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45节
她早看清这人了,要不是一时半会找不到其他合作对象,早在第一次吵架的时候就跟他拆伙了,跟他谈恋爱?除非她脑子进水了!
当即跟他吵了一架,又提了拆伙的事。
结果男同学不但不同意,还表现得被她欺骗了感情一样,学校里和两人有关的谣言越来越盛,她跑到他们班跟他吵了一架,才勉强澄清谣言。
之后她不敢再找男生合伙做生意,找了女生合伙,却没想到男同学记恨上了她,也可能是知道她眼光好,总之她进什么饰品,男同学就跟着进什么,还总在她附近摆摊,价格也总是比她的低个一块五毛,搞得她生意没法做下去。
她没办法,只好去其他地方摆摊,后面再进货碰到男同学,也会立刻收摊回家,继续更换摆摊地点。
原本这办法有用,但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这办法就失灵了。
男同学不但能预判她去哪里摆摊,还没有看到她的货,就能进到一样的饰品。刚开始她很纳闷,后来找人一打听,才知道跟她合伙的朋友和男同学谈上了恋爱。
好有背刺比男同学带来的阴影更大,知道真相后她心灰意冷,就收了做生意的心思,开始专注学业。
而她的好友,却在真相曝光后,直接和男同学做起了生意。
因为她们是一个宿舍的,所以她虽然没有刻意打听,但也知道两人生意做得没有之前好,却也没有很差,月入一两千是有的。
原本她还能调节,但临近毕业,她才知道他们学校能留在沪市的寥寥无几,大多是分配回老家工作。
他们只是大专生,就算回老家,分配的单位也不会很好。
她的成绩只能说中上,既没有关系,又没有沪市户口,自然没希望留在沪市。但要不要回去,她迟迟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沪市的平均工资在六百左右,而她老家在中部小县城,月工资能有四百都算高的,
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她偶然听到了背刺她的朋友和其他人聊天,得知对方打定主意不回去。而且她和男同学这几年虽然一心做生意,荒废了学业,但他们做生意攒了两三万存款,再攒一攒,说不定毕业就能凑足首付款,在沪市安家。
她的心态瞬间失衡,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没有被背刺,生意能做下去,是不是她也能留在沪市。
得知叶兵虽然是沪市人,但被分配到了外省单位,想到他也被男同学背刺过,她就找上了他,提出合伙做生意。
和男同学闹掰这件事,其实早在叶兵这里翻篇,他并没有在意他们。
他有沪市户口,在本地也有房,虽然不大,但他之前做生意攒了点钱,卖掉大院的那间屋子,凑一凑想买套两居室并不难。
他对房子,没有女同学那么渴望。
但女同学有句话让他动摇了。
她说:“我们合伙做过生意,生意最好的一个月,每人分到了一千不止,而那已经是快两年前的事。尝过赚钱的滋味,再听从分配去单位上班,一个月拿四五百块的工资,你真的不会有落差吗?就算现在没有,以后呢?你真确定自己有一天不会后悔,不会觉得自己去单位工作这几年是浪费时间吗?”
叶兵不敢确定,所以他犹豫了。
杨征明听完,边切菜边问:“你们还是打算做饰品生意?”
叶兵犹豫了下说:“她有这个想法,但我没有想好要不要跟她合作。”
杨征明了然,停住动作,沉思片刻说:“我在规划局工作的时候,确实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但现在回头看,我认为这段经历带来的好处多过坏处。”
“怎么说?”
