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便也跟着点头:“早些读出来,才能早些走到母后身边去。”
  饶是上官婉儿定力非同凡响,有些亦难免会被太平殿下的一语中的所慑住。
  似懵懂,却通透。
  所以,她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在上官婉儿微怔的片刻,主播也同步解释着:
  【群星璀璨的大唐武将榜里,“刘黑闼”这个名字,家人们或许无比陌生。】
  【但在当时,他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因为不少唐初名将都折在刘黑闼手里,更让他得了“名将粉碎机”的称号。】
  【面对以刘黑闼为首、这群来势汹汹的敌人,平阳公主没有迟疑,她的第一反应就是——】
  【nx核人:严防死守!】
  【林夕晨:整兵迎敌!】
  弹幕十分配合地提出可行措施,孰料主播语出惊人:
  【快搬救兵!】
  【李娘子是勇敢,又不是鲁莽!】
  她一一分析着:【敌人举兵来犯,显然是谋算已久,正是气势赳赳的时候,冒然对上赢了还好,输了怎么办?】
  “搬救兵归搬救兵,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这个道理,旁观者都懂。
  【一边去请救兵,平阳公主也一边思考着可行对策。】
  【民以食为天,她的灵感正来自于城外的谷地。】
  何解?
  【稻谷已熟,城内军民架锅熬米,将米汤倒入娘子关前的沟壑之中。】
  “米汤与马尿色泽相近,原来是故布疑兵。”太平公主听出端倪,抚掌而笑。
  “再到阵前一瞧,配上旌旗招展,战鼓擂动,又是许是难料。”上官婉儿品出其中智谋。
  【担心城中还有埋伏,刘黑闼不战而退。】
  【等他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真正的援军却已经到了娘子关。】
  【不费一兵一卒,平阳公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果敢,就这么守住了娘子关。】
  【名将已逝,但精神长存。】
  【千年之后,某不知名刘姓电工来到娘子关工作。】
  主播神秘一笑:
  【他深知“上班就要摸鱼”的真谛,大摸特摸,甚至摸出了一部世界闻名的科幻巨作。】
  “科幻?”这词听着新鲜,太平公主再度记下。
  听着倒像是和自己先前热衷的那些志怪杂谈差不多。
  【镇守娘子关的同时,李唐江山也逐步平定。在此之后,平阳公主脱战袍换红妆,不见于史籍。】
  【可惜天妒英才,还没等她安心享福,平阳公主很快就去逝了。】
  “唉!”提起这个,太平很是惋惜:
  “许是常年征战在外,四处奔波,叫姑祖母元气受损,身子到底不必旁人康健。”
  【除了自身旧疾之外,也有人提出新的观点。】
  【对对时间,没准儿平阳公主也是折在刘黑闼的手里呢?】
  主播毕竟无法身临其境,一锤定音,只能一带而过:
  【总之,无论是往日旧疾还是折于战役,大唐建国后不久,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平阳公主就这样猝然离开了人世。】
  【至此,李家三娘子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随之落下帷幕。】
  【现在回过头来看,家人们或许会发现,除了那几件和李渊起兵、大唐建国密切相关的事迹之外,史书对于平阳公主的记载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只有寥寥数语。】
  “这就没了?”
  太平不清楚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但见这架势俨然比她预想的还要少,很是错愕:“我那么厉害一个姑祖母呢?后人便这样舍不得笔墨钱?”
