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两人一块儿看完了刊物,赵明诚叹到:“我知你心中所想。”他看着封面上那“开封图书馆:千册孤本首次公开”说道:“我也想去看那图书馆,只是我二人如何能随意入京?”
李清照父亲是元佑党人,赵明诚父亲也因与蔡京争权而得罪过蔡京,被其诬陷,子孙下狱,四个月之后才因无罪名而获释,荫封之官亦丢失,他两夫妻再难在汴京居住,自此离开汴京回到青州私宅之中度日,每日搜集金石编书,也算是和美日月。
李清照岂能不知,她亦是想去而没有办法。
过了会儿李清照说道:“你看这封面,这叫陈文昭的,他的老师名范稹,我父亲与他老师相识,早年常相聚,我幼时也见过陈文昭几面,不若咱们去信给他,打打秋风?”
赵明诚问:“他老师也是元佑党人?”
李清照点头。
赵明诚说道:“唉,这些年真是放宽许多,此元佑党人弟子,也能做开封知府了。”
李清照说道:“前两年还有那张商英做宰相呢。”
赵明诚低着头,“只叹父亲被蔡京诬陷……”
李清照连忙打岔说道:“从前的事不提了,如今我们去汴京,也不一定能遇上蔡京,是个好集市,你我也逛逛,重温旧时光。”
赵明诚也想到昔日夫妻二人刚成婚时,一起去大相国寺搜集金石碑拓,携手归家的无忧生活,笑着说道:“你给那陈知府去信,也说明咱们手上有百册好孤本待印,总不好空手去。”
李清照笑着点头。
*
开封府辟雍旁,图书馆已经建成。
院中一楼一偏房,再无其他建筑,园中除了御赐的太湖石,只种了花草,移植了几颗松树,淡雅超脱。
一大清早放了几个爆竹,周围渐渐便有人聚集,大家一早就知道这图书馆三月开张呢。
相公余深已经到了,和知府陈文昭一起在上座喝茶,郑蔡两位相公虽被邀请,但日理万机,只叫家人送来贺礼。
潘邓见记者团队已经就位了,还差太学博士张纲没来,便让早请来的杂耍舞狮子,舞的正是那段“金榜夺魁”。
两头狮子一红一金,皆是做工精美,狮头硕大,眼睛炯炯有神,狮身披着金丝银线的绣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大鼓敲响,两头狮子在鼓点的引领下开始了表演,红狮首先跃出,一个翻身,便来到了图书馆楼门前。它先是围着支架子转了几圈,然后突然跃起,试图去触碰那悬挂在门梁上的“魁星”挂饰,这挂饰以红绸制成,上面绣着“金榜题名”四字。
就在红狮即将夺魁的瞬间,金狮突然从旁跃出,一记“狮子摆尾”,便将红狮推开。金狮随即狮口大张,眼看就要获胜,红狮不甘示弱,一个翻身,再次扑向金狮,两头狮子在空中交错而过,狮毛飞扬,煞是壮观。
围观的人渐渐多起来了,喝彩声一片,潘邓很满意,就是要热热闹闹的,才有点开张的氛围。
鼓点渐渐急促,终于红狮夺得“魁星”,它将魁星一咬,彩带飞舞,从中掏出一卷轴来,摇头晃脑地交给陈知府。
陈文昭没想还有这么一出,赶紧从红狮嘴里接过,打开来一看,便将那面向前,正是“金榜题名”!
围观的人群,太学生们一阵欢呼,潘邓这边又叫人燃了几个爆竹,噼啪声喝彩声连成一片。
余深见姗姗来迟的太学博士张纲,正一边走一边躲爆竹,大声说道:“博士来的正好,他这正舞到金榜题名,你这状元郎便出现了!”
第71章 八方来书市
张纲没有听清,大声说:“相公说什么?”
余深回道:“我说!他这正舞到金榜题名!你这状元郎便来了!”
张纲哈哈大笑,与陈知府也见过礼,便也坐到一边,等到潘朝奉肃静现场,陈知府讲话。
陈知府端正肃穆,讲了图书馆今日开张,周边陆续举办书市,又说了图书馆的用意,以及陛下教化万民的苦心,并且强调图书馆的书只是借阅用,不过陆续开张的书市则是售卖新出版的图书。
简短地讲话完,记者画师们也都画好彩图,等两位朝中大人一齐揭开绸布,露出匾额来,开封图书馆的开张仪式这算完成。
潘邓送三位大人回府,便又回到馆中,今天是第一天开馆,总要看顾些许,门口的小吏正在给学生们办图书卡,只要押金半贯,便可免费借阅三本书,为期一月归还。
那排队的学生见前台指示,“押金半贯,可借三本。”
“押金两贯,可借五本。”
他正犹豫要办哪种卡,从楼上匆匆下来一个同窗,手里拿着一摞书,走到前台,“我要给我手里的卡换了!”他指着那指示牌,“换这个押金五贯,可借十本,三月归还的!”