“因为在规划局工作过,所以我对沪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比一般人了解得更清楚,这也是我在沪东盖楼的底气。另外,我做房地产经常要和规划局等部门打交道,那一年认识的人,现在都成了人脉。”
杨征明解释完说道,“如果你打算继续做饰品生意,确实没有必要去建筑公司工作,但如果你以后想做建筑行业相关生意,去相关单位做两年很有必要,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决定去哪里,你应该先想好以后要做什么。”
虽然谈话开始前,叶兵很不爽杨征明,但听完他的话,不得不承认他是真心在为自己考虑。
而他们之间的连接只有叶薇,所以杨征明愿意说这么多,估计都是看在他姐的面子上。
因为喜欢,才会爱屋及乌,为他考虑。
想到这里,叶兵心里不由生出一丝愧疚,想他之前也许不该冲杨征明甩脸子。又觉得自己应该道谢,只是话到了嘴边,却有些说不出口。
正犹豫着,叶兵听到杨征明说:“如果你想从事相关行业,但又觉得学校分配的单位太远,我可以帮你找找人,或者你不嫌弃我公司是私营企业,也可以直接过来上班,攒两年经验。”
叶兵听得愣住,连忙摇头:“不用了,学校分配的单位挺好,虽然在苏省,但离得不远,坐火车回来也只需要一两个小时。”
想到杨征明后半句,又解释说,“我不是嫌弃你公司是私企,只是、只是……”
杨征明和他姐虽然在谈恋爱,但别说现在,二十年前未婚男女因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谈过对象又分开的也不少。
让杨征明给他找工作,甚至直接去他公司上班,不平白让他姐矮人一头吗?
但他这么想也就算了,说出来就生分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和杨征明也没那么熟,可是……总之不太好说出口。
支支吾吾后,叶兵说:“谢谢你给我建议,但我现在还没想好以后做什么,找工作就不用了。”
杨征明没别的意思,但听叶兵这么说,没有强求,说道:“那等你想好再说。”
……
这一年,沪市燃放烟花炮竹的管制更加严格,小区又离市中心近,所以没人敢放烟花。但临近六点,炮竹声音不断。
叶薇不是很讲究这些,能放鞭炮她就买,不能放就算了,今年没准备这些,到时间就着外面的鞭炮声开了饭。
刚开始,她还担心饭桌上气氛僵硬。
她又不傻,自然能看出叶兵心里别扭,尤其是在他买完酱油回来后,脸色更加僵硬。
但让她把事情拎出来和叶兵解释,有点尴尬,只能装聋作哑,当自己没有察觉。
谁想开饭后,桌上氛围并不差,杨征明和叶兵说话时,后者虽然不是很自在,但态度看着比之前好了不少。
叶薇心里有些惊讶,疑惑看向杨征明。
他回了个“已解决”的眼神,说完祝酒词后,带头把杯里的饮料干了,又起身从带来的东西里拿出几个盒子,里面是给他们姐弟三人的礼物。
给叶兵叶芳的是手表,叶兵马上要参加工作,所以给他买的手表相对成熟,是机械款。叶芳则刚进入大学,开始在穿着打扮上花心思,给她的手表则比较时髦,是颜色明亮的电子表。
手表价格不算便宜,上了三位数,但叶家已经不同以往,虽然钱是叶薇挣的,可她没有亏待过弟妹,给他们准备的吃的用的都是好东西,生活费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一些。
两人拿到手表,并不觉得惶恐,只是不知道该不该收。
杨征明准备礼物前征询过叶薇的意见,她并不觉得意外,见两人迟疑,说道:“收着吧,记得谢人。”
于是两人收了手表,又向杨征明道谢。
杨征明说客气,又拿出给叶薇的礼物,是一条项链。
他很喜欢送叶薇首饰,以前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倒是克制,去年这时候,送她一条手链都有些踌躇。
倒不是担心别的,只是怕她不喜欢。
后来看叶薇总戴着那条手链,就有些克制不住了,经过什么首饰店,都要进去瞄两眼。
而且这一年,他送叶薇的首饰价格也越来越贵。
刚开始,他送的主要是大众品牌的首饰,其中金饰居多,也有珍珠等。随着名下公司开发房产卖得越来越好,送的首饰也越来越贵,近半年倒是送珠宝比较多了。
