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162节

  “呀,软软的。”肖茹伸手戳了戳已经被江孜切成小块的裤子软糕。
  “尝尝看。”江孜递给肖茹一块,自己也捏了一块塞进嘴里,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尝,肖茹就惊呼起来:“姑娘,你真的太厉害了,这橘子软糕做得太好吃了,软软糯糯,酸酸甜甜的。”
  “嗯。”江孜点头,问:“学会了?接下来你做?”
  “好呀好呀,我来练练手!”肖茹一点也不拒绝。她是很喜欢厨房里的活计,有空就爱跟着在厨房里帮忙,橘子软糕做法简单,她拿着剩余一半的橘子汁开始做起来,江孜站在她旁边,一边剥橘子一边盯着,有什么不对的及时提醒,最后做出来的成品非常成功。
  三十来个橘子分成两次,做了大约有五斤橘子软糕,江孜拿走一半,剩余的用陶罐密封装起来。
  “阿茹,竹筐里差不多应该还有七八十个橘子,今天下午你就和林姨一起全部做成橘子软糕,然后送到晓静那边去,这东西不能放太久,让她跟买的客人说,最多五天内要吃完。”江孜提着食盒和肖茹说话:“今晚你回一趟方山村,去加工坊那边教他们做橘子软糕,把那边地窖堆积的橘子赶紧消耗掉。”
  这个冬天吃了够多的橘子,当初买橘子的时候,果园的主人半卖半送的,他家种的橘子多,难得有人要得多,可不是使劲卖,不然又要坏一堆在地窖里,看着就让人心疼。
  江孜到了私塾,先给小家伙们送了橘子软糕,小家伙们如今最喜欢的就是看见江孜,只要江孜来了,就能有各种好吃的,分完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给傅老爷子送过去。
  老爷子年纪大了越发贪嘴,像个孩子一样,也爱吃些甜食,若是拿多了,他肯定没有节制的多吃,最后指不定又得闹牙疼。
  第441章、汤圆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的,一晃眼就临近十五。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亦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大华朝的百姓们会在这一天点灯和赏灯,祈求上元天宫降下祥瑞,驱除百病。
  这天是难得的大晴天,春天已经在悄然来临。
  江孜大早上就在食肆忙活了,和林荷几人在包汤圆,上元节是肯定要吃汤圆的。
  “汤圆就做两种口味吧,黑芝麻花生馅的甜味汤圆和肉馅的咸味汤圆。”江孜颇有些恶趣味的提议,她很想知道那些个食客们会不会像喝甜咸口豆浆时那样的开启甜咸党之争。
  想必是会的。
  她还挺想看这个热闹的。
  林荷烧好了热水,做汤圆要揉包裹馅料的糯米团子得用滚烫的热水,加入糯米粉中搅拌揉得光滑,她一边搅拌着面团,一边跟江孜说:“糯米粉容易干,揉好要尽快用,姑娘你赶紧把馅料拌好。”
  江孜应了一声,取了一块三肥七瘦的五花肉搅拌成肉馅,锅里倒入浅浅一层猪油,将肉馅煸炒出香味,再往锅里加入提前泡发的香菇和虾米,香菇切成细丁,继续煸炒,最后放入韭菜末、葱末、胡萝卜丁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和胡椒粉、酱油调味。
  “姑娘,你这肉馅好香呀,用来拌面包饺子和包子都可以吧?”肖茹本来是跟在林荷身边帮忙的,闻着香味就凑到了江孜身侧,咽了咽口水:“这样做出来的肉馅咸味汤圆,我能吃好多!”
  “糯米做的吃食不能多吃,容易积食,你最多吃五个就行了,咱们包得的汤圆个头都不小。”江孜将肉馅盛出来递给肖茹:“拿过去包汤圆吧。”
  “哦,那肉馅咸味汤圆我要吃三个,芝麻花生馅甜味汤圆我要吃两个。”肖茹端着肉馅喜滋滋的走了,这丫头甜咸口都爱,更爱吃肉,所以才选择多吃一个肉馅咸味汤圆。
  芝麻花生馅甜味汤圆比肉馅咸味汤圆的做法简单得多,熟黑芝麻和熟花生捣碎成细小的颗粒,加入白糖和一大勺猪油搅拌均匀捏成小圆团,摆放整齐,拿过去就能更好包。
  “姑娘,你放了猪油?”肖茹做事总是东张西望,尤其爱盯着江孜,一点儿小动作也没躲过她的眼。
  “放些猪油,吃起来才能流油流沙,口感更好。”江孜简单解释着,随手揪起一块糯米面团,揉搓成圆形,然后大拇指往中间一摁,压出凹形,用勺子舀了些肉馅包进去,用虎口收拢,再次团成一个小圆球,汤圆便包好了。
  “有些干了。”江孜再次揪起一块糯米面团,看了眼肖茹手上因为太干而有出现细小裂缝的汤圆,提醒她:“太干了可以抹些水,表面光滑煮出来的汤圆才好看。”
  厨房里的人一起动手包汤圆,没多久就包好了,上百个白胖圆乎的汤圆瞧着就喜人。
  肖茹最是迫不及待,占了角落的灶台,叉腰宣告:“咱们今天早膳吃的汤圆我来煮!”
