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3节
“就是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让其他人来找我们麻烦。”江孜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晓静却是摆摆手:“我看他们是不敢了,被那几个混混打了一顿,被码头上的人警告了一番,还有……”
她顿了顿,仔细打量了一下江孜,问道:“你跟傅家私塾的老爷子和那位秀才公子很熟?不应该吧?”
“你说什么呢?我跟他们熟不熟你不知道啊?”江孜压根不懂她这时候说什么傅家私塾,追问起来:“你刚刚说还有什么?”
“还有傅家私塾,让小厮去了镇长家说了那赖家夫妻经常这般欺辱附近乡村里的百姓,镇长向来敬重傅老爷子,知道这事就派人去警告他们,要是下次再敢做这种事情,就将他们压去县里让县令大人给他们定罪!”于晓静说得激动,声音都提高了几分,众人都望了过来,江孜赶紧解释:“晓静在镇上听了些八卦,正说与我解闷。”
于晓静捂着嘴不敢再多说,生怕被几个大人听到,江孜没好气的看着她,声音压的低低的:“你激动个什么劲儿!要是被我娘和于婶他们知道这事,咱们就别想去摆摊了。”
“都已经解决了,应该没事吧?”于晓静犹豫了一下摇头:“算了算了,还是别让他们知道了……阿孜,你说为什么傅老爷子会派人去镇长家?”
江孜哪里知道,她昨天也只是遇到了傅怀瑾,又没遇见傅老爷子——可是傅怀瑾?那人看起来也不像是个爱多管闲事的……
“或许只是觉得那夫妻俩欺负我们两个小姑娘太过分了,傅老爷子瞧着就是个很好的人。”江孜猜测,于晓静也点头:“也是……估计就是心善帮咱们一把,不然咱们找上镇长也没用,那姓赖的夫妻死不承认就是了。”
“我们也没什么可以感谢傅老爷子的……他每天都来摊位上买吃食,那我再额外做些吃食送过去就当是谢礼了。”江孜坐在那思索了起来,于晓静不敢打扰她,凑到于婶身旁听她们闲聊,偶尔还搭几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就像是个开心果一般的存在。
从集市上听来的那些信息,在江孜的猜测中,傅怀瑾应当是患有厌食症,昨天见他的时候,这人虽然长得非常俊秀,却骨瘦如柴,就他那副身形模样,几乎是百分之八十都验真了她的猜测。
傅老爷子既然每天都来买吃食,也曾说过他的孙子只要吃他在摊位上买的东西总能多吃一些,那送一份吃食就是最适合的了。
只是要做什么呢?不能是摊位上已经在卖的东西。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辛辣和重口味的东西都不适合。
包些猪肉小馄饨吧,再炖个鲜甜骨汤的,到时候要吃小馄饨的时候煮熟了扔进骨汤里就可以。
加上一罐原本想要做出来留着自家吃的番茄肉酱,到时候煮点面条,就可以吃上一碗酸甜口的番茄肉酱拌面。
最后做些香葱肉松小蛋糕,当个早餐或者闲暇时的零嘴都不错。
唯一就是家里的食材不够。
“哥,明天帮我买几根大骨,五斤不要带肥肉的纯瘦肉,再买五斤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腿肉,我给傅老爷子做些吃食,感谢他帮咱们去找了镇长。”
镇长虽说连九品小官都算不上,但也是镇上最大的官了,要是他们自己去找镇长,哪里能这么轻松简单就把事情解决掉?
还是看在傅老爷子的面子上。
江谌显然也是懂的,连连点头:“你的手艺不错,傅老爷子应当是很喜欢的。”
倒是江母耳尖听到这话,不解的询问了起来:“你们说的傅老爷子是什么人?”
