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39节
他们都是第一次打造儿童乐园,所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正常两三百平的店铺,装修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月,但宝贝星球的第一家店从设计到开业,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而到三家分店装修时,装修团队虽然是焦平新组建的,但因为总店装修时他可以说全程参与,所以分店装修的速度快了很多。
这次苏杭两地分店装修,叶薇也是找的他,速度又更快一些,顺利的话到四月份,四家店就能陆续完工。
苏杭两地的分店,在本地招人肯定最方便。
但宝贝星球在这两个地方没有驻扎的分公司,不好在当地招人搞培训,而宝贝星球的游乐设备,有些需要手动打开,注意事项也多,需要有经验的员工。
再就是四家分店的店长副店长,还有各小组的负责人,叶薇不打算直接在本地招,而倾向于从现有店铺中选人。
这样现有店铺员工看到晋升机会,以后才会更努力更多,而且这也有利于公司建立起完整的晋升制度。
现有店铺员工,当然不是都愿意去苏杭两地,尤其是很多土生土长且已经有家庭的本地人,并不怎么愿意动。
但一百多名员工中,本身就是外地人多本地人少,外地人对沪市归属感没有那么强,愿意去苏杭的人不少。
而且本地人中,总有看中事业多过其他,想要往上爬的,所以选人并不难。
难的是怎么招到更多人。
过完年,首都和羊城四家店也要装修,如果顺利,估计暑假前能开业,到时候又需要大量人手。
而且今年叶薇不止计划开这几家店,沪市市场还没有饱和,可以她打算再开两家店。已有分店计划的城市,店铺开起来后要看情况,继续增加开店计划。暂时还没有筹备分店的,也要去了解市场,做好开店计划。
不止店铺缺人,公司总部也缺人。
今年她打算把设计部门运营起来,多和几家工厂谈代加工,店里卖的童装和玩具,她希望都能打上宝贝星球的商标。
但设计方面的人才,比店铺员工更难招。
为了招到更多有实力的设计师,叶薇双管齐下,一方面和高端猎头公司合作,请对方帮忙联系挖人,一方面想办法打通高校关系,和他们签下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同时,她开始增加电视广告投放力度。
随着宝贝星球规模渐渐扩大,叶薇越来越能体会到知名度的重要性。
宝贝星球第一次上电视前,叶薇在和高鹏这样濒临倒闭的百货公司经理面前,都无法掌握主动权。
蹭上第七百货的热度,上了一次《新闻透视》后,形势就从她求百货公司,变成了百货公司求她。
宝贝星球举办海选比赛前,叶薇想和本科院校合作,接收大学毕业生,学校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根本不搭理她。
上了省级电视台后,她再让人联系沪市本地的院校,大多数人都愿意见面详谈,而她也如愿和他们签下了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猎头公司那边也一样,有些设计师相较于薪资,会更在意公司规模。
宝贝星球规模虽然不大,但举办过海选比赛,还上过电视台,这些履历摆出来,设计师就知道这不是无名公司了,除非不想跳槽,否则大多愿意谈一谈。
于是三个月不到,宝贝星球的设计部就多了好几名资深设计师,各设计美术学院分配来的实习生更多。
不止设计部,其他部门的人也入职了不少新人,有学校分配来的,也有猎头公司挖来的。
这些人入职,并度过适应期后,宝贝星球的团队也算是彻底组建了起来,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顺利。
四月,苏杭两地四家分店陆续开业。
虽然海选比赛已经结束好几个月,但宝贝星球在这两个省的电视台投放了广告,再配合报纸、传单宣传,四家店铺开业后生意都很好。
到了六月,首都和羊城的店铺也装修好了。
宝贝星球在这两座城市的名气没有在沪、浙、苏三地大,但相应的也没人跟风,儿童乐园本身就是新行业,没有竞争对手,开业后生意自然不会差。
也是这个月,宝贝星球和沪、深、浙两地多家工厂谈好了代工合作的事,其中就有她在进修班的同学王瑞珍工作的制衣厂。
其实制衣厂开的价格比深市服装厂要高一些,但深市离得远,算上运输成本,两地工厂报价就差不多了。
叶薇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两地各选了一家工厂合作。
玩具也一样,她分别找了浙省和深市的工厂合作,浙省发展虽然要晚一些,但玩具制造已经很成规模,也有不少做出口的公司。
因为宝贝星球在逐渐往外扩张,出差对叶薇来说成了家常便饭,虽然她尽量把出差时间安排在周末,但进修班那边仍免不了请假。
好在她请假次数不多,上课又一直很积极,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为难她。
但想拿到结业证书,必须通过结业考试,而他们这个进修班的结业考试并不简单……
虽然叶薇并不需要拿着结业证书回单位升职,但努力一年,她不想在最后关头掉链子,所以进了六月后,叶薇不再出差,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上。
六月底,第二工业大学本科学子进行期末考试时,进修班也开始举行结课考试。
因为课程多,考试也持续了好几天。
成绩倒是出得比本科生快,考完试没两天,叶薇就接到了进修班的老师电话,说她通过了结业考试,让她去拿结业证书。
叶薇回校拿结业证书那天,碰到了不少进修班的同学,虽然除了她,班上都是三十四岁的中年人,但大家也学刚毕业的学生吃了顿散伙饭。
不过因为大多数人都在沪市工作,经常可以见面,所以饭桌上氛围没有那么伤感,大家基本都在联络感情。
吃完散伙饭,叶薇回了信德电器上班。
其实她也可以直接辞职,虽然按规定,参加进修的员工结业后需要回原单位工作几年,否则要支持赔偿金。但这笔钱对叶薇来说并不算什么,她随时可以拿出来。
而厂里对她辞职这件事早有准备,财务科人手也充足,想必只要她痛快交钱,不会因为她辞职这件事和她发生摩擦。
但弹幕说房改决定七月份出来,叶薇考虑过后,决定多留一点时间。
而她刚回到工作岗位时,厂里嘀咕的人虽然不少,但进了七月后,就没什么人讨论她什么时候辞职了。
因为,新一年的高考开始了。
叶芳今年参加高考,不过她运气不错,考点就在本校。因为离得不远,叶薇没有带她去住酒店,只每天开车来回接送。
叶芳觉得没有必要,这条路她走了三年,闭着眼睛都能回来,大姐工作这么忙,真不必为她浪费时间。
叶薇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作为长姐,她可能做不到毫无私心,一心为弟妹奉献,但她心里始终盼着弟弟妹妹能过得好,也愿意尽自己的所能,托举他们飞向辽阔天地。
也许没有她来回接送,叶芳也能顺利考完试,但万一呢?
