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华佗仍在江东,过着著书、讲学、钻研医术、治病救人的充实生活。
孔融跟随孙灵回到江东后,亲眼目睹了华佗的著书育人,深受触动。他渐渐放下了心中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兴复汉室”执念,将满腔热忱转向了另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
兴办教育
他利用自己的学识和声望,在江东各地积极奔走,倡导兴学。在孙灵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座崭新的官办学堂拔地而起,专门收那些想读书又没机会的寒门子弟。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份师徒情谊,也为了表彰孙灵对兴办教育的支持,孔融特意给这些官办学堂取名叫“文英学堂”。
取他表字“文举”之首字,与孙灵表字“孟英”之尾字。
而回到江东的孙灵,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她暂时将繁杂政务抛诸脑后,一心只想享受这难得的、纯粹的亲情时光。
她每日陪伴在母亲吴夫人身边,与嫂嫂朱氏、妹妹孙尚香形影不离。
四人一同用早膳、午膳和晚膳,饭后在开满鲜花、绿树成荫的庭院里悠闲散步,消食谈天。空闲时,或一同上街逛逛热闹的市集,或围坐在窗明几净的花厅里,做些针线女红。
每到做女红的时候,最坐不住的就是年仅十岁的孙尚香了。
小尚香深受姐姐孙灵的影响,从小不仅聪慧好学,更对舞刀弄枪有着浓厚的兴趣,精力旺盛,好奇心十足。
每当母亲和嫂嫂拉着孙灵坐下,准备拿起针线时,小尚香就会像只小蝴蝶般扑到姐姐身边,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阿姐~阿姐!别做这个了嘛!陪我玩!陪我练武好不好?”
玩什么呢?
当然是玩刀枪棍棒,缠着姐姐跟她比划比划。
小丫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孙灵:“阿姐,我以后就要做你这样的人!”
孙灵笑着捏捏妹妹红扑扑的小脸蛋:“香香,你要先想明白,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孙权得知姐姐回到江东的消息时,人还在海上巡视水军。他立刻下令调转船头,全速返航。
孙策、孙翊、孙匡三人,虽因军务、政务繁忙,无法每日都赶回家中用膳,但也尽量抽空回来团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用过晚膳,便搬了竹榻、藤椅,坐在宽敞的庭院里乘凉。夜风习习,吹散白日的暑气。
大家仰望着满天璀璨的星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祥和的团聚时光。
这样平凡琐碎的日常,这样家人相伴的温暖,正是孙灵心中最怀念、也最珍视的幸福。
第68章
孙权赶回家,本以为会收到全家热烈的欢迎,没想到一进门,家里压根没人注意到他这个风尘仆仆归来的二公子。
大厅里那叫一个热闹。
他大步走进去,只见里面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大哥孙策正和诸葛瑾拍着肩膀,聊得红光满面。
嫂子朱氏则和诸葛瑾的夫人凑在一起,低声细语,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母亲吴夫人更是被一个胖乎乎的媒婆逗得合不拢嘴,笑得前仰后合。
那媒婆眉飞色舞,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正使出浑身解数夸人。
“哎哟喂~吴夫人您听听。孔明先生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人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排兵布阵鬼神莫测,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再看看孟英姑娘,啧啧啧,那更是了不得!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更兼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比多少男儿都强!”
“这俩人往那儿一站,那就是金童配玉女,凤凰配麒麟!天造地设,顶顶般配的一对儿!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喽!”
