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第35节

  熬过寒冷的冬日,在微寒的春风中悄然绽放。
  那么的不起眼,却又那么的……充满温暖和希望。
  是啊,这么脆弱的花都能跨过寒冬,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日子总要过下去,不能因为一两句话,就这样半死不活。这段时日是她困守愁城,钻了牛角尖。
  温幸妤抱紧了怀里的迎春花,好似也拥有了它坚韧的力量。
  俄而,她仰头看着青年,扬起一个真切而赧然的笑:“谢谢你,这段时间……是我着相了。”
  窗棂吹入一缕春风,拂乱了女人的鬓发。
  祝无执抬手,将那缕发丝拢至她的耳后,目光紧紧锁定她的脸,语调轻缓:“你能想明白就好。”
  “我一直…都在。”
  嗓音温和,姿态亲昵。
  青年温热的指尖不经意蹭到耳廓,带来一阵酥麻的痒意。
  温幸妤不自在极了,后退半步,垂眼盯着脚尖,躲避那犹如实质的视线,嗫嚅道:“我,我去插花。”
  说完,仓惶出了屋子,连回头看一眼都不敢。
  祝无执看着女人落荒而逃的背影,眸中的笑意顷刻消散,转而化作一片沉郁晦涩。
  她总是这样。
  这一个多月,不管他如何费劲心思哄,不管怎样对她好,从昂贵的物件到日常关怀,她都是礼貌疏离的道谢,而后束之高阁,坚守着令人头疼的原则。
  就连今天这束让她云开雾散、豁然开朗的花,都没能破开她的城墙。
  他往前迈半步,她能惊慌失措后退十步。
  祝无执很清楚这是因为什么。
  温幸妤是个善良、保守的女人,她身上捆绑着名为“贞洁”的枷锁。在她眼里,未婚夫刚去世半载,就不该对别的男人动心,不然就是不贞。
  对此他只觉得可笑。
  他根本不相信两个认识不过一载的人,会产生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情。
  说起来,他认识温幸妤更早。
  她在国公府待了八年,其中有六年在祖母身边,她同他见面、相处的时间,要比陆观澜多太多。
  要不是他情窍开的晚,哪里还有陆观澜什么事?她早已是他的妾。
  不过现在也不迟,他不信一个死人,还能争得过他。
  最开始,面对温幸妤古板木讷、避如蛇蝎的态度时,祝无执偶尔会动直接强纳的心思,但很快就按捺下去。
  对她这样的人,不能太强硬。不然她就会像乌龟一样,永远缩在壳里。
  要欲取先予,如同春雨润物,将她身上“守贞”的盔甲,一层层、一件件,不动声色的渗透,然后剥干净,由他从心到身,完全占有。
  若等他耐心用尽,温幸妤依旧不识好歹,他也不介意用些强硬手段,去撬这颗不听话的顽石。
  一个女人罢了,困在身边易如反掌,他也不是非要她的心不可。
  窗外桃花半败,被风卷入窗棂,飘落在青年的肩头。
  他抬手拂落,乌沉的凤眸里满是势在必得。
  *
  静月给厨房交代完事情,刚走到主屋跟前,就看到夫人抱着捧迎春花出来,神色怔愣,还有些慌乱。
  她上前接过花束,低声关心道:“夫人,发生什么事了吗?”
  温幸妤回过神来,压下心头怪异的感觉,摇了摇头道:“没什么。”
  目光落在迎春花上,耳廓又是一阵发热。
  她抿了抿唇,看向静月:“找个花瓶,咱们一起把花摆起来吧。”
  静月觉得夫人有些奇怪,她点了点头:“前几日李公子送来一对白釉剔刻缠枝瓶,现下在东厢房摆着,配迎春花正好。”
  温幸妤没有意见,她颔首,随静月一同去取了花瓶,在院子的石桌上修剪花枝。
  迎春花枝干比较长,绿叶也多,温幸妤在国公府干过插花的活,故而也知道修剪多少合适。
  她用剪子剪掉一截花枝,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仆人,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那日从王岐府上回来后,她郁郁寡欢,本能逃避一切。
  她将自己埋进沙土,不想不问不听,因此哪怕一个多月了,也不清楚这件事的始末。
  但今日云开月明,她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弄清楚这事。
  暂且不提宋水秋,除夕夜和翠珠阿喜打叶子牌的场景,历历在目,她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叛主。
  温幸妤将一枝迎春花插到花瓶里,看向一旁的静月,问道:“翠珠为什么叛主,你知道吗?”
