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殿内早已摆满了珍馐美馔,宫女们流水般地献上菜肴,过了一会儿又撤下重新上菜,一酒两肴,规格极高。
  皇帝端坐主位,向潘邓举杯道:“潘卿家平定江南,功在社稷,此杯酒朕与卿共饮,以贺大功告成!”
  潘邓连忙起身,一饮而尽,“臣幸不辱命,皆赖陛下洪福庇佑,众将士奋勇杀敌,臣不敢独享此功。”
  众人齐齐饮了一杯,宫女们又如流水一样将案上两菜撤了,重新端上来两个。
  赵佶甚是欣慰,今日明堂祭祖,终于将他心中一块大石掀起了,有此少年英才平定江南,实乃社稷之福!他看看左面潘卿,又瞅瞅右面陈太师,有此忠臣良将,大宋社稷何愁不安定?简直是想不安定都不行!
  赵佶哈哈一笑,而后对潘卿家说道:“卿家于社稷有功,一众赏赐宫中已备好,只是还不知卿家属意何处,朕也好为卿家升上一升呀。”
  潘邓拱手道:“陛下过奖,臣不敢居功,一切都听陛下安排。”
  赵佶点了点头说道:“朕已与众卿商议,你平南有功,功勋卓著,如今擢升你为同知枢密院事,如何?”
  潘邓微微一愣,与老师对视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臣虽有微功,但如此重任,臣恐难胜任。”同知枢密院事,即是枢密院二把手,宋朝枢密院与宰相共掌军权,做了枢密副使,一只脚便已踏入二府。
  可是,如今的枢密院使是童贯呀!
  皇帝摆手道:“潘卿家不必过谦,卿家虽年纪尚轻,却沉稳持重,朕信得过你!”
  潘邓如何还能再说其他?连忙谢恩:“臣谢过陛下!”
  皇帝与潘邓坐得近,一边吃酒一边谈话,附近几人还能听到些许,余下坐得远的只能看见陛下与潘节度使交谈甚欢,时不时露出笑颜。一边的陈太师则更甚,从前无论是在朝会还是二府之中都板着一张脸,如今见了自家学生回来,面庞和蔼了许多,时不时竟然还要露出笑来。
  赵佶很满意,接着对潘邓说道:“你从前在东京,不是住太师家里便是自己赁住处,如今汴京城有空下来的宅子,虽还未赏赐,你今晚便先去新居住吧。”
  赏赐宅子?这潘邓可就着实意外了,汴京城发展到如今,已是寸土寸金,朝中多少大臣都不见得在城里有自己的宅子,大多是租房子住,怎么皇帝还能找到空宅子赏赐他?
  不过等到他回到家中就明白了,这地方是李邦彦曾经住的豪宅,如今因两浙私盐一案,李相公受到牵连,虽未有实证,却屡遭弹劾,如今已经被贬。
  正好潘邓赶上这个节骨眼归京,这豪宅就便宜他了。
  第二日朝会之上,皇帝宣布了对潘邓的赏赐。
  广德军节度使潘邓忠勇无畏,智谋卓越,奉命讨贼,挥戈南下,收复八州之地,重还社稷安宁,今封潘邓为同知枢密院事,加封楚国公,食邑五千户,另赐汴京城宅院一座,金银若干,以彰功德。
  潘邓领赏谢恩,庆功会之后又在新宅邸宴请三天。
  朝中大臣皆来祝贺,有人是真心道喜,有的则是暗自撇嘴。
  杨戬把嘴撇到耳朵边,不阴不阳地说道:“好风光呀……”
  王黼与他共同游赏这座曾经属于李相公的豪宅,一脸憧憬地看着院前潘邓一身紫衣,好生羡慕,“有几人能加封国公?我哪天若能如此,便死而无憾了。”
  “呵。”杨戬没好气说道:“你也去西北打仗就是了,和那姓童的通口气,叫他给你整到北面去,哪日收复燕云,你哪日便能封爵!”
  这二人心里流着酸水,在这座李邦彦布置过的宅邸里闲逛,更加心里不平衡,王黼嘟囔道:“李相真是好大手笔,好生豪奢。”
  杨戬哼哼道:“你当他私盐白煮的?从前别个还说朱勔如何如何,叫我几个和他交好的要受连累,如今看来不及他李邦彦一根指头!”
  王黼斜眼看他,心道你杨戬刮地皮也是出了名的,何苦在我面前装相,这群人中明明就我一个最穷!
