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22节

  发完没那么熟的人,到郭玉兰和王瑞珍几人时,叶薇给她们每人多发了两张体验卡。几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宝贝星球门票是不贵,但去玩五次也要花七块五呢,不便宜了。
  叶薇强硬地将体验卡塞给她们,然后半开玩笑说道:“大家都是朋友,客气什么,你们如果不好意思,就回去帮我多宣传一下宝贝星球,让更多人知道我开的这家店。”
  受酷暑已过,来第七百货纳凉的人日渐减少,以及电视新闻热度已经过去,和学校开学的影响,九月份宝贝星球生意有些回落。
  虽然生意比五月份好很多,就算是工作日,日均接待家庭数量也有四五百,但人都是贪心的,叶薇当然希望宝贝星球生意能更好。
  给班里同学发放体验卡,一是为了给后续单位合作做铺垫,二是宣传手段之一。
  叶薇班里虽然才三十多个人,但这些人都来自不同国营厂,且其中规模最小的国营厂也有百来名职工。
  虽然不可能所有人回去后,都会卖力帮叶薇宣传,但有一半认真宣传了,这辐射范围也不小。
  而对郭玉兰等人来说,如果叶薇让她们帮忙拉顾客去宝贝星球消费,她们可能会有所顾虑,怕两头得罪人。
  但只是口头宣传,就不用顾虑那么多了,再三保证一定会在她们厂里,把宝贝星球宣扬得人尽皆知。
  这些人回去宣传的效果非常明显,没几天,就陆续有他们单位的人带着孩子去玩。
  而叶薇早已将班上同学工作的国营厂,名称做成表格给了一份江韵,并交代如果有上面国营厂的人愿意办次卡,就给他们打九折,理由就说看在他们单位同事和她是同学的份上。
  这么做后,那些体验后觉得不错的,基本都愿意办次卡,而他们回去后,也基本会跟叶薇这些同学说这件事,夸他们面子大。
  叶薇白送一份,啊不,应该是若干份人情给班上同学,他们当然高兴,来上课后当然要表示感谢。
  那些原本宣传不怎么卖力,或者根本没打算帮忙宣传的同学知道,回去后也开始铆足了劲帮忙宣传。
  在他们的卖力宣传下,他们单位的人也陆续开始来宝贝星球消费,而来消费过的,大多会选择以优惠价办理次卡,回去后也会说起消费体验,甚至有些会直接夸赞他们,然后他们宣传得更加卖力,被宣传吸引来宝贝星球的职工也越来越多,形成完美闭环。
  在完美闭环的作用下,宝贝星球的日接待量再次直线上升。
  而随着叶薇这些同学所在的国营厂家属院里,被爸妈带来宝贝星球玩过的孩子越来越多,渐渐地,来宝贝星球玩就成了小朋友们心目中一件很时髦的事。
  后面就算叶薇那些同学没再帮忙宣传,小朋友们也会在家吵着闹着要去宝贝星球玩。而在他们的吵闹下,九月下旬,宝贝星球迎来了第一次单位之间的合作。
  但不是国营厂和宝贝星球的合作,而是国营厂下属幼儿园,和宝贝星球的一次合作。
  进入九十年代后,学校的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沪市的这些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去公园踏青,又或者去动物园游玩。
  宝贝星球这种室内儿童乐园,本来不在幼儿园领导的考虑中,但最近宝贝星球在钢厂幼儿园的学生中实在是太火了。
  这次幼儿园商量去哪里秋游时,就有老师参考学生的意见,提名了宝贝星球。
  刚开始,幼儿园领导觉得提议的老师是瞎胡闹,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是希望孩子们借此有所感悟,去室内儿童乐园玩能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但每年来来回回都是那些提议,确实不太好,就让负责这件事的老师也联系了宝贝星球,问一问走个过场。
  叶薇得知这件事后,觉得是个机会,连忙组织会议,让下面的人写了个方案,准备让孩子们参与哪些项目,以及这些项目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
  能学到什么?