  煮汤圆嘛,江孜才不抢这个活儿,她等着吃就好。
  至于厨房其他人,他们虽然还来得及用早膳,但是时间差不多了,他们得先准备给食肆的食客们准备好早膳,今儿的早膳就只一道汤圆,两种口味,才公布出去,外头就热闹起来了,两种口味拼着吃的也不少,但是更多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咸味汤圆或者甜味汤圆。
  即使在厨房里,都能听到前面大堂闹哄哄的争论声,林荷正在捞锅里翻滚的汤圆,盛好了看向江孜:“姑娘不出去凑凑热闹?”
  “算了,等下又要逮着我问那种口味更好,说甜得罪咸,说咸得罪甜,说两个都喜欢就是博爱。”江孜摆摆手:“我在这里听听热闹就好了。”
  上次就已经因为甜咸豆腐脑被食客们折腾得不轻,这次说什么也不要再去撞枪口了。
  正说着话,包成个小球球的江源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直奔江孜:“阿姐阿姐,今天你要带我去清河县看灯吗?我们什么时候过去呀?”
  “等吃完午饭了再过去。”江孜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你可以吃三粒汤圆,有肉馅咸味汤圆和芝麻花生甜味汤圆,你要吃哪个?”
  “只有三粒?”江源低头掰了掰手指,噘嘴控诉:“太少了!”
  “不能再多。”江孜已经快要免疫了小家伙的撒娇,非常坚定的拒绝:“大人可以吃五粒,小孩只能吃三粒!”
  “哼,我很快就能长大了!”江源气呼呼的跺脚:“我要两粒咸口汤圆,一粒甜口汤圆。”
  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江源也早就学会江孜不做选择两个都要的那一套,不过他向来爱吃肉,肉馅的自然是多要一个。
  至于江孜自己的话,同样是选择了咸味汤圆三个,甜味汤圆两个,比起甜,她确实也更喜欢咸,只是不管怎么样,贪心的江孜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选择肯定是选择全都要的。
  江母只要三粒甜味汤圆,被江孜强塞了一粒咸味汤圆。
  “阿娘,你试试味嘛,咸味汤圆也好吃的。”江孜刚把嘴里的咸味汤圆吞下,强烈推荐:“甜味汤圆和鲜味汤圆各有各的优点,尝了肯定不亏。”
  在江孜的强烈推荐下,所有人都尝到了两种口味的汤圆,只是更喜欢甜的就多吃几个甜味汤圆,更喜欢咸的就多吃几个咸味汤圆。
  就连平日不太喜欢吃肉,更喜欢吃甜的傅怀瑾,也吃了两个咸味汤圆。
  于晓静端着碗嫌弃的看向傅怀瑾:“怎么哪哪都有你。”
  “你都能在,我更能在了。”傅怀瑾不甘示弱,脸上甚至还带着笑。
  于晓静端着碗,嫌弃的看向傅怀瑾:“怎么哪哪都能看到看到你啊?”
  “你都能在,我更能在了。”傅怀瑾不甘示弱,脸上甚至还带着笑。
  江孜默默的往江谌身旁凑了凑,小声询问:“哥,你们跑商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晴儿姐姐真要跟你们去?”
