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胡同小夫妻吃瓜日常 第463节

  赵强不满的看着赵铁柱的背影,该死的老头子,谁家老头子不是帮衬家里一二,结果就只有他这个么一个自私鬼,就是不考虑帮衬孩子一二。
  他真的很想跳出来,指着赵铁柱来句,你现在不帮衬他们一二,等他老了,就不要指望他会照顾之类的话。
  赵雷不可能真的不管不顾,肯定会照顾一二,边上还有没有房子的赵亮在各种虎视眈眈。
  赵强相信赵亮这小子为了那间房,还有老头子手上的钱,肯定会照顾一二。
  赵亮看了眼不甘心,可又不能把老头子如何的赵强,心里那是一个乐呵,挺好。
  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对老头子有很多不满,赵强也对老头子有不满。
  至于赵雷,那小子对老头子的意见也是很大,就应该这样,赵亮很是不服气,为何赵家就只有他过的犹如一个过街老鼠一样。
  本来他以为回到京城,只要回到京城进入机械厂,他一定可以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的爬上去,哪怕不能和赵雷比,但也不会太差。
  他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只能做锻工,除了锻工还是锻工,除非他卖工作不干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么做,比如卖了这份工作,然后再买一份工作,先不说现在外面工作各种抢手,稍微像样点的工作,压根就不会在外面流通。
  哪怕他收到风声,对方开价也不是一般的高,起码八百起步,就这还一副爱要不要的态度。
  至于他手上的工作,但凡要卖的话,必须要得到赵铁柱同意,只要他不同意,而且是去厂里表态,哪怕他找到买家,这份工作都没有办法出手,而且老头子直接给五百,然后工作就给他处理。
  留在厂里就是一个普通锻工,现在还取消了考级,也就是但凡不开等级考试,他就只能等工龄上去的工资增加,每月就那么点收入,不要说出人头地,能够养活自己就不容易。
  至于娶个媳妇都是天方夜谭,没有房子,收入这么点,哪有大姑娘看的上他。
  对,没错,哪怕赵亮再婚是三婚,哪怕他现在的条件不咋的,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娶个寡妇,必须是个大姑娘。
  他自认已经是让步,不要求家世好,自己有工作,就只求是个城里姑娘,可就他自认降低不少的要求,媒人都说没办法介绍。
  要么是城市户口,是个寡妇,而且带几个孩子的那种寡妇。
  要么非要大姑娘也成,但必须要农村姑娘,还不能挑剔对方条件。
  这两个选项,赵亮一个都不想要,前者摆明了找个男人养孩子,他又不是傻子,自家,闺女儿子都不养,怎么会愿意帮人家养孩子。
  农村姑娘,不光没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姑娘没有定额,吃到是他的粮食,这么一来,粮食缺口要么去黑市买高价粮,要么就是有人饿肚子。
  总之一句话,再婚的他,将要过上苦兮兮的日子,赵亮不开心,不乐意。
  再看兄弟,赵雷就算了,他现在有出息,哪怕和王娟离婚,都不缺女人,而且他也不会离婚。
  至于赵强,哪怕是个扫厕所的,和冯彩霞经常吵吵闹闹,可也不会离婚。
  至于赵铁柱,那更不要说,也是有媳妇照顾的人。
  就只有他,孤家寡人一人,他可是赵亮啊,明明他才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必须要让他们一个个的没有好日子过。
  看了眼赵建国和赵援朝,赵亮乐了,赵强不是自认偏袒赵援朝,可偏偏两个孩子都觉得他偏袒对方,关系很是糟糕,他就在里面各种挑拨一二。
  没错,赵强和冯彩霞,赵亮不打算去挑拨,打算对赵建国和赵援朝下手,作为一个过来人,他真的是太清楚,如何让兄弟不和。
  以前他是当事人,知道如何操作,如果不是那小子出事,他现在绝地混成小领导,哪里还有赵雷冒头的机会。
  第803章 唠叨却没用的叮嘱
  赵雷把王娟送到家门口,“那我去加班了?”