  其实叶薇也不怎么想得到,但不管说不说得通,能沾边的都写上去就对了。
  方案交上去后,叶薇又对负责这件事的老师说,有报纸对他们两个单位组织的活动很感兴趣,希望到时候能来采访。
  也不知道是方案打动了幼儿园领导,还是为了能上报纸,总之钢厂幼儿园的这次秋游活动定在了宝贝星球。
  叶薇收到消息后,火速联系了《沪市晚报》生活板块的记者,说钢厂幼儿园要组织学生来宝贝星球秋游,问他们感不感兴趣。
  这事虽然不算大新闻,但有教育意义,好过审,《沪市晚报》的记者当然愿意,然后事情就这么定了。
  钢厂幼儿园学生不少,只能分批来,活动差不多要举行三天,而这三天时间里,宝贝星球不能接待其他顾客。
  虽然这么做对营业额会有影响,但对未来的品牌发展有好处,所以叶薇很重视这件事,活动第一天她请假没去上课,一直守在店里,后面两天也是两头跑。
  好在活动一切顺利,新闻见报后也给宝贝星球又带了一波热度。
  正好三家分店的筹备工作结束,人员也已经到位,借着这股东风,叶薇又在报纸上连登一周广告,宣布分店十月一号开业,欢迎新老顾客莅临。
  第79章 寻人启事 叶薇决定将三家分店的开业时……
  叶薇决定将三家分店的开业时间定在同一天时, 江韵提过反对意见。
  她认为这样总的声势虽然会大一些,但容易造成客流分散,如果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效果没有那么好,可能三家生意一起凉。
  不如稳妥些, 选出一家分店店, 趁和钢厂幼儿园合作上报纸的热度没有消散, 率先开业, 再加上总店引流,开业必然能迎来开门红。
  等第一家分店生意稳定了,再选择第二家分店开业, 期间可以在两家已经开业的店铺引流, 再以此类推到第三家店。
  这么做分店开业的声势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每家店都能有个平稳过渡, 不至于出现三家一起凉凉的情况。
  但叶薇并不担心分店开业后没有客流。
  从宝贝星球总店可以看出来, 儿童乐园受众不少,除了五月份开业热度过去,和九月份刚开学那段时间, 宝贝星球几乎每天爆满。
  而五月初和九月初人相对少,除了五月第七百货没什么客流,九月开学等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宝贝星球名气不够。
  如果宝贝星球分店开遍了沪市,又或者热度过去后宝贝星球客流下滑严重,叶薇都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前者可能是分店太多, 而市场容量有限,饱和了。后者可能是宝贝星球没有那么好玩,小朋友们容易腻。
  但当时分店还没有开业,宝贝星球只有一家店, 自然不可能市场饱和。九月初客流虽然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不大,客户留存也不错,也不太可能是第二个原因。
  既然名气不够,就要想办法增加名气。
  这也是叶薇选择三家分店同一天开业的主要原因。
  至于分店开业的剪彩工作,则交给了各店店长。
  叶薇虽然在同学面前炫了一次富,但本身还是喜欢闷声发大财,之前宝贝星球总店开业,她就没有出席剪彩仪式,这次亦然。
  虽然没有出席剪彩仪式,但开业当天三家店她轮转了一遍。
  江韵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一是因为叶薇之前打的先上民生板块,再登半版新闻的组合拳起了作用,造出了很大声势,由此吸引到了不少人;
  二是三家分店开业前,叶薇让人照着总店的会员名册,整理出了靠近各分店的名单,让人挨个打电话联系顾客,告诉他们分店即将开业的事,并说如果他们同意,可以赠送一张邀请卡给他们。
  大多数顾客听后,都会同意宝贝星球寄送邀请卡,而到了开业当天,这些收到邀请卡的,大多会带孩子去凑热闹。
  三则是这三家店铺,所处地段都不错,闸北区那家不用说,虽然在三楼,但下面新星百货生意很好,可以引流。
  徐汇区那家则没有开在百货商场里面,就是临街的商铺,外面人来人往,客流不少。
  至于和百货公司合开的那家,情况和总店差不多,在非中心区的商业街,外面客流不少,但百货公司生意江河日下。