  第442章、江谌的安排
  江孜的询问,正是江母如今最最关心的事。
  过年前江谌就已经在筹备着外出跑商的事情了,按照原定计划是等出了十五就出发,今天便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说这几天就要出发了,
  但是江谌具体怎么安排的,却是还没跟家里人提过
  江谌放下筷子,神色认真了几分:“正好,我也打算跟你们说说我这边的安排,我们预计二十五号左右出发,晴儿也会跟着去。”
  “那也没多久了?文婶还真能同意晴儿姐姐与你一起去啊?”江孜惊讶偏头看他,江谌也有些无奈:“你也知道你那晴儿姐姐倔得很,说要去就非要去,胡管事和文娘子也是没法子便答应了。”
  “不过我与胡管事商议好了,就算晴儿与我合作,各自投资三百两银子用来跑商,利润五五分。”
  江母闻言蹙了蹙眉:“跑商总归是辛苦且不安全的,晴儿毕竟是个姑娘家,跟着你们多有不方便。”
  “娘,这事我们都考虑过。”江谌向江母解释,说话间脸上的笑容都未曾淡下去:“我既然要跑商,往后定然是要常年不着家的,晴儿从小习武,性子爽朗大方,本就不是个能在后院呆得住的人,我也不想约束她,她想要跟着,就跟着,我会好好照顾她,她的身手比我还好,就放心吧。”
  虽说江谌让江母放心,江母还是有些忧愁,不过她到底没再说什么了,倒是江孜轻啧了一声,只觉得无形中被塞了一嘴狗粮:“哥,我知道你和晴儿姐姐感情好,你俩半刻都不想分开行了吧?瞧你笑得一脸的不值钱。”
  “胡说什么呢。”江谌伸手弹了弹江孜的额头,继续说着自己的安排:“跑商商队人员也定好了,除了我和晴儿,还有六个人,都是以前在码头上的苦力,个个力气大,体力也好,晴儿拜托她家的武术师傅,最近都在教他们一些防身术,所以我们肯定是有些自保能力的。”
  江孜看了眼江母,从提起江谌跑商这个话题开始,她的脸色就没好看过,总归是担忧的,她想了想换了个话题:“哥,你们现在预备带些什么东西去跑商?可要记得路上看到什么没见过的吃食之类的要给我带回来。”
  “行,肯定忘不了你的。”江谌想也没想的就应下来,又同江孜说起自己的想法:“这次主要先带一些你那加工坊的东西,酸辣粉、泡面、腐竹、柿饼、花生酥、芝麻酥、多口味花生和瓜子之类的能放得久一些吃食,还找了些咱们这周边比较有特色的东西。”
  “林叔做的那些木制动物摆件就挺不错的。”江孜插了句嘴,江谌也点头:“对,我跟林叔定了些,不只是摆件,正月这段时间林叔没怎么出门,在家盯着大林二林练雕工,我看他们新做的百花摆件也挺不错的。”
  “阿娘攒了不少绣帕,都没拿去绣坊,要不哥你也带上,说不得你们走远些更卖得价呢。”江孜提议:“阿娘的绣活做得好,镇上卖的价格还是低了一点。”
  “也对,可以试试看。”江谌觉得不错,让江母记得把绣帕都打包拿给他,兄妹两个还在继续说着,吃饱的于晓静也来凑热闹,好奇的问:“阿谌哥,你们打算往哪走?这带的货要怎么卖出去呀?跟来咱们这的外地商人一样在码头或者集市摆摊?”
  “听说南方富庶,我们想往南走。”江谌笑着跟她解释:“像咱们这种人数并不多的小商队带的货物有限,又没有认识的人,就只能在码头或者集市上摆摊卖货了,卖完了再补充货物继续去下一个地方,有些名气的大商队就不一样了,他们认识的人多,都不需要出去摆摊就有相识的人把货物挑走了,他们的好东西,轮不到普通百姓们买,普通百姓也买不起,采购补充新货物的渠道也比咱们多。”
  江孜听明白了,问:“那你的意思就是你们打算一路往南,遇到镇县就去摆摊,把自己的东西卖掉,再采购补充新的货物,到下个地方继续摆摊售卖再采购补充?”
  “对。”江谌点头:“我们也不是没有目的地的,我们打算就从常平镇一路往南,途径新化县、金康镇、宁武县,就会达到南川郡,南川郡周围还有几个镇县,咱们打算就在这一圈走走。”
  “那这一来一回的,估计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吧。”于晓静惊叹:“之前听乔珉瑄说他和邵雪枝去了趟宁武县,虽说走得慢,花了五天,你们带的货物不少,肯定也快不起来,这路上就要花挺多时间了。”
  “风吹雨打的,肯定会很辛苦的。”江母叹气,江谌握住江母的手:“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晴儿的,最多两个月,我们就会回来的。”
  说着,他又看向江孜:“就是要辛苦阿孜,好好照顾娘。”
  从江谌有跑商的打算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以后肯定是常年在外的,家中母亲和弟弟,就得靠妹妹照顾了。
  “这算什么辛苦。”江孜摆摆手:“阿娘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阿娘,也是我的阿娘,我自然是会好好照顾阿娘的。”
  江源一直乖乖坐着,前面的他没听太明白,但最后这几句对话他就听得懂了,当下立刻跟着表态:“哥哥放心,还有阿源在,阿源是小男子汉,一定会照顾好阿娘和阿姐的!”