  如果不是今天赵铁柱打来电话,一定要他们两口子出席,不然今天又是加班的一天。
  王娟对他挥挥手,“去吧,我让丁大妈他们留下来吃饭。”
  “对了,记得吃饭。”车子就要发动离开的时候,王娟想起件事,恶狠狠对着赵雷道。
  “但凡你再胃疼,看我如何收拾你。”王娟担心自己的语气对某人没有杀伤力,还不忘对某人比划拳头。
  赵雷看着某人小小的拳头,真的很想笑,这个杀伤力真的不大,不过他知道绝对不能笑,不然自家媳妇看到后,一定会很是不开心。
  “你放心。”赵雷知道媳妇也是关心他,不停的做保证。
  对于某人保证的话,王娟真的就听听,“我不要你保证,但凡你再骗我,你知道后果的。”
  赵雷看着媳妇拉起的脸,知道自家媳妇不是在吓唬人,不停的点头做保证,“媳妇,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忘记吃饭。”
  对于某人保证的话,“到了吃饭的点,我会给你办公室打电话。”
  指望某人自己记得,王娟真的是没有信心,他们这些人一旦研究某样东西,只要进入状态,,那绝对是忘记时间。
  指望他们能自己想起吃饭,那绝对是犹如做梦,还不如她自己提醒一二。
  “好。”赵雷当然是没有二话的同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做研究。”
  这番话,王娟真的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听的老茧都出来了,“你能记得就好。”
  “每次都是振振有词,道理一套套的,可结果轮到你做的时候,你就做不到。”
  就和后世减肥人群一样,不停的说我要减肥,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大部分都是该吃吃该喝喝,稍微运动一二。
  赵雷不由得讪笑一二,知道在这件事上,真的没有办法和自家媳妇讲道理,对方那真的是一套套的,“媳妇,我走了。”
  “对了,我今天会晚点回来。”也不知道何时回来,但是不管多晚,他还是会回来,就担心王娟会担心。
  晚点回来?王娟听到这话,直接翻了一个白眼,“算了吧,你如果超过12点的话,你还不如留在办公室。”
  饶是他们住在家属区,可是从办公区到家里,骑车都要半个小时,没错,平时没有啥大事,赵雷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分给他的汽车,除非有事才会开。
  至于摩托车,赵雷不是很喜欢,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开机车那是一个冷,还有就是厂区和家属区人太多,特别是家属区,老人和孩子那是一个多,万一撞上了可咋办。
  加上他平时都是坐着居多,每天的运动量不多,还不如每天骑车稍微运动。
  王娟也是支持的,毕竟运动起来对身体也好,只是太晚的话,还不如留在办公室。
  “你三点多回来,到家四点,然后洗漱下后,四点多,你六点多就要起来,就休息两个小时啊。”
  “你还不如把时间节约下来,你就在办公室休息。”王娟知道赵雷办公室有张折叠床,有时候他中午就会休息一二。
  啊?赵雷那是一个吃惊,他本来都以为王娟压根就不知道,谁让王娟一旦入睡,睡的很沉,想着在她醒来前到家,应该就不会被发现,没有想到,王娟竟然知道。
  看着某人惊讶的表情,王娟乐乐,“你不回来,我怎么能睡的着。”
  “你还不如留在办公室好好休息。”
  “我知道你想要早点完成,可你也要想想你的身体。”
  “你不是一直说要培养那些人,让他们可以早点独当一面,你总是说的好好的,每次都没有做到。”
  “你可不要忘记,你可是一直说,等我们年纪大了,要带我出去玩的。”王娟帮某人整理了下衣服,“去吧。”
  “好,我如果今天不回来,我给你电话。”知道媳妇在他晚归的日子都没有休息好后,他怎么还能让媳妇各种等他。
  王娟嗯了声,目送他的车离开,看不到尾灯后,才开门进入院子。
  一进入院子,就看到平安他们几个在菜地里干活,平安作为年纪最大的哥哥,当然是各种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们。
  至于丁大妈和郝大妈,她们也是在地里忙活,看到王娟回来,很是惊讶,“你回来了,吃饭了吗?”