  静月听到夫人忽然问这件过去一个多月的事,她手中的动作微顿轻轻叹了口气:“阿喜遭人做局,深陷赌坊,欠了上百两银子,若是不还银子,就要拿命赔。”
  “翠珠同阿喜青梅竹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所以……收了宋水秋的二百两银子。阿喜在男席诬陷老爷,翠珠在女席诬陷夫人。”
  闻言,温幸妤沉默了许久,最终也只是深深叹息。
  阿喜被人骗去赌坊,想必是王岐夫妻的手笔。
  先让他赢,再让他输,最后施以援手,就可以逼迫他叛主,毁了祝无执的名声。
  说起来,也是被迫卷入了这场风波。
  她将最后一枝花插好,问出了最想问的问题:“翠珠和阿喜……他们现在如何了?”
  静月神色微凝,转而恢复如初。
  她转过身,背对着温幸妤,将剪落在地上的枝叶一点点拾起来,嗓音平和:“他们啊……”
  “被老爷打了顿板子,逐出府去了。”
  说完,静月也捡完了花枝,直起身看着温幸妤,露出个浅笑:“夫人不必担心,他们没事。”
  温幸妤点了点头:“没事就好。”
  这样的惩罚刚好,翠珠和阿喜都是同州本土人,会有重新谋生的活计。
  祝无执如此处置,想必是念着这段时日的主仆情谊,毕竟除夕夜,大家才在一起玩过叶子牌。
  温幸妤又道:“那宋水秋呢?”
  静月正在给花瓶添水,闻言动作停顿了一息,而后随口道:“听说是回娘家了。”
  “宋水秋是通判家的小姐,奴婢知道的消息也不多。”
  温幸妤点了点头,觉得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恶有恶报。
  她把花瓶抱起来,走到主屋门外,推门时却有些踌躇。
  这一个多月,祝无执变化很大,会经常含笑看着她,会关心她,做的每一件事都称得上细心体贴。
  他对她太好了,好的让她感觉到难以适从,心慌意乱。
  温幸妤不是一个善于直面异常的人,她很擅长欺骗自己,把一切问题都轻描淡写带过,去躲避那些只要深想,就会让她难以接受的事情。
  仿佛只要视而不见,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抱着花瓶的手紧了紧,她装作无事,抬手推开了屋门。
  门扉半开,青年一身水*蓝长衫,端坐于罗汉榻,手中捧着卷书,神色淡漠。
  听到门响,他转过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他唇角微勾,凤眸中透出星点笑意。
  温幸妤心跳一乱,她躲开他的视线,静默将花瓶摆在窗边的高几上。
  祝无执盯着她瞧了一会,直到女人白皙的耳朵烧红一片,才收回视线,慢条斯理搁下书,起身道:“我去书房,你制完香就早些休息。”
  说完,他起身离开。
  门开了又闭,温幸妤悄悄吐出一口气。
  祝无执走过窗边时,脚步停顿,视线穿过半开的窗,落在女人脸上。
  见她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他唇角下落,眸色转冷。
  很快,又轻笑了一声。
  面对这样的人,不能逼太紧,总要循序渐进,慢慢来的。
  *
  夜色如墨,四寂无声,天上忽然飘起了雨。
  庭院里春风摇花,雨打枝叶,湿润的水汽裹挟浮香,阵阵卷入门扉窗棂。
  书房里灯火如昼,祝无执披衣坐在书案前,手捧书卷,面色冷淡。
  俄而,寂静之中传来推门的轻响,祝无执抬眼看去,见静月合上屋门,小步行来,恭敬跪在书案前,将头低伏在手背上。
  “大人,今日夫人问翠珠和阿喜,还有宋水秋的事,奴婢……奴婢撒了谎。”
  祝无执将书卷放下,眉心微蹙,旋即又舒展开来。
  不告诉温幸妤也好,她那般心软,胆子又小,若是知道真相,定会害怕。
  他看着静月,淡声道:“做得不错。”
  静月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祝无执居高临下看着她,把桌子一旁随便丢着的钱袋,随手抛了过去。
  “好好伺候妤娘,你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钱袋落在地毯上,发出一声闷响,静月没有捡,她额上渗出一层薄汗,把身子又往下伏了伏,表明忠心:“奴婢明白。”
  祝无执嗯了一声,神色漠然:“下去吧。”
  静月这才爬起来,捡起钱袋,准备退下。
  走到一半,身后又传来青年冷漠的嗓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