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55节
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但不知道是今晚月色太好,还是他脸上的伤痕冲淡了气质里的强势,让他看着多了那么几分……嗯,说不出来的感觉。
鬼使神差的,叶薇没有把话说死,只含糊道:“以后再说吧。”
“好。”
……
随着投机者们陆续离开,前几天还热闹非凡的街道已经恢复平静,等计程车驶离,四周更安静了。
叶薇好一会才回过神,转身准备进旅馆,一转头却看到张江明抱胸望着自己:“我……你……”
张江明撇过头看向计程车开走的方向,再回头看向结巴的叶薇,声音幽幽说道:“他那个朋友,和我这个朋友,好像不太一样呢。”
“有吗?”叶薇打着哈哈,对上张江明的目光后飞快转身,边往外走边说,“好饿啊,今晚吃什么呢?”
这个点很多饭馆已经关门,又没到烧烤小吃开张的时间,两人转了一圈,最后进了家卖梅州腌面的店,各点一份腌面,再配一碗三及第枸杞汤。
吃饱喝足,两人返回旅馆。
还没进门,叶薇就听到了从电视里传出的粤语,往电视一看,果然是港城的电视台。屏幕花里胡哨,繁体标题也极尽夸张,是在讲港城豪门的八卦。
虽然听不懂粤语,也不知道电视里讲的地产大亨姓甚名谁,但八卦心理下,叶薇仍停住了脚步。
她一停,张江明也跟着停了下来,同时视线也跟着转移到电视屏幕上。恰好电视画面一闪,一个女人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他瞬间睁大眼睛:“那不是……”
话没说完,张江明就看到叶薇动了,走近柜台询问里面坐着的前台:“电视上的这个女人是谁,您知道吗?”
“电视唔系讲咗咩,港城地产大亨……”
眼睛盯着电视机的前台脑袋都没转一下,就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然而因为是粤语,叶薇听懂的字寥寥无几,只能打断对方问能不能用普通话再讲一遍。
前台这才转过头,看到叶薇认出是前几天入住的,从内地来的客人,便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说:“电视上的这个女人叫林淑琪,是港城地产大亨李启荣前几年娶的老婆……”
得知女人名字,叶薇脸上表情淡了些。
前台工作人员没有发觉,她这工作虽然轻松,但很枯燥,有顾客办住宿才有机会聊几句,早憋了一肚子八卦,这会开了头,就跟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我跟你讲哦,这个林淑琪可是狠角色,听说她是内地偷跑去港城的,前几年一直是黑户,到处打零工,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被大老板看上养在了外面。当时大老板唯一的儿子死了,费尽心思找人生孩子呢,结果几个女人,就她命最好,怀上了,还一生就是个儿子……”
“为了让儿子不被人说是私生仔,大老板就把她给扶正了,才几年,她就从黑户变成了港城地产大亨的大老婆,如果以后没有其他女人生下孩子,李家这几百亿的财富,说不定都是他们母子的……”
“最近她儿子过生,大老板送了她儿子百分之五的股份,听说值好几十个亿呢。可见这人啊,可见这人啊,运道真不好说……”
直到上楼,叶薇仍在想前台的话。
前台说起林淑琪时,三句不离她命好,可她从一个黑户到现在人人羡慕,哪一步是好走的。
何况港城观念再落后,一个男人养几房太太都是常事,但和几个女人抢一个男人,真的是幸运吗?
叶薇正想着,听到身后张江明问:“薇薇,刚才那个人……是小秋姐吧?”
叶薇停住脚步,转身看着张江明说:“她叫林淑琪。”
“可是……”张江明表情纠结,“这世上真的会有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吗?而且那么巧,她刚好是八、九年前去的港城。”
张江明说的,叶薇当然能想到。
她也由衷地希望他猜对了,这样不管秋姐以前受过多少苦,至少她还活着,甚至过得还不错。
可如果林淑琪真的是吴秋,她选择改名换姓,就说明吴秋在她心里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是林淑琪。
也只是林淑琪。
最终,叶薇没有回答张江明的这个问题,只说道:“回去以后,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张江明怔住,很快想到了吴家那些人,还有当初吴秋背井离乡的原因,点头:“好,我谁都不说。”
第41章 返程偶遇 她也要坐飞机!
