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从今往后,再没有什么能将这个人连名带姓地在青史上抹去。
如果已经贵如公主,依旧无法保全自己的名字,那倘若是……做了皇帝呢?
母后可以做到,安乐也能畅想,她太平又何尝不可?
何况,按照后世的说法,父母兄长皆是帝王,这个皇位轮到自己坐一坐,也很合情合理吧?
且不提这两位本就野心勃勃的女子又因直播间里的随口一句介绍,冒出了多少崭新野望,主播对此毫不知情,依旧尽职尽责地往下介绍着:
【要说平阳公主这一生的故事,传奇而动魄的起点,还得从她的父亲李渊引出来。】
【故事发生的时候,远远没有什么“唐朝”。】
【准确来说,那时候还是隋朝大业年间。】
【彼时李渊刚在晋阳起兵,当时陪在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好大儿李世民。】
李世民:没错,正是在下!
【至于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家人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当时都被留在了河东。】
【和刘邦相比,李渊显然是个还算不错的好父亲。】
刘邦:?
刘邦:主播你说话就说话,好端端的,怎么还拉踩起来了呢?
【毕竟是带头造反,不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孩子,难免会受到父亲牵连。】
【没准儿哪天一个落单,就被朝廷下黑棍了呢?】
【封鳞非冕.欲星移:理是这么个理没错……】
【封鳞非冕.欲星移:怎么到了煮啵口中,说得好像是街头帮派火并似的?】
上官婉儿: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所以李渊很快就通过“飞书”,也就是飞鸽传书的方式,召唤孩子们回到自己身边。】
“飞鸽传书……”
太平有一瞬的质疑:“还能这么简称的吗?”
上官婉儿诚实地摇摇头:“没听说过!”
这样的表达,总让人有一种想要打工的欲望是怎么回事呢?
【除了自己的几个儿子以外,被飞书点到的人里,还包括了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按理来说,夫妻俩原本是应该一块儿回的。】
【所以小柴就问了问公主的意见。】
【多亏问了这一嘴,没想到平阳公主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的提议。】
“想来平阳昭公主的才能恐怕在此之前便已经有目共睹了。”
上官婉儿暂且抛开对“飞书”的质疑,细细地捋出来头绪。
“否则谯襄公彼时未必会问出那句「为计若何」。”
在宫里的这几日,她旁的什么事都没做,净是扑在读书上了,对大唐国史更是如数家珍。
【平阳公主觉得她一个妇人行动方便,天下之大,哪里不能躲呢?】
【让丈夫别操心,到时候她会有办法的。】
【至于这个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
【结合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我们也很清楚了。】
【平阳公主的办法,就是“整个军/队玩玩”。】
对此,弹幕有翻译家自告奋勇: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懂了!】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人平阳公主的意思就是说——】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一个妇人行动方便,直接就揭竿而起了,到时候不就有办法了嘛!】
【家人们,这叫什么?】
主播对弹幕的说法十分认可,语气深沉——
【男人只会耽误我造反的速度!】
第46章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话……是这么说的么?
太平与婉儿对视一眼,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有些不对劲。
横竖都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她们想了想,竟然又觉得主播这话说得很是在理。
很快,就这么愉快地接受了这句说辞。
【前脚,刚把《造反障碍赛》的队友送走。】
【后脚,主动请缨留下孤军奋战的平阳公主也没闲着。】
【她出手了!】
对于这段历史,太平并不算陌生,但也只是有所耳闻姑祖母的威名。
三朝过去,还有谁会时时刻刻记挂着这位公主的英姿呢?
所以,面对主播这番介绍,她瞧得专注而认真。
【造反第一步——变装!】
【人家为了躲祸,大多都是女装大佬,但咱们平阳公主却独树一帜,成了男装大姥。】
【变装不是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而是有切实的行动目标。】
【在乔装打扮之后,平阳公主离开了长安。】
【她的举措并不难理解,本来到了隋朝末期的时候……】
说到这里,夏语冰突兀地顿了顿。
旋即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主播这么说也不大准确,毕竟咱隋朝紧随秦朝的脚步,也是二世而亡。】
【拢共就这么几十年,倒还远远谈不上“末期”嘛。】
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
两人齐齐腹诽:主播你就说吧,谁能有你的嘴损呐?