媒婆的嘴像抹了蜜,不仅把诸葛亮和孙灵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连带着把在座的孙家人也夸得心花怒放。
地上摆着好几个敞开的大箱子。孙尚香正蹲在箱子边,小脑袋都快埋进去了,在里面翻翻捡捡,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玉簪子真好看,留给阿姐。这把镶宝石的小刀好威风,给四哥。这个精巧的九连环给五哥。这匹云锦颜色真鲜亮,给大嫂做衣裳。”
孙权和孙匡两兄弟已经拿起箱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木工玩意儿摆弄开了。有会自己走的小木马,有能变出小鸟的机关盒,还有造型奇特的鲁班锁。
两人玩得入了迷,啧啧称奇。
孙权冷眼瞧着。
真是没见过世面。几件小玩意儿、几匹绸缎就把人收买了,丢人。
他的目光扫过厅堂中央的桌子,瞳孔猛地一缩。
只见那桌上金光闪闪,银光灿灿,赫然堆着小山一样的金元宝和银锭子。耀眼的光泽几乎晃花了他的眼。
孙权嘴角那点嘲讽的笑意瞬间僵住。
这诸葛亮要么就是个搜刮民脂民膏的大贪官,富得流油。
要么就是把全部家底都掏空了,倾家荡产来下这份聘礼,就为了讨孙家欢心,娶他阿姐。
与厅内这热火朝天、人人兴奋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庭院里那位真正的主角。
她正悠闲地坐在秋千上,脚尖一点一点地晃悠着,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那副轻松自在的模样,仿佛今天被隆重提亲的不是她本人。
而且,她是第一个发现孙权回来的人。
孙灵停下秋千,站起身,笑着迎向他:“回来啦。”
她走近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下孙权的脸,“在海上风吹日晒的,看着都黑瘦了些。”
“阿姐……”孙权的声音很轻,带着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像一声叹息。
“嗯?怎么了?”
孙权迅速敛去眼底的异色,脸上瞬间挂起了灿烂无比的笑容,眼睛亮得像落进了星星:“阿姐,你要成亲了,我也打算娶妻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不如……我们选个黄道吉日,一同拜堂成亲?来个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他语气热切,显得无比为姐姐高兴。
孙灵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主意不错:“行啊。这样以后结婚纪念日都在同一天,还能一起庆祝。”
“只是,”孙权立刻换上一副苦恼的表情,眉头都皱了起来,“诸葛孔明这个人选是定了,可我这儿正妻的人选还没定下来呢!大哥给我挑的那几家姑娘,看着个个都好,我实在拿不定主意。阿姐你眼光最好了,帮我参谋参谋?”
“好啊。”
两人来到孙权住的院子。他拿出几卷精心装裱的画像,摊在案几上。他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带着点世家子弟的考量:“这些都是大哥想拉拢的江东大族。正妻的位置只有一个,我得慎重。感情可以慢慢培养,最要紧的,是对我们孙家的大业有利。”
孙灵看着那些或端庄、或秀丽的画像,轻轻蹙起眉头:“这些人你都见过吗?了解她们的品性为人吗?”
“大致了解过一些。”孙权一边说,一边展开第一幅画像。画中是个端庄的少女。孙权开始介绍她的家世背景,父兄在军中的地位。
孙灵等他说完才开口:“听说她父母都是壮年时因病早逝?会不会是家族有什么隐疾?后代子嗣上怕是不太稳妥。”
孙权展开第二幅。“这位是……”
话没说完,孙灵就摇头了:“这位姑娘,我听说过一点风声。她对自家父母都不甚恭敬,将来如何能孝顺婆婆?婆媳关系可是大麻烦。”
第三幅画像展开。
“这位更不行。我可有耳闻,她性子火爆得很,前些日子还在大街上跟手帕交吵起来,差点当众动手。这要是进了门,跟嫂子因为一点小事闹起来,家里还不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啊。”
……
就这么一幅接一幅,孙权把他大哥筛选出来的、所有门当户对的候选闺秀画像都介绍了一遍。
结果,经孙灵这么参谋下来,竟然没有一个姑娘挑不出毛病。
孙权低低笑了一声:“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连我自己都不完美。我看啊,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是你非要我帮你参谋的。”
孙权推过来一只白瓷碗,里面盛着碧绿清透的汤水,一股清甜的豆香混着丝丝凉气扑面而来。
“你最爱的冰镇绿豆汤。润润嗓子,降降火气。”
孙灵挑眉看他:“我很上火吗?”
孙权嘴角弯了弯,眼神温顺:“嗯,有点。”
孙灵横了他一眼,端起碗,咕咚咕咚两大口就把绿豆汤喝了个底朝天。末了,舌尖飞快地舔过唇边沾的一点汤渍,赞道:“好喝。”
孙权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嘴角咧开,笑得合不拢嘴,活脱脱一个最乖巧、最贴心、最讨姐姐喜欢的弟弟模样。
“阿姐,”他忽然收了点笑意,声音放轻了些,“为什么一定要和诸葛孔明成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