隔天早上, 叶薇顶着两片黑眼圈去敲隔壁的门。
和她一晚上没怎么合眼不同,张江明晚上睡得不错,整个人精神十足。但看叶薇没精打采的,他心里没多少意外。
他跟吴秋说白了, 就只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 虽然因为叶薇的关系, 两人算得上熟, 但毕竟年龄差在那里,又是异性,所以远谈不上熟悉。
当初吴秋失踪, 他也没有多少反应, 只在叶薇咒骂李菊萍夫妻时,附和着骂了几句。
如今通过电视看到疑似吴秋的人, 他心里是有些高兴的, 人活着总是好事。但这份高兴不足以让他辗转反侧,毕竟他们不熟,就算对方发达了也不会拉他一把。
叶薇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可转念一想, 如果林淑琪真是吴秋,她选择改名换姓很有可能是因为想跟过去做切割。跟想要抛弃的过去比起来,叶薇这个朋友的份量估计不怎么重,否则她不至于这么多年不跟叶薇联系。
叶薇肯定也没想过沾光,否则她不会让他回去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既然如此,这事更和他没关系了, 他晚上自然睡得香。
可对叶薇来说,哪怕她没想过沾光,看到疑似吴秋的人出现,心情波动肯定很大, 晚上辗转难眠很正常。
张江明当自己没有看到叶薇的黑眼圈,神色如常地问她今天去哪里。
“先去昨天那里,我打算定做一个充气蹦蹦床,再进点玩具。”
叶薇昨晚熬夜确实和看到林淑琪的照片有关,但更多还是因为她有点纠结定不定蹦蹦床,甚至是不是认准做小孩生意了。
考虑一晚上,叶薇心里有了答案。
她说:“如果顺利,下午我们再去昨天的服装聚集区进点童装,今天办完事,明天我们就回去。”
“行。”张江明伸了个懒腰,“来深市好几天,终于能回去了!”
说话间,两人下了楼。
从沪市来深市,两人都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天气太炎热了,空气又实在潮湿,蚊子蟑螂的个头都比沪市大不少。
而沪市做菜虽然喜欢浓油赤酱,但整体不算重口,粤省烹饪讲究原汁原味,所以两人都很适应当地的食物。
叶薇尤其喜欢吃肠粉,恰好旅馆下面有一家肠粉皮做得特别薄的,打上鸡蛋加入生菜,再浇上酱汁,味道简直绝了。
自从住进这家旅馆,叶薇早饭就没变过。
今天也是如此,两人出门先去早点铺,叶薇惯例点了份肠粉,张江明有样学样,但他胃口大,一份肠粉不够吃,所以又加了一块钱的捆绑。
吃完早饭,两人坐车去玩具厂聚集区。
到地方下车,看到熟悉的街道,张江明稍稍有些担忧,因为昨天发生的事,他总觉得这附近的的治安不太好。
好在路上什么都没发生。
但叶薇没有直接去批发街,而是回忆着昨天在店里游乐设备上看到的工厂名,一路问了过去。
玩具厂叫宏达,虽然生产的是比较大型的游乐设备,但工厂规模不大,车间只有两个,全部员工加起来也就两百人左右。
又因为叶薇想定做的蹦蹦床算下来至少要上千块,对整个工厂来说不算大单,但也没到厂里领导看不上,不愿意多谈的程度。
在叶薇表明来意后,宏达玩具厂很快安排了一名销售员和她对接。
销售员叫柴丽,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说话也有些紧张,明显是新手。
叶薇倒没觉得被慢待,谁都有新手期嘛,而且认真说起来,她现在也处于初学做生意的阶段,真安排个经验丰富的销售来,她谈价都不容易。