  不过百货公司负责人态度不错,划给叶薇的商铺也临街,所以商场生意不好对宝贝星球的客流影响没那么大,能吸引到自然客流。
  这三家分店中,客流量最大的自然是位于徐汇区的分店,地段繁华嘛。
  但一天下来营业额最高的却是新星百货那家店,因为这家分店面积最大,能接待的家庭数量最多。
  而根据总店经验,通常来说,孩子在儿童乐园玩的时间越长,家长购买童装玩具的概率也越大。
  至于和百货公司合开的那家店,在三家分店中虽然什么数据都是倒数,但成绩也不差,一天下来接待家庭数量也有五百多,日营业额更是上了五位数。
  考虑到这家店免房租,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这时候国庆节和劳动节一样,都是放两天假,所以开业第二天,三家分店客流和营业额几乎持平。
  到第三天假期结束,三家分店客流都有所下降,不过其中徐汇区和闸北区两家店都只是微降,因为开业活动还有,营业额也降得不多。
  位于国营百货的那家分店,客流下降幅度要大一些,但这一天日均接待量也有四百多,营业额有八千多。
  三天开业活动结束,客流进一步下降,但就算是工作日,徐汇和闸北两家分店日均接待量也有四五百。
  只有第三家差一些,降到了两百出头,和宝贝星球总店刚开业那会差不多。
  但考虑到宝贝星球刚开业那会是独苗,而现在宝贝星球加起来有四家店,难免分流,客流能差不多已经很好了。
  叶薇觉得,第三家分店能有现在的客流,估计还是宝贝星球的名气起了作用。
  随着宝贝星球生意日渐稳定,沪市今年的股票认购证又有新消息,市里决定在十月十四到十七号,发售第二批认购证。
  消息传开后,骂声一片。
  如果说八月沪市要发行九三年认购证的消息传出时,大家心里还满是对一夜暴富的期待,那么在抽签结果出来后,大家心中的幻想可以说彻底破灭了。
  虽然算下来,八月那次认购证,中一次签也可以买六百股,就算股票上市后每股只涨一块钱,中一次签也能赚六百。
  但要知道那次的中签率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说买一百份认购证,都不见得能中一次签。
  而一百份认购证的售价是三千,就算中了一次签,也就能买六百多股。现在股市不景气,面值一元的股票上市后能赚六七块都算不错的,更多的只能赚一两块。
  所以就算花上三千买一百份认购证,且中了一次签,最后是赚是亏也不好说。
  要是花了钱还没中,那更完蛋,三千块直接打水漂。
  至于那些只买一二十或者一两份认购证的,除非运气逆天,否则投入的钱到最后也是打水漂。
  所以购买沪市八月发售那批认购证的,几乎没有赢家。
  吃一次亏就够了,现在时间才过去多久,沪市又要发售认购证,这是当他们都傻子呢?
  不买,这次他们绝对不买!
  大家嘴上嚷得厉害,发售期结束,销量见报,大家傻眼了。
  这次销量不仅比上次高,还足足翻了一倍多,是上次销量的两倍不止。
  这些人……脑子都瓦特了吧?
  有人在心里嘀咕,但也有人觉得这次销量这么高,不会是因为有什么内部消息传出,但自己不知道吧?
  只有一个人这么想的时候,形势没什么变化。
  但这么想的人多了,慢慢就传出了流言,说沪市为了避免上次中签率过低的情况,这次参与抽签的待上市公司,数量会比上次多,中签率也会大大增加。
  流言传开后,那些上次亏了钱,这次没买认购证的人心思活动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觉得几亿的认购证销量,参与抽签的公司得增加到上百家,这中签率才能勉强算得上高吧?
  可参与抽签的待上市公司可能增加到上百家吗?
  当然不可能。
  虽然内地的公司都可以在沪交所上市,但上市不是公司说想就可以的。
  首先,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制,所以国营企业想上市,必须先进行股份制改造。
  其次,就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效益不好,或者规模太小,也是很难通过审核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