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胡同小夫妻吃瓜日常 第114节
不管了,这个麻烦事就让赵雷去操心,她反正是没有办法接受一个月不洗澡。
“你就拿剪刀帮我直接剪头发。”王娟比了一个地方,“算了,这次剪到肩膀那。”
“等我要生孩子的时候,就来个齐耳短发。”
“等我上班后,头发应该是长出来。”王娟想了下,这个钱还是不能省,不然如果剪的发型各种不好看,没脸的是她。
“好。”虽然也是有点舍不得,赵雷知道这样才对媳妇好。
“我去打听下,谁剪这个头发好。”赵雷知道王娟爱美,当然要找个手艺好的理发师。
“姐,时间不早了,我去休息了。”王轲打了一个哈欠准备上去休息。
“对了,姐,那个信,就放在被子里,真的不会出事。”王轲晚上去收拾房子的时候,顺道把信塞了回去。
“应该是不会出事吧。”王娟记得丁柏说,会安排人盯着,他这个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那就对他们有信心。
“我们也只能对他们放心。”之前大家是相处的不错,可现在情况比较特殊,王娟有再多的不安,也只能对他们有信心,希望这事可以顺利搞定。
好吧,王轲也只能无奈点头,“不是咱说了算。”
“所以,这事既然已经过了明路,我们也只能期候佳音。”
“好,我去休息,姐,你早点休息,不要太晚了,还有你们回房后,不要聊天了。”王轲叮嘱道。
他是真的担心,王娟他们回到卧室后,就会开夜谈会。
这是给小舅子叮嘱了?赵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然会让小舅子叮嘱一二。
“放心吧,我不会拉着你姐夜聊。”得,小舅子都这么担心了,身为一个好姐夫,绝对不能做出让小舅子担心的事。
赵雷其实自己也已经累的不轻,今天真的是太累了,打了一个哈欠就准备回去。
就这么轻松做了保证?王轲本来还想着赵雷应该要稍微打哈哈,实在是阳奉阴违的次数太多了点。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赵雷竟然一脸的疲倦,这让他很是惊讶。
“姐夫,你是不是遇到事了?”能让赵雷这么累,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事。
赵雷没有想到竟然让王轲看了出来,“没啥事,就是今天我在整理仓库的时候,发现了几个好东西。”
在废品站待的时间越久,他都已经放弃了通过废品站暴富的想法。
不管有钱没钱的都知道古董啊瓷器还有首饰是好东西,但凡能弄到这些东西,谁不藏起来。
没有想到,他今天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竟然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箱子里发现了隔层。
当然也没有啥好东西,就是几个不大翡翠,虽然翡翠不大,可赵雷可以肯定那就是帝王绿,价值虽然不大,可作个戒面也成。
至于最大的那个,做个吊坠也可以,不过这都是以后考虑的事,现在么,当然要好好保存起来。
好消息当然是要和人分享,都是一家人,“我今天整理仓库的时候,发现了好东西,里面竟然有小金条。”
当然这个小金条可不是小黄鱼,而是5克左右一根重的小黄鱼,“有十根。”
看箱子材质,就是普通木材,估摸着很大概率就是家里稍微有点钱,然后弄了这么一个箱子,一旦跑路的时候,也是最后的退路。
十根小金条,“那不是有50克。”王轲那是一个惊喜,“姐夫,你运气真好。”
“是啊,还是我第一次在废品里发现这样的东西。”他靠着废品站是赚了不少钱,可都是需要整理再加工后,才能变现。
这次就这么直接是实物,赵雷的心情也是飞起的那种。
“我赚钱了,肯定是要好好吃一顿的,不过最近的话,还是低调点。”今天他们可是把易中海给得罪的狠了。
上次他们虽然也在场,可就是一个跟屁虫,做不了主,易中海生气也只能忍着。
今天整这么一出,不就是彻底把人给得罪了,赵雷想着还是低调点。
王轲没有和易中海见过面,可他通过同学的嘴,知道对方的一些情况,“对,是要小心点。”
“所以我们周末出去钓鱼,我都想好了,到时候让老龚那边弄些肉串出来。”
“烤着吃。”老龚上次说一个手下弄这个特别厉害,味道那是一个嘎嘎好。
能让老龚吹成那样的,肯定手艺不错,本来他可以自己处理,既然有加工后的肉可以买,干嘛非要折腾自己。
王轲一听乐了,“好啊好啊。”
“姐夫,你一定要经常遇到这样的好事。”王轲很是诚恳的建议。
赵雷那是一个乐呵,“必须的,下次遇到这样的好事,我肯定还要请客。”
“成了,时间不早了。”赵雷打个哈欠就准备回去。
赵雷刚躺下,就听到王娟的声音,“你发财了?”
赵雷没有想到王娟竟然没有入睡,“对,我发财了。”
王娟哦了声,翻身准备入睡,“除了小金条外,我还找到了翡翠,是帝王绿的,东西不是很大。”
王娟其实就是确认,她没有睡迷糊,没有想到赵雷竟然还拿到了别的东西。
那可是翡翠啊,还是帝王绿的翡翠,哪怕东西不大,可也是帝王绿的翡翠啊。
王娟慢慢的坐起来,“给我看看。”
帝王绿的翡翠啊,前世看到的都是视频和照片,没有看过实物,没有想到,来到60年代,竟然能看到实物,能不激动吗?