果然,因为刚出社会脸皮薄,柴丽虽然学了一些谈判的话术,但过程中依然节节败退,最后报价比批发店老板开的便宜不少。
谈成价格,叶薇付了定金,玩具厂再安排设计师和她对接。
因为她要加其他元素,所以厂里会先给她出一份设计图,她看过满意后再正式签合同付款。
和设计师聊了近一个小时,叶薇又留了旅馆电话,才和张江明一起离开。
忙完已经临近中午,两人没劲去其他地方,在厂区随便找了家饭馆对付过去。
本来叶薇准备直接去昨天聊过的批发店,但上午杀价的经历给了她信心,所以她又去了玩具厂。
但下午远没有上午顺利,规模大的玩具厂看不上她这么小的订单,不嫌弃她订单小的厂规模也小,要不产品质量没有那么好,要不质量上来了价格下不去。
所以一圈问下来,叶薇还是去了批发街。
到批发街后,叶薇分别在两家店铺定了两大类玩具,其中一类是毛绒玩具,价格从几毛到几块都订了些,数量随着价格依次递减。
第二个大类的玩具种类就比较杂了,有弹珠、陀螺、铁皮青蛙,还进了不少玩具车。
其中玩具车进了两种,做工相对粗糙但价格便宜的进得多一些,数量有五十,做工精致但价格昂贵的只进了五台。
因为货物比较少,叶薇也懒得找物流了,直接人肉背回去。
这样一不用再费事,二能省了物流费用,创业初期,能省则省嘛。
虽然每种玩具叶薇都要得不多,但一家店的订单金额也有六七百块,所以两家店铺的老板态度都不错。
装好货后,店铺老板安排了三轮车送他们去火车站,还说这批货卖完后如果她想再进货,直接电话联系他们就行。
隔天叶薇本来打算去服装厂聚集区,但晚上回去得知玩具厂给她打了电话,次日早上晚起了一个小时,下楼先给他们回电。
得知设计图已经出来,临时改变主意去宏达玩具厂。
设计图看起来比叶薇想象中要好看一些,她非常满意,但因为怕实物与图不符,指着自己担心的地方再三询问设计师,又跟着对方参观他们的仓库,看到了类似的蹦蹦床,才正式签订合同。
宏达玩具厂开业时间虽然不长,但产品在港城很有名气,所以生意很不错。叶薇订单不大,厂里不可能给她加塞,所以生产周期是一个月。
叶薇觉得可以接受,所以很快签下名字,并付了货款。
上午办完这件事,下午叶薇按照原计划付了服装厂聚集区。
先还是去童装厂咨询,确定订单少了价格下不来,才去批发一条街找前几天认识的老板谈。
童装尺码很大,光一岁以内的孩子,常见的就有五个码。而在六岁以前,基本一岁要长一码,只有到十二岁,基本两岁一码的。
如果想覆盖全年龄段的儿童,一个款就要进十几个码的货,一个码进五件,就是六十几件,要是再多进几个颜色,哪怕是最基础的款,单一性别都要进大几百件货货。
考虑到她打算和玩具搭着卖,叶薇先去掉一岁以下的孩子衣服,八到十二岁也不考虑,这个年纪的孩子衣服跟成人比起来省不了多少布料,相应的成本也便宜不了多少。
这样一排除,就剩下六个码。
然后男女童装叶薇各选了五个款,涵盖了打底衫、长裤、外套,还有女生的裙子。每个款式拿的数量不同,多的单款单尺码几个颜色加起来能有一二十件,少得单款单尺码每个颜色只拿一两件。
最后算下来,总共也就拿了两百件左右的衣服。
就算是摆摊,这数量也有点少了,一天卖出三五件,一个多月也就卖完了。要是生意好,说不定半个月都不够卖的。
但叶薇进这么点货,不完全是因为没有经验,而是她就两个人,实在带不了那么多货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