  这话一出,把众人都逗笑了,江谌一把将江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抬手就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颊,笑声爽朗:“不愧是咱们江家的小男子汉!咱们阿源,最是厉害,肯定能把阿娘和阿姐照顾好的!”
  “肯定的!”江源信誓旦旦的摆着胸脯保证。
  原本有些许压抑的气氛被这一闹,顿时轻松许多,江孜顺势就换了话题。
  “傅爷爷说清河县人多,不跟咱们去凑热闹,那咱们就自己去,直接去清河县的铺子吃饭怎么样?”
  第443章、上元夜市灯会(一)
  因为江孜的建议,他们便决定去清河县的食肆吃午饭,除了江谌和于叔留在方山村为江孜新建的庄子忙碌,江家和于家其余人全都到齐了,还多了个傅怀瑾。
  江孜也有几天没来清河县了,这边她管得其实并不多,隔个三五天过来瞧瞧,修改菜单,出些新菜,即使她管得少,这生意在上河街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好。
  为江孜添了不少银两。
  虽说方山村的庄子修建让江孜不断的往里投钱,但如今她来钱的地方可不少,清河县的食肆赚得最多,还有合作的乔家酒楼、清风茶楼还有于家杂货铺,每到月底就能分不少利,以至于口袋里满满当当的。
  这也是于晓静成天里念叨着要来清河县开间杂货铺的原因了。
  “清河县走两步遇上个人都比常平镇上的人富贵些,舍得花钱,在这里肯定比常平镇挣得多。”于晓静又动了心思:“回去得再跟我娘说说,让林旭留下来帮忙,我正好能有空筹备着在清河县再开一间铺子,到时候也跟你一样买个人给我看铺子,在家坐等收钱。”
  江孜忍不住泼冷水:“你以为县里的铺子那么好租?别说好位置难求,就算是偏僻的角落也难寻。”
  “没事,走一步算一步,得先做打算,才能在有铺子出租的时候抢占先机,不然稍稍犹豫,那铺子还能轮到我?”于晓静说得条条是道,只是看到于婶靠近,立刻便转了话题:“中午吃什么?我觉得上次吃的鱼羹味道很不错。”
  “白玉鱼羹?行啊,我也好久没吃了。”江孜双手撑着下巴提议:“来个土豆虾球怎么样?蘸着番茄酱吃。”
  “要!我要土豆虾球!”江源听见了,立刻举手赞同,江孜掐了小家伙脸蛋一把,问江母:“阿娘,玉米南瓜汤怎么样?”
  “都行。”江母向来不挑剔,江孜又一一问了众人确定了午饭想要吃的,便同大伙坐在包厢里闲聊着,傅怀瑾领着江源在旁边下棋,江源还是个初学者,输到最后脸色都变了,拽着江孜的手不松,就是不肯再跟傅怀瑾下棋了。
  除了刚刚特地点的几道菜,还要了干煸豆角、酸辣藕片、蒜蓉秋葵、青椒酿虾滑、蜜汁鸡翅。
  七菜一汤,九个人差不多刚刚好。
  江孜点菜一般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大家吃得基本都是十分心满意足的。
  江家食肆晚膳不营业,午膳结束,大堂里只是偶尔坐着些要了点心和茶水的客人,中央小台上有个年纪略大的银发先生在说书,说的是青梅竹马才子佳人的话本,还挺有意思的。
  还未到夜里,上河街两侧的铺子早就装扮起来,屋檐之上皆是形态各异的彩灯,在县衙的安排下,每间铺子前空地设定的摊位都已经租赁了出去,江家食肆门前的空地被自家留了下来,打算在今晚的灯会夜市上卖些零嘴吃食。
  “上元节也是挣钱的好时候,你竟然都没想些活动?你瞧瞧前面的唐家酒楼,玩什么猜灯谜得代金券,这不是跟你学的吗?”于晓静愤愤不满,看着众人忙忙碌碌的却只是打包些零嘴吃食,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就卖些零嘴吃食,这能赚几个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