江谌和于晓静微愣,还是江孜反应快,笑着回话:“傅老爷子是镇上傅家私塾的老夫子,傅家私塾在镇上名声不错,我想送阿源去那里启蒙,傅老爷子喜欢来咱们摊位上买些吃食,我想着送些不一样的吃食给他,去问问私塾招收学生要有什么要求。”
第66章、闲聊
说起江源启蒙的事情,无论是江母还是于婶几个,都齐齐望了过来。
“傅家私塾在镇上名气很不错,阿源如果能进那里启蒙就再好不过了。”于叔先开口,一向沉默的他提起傅家私塾竟是难得的多言了几句:“我前面曾在傅家私塾内做过两日活计,傅老夫子待人非常和善,学问极好,阿谌在镇上待的久,应该比我知道得还多。”
江谌点头:“傅家私塾确实很有名气,傅家祖孙学问都极好,收费也不算高,学生吃住都在私塾,每月只收200文束脩,镇上另两家私塾得都得500文,当初在码头上时,家中比较宽裕的都想着将孩子送进傅家私塾,只可惜傅家私塾收学生很是严格,能入得了傅家私塾的却是极少。”
“应当不用太担心,阿源已经启蒙识字,又这般机灵,定是没问题的……就是去私塾的花销可不止是每月的束脩而已。”这次说话的是于婶,语气里有些可惜:“当年也想过让晓晨晓毅去私塾,可除了束脩,还需得买笔墨纸砚,那的开销才大呢!”
于晓晨和于晓毅虽然没上过私塾,但当年都有跟着江父识字直到江父死后,不说什么参加科举,至少出门在外不至于因为不识字而被人欺骗,而于晓静自小和江孜一起玩耍长大,也随着一通在江母这里识文认字。
再想想如今,于家跟着江家开始赚钱。
“咱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多亏了你们家啊!”于婶最终只是感叹了一句,感激的看着江母,江母则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这说的都是哪的话,这些年没有你们家的帮衬,我们家还不知道得过成什么样呢。”
眼瞧着几位大人感慨起过往,于晓静冲江孜眨眨眼,拉着她起身:“咱们出去走走。”
于晓静就不喜欢和家里大人待在一起说话,唠唠叨叨的,还不如跟小姐妹出去单独出去说话。
不过毕竟天色已晚,两人也没在外头多待,顾及江孜的脚伤,她们走得很慢,慢吞吞的走到村子中央快到老林叔家门口,又慢吞吞的往回走,于晓静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话,“瞧你脚也好得差不多了,五号大集你肯定能跟我去镇上,咱们得早早出发,也可以多准备些吃食去卖。”
“哪里需要等到五号,明天再歇一天,我就跟你去镇上。”江孜有些期待:“我还没赶过大集呢,正好去瞧瞧。”
以前的江家江母病弱很少出门,江谌在码头干活,江孜要照顾家里,哪有什么时间去赶大集?有时候家里囤了些东西去卖,要么等江谌回来要么就拜托于家一起拿到集市上。而且就算她有时间……那会也没钱。
“我倒是去过一两次。”于晓静挽着江孜,“热闹是真热闹,附近村落的人都会过来,不过坏人也多,什么小偷小摸的,最可恨的就是那些人贩子,专门盯着一些贪玩和父母走散的小孩儿,去年我二哥回来就说有人丢了小孩儿,家里老人快哭瞎眼了呢。”
关于这种小孩儿走丢的事情,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很多,人贩子人人喊打,但是在利益的趋势下,根本没办法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更别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监控,交通不便,想要找回被拐卖的小孩太难,一旦被拐,基本上就等同于找不回来了。
能找回来的实在是太少了。
“没办法,还是得自己小心注意些。”江孜叹气,又道:“你以为只有小孩儿危险?我们这般年纪的姑娘家在外有时候也很危险的。”
于晓静点头,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开口:“这个我听说过……像我们这般大年级的女孩子……会被卖到那种地方……就是那种地方你知道的吧?“
江孜瞅她,没说话——不就是青楼吗?说得还挺神神秘秘的。
“说真的,阿孜,你得小心。”于晓静一脸慎重:“你这张脸,得小心点!”
“是是是,你就没这个烦恼!”江孜没好气,于晓静又不乐意了:“你嫌弃我不好看?我哪里不好看了?哼!”