  *
  潘枢密副使府中热闹了三天,学生宴请宾客,老师哪有不帮忙的?陈文昭见潘邓回到京城,十分乐呵,亲自叫人给他操办了宴席不说,还叫自己府里的下人来此帮衬,布置席面、收拾残局。
  潘邓有老师帮忙,自己享了清闲,自与师叔在后院叙旧。
  他和师叔又分别了两个月,甚是想念,两人凑到一块在后院房里挨着说话。
  徐观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从怀里拿出两个木牌,潘邓凑过去一看,上面写了他俩生辰。
  徐观说道:“这是我随郓王殿下初到苏州府寒山寺时,在寺里买的姻缘牌,本欲供奉寒山寺前,却因没捐银钱,怕菩萨疑我心不诚,便暂缓搁置了下来。而后事情冗杂,没得空闲,便一直揣在怀中。”
  潘邓拿来细看,当初郓王殿下被刺,他审问犯人时就得知郓王写了个牌子,被贼人拿走,认定了目标。
  “我只知郓王殿下写了这个牌子,师叔也写了?”他心想这东西东平府当初开发新旅游景点的时候就做过,都是哄小郎君小娘子玩的,没想到师叔还信这个呢!
  不过心里这样想着,面上却带着笑,手里忍不住摩挲着二人的生辰。
  徐观说道:“董首领也写了的,如今想来,这姻缘牌颇为灵验。”
  潘邓抬头看他,徐观把煮好的汤拿过来沏了清茶,“……当日我三人写了姻缘牌,我把这姻缘牌放在怀中并没挂上去;郓王殿下的则被那两个歹徒摘走;只剩董首领的挂在树上,如今回京两月,他也有了好姻缘了。”
  嗯?潘邓两眼睁大,十分好奇,“是谁?”
  徐观说道:“便是郓王殿下胞妹,崇德帝姬。殿下亲自给保的媒,不日就要完婚了。”
  潘邓:“!”
  董平竟有如此好运,要做驸马爷了!
  徐观看他目瞪口呆的样子,十分可爱,笑着伸手捏捏他的脸,恰在此时门被推开,陈文昭走了进来。
  二人俱是一僵。
  陈太师看他两个坐在炕上,眉头一拧,先说学生,“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总是找你师叔?”
  再说师弟:“他找你请教就算了,竟还要和你一边坐着,你也不要太纵容小辈!”
  说着把潘邓赶到炕桌对面去,两人灰溜溜分开了。
  陈文昭见小学生又找他师叔说话,自作主张地以为他是心中又有了疑惑,要找师叔解答呢,便叹了口气说道:“不必太过在意,官家虽封了你做同知枢密使,却短时间里不必叫你上任,你也在南边折腾许久,且在京城歇歇吧。”
  第214章 看顾家产
  陈老师既然说了要他在京城歇歇,当学生的哪有不从的?潘邓当晚和老师把他在江南这一年的事从头到尾又说了一遍,第二天一早便把国事暂放,去风雅颂看看自家铺子。
  风雅颂初在汴京城开店之时,只租了个不大的铺面,现如今过了几年,铺面变大了,两层变三层,屋里也亮堂许多,前门还搭了彩楼欢门,上头扎了彩带彩球,五彩缤纷迎风飘扬,颇有汴京城大店的气魄。
  李三娘早已等候多时,如今终于又见了潘东家,十分亲切,“东家这一别汴京城,得将近两年没归了。”
  潘邓笑道:“回不回来又有什么要紧,李大官人常年跟着我,你又每个月都来信,我便是不在,这铺子管的也严整的很。”他接过李三娘递过的茶盏,抿了一口,“出门在外,你几个都不叫我操心。”
  李三娘笑着说道:“给东家掌管生意,必得尽心竭力。”她说着想起件事来,“东家可知着汴京城中有一喜事将近?”
  潘邓抬眉看她,心想她说的喜事,难不成是昨日师叔与自己说的,那董平要当驸马爷这事?
  果不其然,李安澜说道:“便是崇德帝姬婚事将近,东家可知是哪家儿郎?”
  潘邓说道:“昨日才知,不就是那董首领。”
  “哎呀,东家已知晓了,这消息在东京城里还没传开呢,就只宫里几个人知道。”李安澜颇为惊讶,过后才想到自家东家如今已经是陛下亲封的楚国公了,自然要比她这小掌柜的知道得多。
  她感慨道:“董首领真真是天大的好运,也不知是何人牵线搭桥,竟然能娶帝姬,叫人好生羡慕。”
  潘邓笑着说道:“董首领在下江南之前还不认得郓王殿下,只在寒山寺中舍身救驾,自那以后他二人才相识,如今得以娶郓王殿下胞妹,也是他从前的善举得的果了。”
  李三娘这才得知其中内情,仔细想来还是羡慕万分。董首领从前只在东平府做一兵马都监,虽也是官人,但万万娶不得公主的。他先是借了蹴鞠赛冠军的名头入了京城,得了皇帝看中,而后又得郓王殿下青眼,如今也娶得公主了。
  旁人家几代才能有如此根基,他这顺风顺水的几年就荣华富贵,真是人有了气运,挡也挡不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