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他又抽出一张纸来,写到:“沧海琉璃珠之原料乃是东海打捞上来的原石,船队迷失在迷雾之中,出来之后复寻,却再也回不去,此石属于深海来客,极其稀少,再难复刻。”此段留待“软文组”修改。
潘邓第二天一早又叫方掌柜和李三娘紧急打造“沧海系列”,包括深蓝色的衣裳,褙子,蓝色琉璃也叫琉璃坊设计新品,除琉璃珠之外,再叫手工艺人设计出发簪,耳饰,手镯,帽饰,带板等,扩大客群。
都准备好了,潘邓又找翰林书画院的画师约稿,把那龙宫三公主的半身画像画出来,要其“肌肤洁白似海浪,眼眸深邃似蓝宝石,额上生角贵不可言,长发随水流轻摇,发间珍珠闪烁光芒,身上穿着‘风雅颂’的衣裙,在海水中飘荡,颈间一颗‘沧海’琉璃珠星光熠熠。”
那米待诏拿了这要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道钱难挣糠难咽,把此单交给书画院中以画神仙画著称的画师康明穰。
康画师是个好说话的性子,知道这是个“商单”,作品还会印到那刊物上四处传扬,就答应下来,到潘东家那“编辑部”来现场画画。
潘邓看着他打稿,康画师画的是那传统仕女,潘邓只叫他把眼睛放大再放大,最后还要加上上睫毛和下睫毛,眼里荡漾碎光,这才算是满意。
康画师按照潘著作的心意画好,果然美丽,他仔细欣赏笔下仕女,说道:“美则美矣,少了些神韵,不似神仙那么端庄,还是要把眼睛画小点,把这头发盘起来,垂着眼往下看才好。”
“还有这额上之角,小孩见了要害怕呢。”
潘邓却满意的不得了,找到一个能按照自己要求出图的插画师,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当即拍板,“就用这版了,有劳康画师。”
康明穰也就不纠结了,提着画箱回到画院,今日一遭净赚白银五十两,画具好宣纸一篮,这潘著作当真大气。
“沧海”琉璃的广告已经定稿,李三娘一看喜欢的不得了,也研究了一下,给“风雅颂”其他的货品也都加了一版摆在页面上。
主要是东平产的棉布的抹胸,褙子,大袖,衫,裤,裙等,色彩鲜艳,有纯色有印花的,还有些男子穿的襽衫,帽衫,儒生服,头巾等。
潘邓看了看,“怎么不印价钱?”
李三娘有点踌躇,“咱们定的价格太高了。”
潘邓心想这才哪到哪,和后世的奢侈品那种离谱的价格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呢,“咱们本来就是卖精品,把价格标上去吧。”
李三娘听了,把那一页版面又和小编辑重新规划了一下,放在第四期《汴京人物志》上。
刊物打出广告后,李三娘又将门头重新整理一遍,把做的新牌匾放上,再把那“沧海琉璃”的大海报立在门前——是画上去的两只手,上面带着深蓝色琉璃手镯和琉璃珠戒指。
李安澜又找到了郑皇后之女安德帝姬赵金罗,献上了一整套的琉璃头面、首饰。言:“此为三公主之物”。
赵金罗打开宝箱,只见星光璀璨,光芒耀眼,不由沉醉其中,当天就带着首饰出门——好首饰不戴出门,岂不如那古人说的锦衣夜行,是天底下第一大败兴事?
李安澜也一改往日里朴素的形象,打扮起来,穿戴琉璃饰品,若有人请她这个风雅颂的掌柜的一聚,她便出去参加各种大宴小宴。
此时店铺还没开张,她需要先在贵人中打出一部分名气。
刊物卖了几天时间,不少贵妇人便在聚会上时不时的偶尔露出自己手腕上的琉璃镯或是颈间的琉璃珠,此一抹深蓝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如果不是琉璃的,难免会被比下去。
那些沉醉于琉璃光华的彼此通气,只说那风雅颂虽还未开张,掌柜的手里却已经有了琉璃品,只管找那李三娘去买;那些不解其意的只收到娘子的白眼,被告知去看刊物某某页。
*
又是休沐日,纪岚、张霖几个武学生小伙伴向来是期期不落地买他这有“鹦鹉洲”名头的刊物,今日冲出书院,马上买了本第四期《汴京人物志》,也都尾页看到了风雅颂的广告。
杜龄说到:“这是谁开的店?他们家不是疯了吧?怎么东西都卖这么贵,谁会去买?”