“你让我小心,你不用小心,那不就是你……丑咯~”江孜做了个鬼脸,然后想跑——可悲的是她忘记了自己只能慢慢走,跑的话脚就会痛!
这倒是给了于晓静机会。
“还想跑?就你现在这样还敢跟我斗?“于晓静伸出手,笑得一脸奸诈,两个女孩子的笑闹声在夜里格外明显,离得不算很远的老林家,老林叔跟着自家老婆子坐在屋里说话,笑呵呵的:“明天去给江家送那辆推车,你也跟着去,跟江家瑜娘子探探底,咱们家二林怕是对江家阿孜上心咯!”
“江家阿孜是个不错的女娃娃,二林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老林婶也很高兴自家小儿子开窍了。
江孜哪里知道,自己不过是去看看推车做得怎么样了,再和老林叔商讨了一下怎么做绞肉机,就被老林家给相中了。
总之,什么都不知道的江孜睡了个好觉。
就是生物钟的影响下她还是早早就醒了。
没有于晓静的江家很安静,就是隔壁热热闹闹的还能听到于母的唠叨声,江谌在准备早餐,江孜去做绿豆糕,倒是江母比较闲,去菜园子里浇浇水,又给小鸡仔们喂了一把麦麸,江源则还在床上打着呼。
等到江谌和于晓静准备出发的时候,就看到老林叔和老林婶还跟着二林一起推着做好的小推车往这边走,江孜有些惊喜:“老林叔,这么快就做好了?看起来可真不错!”
四轮木质小推车,下方是小柜子般的车体,上面挂着一把小锁,柜台上被擦得干干净净的,两侧竖着木条,钉着一块长方形木板,留出的空白正好可以题字做招牌,江孜围着转了一圈,满意极了,扭头兴奋地对着江谌:“哥,你去捡根木炭凑合一下把招牌写上,你们今天就可以用小推车去摆摊了!”
第67章、江家小摊
江孜毕竟不是原主阿孜,即便是拥有原主的记忆,她还是不怎么习惯去写古文繁体字,而且她怕自己的自己和原主差别太大被发现,很是果断了拒绝了江谌让她题字的建议。
可是要些什么呢?
几个人待在原地思考。
“江家小摊怎么样?”于晓静摸着下巴,指了指江家大门,又指了指小推车:“江家……小推车……江家小摊。”
很好,简单明了。
“就这个了!”江孜大手一挥,将手上的木炭塞给江谌,江谌没什么意见,抬手就写,字迹遒劲有力,看得出功底不错——江谌从小和江父读书识字,习得一手好字,即使后来去码头上干活,也没丢了他的这手好字。
江母尤为感叹:“阿谌的字还是这般好,当初……”
当初的江谌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十分聪慧,江父是打算让他走科举这一条路子的,只可惜后来江父出事,为了养家,江谌就放弃了读书。
江谌应当是喜欢读书的吧?
其实江孜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江谌这一手好字,必然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娘,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现在这样子就很好。”江谌知道江母的想法,立刻就开口,旁人都不明白,但是江谌也没有多说的意思,招呼于晓静拿下竹筐,准备将里的东西放进推车里,高兴极了:“这样可以减轻好些负担!”
