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樊怀忠寸步不离地护卫在公主身边,将三位总兵的神色与思量尽收眼底,微微扬起了唇角。
  这一个多月正逢酷暑, 因为行军途中可以不穿铠甲, 将士们都只穿一身黑布战衣赶路的, 走的时候只卷起袖口,停下来休整时脱了上衣袒露膀子的比比皆是,公主却四套战甲轮流穿在身上,白日里休整时除了短暂进帐解下手, 公主陪着将士们一起日晒雨淋, 陪着将士们一起在树荫下休息,陪着将士们一起吃大锅饭,一次都没坐过那辆四匹马拉着的公主车驾。
  傍晚休息的时间比较长,饭后公主会把武官们叫到一起,听侯万中讲胡人常用的战术, 讲胡人用的战马与大刀,讲草原地形、晴雨以及看似一片碧浪的茫茫草原中隐藏的蛇蝎毒虫,包括万一落单如何辨认方向重回大齐等等。侯万中是个大将军,并不擅长讲这些琐碎,但公主很会问,一问一答的,武官们以及主动凑过来的小兵们都学会了一些本事。
  普通小兵们费力不费心,公主还会巡视各营,上察武官们的治兵不公,下纠小兵们的陋习军纪,该关心的关心,该惩罚的惩罚,大军才走到半路,全军上下对公主皆已心悦诚服,至少没有再敢小瞧公主的了。
  庆阳是在当年北伐西胡的路上以及在四大京营学会得如何行军治军,所以这一路她游刃有余,如今到了冀州,庆阳要用她已经学会的军中本领尽快争取三位总兵的信任,让他们真正把她当参与战术制定的一员,而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监军摆设。
  但庆阳也是谦虚的,她知道这场北伐求的只是打击东胡的气焰并非灭杀东胡的主力,知道这场北伐粮草有限大军要争取速战速决不可拖延,知道她可以安排两路奇兵但真正的主战场还是在他们这边,更知道与胡人作战经验丰富的郭彦卿、陈升、孟极包括王叔、侯万中才是撑住主战场的关键。
  所以她暂退监军的位置,让五位大将商讨出兵的路线、时机与战术等等,她只管听着、学着、判断着。
  .
  庆阳与十万京军抵达冀州的时候,西胡王庭这边也收到了齐国送来的粮草,粮草都到了,见识到了齐国的诚意,西胡王终于与逗留王庭已久的齐国使臣签订了两国结盟讨伐东胡的盟约,约定齐国正式发兵时,西胡会派遣五万骑兵从西路进军东胡。
  大齐使臣功成身退了,西胡王庭对此战却还有些反对的声音。
  西胡王的长子很是气愤:“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跟齐国结盟,父王忘了当年他们的皇帝一战斩杀我们十八万族人了吗?与其跟打齐国结盟,我宁可跟耶律家结盟一起去打齐国,一起分了中原人的江山,为死去的勇士们报仇!”
  他的六七个兄弟有的支持大哥,有的保持沉默。
  西胡王五十多岁,瞧着还算硬朗,伸手压下长子,他叹口气道:“齐国是我们的敌人,东边的耶律崇也是我们的敌人。但齐国人喜欢种地,要我们的草原没用,所以他们只会防着我们先去攻打他们,齐国的将士便如同守护一大群羊的猎犬。耶律崇不一样,他是一头野心勃勃的狼王,他想吃掉齐国的羊群,但他更想先称霸整片草原,因为只有草原上的狼都听他的号令了,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吃齐国的羊。”
  “所以啊,我们得先在另一群狼嘴中活下来,先守住自己的这片草原,将来才有机会去找羊群报仇。”
  “齐国要借我们的勇士牵制耶律崇,我们也要借齐国的将士们去削弱耶律崇的兵力,袖手旁观的话,一旦齐国讨伐耶律崇失利再也不敢出关,耶律崇便敢集中他手下的所有兵马来跟我们抢地盘,你说,我们打得过他们吗?”
  长子哼了一声。
  左将军博尔木开口道:“大王说的是,中原人有句话叫做一山不容二虎,中原的江山永远容不下两个皇帝,我们的草原也是一样。之前我们两部的兵力相当,谁也没有吞并另一家的实力,自从我们败给齐国后,这些年耶律崇已经陆续夺走了我们近三成的草原,此次齐国出兵东胡乃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良机,万不可失啊!”
  大王与左将军都赞成与齐国结盟,其他人不听也得听,更何况结盟的理由确实站得住脚。
  .