  【除了前几件大事,直到她逝世,史官才无比突兀地添上了一笔,对平阳公主的身后事详尽描述了一番。】
  “我还当是什么……”
  太平撇嘴,公主无语。
  【之所以会对她的死因刻意描画,是因为李老爹李渊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
  【对于这位屡建奇功的女儿,他没有选择以普通皇室公主的规格下葬,反而坚持要用军队之礼。】
  【别说是当时了,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很罕见的。】
  【甲方直接点名:“鼓吹、大辂、麾幢、班剑”这些高规格的军队举殡礼仪,全给我女安排上!】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差钱!】
  【对此,业务熟练的礼官们迅速走完一套流程:大惊失色——提出异议——极力劝阻。】
  【翻来覆去,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这河里吗?这不合理!】
  【女人哪儿能用鼓吹之礼?】
  【李渊顿时就不高兴了:咱俩掰扯掰扯,到底谁是甲方?】
  【这一掰扯,还真就给他掰扯出了道理——】
  “鼓吹就是军乐。”
  这段话,太平就很熟悉了。
  “平阳公主在时,领兵作战,身先士卒,亲自鸣金擂鼓。”
  上官婉儿同她来了段相声。
  最后,还是由主播收尾:
  【各位家人们,从古至今可曾见过这样有辅佐之功的奇女子?】
  【既然没见过,破一回例也很正常吧?】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夏语冰忍不住打起了广告:
  【实话实说,也就是李老爹不在,不然主播高低建议他与时俱进,多看看咱们直播间。】
  【远的不说,上一期回放就很不错嘛!】
  李渊:已阅。
  【所以,他不但为平阳公主破了例,还参考谥法,“昭德有劳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平阳昭公主”。】
  【该说不说,李老爹事虽然办得不地道,但话还真没说错。】
  【“非常妇人之所匹也”,这是一个帝王、一个父亲对他的臣下和女儿最中肯的评价,也是对平阳公主一生最好的总结。】
  “那又如何?”
  良久的沉默里,太平依旧气鼓鼓地开了口:“倘若真如小夏姐姐所言,哪怕姑祖母再如何了不得,最后也不过在青史中得了几行字之名而已。”
  她愤愤道:“姑祖母可是由军队举殡的!”
  莫说是女子里的独一份,就是男子能做到这地步,也是人中龙凤了。
  【只是可惜,不仅史书对她的记载不多,她甚至没能像妇好那样,出土了足够丰富的文物,能让后人从中窥见蛛丝马迹、进一步了解这位奇女子的一生。】
  主播轻轻叹了一口气,很快调整好心底的惆怅:【甚至就连这次的文物,也与她本人没什么直接关联。】
  “咦?”上官婉儿好奇挑眉。
  这是能说的吗?
  若是毫无关联,那岂不是直接跑题?
  不单单是上官婉儿,直播间里的各位观众心头都冒出了同样的疑惑。
  直到此时,夏语冰才将镜头再度转回:
  【今天直播间要为家人们带来的宝贝,正是这面海兽葡萄纹铜镜!】
  说着,她又将镜头拉近,方便观众们可以看清更多细节:
  【出土的唐代铜镜里,海兽葡萄镜是数量最多、流行地域最广的一款,大约可以理解成铜镜界的雪王。】
  ?雪王又是什么王?
  太平暗暗叫苦:知识点这么多,她快要记不过来了!
  【单看这名字也很通俗易懂:海兽是传说中的神兽,葡萄则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两种主要纹样就构成了这一面铜镜。】
  镜子这类的文物最是好看,所见即所得,不会有太多需要品读的典故。
  【家人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主播的停顿来得出乎意料:【如果有人去博物馆参观时,看到过镜子的话,大家或许会发现一个现象——】
  【用于展示的大部分铜镜,都不以正面示人,反而用背面的方式进行展览。】
  【芋圆仔?:咦……好像还真是!】
  【芋圆仔?:煮啵介绍的这个展览也是这样把镜子反着放的诶?】
  说着,夏语冰将镜头拉远一些,对准展示柜里的那面镜子,露出全貌,为自己佐证:
  【譬如咱们《壁上鸣》所展出的海兽葡萄纹铜镜也是这样。】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样放置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西瓜太郎:这题我会!】
  弹幕上,有观众信心满满地解释:
  【西瓜太郎:这镜子毕竟是文物,而大部分文物又都是陪葬品。】
  【西瓜太郎:从底下上来的东西,有点儿忌讳也是情理之中嘛!】
  还有观众补充:
  【落樱祺绯:不仅如此呢!】
  【落樱祺绯:我还听说,有的镜子作为陪葬品,会吸收怨气。】
  【落樱祺绯:不展示正面完全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嘛!】
  “倒是这个理。”
  太平被这些怪力乱神的说法唬住,又四下打量一圈,做足了“不可为外人道”的神秘模样,而后才压低了嗓音,向上官婉儿耳语:“婉儿可知,人死之后,灵魂不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