与其等到发生万一事件再后悔,不如从根源杜绝万一发生的可能性,反正也就几天时间,每天也只需要花费半个小时时间,并不会耽误什么。
高考一切顺利,考完后叶芳去学校估了分数,确定第一志愿交大没有问题。
虽然交大也是名校,但估完分后叶芳心情很平静,因为她班上的胡晓丽股份比她高很多,只要不出意外,肯定能上京大。
有大神在前,她实在生不出丝毫骄傲自满。
说完估分情况,叶芳问:“姐,宝贝星球招暑假工吗?”
叶薇没有立刻回答,问道:“替你自己问的?”
“不止,胡晓丽也想找份工作。”
叶薇想了想说:“她的成绩,找家教收入可能更高。”
叶芳摇头说:“离出成绩还有一段时间,她现在做家教,时薪不高,工作机会也难找,不稳定,她想趁暑假多赚点钱。”
叶薇能理解胡晓丽的想法,也愿意给她机会,便说:“行,你让她明天去总店上班吧。”
“谢谢姐!”
叶芳连忙道歉,又想起叶薇只说了胡晓丽,问道,“我呢?”
“你也一起去。”
以前不让叶芳帮忙,是因为她还在上高中,如今高考结束,她愿意勤工俭学,叶薇心里是很支持的,当然不会拒绝。
隔天,叶芳和胡晓丽一起去了宝贝星球总店上班。
又过几天,国家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消息一出,全国都沸腾了。
等信德电器为响应新政策,迅速制定了售房方案,并向厂里职工公示售房信息,机械厂大院也沸腾了。
因为厂里制定的房产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便宜得多。
只是便宜谁都想占,但购房名额却有限,为了抢夺资格,整个七月,大院里争吵就没停过。
自然也有人打上了叶家两套房的主意,有觉得叶薇生意都做这么大了,还在沪东买了房,不应该跟他们这些没房的人争的。
也有觉得叶薇肯定在厂里干不长,之前安排她去进修就算了,这次的购房资格,说什么都不能给她。
但按照规定,叶薇是有购房资格的,厂里领导不可能因为部分人有意见就取消她的资格。何况她说了,她不是替自己争,而是替她弟弟妹妹争,还提到了为挽救厂里资产牺牲的叶父,厂里领导讨论后,决定按照规定办。
七月下旬,叶薇花钱买下了叶家住的这两间房,并办理了新的房产证明。不过新的证明上没有她的名字,拿到证明后,她也直接将两本房产证分别给了叶兵和叶芳。
随着房子尘埃落定,叶薇也将辞职的事提上了日程,只是她还没开口,厂里就出了一件大事——
因为相关部门的最新政策,信德电器上市这件事,似乎要中道崩阻了。
第90章 短暂的牛市 信德电器上市,前面的流程……
信德电器上市, 前面的流程都走得挺顺利,现在已经处于辅导期。
上市公司的辅导期具体多长,其实没有明确规定,按照已经上市的公司情况看, 短的半年, 长的一年半载, 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信德电器四月份进入辅导期, 如果一切顺利,也许年内,它就能排期上市。就算不那么顺利, 明年也是有希望的。
但上半年的证券市场太萧条了, 去年的小牛市过后,大家认为股市已经够熊了, 结果到了今年, 形势更差。
除了新股上市初期能涨一点,其他股票一片飘绿。
以至于今年一直有传言,说上面要关闭股市。
为了救市, 七月三十号这天,相关部门出台了三大利好政策,而这第一条,就是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
是,政策上说了是年内暂停,而信德电器结束辅导期, 并走完剩下的流程至少要到年末,往后延两个月,明年再上市也一样。
但在信德电器的职工心里,政策上说的“年内”, 只是相关部门用来安抚准备上市公司的话术,如果这三大政策有用,这“年内”说不定就要变成“无限期”了。
一时间,信德电器的职工都不知道,是该盼着政策有用还是没用了。
虽然政策有用,他们入场炒股也有机会分一杯羹,但都是老股民,这几年看多了股市的起起伏伏,真不敢保证自己入场一定能赚到钱。
而且股市活了后,其他股票能一路高歌,信德电器却因为政策原因不得上市,他们这些认购了厂里股票的得多难受啊!
反之如果政策没用,股市继续飘绿,年后信德电器发行上市,就算刚开始能涨一涨,后面估计也不好说。
所以这选择,是真难做。
当然,信德电器的职工没有做选择的机会。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政策发布,眼睁睁地看着股市活起来,再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原本偏绿的股票颜色陆续变红,股价开始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