赵雷麻利的爬起来,小心翼翼的扶着她,没办法,一个大肚子要照顾好。
第178章 咱也没想到
王娟一进入办公室,本来聊的热闹众人,纷纷围过来。
可是把王娟给吓了一跳,“怎么了?”
想了下,能让他们激动的,“昨天南锣鼓巷的事,你们知道了?”
大家点点头,“对啊,一大早就传到我们那边去了,不过是一个邻居去那边走亲戚,听了半截。”
“回来和我说,咱街道的小王,嘴巴可厉害了。”一个同事很是惋惜,为何自家离那边有点远,不然听到这个消息,肯定麻利的过去参与一把。
“不是我厉害,我也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那一步。”
“我想着一个八级大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应该蛮多,蛮厉害。”
“结果谁能想到,我问了人,才知道教出来的徒弟没一个过五级的,包括他最满意的徒弟贾东旭也是。”
“本来我想着,是不是徒弟笨点,结果看一个人说他外甥在京城,二级都是勉强过。”
“主动援建去了西部后,换了一个师傅,结果人家一年多,两年不到的时间,愣是过了五级。”
“这说明人家压根就不笨啊。”
“我就想着既然有人换个师傅后,就能过五级,说明易中海的徒弟,不可能都是笨蛋吧。”王娟双手一摊,事情的走向,谁能知道。
“对啊,在京城这里是个二级工,到了那边后,用这么短的时间过了五级,说明对方不是笨蛋。”
“一般,八级工的水平,肯定没有问题,是不是不会传授啊。”有人觉得这也是很有可能。
大家一想也是,有人就是自己水平很好,但是传授知识的时候,就嘴巴很笨,不知道该如何说。
“既然不会指点徒弟的话,那不该早就和领导提,换个师傅,这不是耽误大家前途。”
“就是,明明不是自己的原因,没有办法通过等级考试,结果却要背负上这个名声。”
“就是啊,等级考上去了,工资收入也多,分房子也能有点优势。”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在这点上,还真的没有人为易中海背书。
如果是以前,大家也许还会为他解释一二,找一些理由,可自从知道他在四合院的管理模式后,大家对他有了看法。
叶主任经过大办公室的时候,听到大家的讨论声,本来对于大家讨论八卦,她都不会参与。
只是在听到有易中海这个名字后,她就稍微多听了两句,结果听到了一些内容。
“易中海徒弟,真的没有一个过五级?”叶主任皱着眉头进来。
王娟嗯了声,“应该是,如果有通过的,昨天易中海难道不会反驳?”
“你说他一个徒弟去了西部后,就通过了五级?”刚开始叶主任也没有认真听,也就是依稀听到这么一句。
王娟嗯了声,“我是不认识,那个老头,可周围人认识他,都知道他外甥是去了西部。”
“我想这个,也没有必要造假,厂里去调查下,就能知道真假。”
现在的人,大体上还是纯朴的,特别是这种事,一旦说了谎话,被人发现,那真是名誉扫地。
“真是这样的话,易中海就太过分了,现在到处缺技术工人,要不然也不会每年开展几次技工等级考试。”
“他这样不是耽误生产。”叶主任知道西部那边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
不要说京城这里众多厂子的技术去了西部,其余省份也调去了很多人,原来的厂子也确缺人手。
众多厂子都在努力培养成熟的,手艺好的技工,结果易中海这个等级好的师傅,竟然都不认真带徒弟,真是太过分。
大家都在讨论易中海的行为如何过分,叶主任却想到了很多,比如易中海这样的人,不可能只有一两个。
之前大家忙着生产,顾不上这茬,想着大家都应该认真教授徒弟。
可全然忘记了,现在水平好的师傅,很多都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人,他们当初是如何当学徒的,和现在的学徒工,那待遇可是天上地上。
学徒工有工资拿,二而不是和以前一样,学徒工资都是师傅拿,逢年过节也没有厚重的礼物,有人就会心情不好,觉得和以前差距大。
这么一来,难保有人会心里不平衡,不愿意认真传授技艺。
头大啊,真的是头大,现在高级技工的缺乏,多多少少影响厂子的任务进度。
咋办?叶主任看了眼此刻已经在认真工作的王娟,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她怎么就忘记问问王娟,这丫头脑子动的快,指不定心里有想法。
“王娟,你到我办公室。”叶主任说完就转身进入办公室。
啊?竟然让她去办公室?早在看到叶主任的时候,王娟就知道情况不好。
昨天她是真的散步散步就到了南锣鼓巷,可有人非要找刺的话,肯定会问,她家离南锣鼓巷有点距离,一个大肚子散步,怎么就能走那么远。
现在领导让她去办公室,也不能不去啊。
王娟站了起来,“你们决定投稿,对吧。”杜了,她还有事需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