呢。”林大仁提议,他身后的帮厨小心翼翼的开口:“我觉得还可以备些鸡汤小馄饨,小馄饨和高汤都是提前准备的,到时候就不用那么手忙脚乱的。”
  “行,咱们如今也算是镇上最大的食肆酒楼之一了,日后每天的菜单需得比以前要丰富些。”江孜思索了一下道:“你们说的都备上,再加个清淡些的小米粥,想什么酸萝卜之类的酱菜小菜都要准备,不单独售卖了,点餐的都送上一小碟子,仅限开业第一天。”
  早膳算是定下来了,还有午膳和晚膳。
  清河县的食肆有四名主厨,两名副厨、六名帮厨。
  主厨何军、林大仁、齐程、贺清,贺清是主厨里唯一的女子,是从加工坊那边调过来的,厨艺很是不错,原本是一家酒楼主厨的女儿,从小学厨,因为是女子,父亲对她要求十分严格,十三岁便在后厨开始做厨子,后来父亲失手碰碎了食客的一块上等玉佩,赔偿不起,被卖到牙行去抵债,他父亲一气之下病倒,在牙行那种地方,病倒了只能硬抗,没扛过去就去世了。
  所以贺清虽然才十八岁,厨艺很好,性子也很冷。
  副厨便是从帮厨提上来的赵六和胡军,他们俩跟着何军和林大仁学了这么久,好歹也算出头了。
  “既然是新开业,你们四个主厨,就仔细想想,准备一道你们最拿手的菜式,尽快定下来,提前备好食材。”江孜早就有想法了,补充了一句:“贺清姐,你就做文思豆腐,这道菜还没上过菜单,在咱们食肆也算是一道新菜式,也只有你能做。”
  贺清拿手的就是文思豆腐,这道菜最是考验刀工,豆腐切好煮出来,几乎要比线都要细——江孜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做得到,反正江孜很少做这种麻烦的菜式,很难能达到这种标准,这道菜必须得勤学苦练才行。
  “好。”贺清点头,没有任何异议,剩余几个人就互相讨论了起来,都是一起共事的,彼此拿手好菜那都是清楚的。
  何军选择做红烧鱼,这是他来江家第一天的时候下厨做的唯一荤菜,当时便大受欢迎。
  齐程打算做白玉蹄花汤,清炖的猪蹄一点都不腻,配上芸豆炖煮后加点盐和胡椒粉调味就可以了,猪蹄蘸着酱料吃,超级香,连一向怕吃清炖荤菜觉得腻的江孜都能吃上不少。
  林大仁更擅长做面食,他向来都是主要负责早膳,午膳时只限定的做几道拿手菜,当然也会尝试着学着做些其他菜式,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厨子,学起来也比那些帮厨快得多,他这次打算做鸭血粉丝汤,还是跟着江孜学的,一直都是由他负责做的,味道很好。
  除了这些菜式,江孜还定下了其他菜式——佛跳墙、香辣猪耳、蒜蓉粉丝蒸虾、虎皮尖椒酿肉、咸鸭蛋黄焗南瓜、拔丝山药、浇汁豆腐、荷塘小炒、三丝蔬菜卷、凉拌木耳藕片、鱼头豆腐汤、药膳老鸭汤。
  其中佛跳墙是限量菜品,只出售十份,价格也是极贵的,不会上食肆菜单,只接受预定,每日预定最多三份。
  这样的规矩是江家食肆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但是没办法,佛跳墙没上过食肆的菜单,海干货存货不多,且处理繁琐,做起来很麻烦,没办法放开了售卖。
  至于晚膳,主推的就是钵钵鸡、和拌面,拌面的浇头就多了——葱油麻酱拌、肉末茄子、青椒肉丝、咖喱鸡肉、香辣肉酱、香菇肉酱。
  汤是免费赠送,有丝瓜蛋汤和虾皮豆腐汤。
  “晚膳会不会太简单了?”何军摸着下巴,赵六附和:“和中午丰富的菜式比起来,感觉差别有些大。”
  “好些天没有开业,到时候肯定人多,咱们中午肯定会很忙,晚上简单些,就算生意淡一些也没关系,忙得太狠,第二天会没什么精力的、”江孜摇头补充了一句:“更何况这年头的普通百姓本就省吃俭用的,不见得晚上还有那么多人,咱们干脆别那么辛苦,左右这银子是挣不完的,别把人给累坏了。”
  这话才落下,赵六立刻一副被感动的样子:“还是姑娘对咱们好,心疼咱们。”
  江孜顺着他的话笑起来:“那是当然,你们好歹都是我的人,我也不能让你们过得太辛苦。”
  赵六最是嘴甜,能说会道的,又在江孜面前说了不少好听的话,让江孜都差点以为自己是什么绝世大好人了,见于晓静来找自己回方山村,便赶紧让他们散开了。
  一路回方山村,江孜的心情都挺好——好听的话确实是让人听着心情愉悦。
  第527章、于晓静与林旭(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