下方的柜子打开,里面却放着四个木质车轮,老林叔推了推二林,他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走上前解释:“这推车新做好,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得了咱们这边的路,就怕路上车轮出问题,所以多做了几个备用,我教你们怎么安装,一旦车轮坏了就可以自己装上去。”
“还是老林叔想得周到。”江孜感叹,老林叔却摆摆手:“我可不担这个功劳,这可是二林的主意。”
江孜又望向二林,笑着和他道谢,见江谌和于晓静都在学习怎么安装车轮,她就转身回家拿银子把推车的尾款结掉——之前江谌去定做的时候放了200文的定金,尾款是500文,这辆小推车花700文钱,江孜觉得挺值得的。
等她从房间出来,江谌还背着竹筐,于晓静轻轻松松的什么都不用背了,看到江孜就高兴的转圈圈:“阿孜,什么都不用背了,这样也太轻松方便了。”
江谌也点点头:“就是这些陶罐还是太大了些,柜子里面没办法全部塞进去,你做的那些红薯片可以摘些叶子在家提前包装起来,可以减轻重量,可以放进这个车柜里。”
“那得多摘些野蕉叶子了。”江孜皱眉:“或者是摘些适合包裹东西的大片叶子,后山的野蕉叶子都快摘没了。”
于晓静在一旁吐槽:“哪里只是摘没了,那些树都快给摘秃了好吧!我二哥最近都在去别的村子时顺路摘些野蕉叶子回来。”
好吧……这是实话。
“那现在只能这样了,你们先去镇上,今天做好的东西我都打包装起来吧。”江孜朝他们招手道别,又朝着正和江母坐在树下闲聊的老林叔等人:“老林叔,老林婶,这边是推车尾款,你数一下。”500文钱是用细绳串起来的,一共是五串。
“哪里需要数,不会有错的。”老林婶笑呵呵的摆摆手:“你忙你的去,不用管我们,我跟你娘唠唠嗑。”
江孜确实是有事要忙,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去接了水把红薯冲洗赶紧,然后搬了小矮凳,坐在后院阴凉的地方将红薯削皮——上午她先多炸些红薯片,再将收购来的一百斤树莓处理好,等江谌回来,就要做准备给傅家私塾送过去的吃食。
树莓全部做成果酱不太现实,天气热的时候,果酱最多存放五到十天,还是做成果干能够存放更久,到时候直接吃果干或者泡茶,再熬制成果酱都可以。
对了,还可以做些树莓罐头,就是和果酱一般,存放不了太久。
暂且放放,先做树莓果干。
等江孜削了满满一桶的红薯,老林叔几个已经离开了,江源手上抓着一本薄薄的三字经,小脸皱成一团,跑过来找江孜:“阿姐,我想吃糖糖。”
“阿娘让你好好看书,你又瞎跑。”江孜伸手戳了戳他的额头:“我一会给你拿糖,回去看书。”
因为昨天刚讨论过送江源去私塾的事情,江母今早就抓着江源开始读书了——没有别的目的,就怕江源没办法通过傅家私塾的考核,让江源这两天多多温习一下。
江孜先去给江源拿糖,又去厨房拿着菜板和菜刀去前院——有了露天厨房,谁还想待在闷热的厨房里啊?
红薯切片,然后拿去清洗,再烧油开始小火炸。
刚忙碌起来,于婶就带着张宁宁过来了,依旧是带着厚厚一叠洗干净的野蕉叶子,江孜赶紧走过去和她说话:“于婶,我这边的包装盒很多了,暂时不用做了,你先给晓静做些备用吧,等我的红薯片炸好了,再帮我用野蕉叶子打包吧,就是缺了些草绳……还是等我哥回来摘了干草回来,就要麻烦婶子帮我再编些草绳。”
“行,刚好晓静也怕包装盒不用。”于婶笑呵呵的应了:“也不用等你哥回来,野草后边路边到处都是,宁宁你去摘些,冲洗晾干了一会就能编起来。”
张宁宁应了,立刻就出去了,江孜也回去盯着油锅里的红薯片,用锅铲翻动了一些,差不多可以出锅了,便抽出几根烧得正旺的柴火塞进面包窑里,加了几根干柴才将窑门关上等里面的温度上升,然后再回来将炸红薯片捞出来放在一边晾凉。
江母对这个从来没见过的据说可以烤面包的面包窑很感兴趣,正好缝制衣服许久得休息了,就站在江孜身旁休息,于婶也来凑热闹。
江母没看懂江孜的操作,好奇询问:“这面包窑怎么用?”
江孜解释:“搭面包窑的时候有做隔温层,不会散热,温度锁在里面,就能烘烤食物了。”
第68章、树莓的花样吃法
“先用木柴生火让窑内的温度上升,然后把里面的木柴撤出来,一会再将树莓放进去,烘烤一刻钟应该就可以变成果干了。”
“树莓果干可以长时间存放,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茶,或者再做成果酱。”
“我一会再做些树莓罐头给你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