  这个点点尴尬啊,说吃过饭,可感觉这个点也不会到家,而且就冲着他们对赵铁柱的了解,都能主动打电话让他们回去,绝对是所图才是。
  “没吃。”王娟阻止她们起身帮忙做午饭,“我随意吃点就成。”
  郝大妈她们也就没有坚持,继续干农活,顺道指点几个孩子。
  以前他们想着家里孩子长大后,如果不能从军,那就接班,结果现在的政策变了,工农有了比例,这可是把他们给急坏了,想让家里孩子从小就锻炼起来。
  不求他们干活多麻利,起码不能和陌生,压根就不知道如何做,到时候去了乡下可咋办。
  丁大妈这时候也是在考虑,是否到时候让松柏他们到这里的派出所工作,或者就直接进入车厂保卫科,这样孩子长大后也可以去厂附属的农场。
  能跑一样要务农,可起码就在家门口,平时她没事的时候,也能过去看望一二,可以给他们带东西。
  更为重要的是,车厂的农场,起码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错,这些年下来,一些知青在农村的遭遇,多少也能知道一二。
  这还是能知道一二的,有些知青插队后,就没有给家里来信,至于家里邮寄过去的东西,也没有退回来,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孩子对家里不满,所以不写信。
  现在他们都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有猫腻,可一来没有证据,二来路途遥远,去的地方又是很偏僻的地方,一个陌生人就这么过去,不要说把自家孩子给救出来,指不定自己还要搭进去。
  更为重要的是,家里孩子多了,一般插队当知青的孩子,也不是父母最喜欢和重视的孩子,不然压根就不会让孩子下乡,哪怕他们下乡了,也会想办法让他们回来。
  郝大妈她们和人聊天,每次听到有人说插队有关的事,她们都会关注一二。
  第804章 爷奶留的退路
  王娟看着郝大妈她们盯着几个孩子,“怎么,你担心他们长大后也要当知青?”
  郝大妈她们嗯了几声,不住点头,“现在他们年纪小,读幼儿园,可时间很快的,你看平安都已经上小学了。”
  “当初你和小雷结婚,就在眼前,一晃你们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小学后就是初中,初中后就是高中。”
  郝大妈想好了,不管如何,必须要让孩子上高中,起码可以让他们轻松几年。
  丁大妈也是不住的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等高中毕业,起码他们也是一个大孩子,哪怕不能去车厂农场,起码是个大孩子。”
  郝大妈不住点头,“我和小杰他们都谈好了,都时候女孩子去车厂农场,男孩子去外地。”
  丁大妈也是这个想法,“是啊,女孩子去外地,这点万一发生点啥事,哭都来不及。”
  王娟吃着饭,听着她们的唠叨,“你们就没有想过,也许等他们长大后,平安他们就不需要去当知青了。”
  郝大妈和丁大妈也知道她们现在犯愁这些是早了点,可没有办法,真的是不犯愁不成啊,时间过得飞快。
  听到王娟这话,都惊讶的看向她,眼里都是满满的期待,“真的吗?”
  “真的可以不用去当知青吗?”郝大妈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
  丁大妈没有说话,可期待的目光,大家都懂。
  王娟嗯了声,“我不是听到的啥消息,现在的政策这么严格,不可能在接下来几年就会改变的。”
  “我和小雷平时也是在家各种分析,我们就是觉得就目前的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让城里知识青年插队当知青,那是因为城里没有办法容纳下这些人,没有办法给这些孩子准备工作。”
  “城里孩子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肯定是各种抱怨。”
  “农村那头也不满,本来粮食就这么多,他们自己都不够分,结果上头还安排这些不会干活的城里人下来抢他们的份额,他们也是很不满。”
  “时间长了,总归会爆发的。”更不要说现在的制度不算透明,这些话王娟不能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