像他今天拿出来的这条项链,就是火彩的,盒子打开里面宝石亮闪闪,绚丽得很。
其实这种珠宝是整套的,除了项链,还有耳环,手链和戒指,但在珠宝品牌的营销下,如今戒指和求婚联系紧密。
杨征明倒是想求婚,但他知道叶薇没做好准备,戒指送出去,万一她把这当成逼婚,好事说不定要成坏事。
所以斟酌过后,他还是把项链单独拿了出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她。
叶薇很喜欢这条项链,当时就让杨征明给她戴上,然后将自己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
去年过年她只收礼没送礼,但今年杨征明提前问过她叶兵叶芳喜欢什么,她想想也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
东西没有杨征明送她的项链贵,但是她亲自挑的,所以杨征明拿到新钱夹,当场就把旧钱夹里的东西换了个位置。
送完礼物,吃完年夜饭,杨征明和叶兵去洗碗,叶薇打开了电视机,调到了央视一套看春晚。
杨征明以前不看春晚,因为他是孤家寡人,看不得这种主题是团圆的晚会,也因为他对每年举办春晚的那座城市没有好感。
其实长大后,他也知道城市是无辜的,那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和其他城市居民也没什么区别,他这样,不过是恨屋及乌。
也是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母亲出国前为什么会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
那一天,她看了他很久,她的眼神那样复杂,似恨非恨,似爱非爱,像是有千言万语,可到最后什么都没说。
她只留下了那张存折,和那句平淡的叮嘱。
看着电视上欢庆的舞蹈,杨征明闭了闭眼睛,将恍惚出现在眼前的片段清除,又伸出手去捏叶薇的。
手被握住的瞬间,叶薇动作微微僵住。
然后第一反应是去看叶兵叶芳,确定他们注意力都在电视上,悄悄松了口气,头转向杨征明,用口型说:“有人。”
同时左手用力,想从他手里把手抽回来。
但他没有放手,同样用口型说:“他们在看电视,不会注意到我们。”
边说话,边将手指插入她的手指,和她十指紧扣。
叶薇还想说什么,但杨征明已经抬起另一只手,将她的脑袋转向电视,并恶人先告状道:“看电视,看我做什么?”
突然响起的声音,将叶兵和叶芳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被弟弟妹妹盯着,叶薇再次僵住,被扣住的左手五指弯曲,指甲在他手背留下浅浅的印子,假笑着说:“谁看你了。”
杨征明没有和她争辩,顺从点头:“嗯,你没有看我,你在看电视。”
这回答还不如和她争辩。
下午发现他们偷偷接吻,叶兵还想今天说什么都不能给他们独处的机会。但此时此刻,听着他们的打情骂俏,叶兵只觉得这个客厅他待不下去了。
他扭头对叶芳说:“你下午不是想去放炮吗?”
“啊?”
叶芳愣住,想她什么时候说想去放炮了?再说她都多大了,才不会这么幼稚,玩小朋友的玩具。
但叶兵没等她开口,就把她拉了起来,并对叶薇说:“姐,我带芳芳去买炮,你们慢慢看。”
说完不等叶薇应声,就拉着叶芳急急忙忙地走了。
到玄关换好鞋,突然给他们留出空间可以,但时间不能太久,便又扯起嗓子说:“姐,我们买完炮就回来找你们一起下来放啊。”
叶兵说完,开门关门的声音很快响起。
两人一走,杨征明就把叶薇拉到了怀里,低头去咬她的唇,声音含糊地说:“现在不用怕有人了。”
“你还好意思说。”叶薇抬眼瞪他,语气有点凶,但眼神是软的,又羞又恼,“小兵刚才肯定发现了。”
“发现就发现了,我们又没做什么。”杨征明边说,边亲叶薇,“而且他今年是二十一,不是一十二,肯定见过身边朋友和女友牵手。”
叶薇边躲着他的亲吻边说:“那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她虽然是姐姐,也做不到长嫂如母,但亲去世时叶兵才十五,叶芳更小,他们就是她带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