与此同时,弹幕上更是飘过满屏的【扣1佛祖保佑我】。
主播清清嗓子,很快又正经道:
【总之甭管是什么时候,李家人的一举一动难免被人盯着。】
【如今老爹都要反了,长安自然不是久留之地。】
【不过平阳公主也没跑远,她去往了长安城外五十里的鄠县。】
【短短一截路程,带给她的震撼却远超想象。】
“关中之地,向来以富庶著称。”
上官婉儿轻轻点了点桌案,回忆着自己近来读过的那些书籍。
“而到了大业年间,炀帝在位,早已惹得民心涣散、苦不堪言。”
即便是在评论前朝“对家”,上官婉儿语气依旧冷静淡漠,不带任何私人喜恶,只有十分中正客观:“说是一片荒凉都还是好的。”
“恐怕再糟一些,就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可……这还算得京畿呢!”
太平瞪大了眼,并不十分相信:“或许会苦了些,但哪里就到了这样凄惨的地步?”
恐怕当时的平阳公主同样有着今日太平公主这样的困惑。
【长安城里分明还是歌舞升平的热闹,俨然维系着盛世华章的表象。】
【可咱们这位李三娘子不过驱车半日,沿途所见却是天上地下。】
【这一点无疑让她大为震撼。】
【哪怕是在行路过程之中,平阳公主依旧从容不迫,及时给出两条指令。】
“其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上官婉儿的话几乎是与光幕同步而出的,惹得太平啧啧称奇,将她看了又看。
“殿下这样盯着婉儿……”
她沉稳的神情有些挂不住,匆匆瞥过对方一眼,迅速收回视线,小心翼翼地问:“可是婉儿脸上沾到了什么?”
这一句询问很轻,亦很得体。上官婉儿坐得四平八稳,内心却早已翻腾开来。
在殿下面前失仪,这实在是……
她悄悄地攥紧了拳,心头飞快闪过一丝懊恼。
就说了嘛,糕点虽好,也不能贪吃。自己就该注意些食相……啊不,压根儿就不该在贵人面前碰这些才对!
可那又是太平殿下亲自备着的……
上官婉儿还在这里纠结不已,太平公主却后知后觉地生出好奇:“不对呀——”
她不上不下地卡在这里,双臂抱在胸前,上下打量着上官婉儿。
“婉儿,几日不见,我怎么瞧着你倒是越发会引经据典了?”
不仅如此,话还多了许多。
当然,这点她可不会说出来。
上官婉儿正准备说些什么,主播又一把接过话头:
【看到这样的惨状,当务之急自然是安抚百姓。】
【变卖家财、赈济灾民之后,平阳公主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招募人马。】
【行善是为了造势,招兵却是为了自保。】
【看似随心而为的两个举动,却都隐含了李三娘子的远见与野心。】
【她能直接在长安周边的郡县、四舍五入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就这么初步收服了几百号人。】
【能力和手段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不过——】
夏语冰一顿,皱了皱眉:
【主播就奇了怪了。】
【周围这么多人,就没一个出来管管吗?】
【但凡有一个忠君爱国的,跳出来嚎一嗓子——】
【“告到中央,我要告到中央!”】
【那杨广睡觉的时候还不得睁着两只眼睛站岗?】
【换个角度想想,咱老隋的人缘是得有多差劲哪!】
被夏语冰拿话一岔,太平公主倒也没再纠结先前问向上官婉儿的问题,转而认真分析了起来。
“赈济灾民不算难办,招兵买马可就不同了。”
饶是她知晓历史走向,也不妨碍为姑祖母捏把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