  西胡与齐国结盟了,东胡王庭这边商议的就成了迎战还是避战。
  东胡王耶律崇刚刚四十岁,正值壮年,他是十一年前继承的王位,与谨慎保守的父亲相比,耶律崇给自己立了两个宏图大志,一是先把西边的邻居并入自己的势力一统草原,二便是挥师南下夺了中原人的江山。
  耶律崇主战。
  他的亲叔父左贤王耶律洪劝他避战:“齐国皇帝年纪大了,听说他的太子懦弱多病,齐国皇帝英明睿智,他不可能把我们这块儿心腹大患留给他的儿子,孱弱的羊羔如何抵挡得了凶悍的草原之狼?所以齐国皇帝这次出兵定是做足了必胜的准备,再加上西胡那边也铁了心要趁机从我们手中夺回他们失去的地盘,两支来势汹汹士气强盛的军队,我们胜算不大,不如先避开齐国,等齐国退兵了,再杀西胡一个措手不及。”
  耶律崇:“不,王叔太高看齐国皇帝了,我倒是觉得他老糊涂了,竟然派一个公主来监军,女人真能打仗,草原上的羊都能飞到天上去,哈哈哈……”
  笑够了,耶律崇目光越发凶狠:“不行,这仗我打定了,否则别人岂不会以为我连一个女人都怕?听说这个庆阳公主是齐国皇帝最宠爱的女儿,还是他最宠爱的妃子生的孩子,那她一定是个美人,我要亲自将她抓回来做我的俘虏,哼,齐国皇帝想羞辱我,我就加倍得羞辱回去!”
  耶律洪:“大王三思啊,一个能入朝为官的公主绝非寻常女人,依我看,此战大王最不该轻视的就是这位公主!”
  耶律崇:“我没轻视她,我只是要去抓她回来!既然王叔那么害怕齐国军队,就请王叔留在王庭吧,这仗不用您老带兵,我亲自带人去打!”
  .
  七月初,庆阳与几位主将率领的三十余万大军从蓟州这边出发了,正式进军草原。
  三十余万大军,可用战力只有二十来万。
  齐国的哨兵四处探查着东胡兵马的踪迹,东胡这边的哨兵也在时时留意齐国军队的动向,得知齐国所谓的四十万大军只有一半战力可用时,还是骑兵步兵各占一半,耶律崇一边安排八万骑兵去西边迎击西胡的兵马,一边点了十五万骑兵随他去迎战齐国,只留六七万老兵新兵守卫王庭。
  西胡的左将军博尔木很是奸猾,并不与东胡的兵马血战,反正齐国说了他们能牵制住东胡一部分兵力就行。如果齐国那边打赢了,他们再动真格的也来得及,如果齐国大军根本不是东胡的对手,他们更得保存实力了,以防齐国败退后耶律崇带上主力扭头来打他们。
  主战场这边,陈升、郭彦卿、孟极、雍王、侯万中五位主将不愧是本朝赫赫有名的老将名将,一个就能提升士气,五将同出更是让步兵们也打出了七成骑兵的战力,与耶律崇兵马的几次交锋竟勉强都打了个平手,双方皆无明显的优势。
  耶律崇很不满意,庆阳也不满意,不是对将士们失望,而是打仗不能一直都靠士气,两军的兵力差别摆在那里,庆阳断定,只要再来一两次平局,死伤越来越多,五位主将也再难维持士气。
  观察到每次耶律崇都是朝她的方向冲杀的,而郭彦卿等人部署兵力时也要被保护她的安危掣肘,庆阳便发现了战机。
  九月上旬,再一次击退耶律崇的兵马后,庆阳把五位主将叫到她的大帐。
  打了这么多次的仗,五位主将多多少少都带了伤,其中厮杀得最猛的雍王伤势最重,左臂都吊起来了,今天新吊的。
  雍王不怕疼,只想胜,所以一听侄女开口就是宣布撤兵,雍王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要退你退,我不走!”
  孟极四人早已见怪不怪,雍王这脾气他们压不住,但公主自有办法。
  庆阳笑道:“王叔莫急,先听我说,我们继续往北打,耶律崇自会高看我们,越高看就越谨慎,可我们退了,他就会以为我们怕了,他这一得意,我们才有可乘之机。”
  雍王半信不信:“怎么个可乘之机?”
  庆阳指着舆图上一处他们来时经过的河谷之地,随手在河谷四周画了一个圈:“以我为饵,请君入瓮。”
  第126章
  庆阳宣布撤兵后, 她与雍王、侯万中、陈升、孟极率兵十三万走在前面,冀州总兵郭彦卿领兵五万断后。
  东胡王耶律崇分了六万兵马给他的一个大将, 让其伺机攻打郭彦卿的后卫军,他则带着六万兵马绕到齐国主力军的侧方,铁了心非要抓走齐国的公主做他的战利品。
  短短半个月,耶律崇又发动了两次冲杀,一次是夜袭,一次是雨天,尤其是第二场雨袭,胡人们习惯了草原上的风雨,以为这次齐国将士们肯定扛不住,可郭彦卿、孟极都料到了这场偷袭, 提前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两次都成功击退了东胡兵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