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因为这次有港城参观团过来参观,本次拍卖将会进行双语翻译。
  一人说普通话,一人用粤语重复一遍。
  为了让拍卖成功举行,两人还特意去港城实地观摩了好几场拍卖会,从中学习到了不少拍卖技巧。
  左侧公告牌上清晰地标明这次拍卖的主角。
  一块地点位于罗湖区,面积为8588平方米,使用期限为50年的h409-4号宗地。
  土地拍卖第一槌
  林筱彤看了眼腕表:“时间到了。”
  樟木槌高高拿起,又放下,拍卖官有力地敲了一下。
  灯光打在这只小小的木槌上,瞬间汇聚全场的目光。
  “拍卖开始!”
  本次拍卖的起拍价为200万元,每次叫价5万元。
  “200万一次。”
  “205万一次,205万两次。”
  “235万!”
  才叫了七次,邵新明就不耐烦了。
  一次5万块的喊,这得喊到什么时候啊?
  抢过陈兰手上的牌子,站起来大喊一声:“400万!”
  甚至于阶梯会堂里还传出了回声。
  这个价格一出,理所应当地赢得了全场人的目光。
  这个价格一下子喊的太高了,吓退了不少人。
  “港城人啊,这么有钱?”
  “真是会出风头!”
  “是邵家的小子。”
  港媒有人认出来了,拿起相机就是一顿猛拍。
  大部分企业舍不得花这么多钱买一块地,买地还得建房,又要花一大笔钱。
  当下大陆的地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万一没有那么多的港城人买单,好不容易建好的地可就烂手里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天价房价,在拍卖之前就定好了,这块地未来销售的利润不得超过15%。
  林筱彤都觉得台上的两个拍卖人都快决激动哭了,眼神发亮。
  “400万一次,400万二次。”
  就在邵新明得意洋洋双手环抱等着一锤定音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人赶在最后一刻举了牌子。
  “405万!”
  “405万!”
  邵新明脸色一垮,接着举牌。
  他就不信了,带了几百万过来拍不到一块地!
  “410万!”
  就这样一直喊价到520万,此刻举牌子的只有两个人了,其中一个就是邵新明。
  气氛焦灼,热的他把上衣的扣子全都解开了。
  林筱彤抽空低头再次看了眼腕表,时间才过去十几分钟而已。
  短时间内,低价已然从200万飙升到500多万。
  台上的两个拍卖官落槌时手都在抖,声音都有点嘶哑了,一看就是激动的。
  “525万一次,525万二次。”
  邵新明开始坐立难安了,此刻觉得呼吸都不上不下的,格外难受。
  他到底跟不跟呢?
  边上的陈兰手上拿着计算器屏住呼吸。
  谢羿拿着笔记录的手也停了下来,等待着拍卖的最后一槌。
  第378章 一槌定音
  关键时刻,邵新明脑袋里两个小人正在持续打架。
  跟的话他手里的钱能撑住后续的房产开发吗?
  自己盖屋的钱找老豆是不是太丢脸了?
  不跟的话那他来这趟不就一无所获了。
  一拍大腿,下定决心,正准备举牌。
  说时迟那时快,樟木槌已经提前落下。
  “525万三次,成交!”
  随着台上最后一槌的落下,同时也宣告此次拍卖会的圆满结束。
  全场响起了潮水般热烈的掌声,接连不歇。
  林筱彤看完手表,从拍卖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的17分钟。
  一块起拍价为200万的住宅用地最终竞拍到了525万,折合后每平方米单价为611元。
  将这块土地成功纳入囊中的是深房地产。
  邵新明牙齿都咬碎了,看向了斜前方成功拍下地块的女士,气得愤然离场。
  陈兰拿着计算器紧跟其后。
  心里也在抱怨:谁让你喊个价都这么迟疑?拍不上也是正常的。
  在她看来,花五百多万买下一块破地也太贵了。
  她要卖多少件古董才能赚到这个钱?
  这次没拍到也好,老老实实待在港城不好吗?