李乾也唱衰道:“我虽不知市面上的价格,但也知道他这东西贵得离谱,该不会他家掌柜的以为在刊物上‘打广告’就会有人去买吧。”
众人纷纷应和,都觉得这“风雅颂”简直是痴人做梦。
“可怜他这掌柜的,眼大肚小,怕是花在这刊物上的钱,都叫他赚不予衍乄回去。”
几人哈哈直笑。
“谁买谁就是傻,我就在这儿坐等他们关门!”
几个小伙伴吐槽完了这风雅颂的广告,往前翻了一页,又纷纷被“沧海琉璃”吸引住了视线,真漂亮的女子,这是谁!
那纪岚狼吞虎咽地把整个故事看完,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说,那皇子渊澜竟然还获得了神力,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这,这是真事吗?”
张霖回道:“他这里面说是千年前的大禹朝时期。”
“那不是夏朝?”
纪岚扎耳挠腮的,“当时的东海,现在在哪儿?”他仔细想想,“是不是在登州那?”
李乾说道:“你竟真信了,他这肯定是编的。”
纪岚依旧想要寻找东海龙宫遗迹,“你看这龙宫三公主,画得跟真人似的,怎么能是编的?她的头上还长了角呢,正是那龙宫公主!”
张霖纠正道:“现在叫帝姬了。”
“我不管!”纪岚看着那美丽的三公主,又看故事中受尽磨难后和三公主在一起的皇子渊澜,说道,“我也要这‘沧海’琉璃!”
他说完记起自己刚和伙伴们嘲笑这风雅颂,又赶紧翻页,说道:“我只看他这琉璃确实是个好物,他这贵的离谱的衣裳绝不会买!”
说完他拿起刊物来,想到家里每每买这《汴京人物志》都会多买几本,将中间带着的五彩缤纷的道教图案裁下来贴在屋里。他现在回家去,应该能赶上把后面这三公主也裁下来,再找个好装裱匠把它裱起来,这样就不用裁自己这本了!
纪岚告别了伙伴赶紧回到家中,见家里确实有好几本《汴京人物志》摞着,他露出笑容来,翻到后面一看,三公主竟然没了!
想来是被兄长裁掉了?他又翻另一本,还是没有!
纪岚一翻到底,本本皆空,家中姊妹从亭中走过,刚打一照面,纪岚便被小妹颈间的琉璃珠吸引住了目光,“这不是沧海吗!”
纪小妹被兄长看着还有些害羞,问道:“二哥也知道‘沧海’琉璃?”
“他家的店铺还未开张,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
纪小妹笑道:“娘亲给的,那家店虽没开门迎客,那掌柜的手中却有货,高门之间有些也能买得到呢。”
说着她往外走,“不和二哥多说了,我今日还待出门,和姐妹聚会呢。”
纪岚听了岂能罢休,到母亲屋里去也要那琉璃珠,纪母听了说道:“我哪里是不给你买,你整日里舞刀弄枪的,那琉璃易碎,再被你给弄坏了。”
纪岚就坐到母亲对面的圆凳上,抱着手不说话。
纪母见小儿子这样,也知家中女儿都有,只这小儿子没有,怕是要闹,说道:“我听说那店里也有些男子佩戴的琉璃,等他那店开张,母亲就给你买回来,叫纪庞给你送到书院去,让你第一个戴上。”
纪岚这才有些笑模样,拿了刊物摊开,指着书页说道:“要这个‘沧海’琉璃。”
“知道了,不会给我家小二哥买错的。”纪母答道。
纪岚又拿着刊物到他大哥书房里,要他那小厮给自己找好装裱匠,把这“三公主”裱起来挂在屋里。
第77章 徐师叔射箭
风雅颂还没开张,在东京便掀起了一片琉璃风潮,潘邓一早就被赵佶召唤进宫,问他“东海龙宫三公主”一事。
潘邓进宫之时还拿着此前做的琉璃祭器,是一套三组的琉璃鼎,赵佶乃是修订过《政和五礼新仪》的人,从周到唐的礼仪都有所了解,细细看他的琉璃鼎,只能说是有功无过,看潘卿家一脸期待的样子,夸赞了句,“不错。”
潘邓心里这才算是松口气,嘿嘿笑了。
赵佶就拉着他在旁边赐座,让这小子给他讲什么是“东海龙宫”。
潘邓娓娓道来,讲了四海龙王以及一些他还记得的其他神仙,赵佶听得如痴如醉,细想又觉这几个故事自成体系,不是乱讲的,问道:“这是卿从何处见来的?”
此时若潘邓果真是个大奸佞,就该说:臣是前世见来,更在天上见凌霄帝君。与赵佶一续前世。
不过潘邓到底没那么跌破底线,说道:“臣儿时听一老道士所讲。”
赵佶忙问:“那道士如今身在何处?”
“驾鹤云游,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