那犹豫着该办哪个卡的学生见了问道:“吕兄今日不是请假回家探亲?怎么来到这里?”
那吕嘉良乍一看去,只见是同窗宋兄,便说道:“午后再去探亲,早晨正好有空,便来此一观。”
那小吏接过他手中借书卡,“我们卡费要一百文呢。”
吕嘉良从怀里摸出银子来,说道:“换了吧,换成这个五贯的。”
小吏便问了姓名,绞了银子,给他办卡。
吕嘉良难掩激动,和同窗说道:“我在三楼发现这竟有天文孤本!”他把手里的书摊开给宋兄看,“这些书我曾四处寻觅而不得,今日竟能亲眼目睹,真是上天赐福,叫我开封府有如此好书馆!”
只见他手上有《至和天象纪要》,《历法精粹》等书,掀开一册,只见书页上有星云图,绘制精密,“……此乃至和元年‘天关客星’,我曾听祖父说过,那年天上出现一颗明星,堪比日月,照亮深夜,持续二十三天之久,我听闻此事心向往之,一心想了解这颗客星,却苦于没有记录。”
“如今却叫我找到了你!看这星云!”他又把那册书往后翻了十几页,“这个螃蟹状的,就是那颗客星走后,留下的群星象,我听我祖父说起过的,就是他没错了!今日真叫我找到了,这真是好孤本!”
那小吏已经把新的卡办好递给他,吕嘉良拿了卡又转回楼上去,对同窗宋兄说道:“我待回家便要夜以继日研读!”
宋玟章也只能回一句:“明日还有早课,你别忘了。”
吕兄已经没影了。
他便也不再犹豫,办了个“押金两贯,可借书五本,两月归还”的借书卡。
上到二楼去,宋玟章左顾右盼,见这图书馆肃静清幽,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地,西侧书架一排排摆放,东侧则有桌椅,已有很多人在此处看起了书。
那墙边还有笔墨纸砚,拱学子抄书使用,宋玟章按照书架上的贴签,找到自己想要看的经史一类,发现这书架果然应有尽有,不禁心生喜爱,踱步到三楼,四楼,见书海茫茫,忍不住叫人沉浸其中。
他不禁想,若是自己能拥有这样一座藏书楼变好了,而后看手中借书票,哂然一笑,不光是自己,这开封学子已然拥有了。
*
潘邓回到陈府中,见师叔竟然来做客,紧忙端茶倒水,摆上果碟。
陈知府说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潘邓回道:“师叔远道而来,怎能不好好招待?”说完又拿小锤子砸核桃仁,桃仁待客。
陈知府问徐观:“你可记得李格非?”
徐观点点头,“自是记得。”
“他女儿给我来信,说要来开封书市,还带了好孤本来。”
徐观回想许久,“他女儿是叫李清照的,和赵相公之子赵明诚结亲。”
“你记得这么仔细?”
徐观喝了一口清茶,“他们大婚那日我去过。”
潘邓在一边竖起耳朵,嗯?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番鸥鹭的李清照?
陈文昭也陷入回想之中,“他们结亲那年正是建中年间,天下太平,你那年几岁?十岁?唉,第二年就满朝风雨了,他们两家也颇受折磨。”
“……我年轻时还见过他家大姐,是个好性子,活泼利落,当时老师和李提刑在院中谈话,他家大姐和二哥在院里打双陆,许是总赢,把他家二哥气得直哭,跑过来找他爹,他家大姐还在后边说二哥是鼻涕虫呢。”
潘邓一边凿桃仁,一边听名人趣事。
徐观笑着说到:“我不太记得了,只听说过才女之名,见过她写的词,后来就是和赵明诚成婚,第二年元佑之祸,她写词与赵相公救父亲,却未果。”
陈文昭也不爱提元佑旧事,抓了把小徒弟刚剥好的核桃仁放到嘴里,“也不知此次来信,是否别有他意。”
潘邓把剥好的桃仁堆一分为二,送到老师和师叔面前,陈文昭问他,“你听说过李清照吗?”
潘邓轻哼一声,这可是“背诵全文”,他刚要吟“争渡,争渡,惊起一番鸥鹭,”突然想到不知道这首词是李清照什么时候写的,若是吟出来了,然而李清照现在还没写,这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