  散会之后当林筱彤走出会堂时,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
  谢羿乐颠颠地撑着伞过来了,口袋里塞着笔记本。
  沈庭玉在后边看着,和正用毛巾擦着大脑门的季主任会心一笑。
  87年是鹏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点,一年内凭借出让了3块土地获得了总共2336.88万元的城市建设资金。
  在鹏城大胆的第一槌之后,这种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模式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效仿。
  88年4月12日宪法对土地买卖的规定也加以修订,从法律上再次肯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价值。
  1988年法律修改
  同年7月9日,沪市以招标方式出让了26号地铁内1.29万平方米的土地,一举获得了将近1亿元人民币。
  大陆地产行业开启了新的腾飞阶段,深房地产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东晓花园。
  不大的地块总共建成了8栋住宅楼,即将开盘的前一天就有不少人开始观望究竟能不能卖出去。
  高秀兰带着钱坐上火车,第一次踏入鹏城的地界。
  “唉呀妈呀,这么多人,还要下车检查,真够谨慎的。”
  因为现在是暑假,不上班的林筱彤也跟了过来,手上牵着橙子。
  三人这次是准备来鹏城买房的!
  当然谢大脚和谢羿两个打工人还是没空过来的。
  碰了碰闺女头上的帽子:“太晒了,热不热?”
  橙子昂着头,小脸被热的发红,点点头。
  高秀兰从包里抽出扇子塞到大孙女手上,摸了摸额头上的汗。
  前几个星期刚过完11岁生日的橙子,自认为是大人了,用小毛巾擦擦汗,舒服了不少。
  站在中间,双手拿着扇子给两人扇风,左扇扇右扇扇,乐此不疲。
  高秀兰看着比羊城还要气派的鹏城,啧啧称奇。
  “怪不得人人都愿意到鹏城来。”
  林筱彤喝了口茶水,视线看到了“鹏城真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三人从火车站挤出来,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戴着墨镜,身穿大花衬衫的熊川。
  他这次可是早早地就在外面接人了,手上支了把小花伞,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人过来了,扯着大嗓门就冲了过来。
  “筱彤,婶子,这边,哟,这是我大侄女吧!”
  十分的自来熟,看到橙子还伸出手握了握。
  橙子手被攥住了,懵了一秒钟,反应过来后回握几下。
  她认得熊川,在家里的相册上看到了不少她和爸爸的合照。
  “叔,你和我爸爸真像。”
  “哎呦,大侄女,你可真会说。”
  熊川提溜着高秀兰手上的行李,林筱彤招手准备拦辆出租车。
  熊川一拍口袋嘚瑟出声:“走,我开车过来了。”
  走路一不小心还走出了外八字。
  高秀兰眼神一亮,夸赞道:“川子,真是能干啊,没几年就开上小轿车了!”
  “婶子你这话说的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也就是辆二手车。”
  借了筱彤的想法,服装店一直和任冬青的个人工作室合作。
  凡在店里一次性消费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就可以获得免费拍一套杂志风特写。
  任冬青的摄影技术确实不错,店里的生意一直都不错,达到了双赢。
  不对,林筱彤也分了一杯羹,算的上是三赢了。
  靠着东门老街的两家店铺,短短几年就赚了好几套房的钱。
  钱包鼓鼓,生活质量也得跟上。
  他闺女初一也三岁了,平时池瑶在医院工作也忙,找高启顺帮忙买了一辆二手的小轿车。
  熊川帮着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启动车子朝东湖丽苑驶去。
  高秀兰坐在前面,吹着风喟叹:“真舒服。”
  林筱彤带着橙子坐在后座,窗外的风吹走了一丝夏日燥热。
  橙子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高大耸立的大楼,心中向往。
  熊川起了话茬子:“婶子这次是专门来买房的?”
  高秀兰拍拍口袋:“那当然,到时候有事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冬天过来玩玩。
  川子,你不是也可以多买几套?反正房子搁在那里也不会坏。”
  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听她家筱彤的话,多买房子。
  以后老了挨家挨户收租多好,就当是给自己找个事情做,跑上跑下还能锻炼身体。
  熊川一想也是这个理:“也对啊,以后留着给我家初一,婶子,那这次干脆和你们做邻居吧。”
  房子不像车子,贬值没有那么快。
  林筱彤笑道:“那到时候谢羿去你那串门可就方便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